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逸聊癸卯五月之陈宝琛《沧趣楼》诗浅述

逸聊癸卯五月

之陈宝琛沧趣楼诗浅述

逸社五月主持人顾青翎

陶诗云:“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时届初夏,风雨清和,请即以“夏雨”为主题赋诗,限五七律。

伤心最是近高楼

陈宝琛沧趣楼诗浅述

绪论

从我个人而言,我是非常喜欢近现代以来的诗歌,这个时期的诗歌,其感情之喷薄浓烈,在过去的上千年里是不多见的,我读这段时期的诗歌,受到的触动比我读唐诗宋诗要更多。当然,并不是说近现代的诗歌成就就超越唐宋的高峰了,只是相比唐宋,这个时期的诗歌更符合我的个人口味。

说到近现代的诗歌,同光体或者说同光派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严格来说,同光体和同光派所指也有区别,一个指诗歌风格,一个指诗歌流派,这里不妨笼统一点)。什么是同光体呢?我们引用陈衍的原话,他在《石遗室诗话》里说:“同光体者,余与苏堪戏目同、光以来诗人不专宗盛唐者也。”虽然陈衍说的是不专宗盛唐,其实这些诗人还是以宗尚宋诗为主,兼及中、晚唐。一百多年以来,对同光派这个诗歌流派的评价,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夸的人认为同、光两朝是清代诗歌最鼎盛的时代,甚至还有人把同光体放到与唐诗、宋诗相提并论的地位,骂的人则认为这是腐朽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是官僚士大夫对新社会的无可奈何的感慨。

这些看法呢,乱花迷眼,乍一接触,能让人云里雾里,但是仔细辨别之下,又各自有其道理。我们必须承认,这些观点都说中了一些事实,只是这些事实可能比较片面,他们并不能囊括同光体的完整面貌。而且,对于同光体,我们不能把他从整个清代诗史中单独摘出来进行评价,同光体的出现,自然有其渊源或者说诗坛使命,发展到后来,也产生了不少弊病。其实这个现象很有意思,我们可以考察一下文学史上的诗歌流派或者创作风尚,都有类似的发展趋向,比方说江西诗派,比方说明代的七子,比方说神韵派、性灵派,等等,他们的起源,都有其使命,发展到后来,也都产生了不少弊病。

我今天不是要给同光体做一个总结式定论式的评价,我想说的是,既然一百多年以来大家对同光体的评价褒贬不一,那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自己去读一读,亲自深入了解之后,自然就有了自己的看法,然后与各方评价相互印证,也就能知道这些评价的得失之处了。

但同光派非常庞大,前后影响诗坛四五十年,流派所及的诗人多至数十家,想要一一读完,那真的可以说是“有生之年”的事情了,我们不妨退而求其次,把几个主要代表人物的诗集读一读,也能对这个诗歌流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来列一下主要的同光“大佬”的名单——陈三立、郑孝胥、沈曾植、陈曾寿、陈宝琛,或许还可以加一个范当世。这个名单里没有提到陈衍,主要是因为陈衍的成就在于理论构建,在诗歌创作成就上难与名单里的诗人相抗衡。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读《沧趣楼诗集》——也就是陈宝琛诗集的一些感触和体会。这几位同光“大佬”的集子,我最喜欢的就是陈宝琛的《沧趣楼诗集》。

其实大家可以看到,在上面那个名单里,陈宝琛的名字优先级并不高,同时,在各种关于同光体/同光派的论文和著作里,相对陈三立郑孝胥沈曾植陈曾寿这些人,陈宝琛也处于一个相对边缘的位置。之所以陈宝琛处于一个边缘的位置,我认为原因至少有二。一是陈宝琛在诗歌理论方面没什么建树,像沈曾植直接提出了元和元佑元嘉的“三关说”,又如陈三立、郑孝胥这两位,虽然没有系统的诗论,但其实综合各种序跋、诗话、笔记,也能窥见他们的诗论倾向,而关于陈宝琛的诗歌理论的文字极少。二是陈宝琛的个人风格,相对而言不那么鲜明突出,这一点尤其重要。我们一提起陈三立,他的诗风简直太明显了,“孤吟自媚空阶夜,残泪犹翻大海波”“鼾声邻榻添雷吼,曙色孤篷漏日妍”,又如沈曾植的“形胜岂因兵技改,江山曾识霸图来”“五更残月难留影,起看苍龙大角星”,至于陈曾寿,那就更加明显了,“犹疑飞动生前影,如此庄严死后天”“一心古庙香炉去,合眼诸天龙象来”,这样的句子,读起来就摄人心魂,十分吸睛对吧?甚至连以清苍亢爽着称的郑孝胥,跟他们这种风格比起来,也显得相对平易了,我们不妨也举两个例子,“乱峰出没争初日,残雪高低带数州”“廿年诗卷收江水,一角危楼待夕阳”。而陈宝琛的诗集中,很少有这样头角峥嵘的句子。

