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发烧你怕吗?

孩子发烧你怕吗?

如何判断孩子感冒了,孩子打喷嚏,大多数的感冒因外寒而起,因为冬天很冷,夏天又有空调,受寒的环境很多,所以真正的风热感冒很少。当寒邪来临,第一个反应实际就是打喷嚏,那是因为你的身体受寒,它试图通过物理的方法把外邪清除出去,就是打喷嚏。

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打喷嚏很讨厌,试图用什么药来把喷嚏截止住,这是错误的,其实打喷嚏是帮助身体气血通畅以后把外邪排出去。在中国金、元朝时期有取喷法,用一些刺激性的中药研成粉末吹到鼻子里,结果导致打喷嚏,打得会流好多鼻涕,然后上焦气机一通畅,可能外邪就解掉了。

我们不必用这些激烈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好点的干净的卫生纸,撕出细条来,把它尖端给揉成非常细,非常细的感觉,然后把它轻轻地放进小孩鼻子里,微微他感受到刺激后往往会打喷嚏,一般打几个喷嚏以后,你看他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打喷嚏往往就是小孩感冒刚要开始的时候,这个阶段最宝贵,在这个阶段,很容易把它清除掉。

因受寒引起的感冒第一阶段叫外寒阶段,就是寒邪刚刚来到了我们身体的体表,这个阶段非常重要,掌握住了,不会有后边的阶段。

这个阶段首先会打喷嚏,然后流清鼻涕,孩子往往会感觉皮肤发冷,会手脚发凉,因为这个时候阳气被抑制住了,然后开始微微咳嗽,这个咳嗽不剧烈,往往是微咳,有时会稍重点,会感到头疼,疼在哪里,在后面疼,孩子会觉得不舒服,有点烦燥等。这个阶段如无法干预它,丧失了这个阶段的战机以后,邪气会往里边走,这时身体会与它进行斗争,产生里热的状态,这是感冒的第二个阶段。

感冒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外寒与里热并存,就是身体为了抵抗这个寒就得产热了,邪气往里面进,里边跟它斗争了,这个战场硝烟开始升起了。还会发冷,还会打喷嚏,还会微微咳嗽,但里面开始变化了,比如鼻涕开始变黄,有时黄,有时清,然后会发烧,怕冷,一般是低烧,一般会在38度以下,然后会出现咽喉痛的情况。

如果第二阶段没正确处理好,外邪继续深入就会进入里边,这时身体更加剧烈抵抗,就会出现表里俱热的情况,原来的外寒慢慢的消失掉了,这时全是热证,所以叫表里俱热。

感冒的第三个阶段就是表里俱热,鼻涕会变黄绿色,颜色更深理浓,然后会高烧,38度以上,咳嗽会加重,咳嗽已不从嗓子里发出来,可以听到呼噜呼噜的,它已经造成整个上呼吸道的感染了,这时嗓子会出现浓痰,是成块的,浓的,再严重会出现胸痛的感觉,这时病邪已深入,这个阶段往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了。

感冒第一阶段,就是外寒阶段的处理。这个阶段会打喷嚏,然后流清鼻涕,会感觉皮肤发冷,会手脚发凉,开始微微咳嗽。感冒时痰黄说明感冒进一步加重了,小孩的生理跟大人不一样,孩子脏腑娇嫩,特别受外邪影响。痰黄时说明邪气很盛,里边正气在与邪气在交战,这个时候非常关键,千万不要以为孩子挺几天就好了。

孩子受寒流清鼻涕,我们最好让他微微出汗。中医认为人体内是有经络的,它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为身体各个器官提供营养物质,另一个作用就是提供防御部队。保护身体的营卫之气,实际上是通过经络来流通的。

我们的身体外有很多外邪,比如感冒病毒随手一抓就有好多,到处都有。一个幼儿园里有那么多孩子,为什么同样受寒,别的孩子不感冒,这个孩子感冒了呢,一定是这个孩子营卫之气不足了,就是我们常说的抵抗力差了,正气不足。这时我们要让气血运行加快,所以中医说会微微出汗,微微发汗只代表了你经络运行的畅通,中医从来不讲发大汗,如果使劲发大汗,反而不好,因为你的津液都出来了,这时正气反而虚了,所以要微微出汗。它只是一种表现,发汗不是目的,不是说发汗邪气就出来,而是气血通畅了,防御部队能够清除外邪了。

