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虫二”与“隹五矢止”
“虫二”与“隹五矢止”
  • 2014年0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杨加深
  书法是在汉字的基础上书写而成的一门艺术,但并非所有认识汉字的人都能认识书法家笔下的文字。有时书法家写的字并不难辨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些书法的真正含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只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虫二”;一个是“隹五矢止”。
  杭州西湖,湖心亭有一石碑,上有乾隆御书“虫二”二字。泰山万仙楼北侧盘路西侧有一块摩崖刻石,也有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历下才子刘廷桂题镌的“虫二”二字。这两个让人不知所云的字,总是让初见者一头雾水。这个乾隆皇帝和刘廷桂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呢?“虫二”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字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玄机呢?原来,这个“虫二”分别是“风(繁体字为“風”)月”二字的中间部分,省去外面的轮廓,寓意“风月无边”,形容绝胜的风景,构思巧妙,耐人寻味。
  看来,没有点儿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即使看到了自己本来认识的字,仍然有可能不解其义。学英语的人应该都有这样一种体会,一开始总觉得自己词汇量不够大,可越往后学,越觉得材料中的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整个句子的意思却还是搞不懂,这就是文化在作怪啊。
  据比较可靠的史料,“虫二”最早应是源自书画才子唐寅。清代褚人获《坚瓠集》中收录了明人《葵轩琐记》的一则记载,其中说:“唐伯虎题妓湘英家匾云‘风月无边’,见者皆赞美。祝枝山见之曰:‘此嘲汝辈为虫二也。’湘英问其义,枝山曰:‘风月无边,非虫二乎?’湘英终以为美,不之易。”明末清初张岱的《快园道古》中也记载了一则类似的故事,只不过故事的主人公是明代大文学家、书画家徐渭。但唐伯虎长徐渭五十一岁,显然唐伯虎的“虫二”比徐渭早。
  如果说“虫二”有些无迹可求的话,下面要说的钱文书法“隹五矢止”,就相对简单一些。然而,当我第一次在黑板上画出钱的形状并写下这四个字的时候,还是没有一个学生知道其中的含义。我们且不说用篆书写成的“隹五矢止”四字了,即使用现代人都认识的楷书写出来,又有几人能一下明白其寓意呢?原来,其中的妙处在于圆形方孔花钱的方孔,即“口”状的钱穿上。只有当我们在释读这四个怪怪的字时,同时结合中间的“口”字形钱穿审视,才能正确解读其中的寓意。因为自右向上依次旋读的“隹五矢止”四字,分别加上一个共享的口字,就成了“唯吾知足”。当然,我们也可以换一种释读顺序,即“吾唯知足”。需要指出的是,“唯吾知足”看似俚俗,却是出自与圆音寺横梁上的一只蜘蛛有关的佛教故事。简而言之,这只蜘蛛因常年听佛祖讲经逐渐有了佛性,一心想修成人形。佛祖曾三次问它人生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蜘蛛的三次回答分别是得不到的、已失去的和平常之物(即眼前的东西),最后一次它答对啦,于是就有了“唯吾知足”的说法。直到现在,人们佩戴的饰品和挂件中,仍有以蜘蛛作为题材的,就是因为蜘蛛谐音“知足”。
  这种最早出现在汉朝的“唯吾知足”钱,微妙之处在于四字共享一个“口”字,故后人又称其为“借口钱”。巧合的是,这四个字也最早出现在最能引发人性贪欲的钱币上,其警世意义相当深刻。它时刻提醒佩戴这种花钱的人要有一颗平常心,要珍视平常之物、毋生贪念。
  再回到书法艺术上来,这四个字之所以最早出现在古钱上,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古代的圆形方孔钱的特殊形状,因为只有以圆形方孔的钱币为载体,才最适合表现这样的妙构。清人戴熙曾经说写书法有三难,而其中最难布局的就是钱币上的书法,他说:“印篆难,榜书难,钱文难。非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不成书道。论章法,印以方,榜以横,钱以圆。三者之中,钱尤难矣。”看来,“唯吾知足”的钱文妙构,古人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中国书法的表现形式是包罗万象的,也是无处不在的。在我们惊诧于其高妙的艺术效果的同时,也应该深入解读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书法是在实用汉字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我们是很难写好书法,也很难读懂书法的。
  (本文作者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副院长,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篆刻艺术————中国古钱文化的精华
古代的铜钱是如何来防伪的?
钱币收藏知识:古钱币的9种叫法
有意思!看看古代人把“钱”称为什么?
中国最值钱的钱币,国宝金匮·直万的特点
民国通宝的种类、价格与图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