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振甫 :“怎样学习古文”之“立体的懂”

2015-01-11 15:04

二 术语的理论意义

照《实践论》的说法,还要讲“理论的认识”,还要到达“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从“仁”字看,“仁”字在《论语》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术语,还具有理论意义,还有在理论意义上的立体的懂。如《颜渊》篇说:“克己复礼为仁。,,(‘四人帮”把这话说成为复辟奴隶制,复辟奴隶制怎么要奴隶主“克己”呢?这个“克己”是要封建统治者(假定那时是封建社会)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合于礼是仁。原来封建统治者掌握权力,为了自己或家族的私利,要破坏礼制。孔子用仁来限制他们,要他们的言行都合于礼,是要他们克己,不是纵容他们破坏礼制,当然更反对他们违法乱纪了。孔子讲仁,又是跟义结合的。《宪问》篇说:“仁者必有勇。”《为政》篇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这就把义和仁结合起来了。他讲的“仁”,是正义的,所以在《卫灵公》篇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为了维护正义,甘心牺牲性命。

不仅这样,要懂得“克己复礼为仁”,就要懂得“复礼”,要懂得“复礼”,就要懂得“礼”。《学而》篇说:“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什么叫“和”?《子路>>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杨伯峻先生横论语译注》注释道:

“和”与“同”是春秋时代的两个常用术语,《左传》昭公二十年所载晏子对齐景公批评梁丘据的话,和<<国语·郑语》所载史伯的话都解说得非常详细。“和”如五味的调和,八音的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

晏子说:“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因此史伯也说,“以他平他谓之和”。“同”就不如此,用晏子的话说:“君所谓可,据亦日可;君所谓否,据亦日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我又认为这个“和”字与“礼之用,和为贵”的“和”有相通之处。因此译文也出现了“恰到好处”的字眼。(149页)

杨先生把“君子和而不同”,译成“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都不肯盲从附和。”

那么孔子讲的“克己复礼为仁”,就“复礼”说,还要讲“和”。这个和,对当时的君主说,即“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即“君主所肯定的,其中有应该否定的,臣子就献上应该否定的,使君主肯定得正确。君主所否定的,其中有应该肯定的,臣子献上肯定的,来去掉君主所否定的。”目的是使事情做到恰到好处。这样,不论君主肯定的也好,否定的也好,臣子倘认为肯定或否定得不够正确,都要对君主提意见。所以《宪问》篇:“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勿欺”即对君主要说真话,即“君子和而不同”,“同”是“盲从附和”,即说假话。“犯之”,即犯颜谏诤,向君主提意见,即君主的话不论肯定或否定,只要有不恰当的,都要向他提意见。要是君主反对臣下向他提意见,那怎么办呢?

《子路》篇引孔子说:“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孔子在这里提出警告,要是君主的话不正确又不准别人违抗他,不近乎要亡国吗!用亡国来警告君主,不要坚持自己错误的话。

这样,孔子讲的“克己复礼为仁”,还要“君子和而不同”,敢于对君主的不正确的意见提出批评,宣扬一种民主精神。

还有,《论语·宪问》篇:

子贡日:“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日:“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管仲辅佐公子纠,是公子纠的臣子。齐桓公逼迫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为公子纠报仇,反而去辅助齐桓公,这是不忠,不忠当然不仁。子贡从仁德高于忠德来看,所以认为管仲不仁。孔子不这样看,认为管仲辅佐桓公,联合诸侯,建立霸业,使天下得到匡正,人民到今天还受到他的好处。假使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沦为夷狄了。他难道像普通人一样守着小忠小信,在山沟中自杀,还没有人知道的吗?孔子认为管仲倘为了公子纠而自杀,对人民没有好处,是小忠小信。·管仲不死,辅佐桓公,建立霸业,能够抵抗少数民族奴役汉族,使人民得到好处,这是对人民对民族建立了大功,这种大功就值得称为仁德,说“如其仁,如其仁”,重复地赞美管仲的仁德。他认为这种大功,胜过为公子纠而自杀的小忠小信。这是他把人民和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为君主的小忠小信,在看重对君主的忠信的时代,这种看法是辩证的。再说,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要视听言动都合于礼才能称仁。《八佾》篇有人问:“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立照壁),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有放器物的土台),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管仲既然不能复礼,本不应称仁。但因他对人民对民族建了大功,还是称他为仁。这种看法也是辩证的。

《论语》里讲到仁的地方还有很多,以上所举是比较著名的。即就以上所举几点看,孔子讲仁,是一种很高的道德标准,它是与“义”结合的,是正义的;它是与“和”结合的,是民主的;它是从人民和民族的利益来考虑的,是有辩证观点的。这说明就“仁”字的理论意义看,立体的懂,是看得比较全面,比较确切的。这是立体的懂的好处。这样的立体的懂,是不是符合《实践论》讲的“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实践论》又提到“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这就接触到孔子讲的仁,“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了。像文天祥在牺牲前,他的衣带中有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卷四一八《文天祥传》)文天祥是真正懂得仁的理论意义的,认为仁是和义结合的,所以“义尽”才能“仁至”;认识到仁是为人民和民族的利益来考虑,他为了反对蒙古军对汉族人民的屠杀和压迫,甘于牺牲。通过他的牺牲,来“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来激发汉族人民反抗民族压迫的崇高精神。

在这里接触到《荀子·劝学》里讲的:“君子之学也,人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同喘,微言)而言,螟(微动)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人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朱子语类》里对这作了反复阐说,如卷十一:

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以手自指)推究。秦汉以后无人说到此,亦只是一向去书册上求,不就自家身上理会。自家见未到,圣人先说在那里。自家只借他言语来就身上推究,始得。

今人读书,都不就切己上体察,但于纸上看,文义上说得去便了。如此,济得甚事!……因提案上药囊起,日如合药,便要治病,终不成合在此看。如此,于病何补!文字浩瀚,难看,亦难记。将已晓得底体在身上,却是自家易晓易做的事。解经已是不得已,若只就注解上说,将来何济!(中华书局本,181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分钟让你了解「比卦」奥秘
《论语》全译——八佾篇第三
《论语-八佾》与处世之道
《论语.八佾篇第三》原文及译文
论语·八佾篇译文
【连载】《论语》八佾篇第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