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为如何活下去?听听华为员工怎么说

导读:关于“华为如何活下去”这个话题,经济学家、高校教授、管理学者、商界名人包括华为顾问等都对此做出过精彩分析,但小编今天要从另一个角度和大家分享。本文内容均来自华为员工针对这一话题的回复,我们由此能看到真实的华为文化,也能一瞥华为成功的因素。


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大内密探~灵灵猪 :

虽然标题不是我关心的,但还要说一下,作为公司的员工,于公,肯定希望公司能一年比一年好;于私,肯定希望自己一年比一年有长进、赚更多的钱。作为公司领导,肯定也希望如此,只要每个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公司才是一个充满战斗力的集体。

俗话说,居安思危,楼主标题本身就反映了这样的心态,我觉得没什么不好的,虽然我们不是公司的决策者,但我们是公司的一颗螺丝钉,只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对得起家人、朋友、自己,这样就够了。


@喜欢灰太狼

感觉在公司要发展得好,除了能力有一点很重要: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计较个人得失。作为一家国际化公司,我个人很相信掌舵人的能力,只要好好干,做出贡献,相信一定会得到相应评价


@南山不老松:

管别人管得着吗?管住自己,把自己工作生活首先搞好就行了,志向小一些,脚踏实地些,抱怨少一点,我理解华为没有什么大理想,老老实实地干,最后成就了大理想。


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午觉没睡饱: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看看谁给我们发工资就知道了。虽然从形式上是公司给我们发,但本质上是客户给的,所以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为客户服务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价值评价的标尺。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成就客户的成功。


要充分理解、认真接受为客户服务是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要以此来确定各级机构的最终责任,以此责任来推动流程的合理建设。管理的目的就是从端到端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来实现流程贯通。这个端到端,就是从客户的需求端来,到准确及时地满足客户需求端去。这是我们的生命线,只要我们能认识到这个真理,华为就可以长久生存下去。内部管理是为及时、准确实现客户需求服务的,这是我们内部管理改革的宗旨和基础。背离这个宗旨和基础的,就可能陷入繁琐哲学。


拒绝机会主义,打铁还得自身硬


@一二三四:

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有友商每一步都踩准了,但大多数竞争到最后反而华为都能顽强地站起来并完成超越呢?这背后虽然是兄弟们奋力拼搏的结果,但仅仅拼搏却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我前段时间经历的某项目,坦诚说,如果不是我们在IPD等流程制度建设上的逐渐成熟,我们是打不下这一仗的。具体产品只是一个形态和机会,顺畅成熟的流程制度才能把机会转化为最终的成果。虽然我们不拒绝机会,但拒绝机会主义,打铁还得自身硬。


机会的随机性比较大,具有偶然性。但制度确是可以人为控制和建设的。制度是对成功经验的固化并使之可重复,是对失败教训的防范和规避,是对矛盾的解决与妥协;制度让组织有序运作,在错综复杂的激流险滩中有据可循。只有在资源配置、运营效率、流程变革、客户管理和内控等诸多方面建立起相应的规则,才能促进公司可持续、可盈利的发展。


持续的自我批判和改进


@五个昵称太少了:

我认为自我批判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是个人的自我批判,二是集体组织的自我批判。每日三省吾身,从古至今能有所作为的人都能自我批判、自我改进。通俗点说就是多反思、多思考。比如今天发了一个邮件,后来觉得如果用另外一种措辞可能效果更好,以后类似的事情就有了更好的方法。其实这就是一种自我批判自我改进。当然能意识到自己越多的不足、改进得越快越彻底,进步越快。


和个人自我批判的随时反思随地改进不同,组织上的自我批判没这么容易进行,因为可能涉及到对领导或团队决策的全部或部分否定,可能是对以前辛勤工作的检视或再思考。对事故的回溯机制应该算是一种集体的自我批判。


@司马南:

要是都指望别人勇敢地站出来,自己向后缩明哲保身,那最后就自己也保不了,公司设立两报、心声社区,想来就是鼓励大家说真话,说真话的途径多一条,一面抱怨没处申诉;一方面又有畏缩不敢说,那老天也救不了你的。人活着干事情是需要有勇气的。说真话的多了,我们生存的环境也就自然会好的。