网上有句玩笑话,或许大家都听过:“学唐五年,了无所得;学宋三月,小成而已;学同光十日,俨然大佬。”其实就是说很多人模仿上面这些句子的风格,不费什么工夫就能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要申明一点,这里说的十天那是太夸张了,这五六个人的诗集,平均一个月看一个人也要半年,话又说回来,读半年诗就俨然大佬,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事情吗?所以大家赶紧去读同光“大佬”的诗集吧。

上面这些句子,一看就充满了同光“大佬”的pose,换句话说,个人特色非常鲜明突出。我这里扯点题外话,有段时间我读到一个宋琬诗集的稿本,里面有方文的批语,其中有一首五古的批语是“老杜复生”,同时还有很多五古我认为都神似老杜,写得非常好,但是我去看《清诗别裁集》,这些我认为非常好的诗,一首也没选,甚至“老杜复生”那首也没选。当时我就特别惊讶,这都老杜复生了,你还不选,你沈德潜的眼光得有多高啊?然后我就看他选的那些篇目,再跟这些我认为非常好的诗一比较,我就发现,入选的都是带有鲜明的宋琬的个人经历个人风格的诗。这其实就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写诗也应该注意这一点,光追求写得好还不够,还要有自己的个人辨识度。

我们再把话题扯回到陈宝琛身上来,上面说了,《沧趣楼诗》的个人风格,并不像散原、苍虬他们那样张扬,这么一看,陈宝琛简直是同光大佬里的一个异数。当然,这不是说陈宝琛没有自己的风格,事实上,《沧趣楼诗》的风格也很独特,也有很强的个人辨识度,只是这种风格偏于沉绵内敛,需要经过我们的仔细品读才能感受得到。

这种沉绵内敛的风格,前人也多有谈到,陈三立在《沧趣楼诗集序》里说:“终不失温柔敦厚之教,感物造端,蕴藉绵邈,风度绝世。”又说:“然而其纯忠苦志、幽忧隐痛,类涵溢语言文字之表,百世之下,低徊讽咏。”“感物造端,蕴藉绵邈”“百世之下,低徊讽咏”,散原这个评价是非常精到的。汪辟疆的《光宣诗坛点将录》评价陈宝琛的诗说“深醇简远,不务奇险而绝非庸音,不事生造而绝无浅语”,又说“余尝以和平中正质之,弢庵为首肯者再”。“深醇简远,不务奇险而绝非庸音,不事生造而绝无浅语”,这段评语简直总结得太好了,至于“和平中正”这里,我稍微有点不同意见,我认为,中正是沧趣楼诗的内核,但是和平并不能作为沧趣楼诗的特征,沧趣楼诗看似和平,其实未必。打个比方,陈三立、陈曾寿这几位的诗,是钱塘江潮,汹涌澎湃,排空而来,一目了然;而陈宝琛的诗,则是一片看似平静的海面,其实平静的表面之下,同样是暗流激荡,回澜百折。就面貌来说,《沧趣楼诗》看起来没有陈三立、陈曾寿那样摄人心魂,但其中蕴含的情感浓度,一点也不比他们差,只是在风格方面各有取舍。

