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书画艺术

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书画艺术

(2015-10-20 13:05:26)

  梅兰芳有爱好画国画,并且受业多师,在绘画圈交际甚广,这对“梅迷”而言大概已是耳熟能详了。

  梅兰芳(1894年-1961年),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

  除了舞台表演之外,他爱好十分广泛,特别值得一提的他在书画等多方面的造诣,让他不仅仅是一位京剧大师。

  他的画是很有名的,曾经师从陈师曾、陈半丁、齐白石 等诸位书画大家。在抗战时期蓄须铭志,曾以卖画为生计。梅兰芳先生书法功底深厚、清静隽秀,以行楷书 为主,小楷尤精。小楷风格来源于《乐毅论》、《黄庭经》、《十三行》等二王小楷,并伴有唐人写经笔意。

  梅兰芳和恩师齐白石先生

  齐白石与梅兰芳均为享誉20世纪中国的艺术大师,他们两个人一个蜚声画坛,一个名满梨园,都活跃在民国以及新中国初期京城的文化界,在社会上享有极高声誉。

梅兰芳和齐白石在一起。
                 


    京剧大师梅兰芳拥有许多画家朋友,受他们影响,他也热爱书画艺术,并达到了相当的艺术水准。早在1913年11月,梅兰芳首次赴上海演出时,就结识了吴昌硕等一批绘画名家。当时梅兰芳才20岁,名气还不是很大,邀请他的上海丹桂第一台许少卿特地安排他和京剧老生王凤卿同台演出,又邀请了一大批包括“海派”领袖吴昌硕在内的海上名流为他捧场。演出了一个半月,梅兰芳一下子走红上海滩,也和一批海派书画名家交上了朋友。第二年他再次去上海演出和吴昌硕聚会时,吴昌硕主动说:“畹华(注:梅兰芳名澜,字畹华,艺名兰芳),你这次来,我要好好地给你画一张着色的红梅。在你回去之前,我一定画好了送过去。”没过几天,吴昌硕果然为梅兰芳画了一幅《红梅图》,上面题有于右任的一首诗:“辉映天人玉照堂,嫩寒青晓试新妆。皤皤国老多情甚,嚼墨犹矜肺腑香。”

    此前,诗文大家王湘绮和易哭庵都曾对梅兰芳说:“当一个艺人是容易的,但当一个名艺人不可没有文墨,更不能不懂诗歌。”梅兰芳得到这幅诗画并茂的墨宝后,进一步激起了学诗习画的兴趣。1915年,经罗瘿公介绍,梅兰芳开始向名画家王梦白学习绘画。王梦白曾在上海谋生,向任伯年学画,也得到了吴昌硕的指导。后带着吴昌硕代订的润格到北京,供职于司法部,和余绍宋一起组织了“宣南画社”。梅兰芳拜王梦白为师后,每周一、三、五王梦白到梅兰芳家传授书画技法。

    梅兰芳转益多师,也曾拜齐白石为师。1920年,梅兰芳与齐白石相识,并向他学画。齐白石对梅兰芳说:“你姓梅,理所当然要画好梅花。”拜师之后,梅兰芳一直尊称齐白石为“老师”。一次,两人同时被邀参加某达官贵人的堂会,齐白石先到,因穿着朴素,不起眼,又与众多达官贵人不熟悉,独自坐在一个角落,有些被冷落。梅兰芳一到,马上受到簇拥,他却挤出包围疾步走到齐白石面前,恭恭敬敬地鞠躬并叫道:“老师”。又搀扶齐白石到前排坐下,然后向大家介绍:“这位是名画家齐白石先生,也是我的老师。”大家听了纷纷上前与齐白石打招呼。齐白石对大名鼎鼎的梅兰芳在特殊的场合以特殊的方式为他争回了一个大面子,非常高兴,心存感激,回家后精心绘制了一幅《雪中送炭图》,并配诗:“曾见先朝享太平,布衣蔬食动公卿。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梅兰芳收到后和诗一首:“师传画艺情谊深,学生怎能忘师恩。世态炎凉虽如此,吾敬我师是本分。”

    1924年梅兰芳的30岁生日时,王梦白和姚华、陈衡恪、齐白石等一起在梅宅合作绘画,以作纪念。这幅珍贵的画作一直悬挂于梅兰芳的书房。

    梅兰芳也曾多次举办画展。1945年春,梅兰芳和叶恭绰联合举办了一次画展,共展出170多件作品。作家周瘦鹃曾为梅兰芳的《瓶梅图》题咏一诗,颂其风节:“梅君歌舞倾天下,余是丹青亦可人;画得梅花兼画骨,独标劲节傲群伦。”梅兰芳将卖画所得的巨款,除留下一部分维持生计,其他部分赠给数十位生活陷入困境的京剧艺人。