为了让小朋友可微微发汗,我们想办法提高温度。中医认为,人的后背属阳,因为后背的正中有一条主管一身阳气的督脉,在它的两旁又是足太阳膀胱经,我们后背的这个小区域,就象一个小火炉,你把这个火炉给它烧旺了,整个屋子它就暖和了。所以我们要想办法给这个后背给他暖背。

方法一:我们把孩子放到被窝后,给他准备个热水袋,热水袋不是直接垫在后背上躺着睡,这样是错误的,应该距离后背稍微隔开一点,大约半尺(最好让孩子侧身睡),然后盖上被子,隔会再来检查,等他微微出汗了就行了。

方法二:用毛巾和电吹风。小朋友站起来,毛巾搭在后背肩上,在距离后背大约二三十厘米,然后慢慢的移动电吹风,不能就着一个地方使劲吹,顺着后背中间督脉及两旁,即从两脖子中间的大椎穴开始往下,上背部那部分上下移动隔着毛巾吹,等他后背暖和热起来,微微有点出汗就好了。

还有其它很多方法,或者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暖宝贴之类的,按着说明书,贴到后背也可以,所有的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要烫伤。

小孩感冒初期,我们可以让孩子喝紫苏叶泡水以避免病情加重。很多家长小孩刚开始感冒让他喝金银花、川贝、板蓝根这些,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这些药是凉药,感冒刚开始是外寒,如果再吃凉药,那就是帮助外邪进里了,而且脾胃也会不舒服,寒邪很难清掉。

紫苏叶是温药,散寒解表,小孩的份量是三指撮,就是用三个手指头撮起来就可以了,大人的份量是五指撮。然后放到开水里泡,象泡茶一样,一般十分钟就可以了。或者放水里煮开三分钟再闷一会就可以了。紫苏叶是挥发性的药,时间不能煮得过长,也会发汗的,当小孩微微出汗,就是腋下、后背微微出汗就可以了,不要再喝了。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定不要空着肚子发汗,中医说往往喝点热粥,因为吃了食物,脾胃就有了营养物质,才能转化为营卫之气来防御身体。

我们也可以给小朋友喝生姜葱白水,姜三片,切碎,葱白半段切片煮水,可以加点红糖。还有其它方法,能有热量让他微微出汗就行了,大人可以喝姜汁可乐、酸辣汤之类的。

可以散寒,缓解小孩感冒初期症状的推拿:

1、                  小孩推拿的位置主要在手上,把小孩的手腕活动一下,往后翻,会看到手背上就有一个横纹,横纹的中间有一个穴位,叫一窝风,在这个位置上轻轻点揉就可以了,根据受风寒的程度,重的话按三分钟。

2、                  还有一个散寒的穴位叫黄蜂入洞,专门治疗孩子的流鼻涕,清鼻涕黄鼻涕也行,这个位置就在鼻翼下面稍微靠下一点,差不多对着鼻孔,然后再稍微往外一点,轻轻地揉。

3、                  提捏大椎,摸颈椎,摸到颈根这个位置,有一个凸起的隆突,这个是第七椎的隆突,在它下面有个小窝窝,这就是在椎,把拇指和食指张开,放在大椎穴的四周,然后向中间方向一边挤一边向上提,一般提三~五次,如果小朋友发烧,提捏这里会有点红,就象刮痧那个痧点。

感冒第二个阶段的处理:

当感冒初期外寒阶段没处理好,小孩感冒越来越严重,就到了第二个阶段:外寒里热阶段。这时孩子里热症状严重,鼻涕有时会变黄,有时清有时黄,痰有时会黄,然后会发烧,有时开始发烧了,但这时还会怕冷,这时是低烧,咽喉会痛,舌尖及边缘发经,用手试一下呼吸出来的空气是热的,中医叫热气喷手,孩子的眼睛眼屎增多,分泌物增多,眼睛摸上去会有烫烫的感觉,这时小孩发烧一般在38.5度以下。这时吃些清热解表药,散寒清内热。