陈宝琛的生平简介

在具体讲沧趣楼诗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陈宝琛的生平。这里再扯一点,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尤其近代以来的诗,最好能对读者的生平、作品的背景有所了解,因为很多时候,如果对文字背后的历史事件、作者当时的政治思想缺乏了解,那读他的作品终究会隔了一层,难以深入。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晚年又号听水老人,福州人。同治七年(1868)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之后历任各地主考、武英殿总纂、侍讲学士等官职,到光绪九年(1883),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我们可以看到,他这一路担任的都是清要之职,并不需要面对多么复杂的局面、处理多么棘手的事务,事实上,陈宝琛的前半生正是以清流党中坚的身份知名朝野。清流党嘛,大家都懂的,基本都是耍嘴皮子厉害,实际操作起来就难以胜任,陈宝琛有段时间担任曾国荃的副手,会办南洋事宜,在这段时期,他的短板就暴露无遗,无兵无权,不谙军事,处处受制,最终跟曾国荃闹了个不欢而散。同样性质的,还有他的好基友张佩纶,也就是张爱玲的祖父,这也是一位清流党的干将,张佩纶在会办福建海疆事务期间也是弄得一塌糊涂,最终还因此罢官贬谪。所以这些清流党,虽然可作为社会良知的代表,反映民意,调节矛盾,但他们短于实践的致命弱点也十分突出。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陈宝琛的这一出身和特质,也对他的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面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陈宝琛举荐的两位将领在前线打了败仗,再加上当清流党的时候,奋力直谏,得罪了慈禧太后,新账旧账一起算,陈宝琛就因“保荐失察”被降调五级,从此闲居乡里二十五年之久。这段期间,他在福建兴办教育,筹建铁路,为福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场如果有福建的同学,应该会对他有所了解。

1909年,慈禧去世,宣统登基,陈宝琛再次被起用,到宣统三年的时候,任毓庆宫授读,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后来,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说,陈宝琛是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

辛亥革命后,陈宝琛成为遗老,这是他作为一个旧式传统知识分子对自己操守的坚持。此后直到1931年溥仪赴往东北,陈宝琛都留在溥仪身边,有人劝他归隐,他也不愿离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吾起废籍,傅冲主,不幸遘奇变,宁恝然遗吾君,苟全乡里,名遗老自诡耶?”我们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他的这种选择固然是愚昧的,但是从他个人的经历来看,他选择这样的道路并不奇怪。陈家世代高官显宦,他自己又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长大,忠于君主,成为了他最基本的人生操守之一。

但是,当忠君与民族利益冲突时,他又毅然站在民族利益的立场上,不背叛民族成为他的最高原则,这一点极其难得。1931年,在郑孝胥、罗振玉的斡旋下,溥仪与日本人接洽并赴往东北,之后建立伪满洲国,成为民族罪人。陈宝琛在托庇于日本人这件事情上,一直持坚定的反对态度,为此不惜与这位相依二十年、已经成为他后半生精神寄托的君主学生分道扬镳。汪辟疆的《光宣诗坛点将录》记载:

弢庵师傅,高风亮节,士林楷模,当溥仪被挟持至津门,弢庵伏地陈七不可,且言:“上必去,臣亦不能相从矣!”痛哭而返。有诗数首,词至哀恸。盖深知托命倭人,匪惟速亡,且无以对宗邦、上父母丘陇也。

陈宝琛在最关键的时刻,坚持了民族立场和民族气节,这使得他晚节得保,在遗老中威望更重,这一点也为他赢得了诗坛的崇高地位和后人的尊敬。

以上是陈宝琛一生的简单回顾,用他自己的一句诗来总结,那就是“伤心最是近高楼”,高楼就是皇帝嘛,他后半生的悲剧,都源于他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成为废帝身边的遗老,既出于他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也成为了他毕生所追求的自我实现。后面讲到具体的篇目,有很多都要和他的这些人生经历结合起来,才能读出诗中的深味。

陈宝琛诗歌的特点

《沧趣楼诗集》存诗大约八百首,都是他四十岁以后的作品,他对自己的诗看得很重,把早年的作品全部删掉了。集子里各种体裁都有,其中七古走韩愈一路,喜欢逞奇斗险,内容又偏枯淡;五绝太少,可以忽略不计;五律中规中矩,可说的不多。他真正写得好的是五古和七律,另外有一些七绝也很出色。五古由于篇幅较长,不太适合放在今天来讲,因此今天选讲的作品,就是以七律和七绝为主。

《沧趣楼诗》的过人之处,我认为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使事用典,铢两悉称,二是信手拈来,真力弥漫,三是蕴藉绵邈,回澜百折,我们一一举例来说。

一、使事用典,铢两悉称

黄濬在《花随人圣盦摭忆》中说“《沧趣楼诗》谨严精密,属词使事,罔不铢两悉称”,所谓的“铢两悉称”,就是指其对属之工、用事之切而言。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馆故甲必丹叶来宅,叶,盖土人拥以平乱者,既因惠、潮客民不协,质成于英人,遂隶英,时有演说革命者,援此晓之

