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面山剿匪记(湘西)
 

                                                          八面山剿匪记

   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第141师在湖南省里耶县八面山进行的剿匪战斗。1949年底,原国民党军暂编第1军军长陈子贤与湘西匪首师兴周等共同策划,企图以湘西八面山为中心建立湘鄂川黔反共游击根据地,进行所谓游击战争

   八面山位于湘、鄂、
川边的里耶县城以北10多公里处,山势陡峭,只有几条窄路和岩梯可以进出。陈子贤、师兴周纠集匪众4000余人,在八面山构筑了大量碉堡、闸门等工事。1950年1月中旬,人民解放军第47军第141师奉命剿灭陈子贤匪部。该师两个团分别进至八面山下的内夕棚地区和大、小岩门,形成对八面山南北夹击态势。在发起进攻前,剿匪部队准备了大批软梯、绳索和长杆挠钩,并反复研究和演习爬岩攻洞的战术。19日,攻山战斗打响。剿匪部队一部从山南悬崖陡壁隐蔽地爬上山峰,消灭了把守路口的匪徒。匪首见势不妙,率部分匪徒弃山逃跑。攻击部队直捣土匪指挥部所在地燕子洞,控制了八面山。逃窜的匪徒被预先设伏的解放军堵截,大部被歼。接着,剿匪部队以小分队分散搜剿,至1月底,基本肃清了该地区的残匪。此次战斗共歼灭匪首师兴周以下3000余人,陈子贤等部分匪首、匪徒漏网

 
    1950年1月,根据省委批示,湖南省军区决定以47军、46军及38军114师及地方部队共20万兵力投入剿匪战斗,随即,在湘西打响了一场全面清剿土匪的战役——春季剿匪。而春季剿匪第一仗就是八面山战斗。
  
  春季剿匪首先从龙山县八面山的战役拉开序幕,1950年1月,国民党暂编第一军长陈子贤,师长翟波平,师兴国以及杨树臣、彭玉清等匪首在八面山召开反共会议,成立“湘鄂川黔边区民众自卫委员会”,纠集4000余匪众,盘踞龙山里耶,企图建立以八面山为中心的反共游记根据地。1950年1月8日,解放军141师第422团从龙山出发,直捣里耶匪巢,匪众一线即溃,陈子贤与匪首向西北方向逃窜,师兴国率1000余匪众潜入八面山。解放军攻山部队,不畏艰难,军民配合,攀悬崖,登绝壁,强攻燕子洞,捣毁师匪司令部,共歼匪800余人,师兴国率残部逃窜。时任47军141师422团团长郑波后来写了回忆录:“铁帚横扫八面山”,对八面山剿匪战斗作了全面回忆。

 
八面山剿匪;
 

   站在龙山县里耶河边高处,可望川湘鄂三省接壤的八面山。山如一个桶形,周围数百里,四面陡削悬绝,只一条小路可以上下。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10公里。平均海拔1200余米,最高峰1414.5米,有“湘西屋脊”之称。八面山上,有“三把刀”、“四把刀”、“六把刀”等36个以“刀”命名的小地名;还有“上营”、“中营”、“下营”、“七家营”、“八家营”等48个以“营”命名的自然村落。地名中闪现的刀光剑影,足见当年“匪气”之重。

   1950年1月10日,解放军47军141师422团攻占里耶,龙山县南部地区匪首师兴周,逃往八面山。早在1949年底,原国民党军暂编第一军军长陈子贤与师兴周等就共同谋划,要以八面山为中心,建立湘鄂川黔反共游击根据地。他们纠集4000余人,在八面山上构筑了大量碉堡、闸门等军事工事。

   解放军141师师部慎重决定,由422团从八面山南边的大岩门和小岩门攻山;421团则从八面山东边的西眉峡攻山;从而对土匪的老巢--燕子洞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可是,第一次进攻,却出师不利。

   在解放军47军司令部的《湘西剿匪总结》中有这样的叙述:“1月18日,我炮兵即开始射击,当夜422团一个班占领匪防前沿阵地后,停止未进。天明总攻,由于炮兵技术差,部队冲锋时遭我炮兵误伤过半。421团遭匪滚木乱石,又受自己炮火杀伤,未攻上去。改为20日拂晓总攻。”