散寒类:麻黄、防风、荆芥、苏叶、白芷

清热类:鱼腥草、金银花、连翘、地丁、芦根、蒲公英、生石膏

药方里每类用到里面几味即可。外感药最好自己煎,水泡二十分钟,煲滚五六分钟再闷一会就行了。

我们可以做些推拿帮助清热:用温水润一下手再推。一、清天河水。二、推肘俯,由腕口纹往上推。三、推脊椎,由上往下,大约五分钟,热慢慢降下来。

缓解咽喉痛的处理:可以用金银花6克,薄荷3克泡五六分钟,放点冰糖代茶喝,鲜薄荷叶效果更大。

发烧期间不要捂汗,因小孩身体娇嫩,捂汗处理不好,身体体温会突然升高,反而会防碍他的恢复。只要保持适当的温度,不受凉,出汗通过药物的作用慢慢由里向外发最好。发烧当温度升到一个高度,小孩会引起一些神志和肢体的症状,就是惊厥,会抽蓄、眼睛往上翻,这是因为体温过高导致,这个并不是特别可怕,送医院进行物理降温、清热、解表处理。不要乱用抗生素,只有当细菌感染了才用抗生素。

孩子发烧,家长会习惯用手摸额头,而同时摸耳垂背后才更准确,因额头有时会因出汗而温度升高,而耳后很少出汗的。有些家长习惯用酒精、冰袋往小孩身上贴,这样也是不行的,突然的冰凉可能会造成反效果,因他皮肤的毛细血管会突然收缩,反而会造成他身体的这个热量散发不出去,有可能体温反而在短时间内会蹿得非常高。

正确的方法是用温水擦浴,水温30~37度,3334度最好,胸前、肚子、背部中间避免不擦,因这些地方毛细血管比较丰富,特别是肚皮,可能会反而造成消化道的症状。所以主要擦躯干部。我们把它分成侧面、外侧、前面和后面。首先由颈部外侧擦起,顺着肩膀、上肢外侧、上臂外侧、前臂外侧到手背,再从胸口侧面起,顺着到腋窝,腋窝时间停留稍长一点,然后顺着上臂内侧、前臂内侧到手心,背部从肩膀外侧往下到小屁股、臂部,然后用毛巾被子盖好上身,脱掉裤子,首先从髋骨沿着大腿外侧到脚踝,下肢其它地方也是一样从上往下擦,脚心不要擦。

发烧时,小孩不吃饭爱哭闹,尽量避免冷饮,这样会伤脾胃,可以会造成腹泻。吃得东西要清淡,又要健脾养胃,可以吃荷叶莲藕粥、淮山莲子粥。

小孩持继发低烧,身体热乎乎的,这多数是积食所引起的,其实绝大多数孩子钻研的背后,都有一次脾胃失和的影子,往往因为脾胃不足,就是脾胃出了问题,绝大多数是被家长爱出来的。积食就是孩子往往吃某种东西,吃得过多了,超过了他的脾胃运化的能力,中医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你的脾胃只能运化这么多东西,你非给他加这么多东西,脾胃伤掉了,运化不掉了,功能停滞了,这就是积食。很多孩子的发烧与积食密切相关,很多小朋友烧不退,到中医一看,是积食,消食导滞一下去,烧就退了。

怎样判断积食,一定看孩子的舌苔,孩子积食舌苔会比平时更加厚腻,尤其舌头中间部分,中间有硬币大的一块舌苔特别厚,这个特别典型,这个时候很可能积食了,除了舌苔厚,孩子嘴里有味道,小孩这时吃东西肚子就胀,然后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大便拉出来的味道会特别大,会有腐臭的味道。

小孩感冒第三个阶段:表里俱热。这时小孩身体高热,身体正气跟邪气更加激烈交战,这时会有黄绿色鼻涕,浓鼻涕,痰会变成黄色或绿色,痰不是在咽喉出来的,而是从更深的部分出来,咳的时候痰一块一块出来,可能是黄绿色,这时表明邪气入里较深了,然后咳嗽会加重,咳嗽的声音这时也不是从嗓子发出,而是从胸腔里发出来,严重以后会胸部疼痛,这时邪气入里很深了,会出现表里俱热的情形。

