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子家训》解读

【简介】《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简称《治家格言》。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

朱用纯始终末入仕,康熙年间有人要推荐他参加朝廷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固辞乃免。其一生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其著作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愧讷集》、和《大学中庸讲义》等,其中以506字的《朱子家训》最有影响,三百年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今天读来,依然是朗朗上口,感悟至深。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解读】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清扫院落,把室内室外打扫干净整洁。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亲自检查。

一句写“勤”,一句写“谨”。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日出而作、闻鸡起舞,都有一个“勤”字在。日落而息,要亲自检点门户,这样能做到处事“谨慎”。 从孔子开始,儒家对勤俭治家和谨言慎行都有很高的要求。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解读】一碗粥一碗饭,应当考虑它们是来之不易的。(衣服、布料上的)半丝、半缕线,一定要想他们来的是很困难的。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解读】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修缮稳固,不要到了渴了才想起来掘井,平时就要作好防备工作以备不测之时。

绸缪,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解读】个人的衣食住行一定要俭朴、节约,宴请客人也不能过分,酒菜要适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无休无止。

朱柏庐没有子女,过继兄弟的儿子作嗣子,取名导诚。他一直教导导诚不要专学那些挥霍的纨绔子弟。朱柏庐曾说过:俭,一要平心忍气,二要量力举事,三要节衣宿食。他写过一首教子诗:“四儿六岁五儿三,莫与肥甘习口馋。清白家风无我愧,诗书世泽要人担。三餐饱饭何须酒,一箸黄韭略用盐。闻说有人曾饿死,算来原不为官廉。”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解读】如果用的器具干净整洁的话,即使是瓦做的也比金玉为材料的要好,如果吃饭吃的少而精的话,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珍馐美味。

这是说家常用的器具,不求华美,只求质地坚实,并且经常洗刷干净。这样的话,就是瓦罐也会超过金器、玉石。家常的菜肴,不必贪多,只要足够下饭;烹调得当,即使是园地里自己栽种的菜蔬,也比山珍海味来得好。这两句进一步强调节约。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解读】不要盖奢华的房屋,不要谋取肥沃的田地。

这句话对今天的都市人仍然有着莫大的意义。现代都市人总是感觉累,这种累不是别人加给你的,是你自己加给自己的。物质的增长永远没有贪欲的增长速度快。有了房子还想要车,有了小房子还要要大房子,永无止境的欲望才会带给自己压力。早在明代朱先生就告诉你: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下面的话隐含其中:这样你就会活得简单而快乐。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解读】祖宗虽然距离我们遥远,但是祭祀的事情不可不诚心。子孙即使是愚钝,经书也不可不读。

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只有我们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没有间断过,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便是对祖宗的崇拜。中国人心中没有上帝,但是却有祖先。对祖宗的崇拜便是对血缘的认同,便是民族的凝聚力。也许在你的眼中你觉得你的子孙非常愚笨,但是作为他们的长辈你必须要求子孙仔细品读儒家的经典著作。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育人的基本要求,所谓知书明礼。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解读】平常做人修身一定要品质淳朴、简约,教育子孙一定要德育为重,并注重教育方法。

 “居身务期质朴”区别于“自奉必须俭约”是指“持身”而言,即自己的一举一动,不能欺诈,而要发自内心的待人诚信。心术要好,一言一行,循规蹈矩、勤俭安分、诚信无欺。教育子弟,一定要本乎道义、方正行事,并且要讲究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要有“义方”。今天来说,就是要以德育人。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解读】不要贪图以外得来的财富,不要喝过量的酒。

意外之财和过量之酒都是招灾惹祸的根源,不能不遏制自己的不正当欲望。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解读】与那些挑着扁担做小生意的人做买卖,不要占人家的便宜。见到贫苦的亲戚或者是邻里,要多加体恤安抚。

小商小贩,肩挑贸易,冒严寒酷暑,十分辛苦,资本很小,获利甚微,仅足糊口,你再占他便宜,于心何忍?因此要公平待人,不占小便宜。看见穷苦的乡亲邻里,你应该多加关心照顾,尽力救济体恤,对弱势人群应该有一颗同情怜悯之心,有助人为乐、关爱奉献之行。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解读】对于兄弟、叔侄,要多多安抚贫寡;长幼内外,应当家法严格。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解读】看见富贵的人就显现谄媚面容的人,是最可耻的;遇到贫穷的人就倨傲无礼的人,是最卑贱的。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解读】主持家道一定要防止争吵、讼告,如果讼告必然会导致凶险的祸患。处世为人要戒除多说话,言多必失。