螳雀相乘鹬蚌持,开门延敌悟来迟。扶馀尚乏虬髯主,枉睨中原劫后棋。

《虬髯客传》:贞观十年,南蛮入奏:“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余国,杀其主自立。”

这首诗的题目不太好理解,我们稍微交代一下诗题涉及的背景。这首诗写于吉隆坡,1906年,陈宝琛总理福建铁路事务,南下南洋筹款,吉隆坡是他的目的地之一。“馆故甲必丹叶来宅”,馆,动词,住在,“故甲必丹”,前任甲必丹,甲必丹就是Captain的音译,美国队长就是Captain,这位前任Captain名字叫叶来,陈宝琛就住在叶来的故宅。叶来是什么人呢?我们知道,清朝后期,闽粤一带有很多人下南洋讨生活,这个叶来就是几十年前吉隆坡地区的华人领袖。当时下南洋的华侨人数众多,与当地土著冲突日甚,柔佛王下令驱逐华人,叶来率领族众血战八年,反过来竟然平定了柔佛全境。只是后来英国人经营南洋,叶来无力割据,最终把土地主权归让给英国人。陈宝琛诗题中把“质成于英人”的原因归于惠州、潮州的侨民彼此相争,可能是另一种说法,也可能他的托词。陈宝琛在吉隆坡听到革命党的演说,写了这首诗。

“螳雀相乘鹬蚌持,开门延敌悟来迟。”这两句很好理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两个典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是一语双关,既是说惠州、潮州侨民相争,让英国人渔翁得利,也是对革命党的劝谕,你们一心闹革命,无异于自开门户迎接敌人,只会让外国人渔翁得利。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他对当时革命的性质和力量认识很不足,另一方面,他对帝国主义乘机入侵中国,抱有很大的警惕。我们今天从上帝视角来看,陈宝琛对革命的认知自然有其局限性,但作为历史当事人,他的所处环境决定了他的这一认知,我们不能据此去苛责他。

“扶馀尚乏虬髯主,枉睨中原劫后棋。”这是用了虬髯客的典故,据《虬髯客传》记载,虬髯客为避李世民,远走南海之外,为扶馀国主。这里“虬髯主”也是一语双关,既指叶来无力割据,又指革命党,言下之意,你们这群革命党,连称霸这个偏远的扶馀之地尚且不能做到,还妄想着逐鹿中原呢。

疏通诗意之后,我们再看他的用典,尤其是“扶馀尚乏虬髯主”这一句,是不是就觉得非常精切了?扶馀是南洋的海外之国,刚好切合吉隆坡的地理位置,用“尚乏虬髯主”来形容叶来无力割据,精切之至。钱仲联评论此诗就说:“诗涉议论,但写的具体形象,意蕴深刻,用典也十分精切。”三四两句,写得霸气外露,与散原、苍虬他们那种钱塘江潮的风格相比,也不遑多让,这是《沧趣楼诗》中为数不多的同光大佬pose风格。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得韧叟涞水书,迭前韵为答,并柬小帆

停云西望郁苍苍,书至犹缄泪数行。此局未输胡敛子,我心如醉莫知乡。剧怜握玺祇文母,痴想挥戈有鲁阳。闻说耦耕邻约遂,山中残腊且聊浪。

《汉书》:及莽即位,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谕指…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乃仰谓太后:“臣等已无可言者。莽必欲得传国玺,太后宁能终不与邪!”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

班彪论曰:位号已移于天下,而元后卷卷犹握一玺,不欲以授莽,妇人之仁,悲夫!

诗题中的韧叟是劳乃宣,小帆是张曾敭,涞水在河北,这些人名和地名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诗的背景。这首诗作于1911年年尾,这年的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就是南北会谈,清帝逊位。这首诗就写于溥仪逊位之前。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一句一句详细讲解了,我们只看颈联的用典,“剧怜握玺祇文母”,这是王莽篡汉的典故,当时王莽指派王舜向王太后讨要玉玺,王太后一开始不肯给,最后被逼的没办法了,大怒之下,将玉玺扔在地上,据说还砸碎了一块。王莽篡位之后,王太后被封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这就是诗句中的文母。我们再来回顾当时的历史,这时候溥仪还是个三岁的小娃娃,实际主政的是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那大家看一看,袁世凯上下操持,欺凌他爱新觉罗家的孤儿寡母,是不是就像当年的王莽?“位号已移于天下”,形势如此,隆裕太后纵然不想让溥仪退位,也不得不让溥仪退位,这是不是就是“卷卷犹握一玺”的王太后啊?从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到陈宝琛的用典是多么的精当、贴切。