咳嗽并不是一件坏事,成人的咳嗽和小孩的咳嗽形成的原因有很大的区别,成人除了外感会引起咳嗽之外,肾虚会引起咳嗽,脾胃失和会引起咳嗽等,五脏六腑各种原因都会引起咳嗽,但小孩的相对简单,小孩的咳嗽绝大多数是患了外感而引起的。就是外邪进入身体的过程中,身体力图排除它,这时会产生咳嗽,这是身体的一种排邪的反应,是身体的一种本能反应,实际上儿童的咳嗽绝大多数是他患了外感而引起的一个症状而已。如果我们把所用的力量都用在咳嗽上,那是捕风捉影,由于家长过于担心,在向医生描述病情时特别强调咳嗽,说孩子整天在咳嗽,医生就把力量都下在治疗咳嗽上了,其实是家长错误描述病情。

这时家长不要一心要止咳,好多人说止咳用镇咳药,而镇咳药是很多时候咳嗽无法抑制,引起其它病症时用镇咳药阻断咳嗽中枢的神经传递,用这样的方法其实并不好。比如前方在打仗,你把电话线给剪断了,那指挥部根本不知道打仗的情况,实际咳嗽的频率、严重与否,你可以判断出邪气是不是还在,如果你把它压住了,邪气还在不在你不知道,可是过两天就又开始外感来了,你不知道为什么引起,所以镇咳药不建议使用。

家长担心不停的咳嗽会令小孩娇嫩的肺部得肺炎,其实你把因去掉了,影子(咳嗽)就没了,但家长太在意这个影子,把影子变成是一个巨大的病,然后想尽办法开所有止咳化痰的药,其实那个外邪还没去。小孩的阵咳或整天在咳,一定要找出原因,孩子的绝大多数咳嗽是因为外感引起的,孩子肾虚引起的咳嗽很少。我们集中精力清除外感,外感清除了,你想还会变成肺炎吗?

其实在家里有很多去根的妙招,孩子咳嗽时,我们可以给孩子吃点烤橘子,但前提是要把外感去掉,如果外感还在,这是没什么效果的,如果外感去掉了,还剩下一点咳嗽可以用这些小办法,用这些方法有一个诀窍,就是中医对任何的症状都有寒热之分,一定要分出寒热,没有一个方子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用的。例如烤橘子,针对什么情况用,中医说橘皮,如果带里面白色的,这个叫陈皮,如果把这个肉刮掉后,剩下外面那个壳叫橘红,橘红的作用干吗呢,就是散寒解表的,有宣肺止咳的作用,它是对寒邪来时,有寒证时用它特别擅长用,里面那个橘络,一丝一丝那个,也有通络止咳的作用,所以说为什么这个烤了可以吃,因烤了以后,橘皮的药性也向里面渗透,渗透到橘肉里,你吃了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咳嗽有风寒咳嗽、风热咳嗽、有燥热咳嗽,小朋友风寒咳嗽,咳稀白痰,量也比较大,还是风寒阶段,可以吃苏叶粥,梗米50克,紫苏叶10克,生姜三片,大枣三个,先将粳米煮到快好时,把姜和枣放进去,枣皮厚,稍微拧一拧,给它拧破,在起锅前最后才放紫苏叶子。

风热咳嗽,咳的时候有浓的黄痰,黏痰,可以做金银花薄荷饮,金银花量多点,薄荷量少点,约五比一或四比一,先煮金银花10分钟,再加薄荷煮三分钟,闷三分钟可以起锅,凉凉后加点蜂蜜效果更好,可以清肺热。

燥热咳嗽,是一直咳,但没有痰,干咳,有时还带点咽喉痛,咳了半天,咳出来一点点黏液的痰,这时我们就要用到川贝雪梨,找个鸭梨,给它横着,靠近蒂的部位给它切开,剜去梨核,把四五粒川贝捣碎,加几粒冰糖一起放到鸭梨里,然后用梨蒂盖上,放锅里蒸二十到三十分钟,梨肉软糯了就可以了,一天分两次给小朋友吃掉。

如果到药店买药,我们家长一定要分清外感的几外阶段,散寒的中成药有通宣理肺丸或通宣理肺口服液,它里面基本是温热的药,在刚有点外寒,流清鼻涕,又开始打喷嚏,微微呛咳时,一般用通宣理肺下去会散寒,如果不用药,喝点苏叶水,用中成药最好有医生指导。自己可以用一些小方法,比如苏叶粥,外邪去了,咳嗽就没了。