    1961年,梅兰芳去世后,美术界的朋友们非常伤心。朱复戡写《七律》挽诗悼念老友,每一句均以梅兰芳曾经演出的剧名化出,且紧扣悼念主题,诗云:“痛惜贵妃辞醉酒(用《贵妃醉酒》),蓝桥魂断哭梅郎(用《断桥》)。花飞云散悲天女(用《天女散花》),凤去巢空还羽裳(用《凤还巢》)。金殿利锋倾宇宙(用《宇宙锋》),玉堂春梦隔幽苍(用《玉堂春》)。生离死诀绵绵恨(《生死恨》),从此虞姬别霸王(用《霸王别姬》)。”

  他们之间有着不同寻常的师友之谊,这成为京华艺林的美谈佳话。齐白石与梅兰芳之间的交往,从聚会雅集中的互相推崇,到教学相长的师生之谊,再到艺术创作层 面的互相触发,他们的交游过程中偶然性的机缘影响到了中国20世纪传统艺术的高度。

  齐白石初识梅兰芳是在19世纪20年代初,刚到北平的齐白石画名尚不显著,还处在广泛交游艺坛名流的时期。

  1920年秋天,齐白石经好友齐如山引荐到前门外北芦草园拜访梅兰芳,梅兰芳在他的书斋“缀玉轩”接待了齐白石等人。当时在场的还有画家汪霭士、诗人李释堪,也算是小型的名流雅集。

  梅兰芳为齐白石理纸磨墨请齐白石画草虫,梅在旁悉心观摩齐白石作画的动作,为自己的表演汲取素养。然后梅兰芳又即兴为众人唱了一段《贵妃醉酒》。次日齐白石回赠诗曰“飞尘十丈暗燕京,缀玉轩中气独清。难得善才看作画,殷勤磨就墨三升”。

  

  这次雅集对于齐白石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在梅家见到讲究的布置,尤其是园中栽植的花木更令齐白石流连忘返,仅牵牛花就有100多个种类,有的花朵竟有碗口般大 小,这让齐白石眼界大开。从此齐白石萌发了画大牵牛花的兴致,后又几经摸索变化,牵牛花终于成为齐白石花鸟画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牌题材之一,为中国传统艺坛 又增添新花一朵,这不能不得益于齐梅二人的交往。

  齐白石与梅兰芳结识以后,每逢花期齐白石必至梅处观赏,有诗记曰:“百本牵牛花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

  

  

  

  

  

  

  

  

  

  

  

  花鸟:

  

  

  

  

  

  

  

  

  

  

  有一次齐白石应邀到一个官宦之家参加一次聚会,因为此时齐白石画名不甚显著,加之穿着朴素,又没有熟人招呼,他被冷落在一旁。这时梅兰芳到了,见到齐白石,梅就径直上前恭敬见礼。

  事后齐白石对此深为感激,特意画了一幅画送给梅兰芳,题曰《雪中送炭图》,画中题诗致谢:“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呼姓名。”

  梅兰芳作为20世纪中国艺坛京剧大师,他对于京剧艺术刻苦用功,因为艺术表演的需要,他广博修养,学习诗文书画,与其他艺坛名流保持着交往,对于齐白石的工虫艺术更是让他钟爱,多次交往之后,梅兰芳于1924年正式向齐白石拜师学画工虫,不久后梅兰芳的工虫画已经画得非常生动。

  1924年齐白石与金城、王梦白等齐聚梅兰芳的缀玉轩,联手作画祝贺梅兰芳30岁生日。1946年10月,中华全国美术会在南京为齐白石举办展览,齐白石携四子良迟以及护士夏文珠乘机抵南京,当时梅兰芳在上海南京一带,齐与梅会晤叙旧,梅兰芳邀齐白石到民国大戏院观赏他主演的《霸王别姬》,演毕梅兰芳专为齐白石谢幕一次。

  新中国成立以后,梅兰芳举家迁回北京,两位艺术家都在晚年遇到新中国太平盛世,也都步入了事业上最后的辉煌时期。梅兰芳与齐白石同样担任国家文化机构一些职务,见面交往的机会多了。

  1952年,齐白石应邀到颐和园协助拍摄纪录片,得与梅兰芳会晤,片中要拍放飞鸽子的场面,拍摄完成后齐白石就向梅兰芳请教鸽子的生活习性。原来梅兰芳从早年开始为了从事戏剧表演艺术,训练眼法基本功,饲养鸽子坚持每天放飞后观察以练眼法,所以鸽子成了两位艺术大师艺术交流的契合点。这年齐白石就买了鸽子在家中饲养,观察鸽子的飞行动作,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汲取养素。

梅兰芳在北影拍摄影片时与齐白石合影

  1955年,梅兰芳在北京演出,他邀请齐白石观剧,齐白石乘兴到剧场后台与梅兰芳交谈,这时摄影师李维明突发奇想,拿起手中的摄影机为两位艺术大师合影,把他们的艺苑盛事永远地定格在中国文化史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书画艺术
只知道这男人很美,没想到画更美
高端跨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书画艺术
书画 | 只知道齐白石的虾吗?他的牵牛花更震撼!
梅兰芳与齐白石的书画情缘
梅兰芳:写不好书法的京剧大师不是好画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