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柏地之战: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的战斗
 

                                大柏地之战: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的战斗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首脍炙人口的《菩萨蛮·大柏地》词,是毛泽东于1933年填写的。它生动记述了1929年2月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四军在大柏地伏击国民党军第十五旅的战斗情景,描述了4年后毛泽东重过大柏地时看到的壮美景色。

大柏地,位于瑞金市区北面约30公里处,两边是峡谷,谷底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向南北延伸,小路两边散落着一些村落。这里交通闭塞,民风淳朴,风景秀美。1929年2月10日至11日,红四军在这里打了一场大振红军声威的伏击战,也从此拉开了毛泽东、朱德等人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的序幕。

“士兵不愿再走,要干一仗”

 1929年2月8日,从井冈山来到赣南的红四军,一路被国民党军刘士毅部追赶至瑞金武阳。2月9日是大年三十,红四军辗转抵达大柏地,毛泽东、朱德决定全军当日在瑞金大柏地宿营一晚后,第二天继续北进。

 2月10日,天还没亮,住在大柏地王家祠的军部人员已经打点行装,毛泽东、朱德和军参谋长朱云卿以及陈毅等也准备出发。就在这时,担任前卫的红三十一团三营营长陈明和营党代表罗荣桓急急忙忙地向军部跑来。“报告毛委员、朱军长,我营士兵违抗命令,不愿再走了,怎么办?”罗荣桓气喘吁吁地报告说。“怎么回事?”朱德问。罗荣桓详细报告了事情经过:昨天晚上,三十一团三营接到行军命令后,营士兵委员会就派出代表到各营联络。他们说:“我们再不能像兔子似的让敌人撵着跑了,非和刘士毅这小子干一仗不可!”还说:“要走你们走,我们三营留下,和敌人拼了!”那时,红军各级士兵委员会的权力是很大的,它可以改变首长的命令。经三营士兵代表一鼓动,一营和二营也都表示要留下,和刘士毅拼上一场。

“刘士毅欺人太甚,我们就打他!”

 战士们抗命不走,为的是和敌军打上一仗。朱德眼睛一亮,对毛泽东说:“刘士毅的确欺人太甚,我们就打打他!”原来,朱德在行军路上就已仔细观察了地形,发现大柏地的麻子坳峡谷长10华里,两边峰峦叠嶂,山林茂密,仅沟底一条小路向北可通宁都,是打伏击战的好地方。

 毛泽东听了朱德的意见,思索了一会儿,赞同说:“战士们求战心切,这是好事。我同意军长的意见,就在大柏地打一仗!”

 朱德当即让军参谋长朱云卿命令部队原地待命,并通知全军营以上干部火速赶到王家祠开会,研究战斗部署。按照作战方案,红四军兵分三路:三十一团及军部特务营占领麻子坳东侧山头设伏;二十八团三营在麻子坳西侧制高点占领阵地,一营从右翼向敌侧后迂回,断敌退路,二营在敌人来路上诱敌进入伏击圈,并占领有利阵地,阻击敌人前进,掩护主力展开;军独立营和直属队为预备队,随军部行动。10日上午,红军各部按命令分头行动。

“留下欠条,借粮打仗!”

 干部会议结束后,红四军前委秘书长江华向毛泽东反映说,有些连队早已断粮,已经两餐没有吃东西了。大柏地许多老百姓家中有米有油,有些老百姓家中甚至还准备好了过年的鸡鸭鱼肉和米酒。因为这里的老百姓对红军不了解,听到有军队前来,可能要打仗,全都离家躲到山上去了。红军有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主人不在,不能随便动用老百姓的东西,再说部队早已没有了经费,拿不出钱来向老百姓买吃的,除夕之夜仍然饥肠辘辘。战士们说,饿着肚子打仗,不是滋味。许多人骂骂咧咧,情绪很大。