家庭成员之间,千万不能因互相争吵而引起诉讼,因为这样最终会为家庭带来祸患;待人接物,话不能过多。以免顾此失彼,或疏于考虑,有失分寸,得罪人又给自己惹上麻烦。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解读】性格乖僻自以为是,后悔和失误肯定会多。颓废、懒惰、自甘现状,家道是难以成就的。

乖僻的人往往趾高气昂,争强好胜,自以为是。这样的人为人处事,常常会做出日后后悔的错事来。另一种贪图安逸、消极颓废的人,也很难把家治好。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解读】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怎么知道不是别人有意污蔑,应当忍耐多思考再下结论。因为事情互相争吵,要多找自己不对的地方,要平心静气地默默思量和检讨自己。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解读】帮助别人的事情别总记挂于心,受到别人的恩惠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做什么事都要留出余地,意气风发或占优势之时,就要适可而止。

对别人有恩惠,这是一种美德,但不应该念念不忘。假如受了别人的恩惠,就应当记住回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即使无力回报,也应记住人家的恩德。这是从对人、对己两方面谈施惠与受惠应有的正确态度。

“用钱不留余地必穷,用力不留余地身必病”。因此,真正的聪明人,做事一定留有余地。少壮时要为暮年留余地,祖辈、父辈要为子孙留余地。今天来说,就是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而当财富、事业等方面春风得意之时,要注意适度,不要将顺风蓬扯得过足,要“见好就收”,不能贪得无厌。否则盛极必衰,事情将走向其反面。

人有喜庆,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解读】别人有了吉祥可贺的事,不可生出妒忌心理;别人有难或有了灾祸,不可生出幸灾乐祸的心理。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解读】有善心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不是真正的善心.有恶心怕别人知道,这就是大恶。

这是提出了衡量善恶的两条标准——欲人见非真善、恐人知是大恶,很有见地。一个真正做好事的人,是无须自我张扬的。而恶行却不敢声张,即使不是已成大恶,也将日渐酿成无药可救的大恶。善恶皆由心生,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操守,不是看他在人前的作为,而是看他内心操守如何,私下怎么作。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解读】见到美色而起淫心,报应就会在妻子女儿身上;藏匿怨心而暗箭伤人,祸患就会延及到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yong)(sun)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nang)(tuo)无馀,自得至乐。

【解读】如果家中人人关系融洽,即使是吃不上饭,也有高兴的事情;不欠国家的租税,即使口袋里面没有什么钱,也自得其乐。

朱柏庐提出和顺治贫的方法:一家人只要生活得和和睦睦,开开心心,即使上顿不接下顿,也会有家庭的欢乐,有天伦之乐。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和了,苦一点也算不了什么。

“国课”是指百姓应当上缴给国家的租税。早完成国家的钱粮课赋,不欠租税,没有了思想负担,即使口袋里没有盈余,身无分文,自己也能自得其乐。这句话的要旨是告诉我们要营造一个和顺欢乐的家庭;同时更不能忘记我们的大家——国家,有了为国家服务的意识,幸福感自然随之而来。

读书志在圣贤,徒非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解读】读书是以学习圣贤为志向的,不是仅仅为了富贵前程;作官的时候心里要有国君和国家,哪里仅仅计较自己个人和家庭的得失。

这是说一个人读书的目的,在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具备圣贤之心的高尚的人。古人强调一个“圣人”,应当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做官一定要为百姓、为国家着想。这是朱柏庐先生提出的做人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做圣贤,存君国。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解读】守住做人的本分安于命运,顺从时令听从天意如果做人是这样的话,可以说很完美了。

通篇《朱子家训》,充满了朴素的、淡泊名利的人生观。熟读朱子家训,谨遵朱先生的教诲,你可能得不到荣华富贵,你却可以得到内心的安宁和平静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原文、注释与对照翻译
图文:《朱子家训》全文及解读 | 集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
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译文
朱子家训-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朗朗上口,感悟至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