下一句“痴想挥戈有鲁阳”,用鲁阳挥戈挽日的典故,这个典故大家比较熟悉,就不用我多说了。这里再说点别的。前面说了,陈宝琛是清流出身,他们这类人在实际操作上难有建树。你看,形势都如此危及了,他的想法是,上哪里找一个人,能像鲁阳回日那样力挽危局,这要搁郑孝胥身上,他就自己做鲁阳了对吧。只是这个时候的郑孝胥,还在地方上摸爬打滚,刚混到湖南布政使的职位,不在政治中心,他想要当那个挥戈的鲁阳也没资格。话又说回来,我说陈宝琛难有建树,是指政治层面而言,他在福建办教育、修铁路的时候,建树还是非常多的。我们再看这一联,他用了“剧怜”“痴想”这两个词,这里面感情的强烈和激荡,大家可以自己品味。

这首就说到这里,我们再看一首:

散原少予五岁,今年八十矣,记其生日亦九月,赋寄庐山

平生相许后凋松,投老匡山第几峰。见早至今思曲突,梦清特地省闻钟。真源忠孝吾犹敬,馀事诗文世所宗。五十年来彭蠡月,可能重照两龙钟。

散原就是陈三立,陈宝琛曾经担任江西乡试的主考官,录取的举人里面就有陈三立,这种考官和考生的关系,也属于师生关系。这首诗其他的不多讲,我们就看第一句,“平生相许后凋松”,这是出自《论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两个老人,老师85岁,弟子80岁,老师对弟子以后凋之松柏相期许,这个典故用得很贴切对吧?但是,这里面除了《论语》的古典,还有属于两人之间的今典,散原那一届乡试,陈宝琛作为主考,出的题目就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那知道这一层今典之后,大家再来看这个第一句,是不是有种鬼斧神工、叹为观止的感觉了?

关于使事精切这一特点,我们就举这些例子。同时期的其他诗人,比方说陈三立、郑孝胥、黄遵宪他们,使事用典,不能说不精切,但都还称不上“铢两悉称”的境界,这个评价,陈宝琛是当之无愧的。

二、信手拈来,真力弥漫

前面提到过,汪辟疆评价《沧趣楼诗》,有“不务奇险而绝非庸音,不事生造而绝无浅语”的话,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就在于他的诗句里面蕴含有深厚充沛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感情,也可能是识见,或者其他的东西,带着这种体验来写诗,就像打太祖长拳的萧峰,真力弥漫之下,随手施展的招式都让人难以抵挡。或许有人要问,难道陈三立他们真力就不弥漫吗?散原他们当然也真力弥漫,但是与之相辅相成的是,陈三立他们的招式也相对凌厉得多,不像陈宝琛这样泯灭痕迹。

我再扯点题外话,关于真力弥漫这个点,我最近最大的感触是来源于郭嵩焘的诗。前段时间,我读到了郭嵩焘的七绝七律,后来又读了祁寯藻的诗。祁寯藻是和程恩泽齐名的诗人,他俩是近代宋诗运动的先声,在清诗史上有一种开风气之先的地位。而郭嵩焘并不以诗著称,近代以来各家诗话里面,论及郭嵩焘的不多,甚至事后我去查找郭嵩焘诗歌的相关论文,一篇都找不到。我们可以这么说,就诗坛地位而言,郭嵩焘是远不及祁寯藻的。但是,郭嵩焘的诗,带给我的震动,远远比祁寯藻要强烈。郭嵩焘诗给我的感觉是清壮雄深,器局宏大,除了变化略少,没有太大的弱点,如果把他和同光派这些人相比,我想除了几位代表人物,应该没有能盖过他的;而祁寯藻的诗,可以说是含蓄淑旨、温柔敦厚,造诣着实不低,但是除了含蓄淑旨、温柔敦厚之外,我们也很难读出其他的东西。郭、祁二人的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郭嵩焘的诗,举手投足之间,你都能感觉到他对世变时局的关心、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和忧虑,而祁寯藻的诗,基本还停留在表现自己身居台阁的雍容、把玩金石书画的风雅这一层面,两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器局襟怀,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郭诗真力之雄厚,远远超过祁诗。