 毛泽东听了,觉得是个问题。江华便提出建议:“能不能让部队先借用村中老百姓的食物,但一定要算清价钱,留下欠条,待以后如数归还。”毛泽东回答说:“你去通知部队吧,只好如此了。”非常时刻,毛泽东网开一面,同意向老百姓借粮救急。部队吃了一顿饱饭,战斗情绪立时高涨起来。


“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强敌”

 伏击战于大年初一即2月10日发起。下午2时左右,追敌刘士毅第十五旅先头部队在黄柏与大柏地交界处附近,与红四军二十八团二营营长肖克和营党代表胡克俭率领的诱敌部队接上了火。红二十八团二营官兵与敌军打一阵退一阵,佯装败退,有意将敌人引入大柏地杏坑村附近的麻子坳红军布下的口袋。战斗打得非常激烈,营党代表胡克俭壮烈牺牲。当晚,敌我双方处于对峙状态。2月11日上午9时左右,敌人全部钻进红四军的伏击圈。朱德见时机已到,一声令下,大柏地峡谷枪声大作,杀声震天,战斗异常激烈。紧要关头,朱德亲自带队冲在前头,平时很少摸枪的毛泽东,这时也提枪带着警卫排向敌军阵地冲锋。

 战斗至中午胜利结束。清点战果,敌刘士毅第十五旅二十九团和三十团全部被歼。红军毙敌伤敌300多人,俘敌800多人,缴枪800余支。刘士毅残部狼狈逃回赣州。另一支追敌李文彬第二十一旅闻讯,龟缩在会昌、于都一线,不敢再追。红军打扫战场,将缴获的好枪留下,坏枪统统丢入小河深潭中。

 大柏地战斗的胜利,彻底扭转了红四军自下井冈山转战赣南一个多月来的失败情绪,变被动为主动,重振了红四军雄风。时任红四军士兵委员会主任的陈毅,后来描绘这次战斗说:“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强敌,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

“有借有还,红军真是好军队”

 战斗结束以后,红军在原地休息一夜。2月12日,部队离开大柏地,向宁都县城进发。当天,大柏地老百姓从山上回到家中,发现家中准备过年的食物都给吃光了,顿时怒火大发,骂声不断。之后,大家掀开锅盖、米缸盖一看,只见里面都留着一张纸条,上面说明红军不得已吃了什么什么食物,价值多少,但因红军经费紧缺,一时付不了钱,以后一定如数归还,嘱咐房主人妥善保管好纸条,以作日后还钱凭据。人们都不敢相信,说世上哪里还有这样的军队呀?可留下的纸条又说得明明白白,大家只好将信将疑。

 3个月以后,红四军由宁都县城向福建进军,重返大柏地。毛泽东没有忘记红军对老百姓许下的诺言。他亲自召集大柏地群众开大会,向大家说明当时红军被迫向老百姓借粮借菜的情况,表示衷心感谢。部队当场向老百姓兑现所欠的款项。有的老表原来不相信红军的承诺,已经把欠条撕毁或丢弃了,但这时只要说个数目,红军照数给款,分文不少。大柏地的老百姓非常高兴,都说红军确实是自己的队伍,有借有还,红军真是好军队。


“墙壁上曾挖出不少弹片”

大柏地战斗后,由于一路没有追敌,红四军经宁都、兴国顺利到达吉安东固,与东固的红二十四团胜利会合。在东固,得知井冈山已失守,毛泽东与朱德决定就在赣闽边际区域打游击,开创新的革命根据地。从此,毛泽东、朱德拉开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的序幕。

 1933年夏,受到博古等“左”倾领导者排斥打击的毛泽东,参加了博古在宁都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局全体会议(史称“第二次宁都会议”)。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对自己在第一次宁都会议上受到不公正的批评进行了申述,却遭到博古的压制。会后,毛泽东心情郁闷地返回瑞金。重过大柏地时,当他看到雨后斜阳映彩虹,树木郁郁葱葱,壁上弹洞依稀可见时,就想起当年大柏地鏖战的情景,禁不住感慨万千,诗兴大发,吟出《菩萨蛮·大柏地》词。