   1月20日凌晨3点,寒风呼啸,大雾将八面山包裹得严严实实。战斗再次打响。虽然炮火准确地压制住了两个隘口,但进攻大、小岩门的两个主攻营都遭到了顽强抵抗。土匪拚命地往下滚岩石,解放军进攻多次受阻。在这关键时刻,422团二营四连连长杨保山与全连战士,在当地百姓的带领下,从大、小岩门中间的悬崖峭壁上,利用软梯、绳索和长杆挠钩等工具,艰难地攀爬到了山顶。于是兵分两路从土匪后面一阵猛打,匪徒们见势不妙,丢下大片尸体后慌忙逃入了燕子洞。在422团二营一连的增援下,421团也从西眉峡攻上了山。两个团的主力围住了燕子洞,少量部队在山上穿插扫荡、追剿残匪。此次战斗,共消灭土匪3000多人。

   围堵了两天之后,解放军攻入了燕子洞。然而却没见土匪,只有大量的粮食、衣被、鸦片,几十支枪、一架电台及与台湾往来的电报等。这些物资,由100多个老百姓才挑运完。陈子贤、师兴周等人,则乘黑夜的掩护,从洞口用绳子一个个地往下吊,从崖壁下的山路逃入了四川。

   422团团长郑波,后来升任了广州军区副参谋长。1986年10月,郑波担任了潇湘电影制片厂《湘西剿匪记》的军事顾问,并来到八面山,细细察看了他当年剿匪的战场——大岩门、小岩门和燕子洞。走进燕子洞内,土匪们当年用石头垒成的工事,依然触目惊心。 

 
卫城剿匪;

 

   湘黔边界之地永绥卫城、湘川边界之地永绥茶洞,是交通相对闭塞的苗区,却是湘川公路之门户。1950年春末夏初,卫城匪首龙作金与国民党反动派勾结,暗地建立“卫城剿共游击基地”。

   此时,湖南省军区沅陵军分区命令,石邦智任永绥县大队长职务,职责是率部做好边缘地区剿匪准备。

   那年的7月19日,石邦智一行5人,步行到卫城布置工作。途经大公坡,遭遇土匪挑衅。进入卫城场,石邦智一行到达位于天王庙的县大队一连连部。很快得到情报,以“剿共军”、“前敌指挥”龙成维指挥的匪队,将于农历六月初八趁赶场人多之机,攻打卫城场。石邦智一行途中遭遇的土匪正是城北侧腊乙坪匪首麻春华所部匪众。他们于7月20日占领大公坡后,不断向卫城场打冷枪、骂阵,进行挑衅。

   兵贵神速。7月22日凌晨,石邦智指挥县大队一连,以一、二两排各两个班的兵力,一部分攻打麻春华匪部指挥部龙王庙;另一部分攻打吉多寨后山的匪群。战斗一打响,匪众便溃逃下山躲藏。

   为防止土匪反扑,石邦智带领部队做好迎战准备。果然,7月30日上午,龙作金带领2000多匪众,从卫城周边逼近,向我军发起猛烈攻势。石邦智率领一连一排三班阻击。用事先筑好的地堡作掩护,待土匪冲进射程之内,轻机枪、步枪交叉猛烈射击,不到一刻钟,打退土匪进攻。

   随后2天,双方进入对峙阶段。8月2日清晨,石邦智在天王庙前沿阵地观察,一个小匪首站在对面龙家寨土坎上上蹿下跳,挥舞手枪,破口大骂。石邦智从身边一位战士手中接过步枪,啪!一声枪响,小匪首一头栽倒在水田里。

   这一枪,有效地打击了土匪的气焰,石邦智接着又制定新的主动作战方案。8月3日凌晨1点,岩坳山顶响起手榴弹爆炸声,匪部用作掩体的篾竹席刹那间火光冲天。石邦智率军向卫城场外的匪特司令部、匪兵密集的山地全线出击。猝不及防的大小匪首与匪众遭到毁灭性打击。当日一战,击毙匪官13名,匪众几十人。

   此战后,罪大恶极的匪首龙作金,躲进大龙洞深山密林中的洞穴,在不断深入的清剿行动中,惶惶不可终日。1952年3月11日,潜下山来找粮的龙作金,在“老交情户”龙老珠家,毙命于龙老珠儿子龙老三的利斧之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西鹿寨剿匪纪事
1950年10月,广西瑶山地区有土匪38000余人,毛主席得知广
瑞金解放后,毛泽东问开国少将:那个混入红军的匪首,抓住了吗
历时三年歼匪46万多,广西剿匪斗争取得最终胜利!
直击50年代剿匪真实场景: 图七土匪头子被打中, 图九看了很解气
直击50年代剿匪真实场景:图七土匪头子被打中,图九看了很解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