扯远了,我们来看陈宝琛的诗是如何“真力弥漫”的,先看这首:

七月廿五夜,山中怀蒉斋

东坡饮啖想平安,塞上秋风又戒寒。此别岂徒吾辈事,即归能复曩时欢。数声去雁霜将降,一片荒鸡月易残。独自听钟兼听水,山楼醒眼夜漫漫。

题目中的蒉斋就是张佩纶,陈宝琛和张佩纶的关系非常好,当时有一个说法,陈宝琛给张佩纶写的诗,往往就比给其他人写的诗好很多,不知道是不是有基友光环的加成。前面我们说到张佩纶会办福建海疆事务,其后在中法海战中吃了败仗,最终革职查办,被贬到张家口,也就是诗中的“塞上”。这首诗写于1887年,两年前,陈宝琛罢官闲居乡里,两年后,张佩纶革职发往塞上,这是两个天涯沦落人的相互慰藉。

首句用苏轼被贬黄州的典故,这也是有讲究的,张佩纶的诗力学东坡,而现在他的人也像东坡一样被贬,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陈宝琛用典的精切。首联两句很好理解,塞上秋风又至,已是备寒之时,你的饮食起居,想必都还平安吧?我们看他的遣词造句,都是十分平易,一点也不张扬,但写出来的意思,却是那么的深情款款。

再看颔联,“此别岂徒吾辈事,即归能复曩时欢”,写得相当好。这两句什么意思呢?此别岂徒吾辈事,你我这一分别,哪里仅仅我们两人之间的事情呢?言下之意,两人分别,不仅是个人之事,而且还有国事的原因在内。即归能复曩时欢,这句是反问句,即便你能够平安归来,我们又哪能回到往日的欢乐呢?当年两人一个筹办洋务,一个筹办海务,真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而现在,我罢官闲居在家,你被贬塞外。“即归能复曩时欢?”这七个字,简直是百感丛生。这四句,字面很简单,压根没什么理解障碍,对吧?但是他写出来就是有一股深厚绵邈的气味,怎么咀嚼品味,都不曾变淡、褪色,原因就在于,他在平易的字句下面,蕴含了极其深厚的情感。由于时间原因,后面四句我们就不讲了,大家课后可以自己读一读这首诗,用心感受一下他的这种平易之中别饶深情绵邈的风格。

我们再来看一首:

鼓山觅竹坡题句不得,怆然有赋

小别悲同永诀看,当年闻语泪先潸。国门一出成今日,泉路相思到此山。月魄在天终不死,涧流赴海料无还。飘零剩墨神犹攫,剔遍荒苔夕照间。

题目中的鼓山在福州,竹坡呢,是宝廷的号,陈宝琛和宝廷既是同年进士,又都是清流党干将,感情非常深厚。宝廷曾经担任福建乡试主考,郑孝胥就是他的门生。这首诗作于1891年,这时候宝廷已经去世,早年宝廷游览鼓山的时候在这里题有诗句,陈宝琛追思故友,来寻找当年的题诗,最终一无所获,于是写了这首诗来怀念宝廷。

“小别悲同永诀看,当年闻语泪先潸”,这个开篇就说的非常悲伤,当年两人分别,宝廷可能说了些小别即是永诀之类的话,当时陈宝琛就潸然泪下,今天回想往事,真可谓一言成谶,今天的悲伤,比之当日更为沉重,这是不言而喻的。

“国门一出成今日,泉路相思到此山”,国门,国都的城门,你当年一出都城,今日的结局就已经注定,我思念九泉之下的你,来到了这座鼓山之上。“月魄在天终不死,涧流赴海料无还”,颈联简直是神来之笔,月魄在天,这是说宝廷的精魂不死,涧流赴海,可惜时间一去不返,永远回不到当初了。我们看他的用词,一点都不奇崛,但是写出来的意思,相当深厚沉重,极耐咀嚼,尤其是颈联,我当时读到这两句,可以说直接就跪了。