 据了解,毛泽东这首词因大柏地战斗而生,大柏地因毛泽东这首词而闻名,继而影响到大柏地群众的社会生活。如“文化大革命”期间,以麻子坳为中心辟建的国有林场,就以“关山”命名;历经战斗洗礼的杏坑村,也在1968年为纪念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发表35周年而改名为“前村”。

 在前村,老一辈村民对于发生在80多年前的大柏地战斗了如指掌。今年70多岁的前村村民刘承汉告诉记者,前村以前叫“杏坑村”,当年毛泽东作词时因不知道村名,于是直接称之为“前村”,意指前面的村庄。刘承汉说,“弹洞前村壁”所指的这间房屋在上世纪60年代后就一直作为瑞金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间房屋墙壁上的弹洞还能挖出不少弹片,后来,弹片全被“红卫兵”挖走了。


                                                        大柏地之战

    1929年2月10日,红四军到达瑞金、宁都边界的大柏地。赣敌刘士毅闻风尾随而来。陈毅、林彪命令一纵队二支队支队长肖克、党代表胡士俭率队阻击,使敌军暂时不敢前进。胡士俭却不幸牺牲。这天,正是旧历除夕,然而大柏地的群众不了解红军,逃跑一空。部队饥寒疲乏,追敌又无法摆脱,大年三十面对冷灶黑房,20多天郁积的烦闷恼怒简直要爆炸。有的怪军长“无能”。有的叫“拼了算了!”

    陈毅出席了当夜召开的前委会,他见朱德在会上特别冷静。朱德引导大家分析敌我形势。集体的经验和智慧使大家的认识产生了飞跃:敌我形势有了转化的条件!敌气焰骄横,必然轻进。刘士毅师在遂川曾被红四军打败,朱德、陈毅都了解他的战斗坚韧性不足。此次他孤军深入,态势很不利;红军虽然疲惫不堪,弹药不足,但久屈求伸,求战心切。此地虽无群众助战,但地形有利。朱德在来到大柏地途中已留心看过周围地形,他指出大柏地以南的山谷地带有条件设置伏击圈。毛泽东微笑点头。

    红军趁夜进入预定阵地:一纵队一支队在大柏地以南西侧山上设伏,三纵队在大柏地以南东侧山上设伏,一纵队三、四支队配置在东、西两侧之间正面堵击,一纵队二支队为总预备队留大柏地由朱德军长亲自掌握。

     2月11日(大年初一)拂晓,敌人冒着蒙蒙细雨向大柏地前进,受到红军阻击。敌人以为得手,不断投入新的兵力,猛攻求歼。一纵队三、四支队佯作不支,轮番掩护退却,逐步退到大柏地附近,便与东、西两侧伏军形成一个口袋形的伏击圈。敌人不知是计,猛钻口袋直至底部,遇坚强抗击仍增兵不已,以致全部进入口袋。9时许,东、西两侧伏军向敌后迂回出击,扎住了袋口。接着,各路红军向敌人发起进攻,杀声四起。但是,红军毕竟子弹少,沿途又有损无补,如今火力薄弱。虽然力争弹无虚发,打完了子弹的用刺刀、石块、枪托拼搏,却逐渐出现僵持局面。此时,朱德军长命令总预备队出击,各路红军也同时奋勇冲锋,战况才得以扭转。经过反复肉搏,“与敌在血泊中挣扎”,终将敌第十五旅两个团大部歼灭,获人、枪各800余。这是出井冈山以来的首次胜仗,胸中的郁闷为之一扫。陈毅称之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的战斗。”

    战前,为了让部队有足够体力打山地肉搏战,前委书记毛泽东亲自批准可以动用群众家的粮食,留下借条,保证日后偿还。群众回村见条将信将疑。后红军再次路过,果然按借条归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四军风雪下井冈
冲出井冈山|(四)从罗福嶂到大柏地,红四军最后一搏
汪老师讲历史——肖克和粟裕将军没有完成的约定
大柏地战斗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组织机构,你知道多少?
梅城战役,将帅云集打出英雄壮举【客都推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