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京剧的十三辙(王铁侠)

(2019-12-17 10:16:14)

  京剧的皮黄声腔一般分为七字或十字的上下句,为便于演员熟记在心,演唱时朗朗上口,行腔韵调讲究合辙押韵,也就是每句末尾的字归到辙口,因此就有了十三辙之说。
  江阳辙 韵母为ang,如《借东风》中“习天书学兵法犹如反掌”。 
  中东辙 韵母为ong,如《洪洋洞》中“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
  衣期辙 韵母为i,如《伍子胥》中“姜子牙无事隐钓溪”。
  姑苏辙 韵母为u,如《击鼓骂曹》中祢衡唱的“贼道我舌辩徒”。
  怀来辙 韵母为ai、uai,如《苏武牧羊》中“叹苏武身困在沙漠苦海”。
  灰堆辙 韵母为ei、ui,如《逍遥津》中“父子们在宫中伤心落泪”。
  人臣辙 韵母为en,如《空城计》中“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言前辙 韵母为an、ian,如《文昭关》中“一轮明月照窗前”。
  梭波辙 韵母为uo、o,如《三娘教子》中“小东人下学归言必有错”。
  发花辙 韵母为a、ua,如《红灯记》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也斜辙 韵母为ie,如《一捧雪》中[散板]“汤勤说话口似铁”。
  遥条辙 韵母为ao、iao,如《碰碑》中“叹杨家秉忠心大宋扶保”。
  由求辙 韵母为iu、ou,如《李陵碑》中“金乌坠玉兔升黄昏时”。
  江阳、言前、遥条、发花等辙为宽辙,发音嘹亮传的远,应用比较广泛,善于表现人物慷慨激昂和悲愤的情绪,如《战太平》中“叹英雄失势入罗网”、《智取威虎山》中“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击鼓骂曹》中“谗臣当道谋汉朝”、《捉放曹》中“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怕”运用起伏跌宕的旋律,刚柔并济的声腔,淋漓尽致地展现人物内在的情怀。也斜、由求、姑苏辙为窄辙,不多见,发音比较低回委婉,多表现人物郁闷悲凉情绪。
  京剧的皮黄声腔无论是何种板式,无论是七字句或十字句,均由上下句组成。根据剧情的发展和情节的需要,十三辙在声腔中灵活运用,变化多样,颇耐人寻味。梨园行内有句俗话“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说上句可以不合辙押韵,下句必须归韵到辙口。举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铡美案》中包拯所唱的“衣期辙”——[西皮导板]转[原板]:
  1.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2.尊一声驸马爷细听端的。
  3.曾记得端午日朝贺天子,
  4.我与你在朝房曾把话题。
  5.说起了招赘事你神色不定,
  6.我料你在原郡必有前妻。
  7.到如今她母子前来寻你,
  8.为什么不相认反把她欺。
  9.我劝你认香莲是正理,
  10.祸到了临头悔不及。
  第一句末尾府字本是“姑苏”辙后归韵到“哇”——“发花辙”,显然不合辙。第二句是“衣期辙”,第三句和第五句依旧不押韵。由此可见,皮黄声腔既讲究辙口工整,但又不拘泥于形式。
  辙口在整段唱腔或两个角色对唱中间也会出现“换辙”情况。如麒派戏《徐策跑城》的[高拨子原板]: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衣期辙)
  善恶到头终有报,且看来早与来迟。
  薛刚在阳河把酒戒,他爹娘的寿辰把酒开。(怀来辙)
  三杯入肚出府外,惹下了塌天大祸灾。
  打坏了天佐张天佑,张泰的门牙打下来。
  太庙的神像俱打坏,太子的金盔落尘埃。
  俱家绑在西郊外,三百余口把刀开。
  如今韩山发人马,
  (白)韩山发来三千七百人和马,
  薛蛟,薛魁,薛刚,
  (散板)
  青龙会还有八百兵。(人臣辙)
  前面已是金銮殿,急急忙忙去见君。
  老夫上殿奏一本,一本一本往上升。
  万岁准了我的本,君是君来臣是臣。
  万岁不准我的本,紫禁城杀一个乱纷纷。
  往日行走走不动,今日行走快似风。
  三步当作两步走,两步当作一步行。
  急急忙忙朝前奔,
  (白)噢嗬嗬…… 
  老夫上殿把本升。
  前四句是“衣期辙”,以后转为“怀来辙”,[散板]又变为“人臣辙”。整个唱段唱念并重,载歌载舞,辙口变换起承转合,不露痕迹,自然流畅,韵味十足,麒派神韵展露无遗。再举《铡美案》中包拯与陈世美大堂对唱为例,裘盛戎先生唱“衣期辙”,谭富英先生接唱后改为“言前辙”。
  明公说话言太偏,本宫言来听根源。
  头一名进士陈世美,御笔亲点为状元。
  跨马三日游宫苑,才把公主配良缘。
  一无证二不见,你让我相认为哪般?
  两位艺术家珠联璧合的激情演唱,不仅为该剧生色增光,也充分显示出裘派刚劲豪放的龙虎之音,气势磅礴的神韵,也将谭派高亢嘹亮、醇厚酣畅的韵味展现到极致。而马长礼先生扮演的陈世美接唱后却改为“江阳辙”:
  明公休要来诬枉,细听本宫说衷肠。
  世美家乡在湖广,读书明理品端方。
  十年寒窗望皇榜,我因此并未娶妻房。
  明公休听旁人讲,诬告皇家驸马郎。
   无凭无据无证状,你要我相认为哪桩?
  由此可见,运用辙口可以根据演员个人自身条件,不拘一格地更好发挥个人专长,灵活多变,达到声情并茂。有时在整个皮黄唱腔中还会出现两个以上辙口通用的情况,比如马派《四进士》
“写状”一折的——
   [西皮导板]上写田伦顿首拜,(怀来)
   [原板]拜上了信阳州顾年兄。(中东)  
  自从在双塔寺分别后,倒有数载未相逢。(中东)
  姚家庄有个杨氏女, [快板] 她本是吵架不贤人。(人臣)
  药酒害死亲夫主,反赖大伯姚庭椿。(人臣) 
  三百两银子压书信,还望念兄念弟情。(人臣)
  上风官司归故里,登门叩谢顾年兄。(中东) 
  以上就是“中东辙”与“人臣辙”可以通用的典型,还有“灰堆辙”与“衣期辙”也通用。另外传统京剧在行腔韵调中运用“尖、团”字,讲究“上口”,也会出现转辙现象,如《武家坡》
“一马离了西凉界”的“界”字,“上口”则唱成:“zhai”,就靠到“怀来辙”上。总而言之,只要辙口运用得当,旋律起伏有致,加上演员挥洒自如的演唱,听起来照旧悠扬悦耳,婉转动听。
  京剧之所以成为国粹,是因她集唱念做打舞诸多艺术于一体而相映生辉。尤其唱词优雅华丽,简洁凝练,文采飞扬,每句如同华美的诗文,蕴含深邃的文化底蕴,让人百看不厌,百听不烦,至今传唱200年而不衰,这大概就是她美不胜收的艺术魅力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剧中字的声和韵(下篇)
十三辙歌谣
戏曲十三辙
一首诗叫你简单记住“十三辙”
关于京剧十三辙
押韵十三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