“飘零剩墨神犹攫,剔遍荒苔夕照间”,这就是照应题目中的“觅题句不得”了,如今想要追寻一点你当年留下的的墨迹,剔遍满山荒苔,最终还是求而不得。我们看整首诗他都是平平道来,但字里行间蕴含的悲伤却是那么沉重,我觉得这种境界是很值得大家思考的。假如我们要表达自己某种非常强烈的感情,我们用一些狠厉的字眼来宣泄这种情感,这个难度可能不会太大,但是如何用平易的字面去表达异常强烈的情感,这一点是值得大家琢磨的。

我们再看一首:

吉隆车中口号

荒榛野箐满空山,瓯脱宁知不放闲。三十年前谁过此,琼州莫再作台湾。

吉隆就是吉隆坡,这首和上面那首“扶馀尚乏虬髯主”写于同一时间,口号,就是口占,我们知道,口占的诗一般都十分随手,难出佳作,但沧趣这首却不一般。瓯脱,荒远之地。前两句是说,这蛮荒之地,漫山遍野都是杂乱丛生的草木,如今却也不得安闲。当时吉隆坡已经归属英国,所谓不得安闲,是说这里也经历了人事的沧桑巨变,受到了列强的殖民入侵。“三十年前谁过此”,这里说的就是叶来了,“琼州莫再作台湾”,琼州就是海南岛,陈宝琛从吉隆为英国所占这一眼前事实,联想到十多年前台湾为日本所占的屈辱历史,发出莫要让海南成为第二个台湾的呼吁。这首诗是随手所写,你说有什么尖新奇崛的表达吗?没有,如果只看前三句,我甚至都觉得这也太随手了,但他只用了一句“琼州莫再作台湾”,瞬间就把那种沉重感提上来了。

读了这几首作品,我们再联系汪辟疆的评语,“不务奇险而绝非庸音,不事生造而绝无浅语”,是不是说得非常贴切?这就是沧趣楼的第二个特点,信手拈来,真力弥漫,同时,这也是我认为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一种风格或者说境界。

三、蕴藉绵邈,回澜百折

第二个特点,是说沧趣楼诗感情充沛、用意深厚,在此基础上,弢庵还会把这充沛的情感、深厚的用意,用曲折的笔致表达出来,我们读出一层意思,已经觉得很深厚了,然而经过咀嚼,我们还能读出一层又一层的意思,这就是所谓的蕴藉绵邈,回澜百折。

狄保贤在评论陈宝琛的《雨后入鼓山》时说“气逸思深,言际蕴含无尽藏”,钱仲联评价七绝“入峡海潮还出峡,和沙淘尽可怜生”诗说“最为感慨沉郁,读之令人回肠百折”,这些都说明了沧趣楼诗蕴藉绵邈、回澜百折的特点,我们再举几首其他的作品来作说明。

先看第一首:

病中答蒉斋书感赋

盆菊开残剩瘦枝,萧萧寒日上窗迟。病中始觉身真老,乱后犹疑事可为。一昨梦痕芳草改,半生心绪夜鸡知。相思最有江南客,注目霜鸿是此时。

蒉斋就是张佩纶,这个在前面说过了。这首诗作于1901年,前一年就是著名的庚子国变,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了解这个背景之后,更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中的情感。

“盆菊开残剩瘦枝,萧萧寒日上窗迟”,开头两句就非常低沉,我们看这些意象,盆中菊花已经开残,只剩下瘦削的枝干,冬天的寒日,萧条冷寂,迟迟不肯映上窗户。残菊、寒日,既是眼前的实景,也是病中自己的写照,更是黯淡衰朽的大清帝国的象征。

“病中始觉身真老,乱后犹疑事可为”,颔联两句真可谓回肠百折,我们一句一句来讲。“病中始觉身真老”,首先是“真老”,身体是真的老了,然后是“始觉”,没病的时候,我还不服输,这病一来,这才承认自己老了,这里面有多少感慨和无奈啊?“乱后犹疑事可为”,庚子动乱之后,他自己也知道,局面糜烂,前途只有一片绝望,但他还是不肯相信,自欺欺人,认为国事还有挽回的余地。前一句说身真老,言外之意,我还不服老,我还不想老,后一句说事可为,其实是事不可为,我们仔细咀嚼这两句,是不是一层意思之中又包裹着另一层深意?

