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摘记(2016-03-31)
杨家将的故事广为流传,今读《中国通史》(白)七(下)二十八章第一节,从“史”的角度介绍了杨家将的人和事。摘记如下:

 
            杨业(附 杨重勋)
北汉“杨无敌”
杨业(一作邺)(?—986),本名重贵,父杨信,“麟州土豪”,当是
麟州(今陕西神木北)人。后汉时,“自为刺史”,臣附于后汉、后周。杨
信二子,长子重贵,次子重训(勋)。杨重贵事北汉世祖刘崇,北汉帝刘承
钧时赐姓刘改名继业,“比于诸子”,任保卫指挥使,升至领建雄军(晋州,
时属后周,今山西临汾)节度使。屡建战功,号为“无敌”①。
宋开宝元年(968),宋太祖攻北汉时,刘继业以侍卫都虞候,领军扼守
团柏谷(今太谷西南)以抗宋军。侦知宋大军已至,虑众寡不敌,退保太原,
被罢兵权。宋军围攻太原,刘继业又领兵守城,数出兵攻宋军。宋军多次攻
城未果,加上暑雨,宋军将士多病,只得退兵。
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亲征攻北汉,围太原城,刘继业捍太原城
东南面“杀伤宋师无算”①。五月,北汉帝刘继元降,刘继业犹据城苦战。刘
继元派亲信前往命令投降,刘继业才归宋。
宋朝杨家将
刘继业归宋后,复姓杨氏,单名业(一作邺),随即授环卫官为左领军
卫大将军;不久,领郑州防御使。
辽乾亨元年(979)九月,辽军分路南犯,虽为宋军击退,但边境形势仍
很紧张。宋太宗认为:“杨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遂任命杨业为代州(今
山西代县)知州兼三交(今太原北)驻泊兵马部署②,时大将潘美任三交都部
署,屯兵防辽。次年三月,潘美自三交口巡抚至代州,适遇辽军南犯雁门(今
代县西北),杨业率骑兵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向南,与潘美所部合击,大败辽
军,杀辽将萧咄李,俘辽将李重海。杨业以功升“领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
知代州事,自雁门之捷,契丹畏之,每望见业旗即引去”。一个归宋不到一
年的降将,立功边关,扬威朝野,受到宋太宗的重用,但却引起宋朝旧将们
的妒忌。从此,“主将戍边者多嫉之,或潜上谤书,斥言其短”③。虽然仍得
到宋太宗的信任,却埋下了日后因失援而血染疆场悲剧的祸根。
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986)正月,宋军大举攻辽,以东路军曹彬、崔
彦率主力直取幽州;另以米信、杜彦圭部出雄州,田重进部出飞狐(今涞源)。
二月,西路军以潘美为云、应(今山西应县)、朔(今属山西)等州都部署,
杨业任副都部署,王侁、刘文裕为监军,率部出雁门。宋太宗原计划曹彬所
率主力大张声势,扬言直取幽州(辽南京),持重缓进,将辽军吸引在幽州,
以利于西路军顺利攻占沿途州县,然后会师攻取幽州。三月,西路军出雁门,
击败辽军,辽寰州(今山西朔州东)刺史赵彦辛(辛,《辽史》作章)降宋;
进围朔州,辽节度副使赵希赞以城降宋。辽以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为山西兵
马都统,率军抵抗潘美、杨业所统宋西路军,尚未到前线,潘美、杨业军又
攻辽应州(今应县),辽节度使艾正以城降宋。四月初,潘美、杨业军又攻
占云州,辽大同军(云州)节度副使赵毅等降宋。在西路宋军攻城俘将,连
连得胜的形势下,作为主力的东路宋军为争功,不等与西路军会师,违背诏
旨,自行北上攻占涿州,又因粮尽退兵。五月,宋东路军又进至岐沟关(今
涿州西南)北,受到辽军主力的追击,岐沟关之战宋东路军大败,宋太宗遂
令西路军退回代州,护送云、朔、寰、应四州民户南迁。辽军大败宋东路军
后,耶律斜轸部得以全军十余万西攻;六月,攻占寰州,宋守军千余人战死。
面对强敌,杨业对潘美、王侁等建议:“贼势盛,不可与战,姑密谕云、朔
等将先出寰,我师次应州,贼必悉众来拒,俾朔州吏民直入石碣谷,列强弩
千人于谷,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万全矣。”首先遭到监军王侁的反
对,并说:“君侯素号无敌,见敌逗挠岂有他志。”①王侁又得到主帅潘美的
支持,杨业处于如不出战即是通敌的情况下。七月,被迫出军,只得要求潘
美等在陈家谷口(今宁武北)接应。辽军主帅耶律斜轸得知杨业出兵,令部
将萧挞凛设伏兵于路,杨业率部北攻朔州,清晨,杨业“麾帜而前,斜轸佯
退,伏兵发,斜轸进攻”①,杨业战败。而潘美、王侁等则“以为契丹败走,
欲争其功,即领兵离(陈家)谷口”,杨业自午至暮,从朔州南三十里狼牙
村转战退至陈家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残部还有一百多人,杨
业对他们说:“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杨
业往日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深受士卒的拥戴,如今面临生死关头,他们都
不肯离去,杨业遂“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杨)业犹
手刃数十百人”②,杨业为流矢所中坠马,马亦被射中受重伤,杨业遂为辽军
所俘,其子杨延玉亦战死。杨业在被押赴辽朝途中绝食三天而死。杨业自北
汉时起,与辽朝“角胜三十余年”,“人号杨无敌”③,深为辽朝人民敬畏。
辽朝人民在杨业死地建庙祭祀。在杨业死后近一百年时,元祐四年(1089),
苏辙奉使辽朝,出古北口(今北京怀柔东北),作《过杨无敌庙》诗:“驰
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④,说明杨业是宋、辽两朝人民敬仰的英雄。
杨业实际是因主帅潘美、监军王侁、刘文裕等妒忌,被置之必败之地,
潘美等又违约不援所害。杨业之死,“天下闻其死,皆为之愤叹”⑤,宋太宗
深为痛惜,但宋太宗的亲信、主帅潘美只受到带有象征性的惩罚,削秩三等,
而且所削的只是检校官的荣誉衔,由检校太师降为检校太保,并且次年即恢
复。外戚刘文裕被除名,配隶登州(今山东蓬莱),但“岁余,上(太宗)
知业之陷由王侁,召文裕还”①。主要责任都推给王侁,王侁被除名,配隶金
州(今陕西安康),后死于召还途中。
    宋太宗不仅对杨业进行褒赠,追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还录用杨业六
子,杨延朗(延昭)自供奉官升崇仪副使,杨延浦、杨延训由殿直升供奉官,
杨延瓌、杨延贵、杨延彬录用为殿直。杨延昭及子杨文广后来都成为抗辽名
将。后世将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的抗辽事迹,演绎为“杨家将”
故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被辽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其实不然,带你认识北宋抗辽五大名将
雍熙北伐:北宋举全国之精锐,将星云集,为何最后还是一败涂地?
靖康之耻犹未雪(7)
【长安万年】之三百一拾五:杨家将,北宋永兴军路的赤胆忠臣
杨家将征战史上最烈一战 可惜由他幕后操纵而败埋下大宋亡国祸根
雍熙北伐失败,杨家将满门凋零,杨业的后人生活得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