关于企业的人治与法治


@罗斯福:

一家成熟的公司,是靠“制度”接班,而不是靠“人”接班。

当年美国的创业者,主要是把宪法和制度体系确定了。后来其实谁当总统,是奥巴马,还是沃巴马,都不重要。因为是庞大的制度体系在治理着美国,总统个人的作用已经很有限。

成熟的大公司,如IBM、GE、HP,其CEO经常换,但这些公司并没有受到大的震动,甚至很多人都没注意到换CEO了。决定大公司生命力的是它的制度体系。


@一二三四:

2000多年前的李冰父子,他们没有能力预测地质变迁、沧海桑田,却留下了“深淘滩、低作堰,逢正抽心、遇弯截角”的治水法则。正是这一明确的规则,使得都江堰水利工程虽历经2000多年,至今依然能造福一方。企业的经营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世上没有能够洞悉未来的水晶球,只有制定明确的规则,才能从容地面对未来的不确定。以规则的确定性来应付环境的不确定。


再比如,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推行重商主义,迅速成为世界强国。几百年过去了,这个世界虽然经历了工业革命的浪潮、二次世界大战、几次金融风暴,以及信息时代的变幻莫测,但在多变的世界中,英国仍然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当然并不是说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多好,而是说这套体制最适合英国的国情。

以史为鉴。赞同某网友所说的:管理者会离开、会死亡,而管理体系会代代相传。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华为建立了赖以生存和健康运转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华为的发展将并不是每个时刻都需要英雄。


@开心ING:

什么是制度?

制度就是把人的智慧规则化、例行化,所以有了好的制度,加上执行制度的人不那么糟糕,企业是可以保持较好发展的。


华为基层员工:

靠什么成就百年企业,这个毫无疑问是制度和文化。而华为靠什么才能成为百年企业?需要靠什么制度和什么文化呢?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管理者去主动思考的问题(虽然我连个小组长都算不上,但德鲁克也曾经说过,每个脑力劳动者都是自我管理者)。

大家谈到最多的就是“制度”,认为有了好的流程和制度,企业才能够百年不倒;有了好的制度和流程,企业就能够基业长青。那么,怎么才算好的制度呢?好的制度是要把好的文化落地的,好的制度是要把好的战略落地的,好的制度是要把好的执行力落地的。而好的制度是一成不变的吗?不然,因为社会文化在发展,企业战略在发展,执行工作的人也在发展。所以,制度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的。IPD好是因为适应了华为的发展,是不是永久不能变?当然不是。这需要不断的摸索,要不然就不用谈持续改进了。

很多事务是两面的,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通过广大管理者的不断摸索和努力,才能够一直抓住平衡木,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如果管理者们时刻不停的思考以上两个问题,并不断的以十足的责任感去优化和改进,那么华为的路一定会很长。


预告:更多华为管理分享,欢迎参加《华为特训营》,2015年4-6月人力资源主题班、研发管理班、供应链管理班、高管研讨班、创始人班,五班齐放!将首次、官方唯一授权揭秘华为花费百亿打造凝聚15万人的管理体系,如在人才培养、考评激励、干部管理、文化建设、研发管理、供应链管理上的具体做法。报名咨询请邮件service@ghrlib.com或直接微信回复“主题+企业名称+手机号+邮箱”。


来源:2010.4.8、2010.4.30第222、223期《华为人报》


  • HR学习哪家强,微信添加GHR!

  • 2015,前沿与实战公开课,华丽开幕!

  • 用数据驱动HR效能提升、培训管理地图、薪酬绩效激励方案班、HRBP、领导力...

  • 点击↙↙“阅读原文”快快抢座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石的现代企业制度与任正非的科学管理
任正非眼中的华为核心价值观(下)
第152本书 |《华为管理:任正非的12堂经营管理课》(中国-王永红)
企业为什么要变革?其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
知识管理实施思路
华为的管理其实没那么神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