这首诗就讲到这里,后四句就不讲了,我们抓紧时间,加快进度,看下一首:

大悲寺秋海棠

当年亦自惜秋光,今日来看信断肠。涧谷一生稀见日,作花偏又值将霜。

这首诗作于1910年,前一年是宣统元年,陈宝琛在被废二十五年之后,重新得到起用,从福州回到了政治中心北京。一年之后,他游览北京的大悲寺,看到寺中的秋海棠,顿时惹起身世家国之感,写了这首诗。

诗的前两句很好理解,我们就不详细说了,主要看后两句。秋海棠生在涧谷之中,一生见不到几回太阳,如今好不容易开花了,偏偏又将是打霜的时节了。这两句我们稍微联系一下他的经历,就知道他是以秋海棠比喻自己,秋海棠一生没见到几回太阳,他自己也被废弃二十多年,如今刚刚开花,马上又要打霜了。写诗的这一年是宣统二年,我们知道,宣统这个年号总共就只有三年,一年之后,大清就亡了,这刚刚开花、又逢霜降的秋海棠,不就是他自己吗?这首诗同时也印证了前面说到的使事精切的特点,同时我们从诗中也能看出,他对时局的嗅觉还是很敏锐很清醒的,他也知道大清帝国日薄西山无可救药,只是他心中的道德底线驱使着他继续维系这个小朝廷的存续。

我们看这个秋海棠的遭际,“涧谷一生稀见日”,已经是非常可怜了,但是,更可怜的还在后面,“作花偏又值将霜”,这样的命运,如何令人不苦?这两句读下来,只觉得层层委曲,回肠百折,摇荡不尽。

这首《大悲寺秋海棠》就讲这么多,我们再看下一首:

答小帆用苍字韵见寄

与君衰飒鬓都苍,望古平生愧景行。只道王城堪大隐,那知春色是他乡。世风无地容章甫,史例微闻病紫阳。风鹤不惊尘不到,且从田父醉淋浪。

说实话,这首诗我还没有完全读懂,主要是颈联,这么多年了一直不得其解,如果有明白的朋友,希望可以赐教。虽然没有读懂,但我还是要选出来,主要是这个颔联太牛了。我接触沧趣楼诗比较早,大概在08/09年那会儿就从叶嘉莹的书里读到了《感春》和《落花》,当时就觉得非常好,但是似懂非懂,还不算十分崇拜,后来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这个颔联,瞬间就破防了,到处找《沧趣楼诗集》,当时这书已经绝版了,市面上买不到,我干脆就找了电子书录成文本自己看。

这首诗作于1912年春天,也就是民国元年,诗的其他部分我们都不看,就专看这个颔联。“只道王城堪大隐”,所谓大隐,就是身居朝市而志存玄远的人,当年东方朔就说自己是“避世于朝廷间者”,原以为这王城之地,是我的大隐之所,这是上句的意思;“那知春色是他乡”,他乡,我们说直白点,就是他邦,从满清遗老的角度来看,民国可不就是他邦嘛,哪知春回大地,这里竟然成了异国他邦。上一句给人莫大的希望,下一句却是无尽的绝望,虽然这个王城春色满眼,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两句真的是感慨沉郁,意蕴无穷,出语又蕴藉之至,读之回肠荡气,使人心折不已。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主要内容,希望我的分享,能让大家喜欢上《沧趣楼诗》。今天这次课堂虽然以解读作品为主,但其实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写作借鉴的地方。沧趣楼诗的三个特点,第一点使事精切,这个可能不好直接学习,第二点和第三点,对我们的写作都是大有裨益的,不过这个就需要大家课后自己去实践了。

另外《沧趣楼诗集》中最好的作品自然是《感春四首》和《次韵逊敏斋主人落花四首》,这八首诗是名篇中的名篇,前一组诗黄濬在《花随人圣庵摭忆》中有详细的解释,后一组诗豆瓣上某位豆友也有笺释。今天的选讲之所以没有把这两组诗选进来,一方面已经有人讲得很好了,我再讲也不过是转述而已;另一方面这两组诗典故密度非常大,讲解的时候,光是疏通里面的典故,可能就要讲很久,时间上也不宽裕。这两组诗虽然我没有选进来讲,不过我是非常建议大家去找来看一看的,上面说到的三个特征,在这两组诗里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两组诗大家好好钻研,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但使芬芳驾秋风,更与君相约!《塞丁诗集连载09》
诗会青年诗人苏启平[原创]
【展读119】自便诗人自选诗:陈宝川(11首)
读陈有清《双月楼诗集》感赋
陈允平的诗词全集(诗集、词集)12
四川诗人陈修元兄寄赠书刊一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