如果进入外寒里热这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感冒最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到药店买中成药,绝大多数的中成药都是一部分散外寒的,一部分清里热的,加占宣肺止咳药,绝大多数小孩的感冒药都是这样的。外用我们可以用苏叶3克,荆芥3克放到水里边煮,大约四杯水,水开煮三分钟,然后闷七八分钟,将药汁兑入温水,泡脚到小孩微微出汗即可,一般泡十几分钟,他的腋下、后背微微湿润要出汗了就行了。也可以用苏叶、荆芥、葱白、白芷,白芷捣碎先泡一会再加其它一起煮开三分钟,香气就出来了,把它放到孩子边,用蒸气让小孩呼吸,我们可用一个毛巾盖在碗上,碗里头蒸气会源源不断地出来,让小孩吸蒸气,药性通过鼻窍进入以后,孩子也会微微出汗的。

到了严重阶段,孩子的咳嗽从胸腔里出,大家一定要学会识别咳嗽的声音,这时不是在嗓子,是在胸腔了,痰成块,很浓很黄绿了,然后胸腔有点疼痛,一听声音就很深了,这时自己不要处理,带孩子去医院。

用推拿方法缓解小孩咳嗽:一、首先在胸部有一个叫分推八道,先要找到八道的位置,大家用手放到胸部,会感到一根一根的肋骨,两个肋骨之间,那个凹陷就是肋间隙,从上往下数,我们就可以找到八个,左右各四个肋骨,孩子皮肤娇嫩,按摩时可用些滑石粉,然后拇指从中间往两边推,就是顺着肋骨边往两边推。

二、找到两个乳头正中间,这个位置就是膻中穴,用中指或几个手指拼在一起在这个穴位上细细的按揉,时间一般是一到三分钟,然后从下面往上沿着胸骨正中往上到脖子有一个窝,这个窝叫天突穴,用中指轻轻点揉即可,最后是肺俞穴,在后背脖子下找到比较高的骨头,这是第七颈椎,从这个椎往下数三个椎体,下面有一个凹陷,向两边分开,约两个指头宽(按小孩的指头大小来量),这两边的位置就是肺俞穴。

如果小孩无感冒症状却总咳嗽,原因也是寒邪,有的孩子咳几个月,甚至几年,但没有感冒症状。最初开始咳嗽时,一定是感冒了,外邪进来了,但因为治疗不得当,比如在寒邪时他用了凉药,比如刚有寒邪咳嗽时,他就用川贝雪梨,拿这些凉润的东西吃上,那么寒邪就潜伏在里面,没有发散出去,结果孩子感冒好了,但每天就是咳嗽,那就是有点寒邪,余邪在那儿,这叫落下病根,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有病根了,这时中医会开些发散余邪的温热药往外发散,立竿见影,很快好了。

如果找对原因,咳几年的小朋友很快会好,找不对原因,邪气潜伏时间越久,咳嗽持续的时间越长。有的往往是秋天时受寒了,然后用些凉药,天气越来越冷,他阳气就没有那么振奋,冬天就在咳嗽,没有感冒症状,但一直在无缘无故咳嗽,实在是寒邪没出去,一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孩子阳气开始振奋,咳嗽也好了,你发现没问题了,往往这种孩子在第二年秋天又会出现咳嗽情况,就是余邪一直没有清出去。

反复感冒咳嗽的孩子可喝点淮山莲子粥或汤,孩子反复感冒咳嗽说明肺气不足,中医认为脾生肺,脾调整好,肺系统就会正常,能抵抗外邪入侵,孩子反复感冒,一定要在脾胃上下工夫,脾胃补足了,肺气也会足。脾胃虚弱,大家可到中医开点补中益气药,开点补脾的参苓白术等等,提醒大家一点,这虽是好,但也不可以天天追着吃,脾胃吃五谷杂粮才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咳嗽医案一则
防小儿感冒——家庭自助方法
孩子胃肠有积滞,体内有寒湿、上吐下泻,要调理中焦,健脾祛湿
身体这些部位出汗多,你一定要注意了!
【课堂干货】小儿病的常见病因及防治 | 中医大讲堂第二讲
吴茱萸医师讲夏季小儿感冒(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