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研究系列之三
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刘志迎黎焱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内容摘要: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是理论研究焦点和实践中的热点。本文在对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以及范围界定之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皖江城市带率先与长三角区域实现一体化的若干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
“诸侯经济”的盛行,导致各地产业结构雷同,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招商引资中的恶性竞争,资源配置扭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各自为政,资源的浪费。由此,“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成必然。而随着“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的逐步加强,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范围也会随其转移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深度和广度不断向外拓展。皖江城市带凭借其良好的区位、交通、文化、产业基础等的优势,必将成为“长三角”地区在近期或中长期实施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和核心地带。
一、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一)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外部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带动,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如今的长三角地区,乃至全中国都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参与全球资源的重新配置。面对未来国际产业转移所带来资金和技术的转移浪潮,“长三角”要充分体现其优势,要加快产业升级,将处于“中部塌陷”地区的安徽和江西作为原有产业的转移地,以便利用更充分的资源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实现在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中由垂直型的下游位置向中游及水平型分工转变,以提高其在新一轮国家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及竞争力,顺应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长三角地区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求空间的拓展,扩大长三角的区域范围、加强区域内部的分工与合作、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发展能力,实现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为产业转移、区域合作找到良好的发展环境。
.国家战略规划和区域统筹发展的需求
推进长三角区域的统筹发展意义深远:有利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更好地支持中西部地区,促进全国区域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挥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极和发动机的作用,带动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谋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更好更大发展,就要做到视野要宽,思路要新,起点要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大趋势,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和区域整体优势,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形成内源性为主、外源性为辅的混合型社会经济体系。按照经济内在发展需要,长三角经济圈扩容、一体化已势在必行。
.中部崛起及其承东启西的经济发展联动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其意义远远超乎中部地区本身,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省份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从全国的空间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辐射全国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整合功能。基于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它既是东部产业梯度推移的承接基地,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前哨和辐射源。
因素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长三角地区城市数量明显增加,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城市所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落。世界城市群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表明,城市群的发展一般要经历城市圈竞争发展、大都市圈培育、发展与扩张、创新发展等四个阶段。从目前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发展现状来看,以上海为核心,多个城市圈共同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城市群体系,已经进入城市群发展的扩张阶段,长三角已具备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生产规模,产业的扩散效应、都市圈的外溢效应不断凸显,城市群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已具备自我扩张的能力;加之,地处我国沿海、沿江发展轴的结合部,地势开阔、区位优越,广阔的腹地为长三角的扩展提供了可能性。
.缓解土地、资源、环境压力的必由之路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们国家人口最稠密、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近一些年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在我国乃至全球经济格局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长三角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比较严重,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的约束日益突出,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症结所在。长三角地区大量集聚的第二产业,是世界主要的制造业基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显现,长三角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导致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范围迅速膨胀,土地承载力超载、环境容量和各种基础设施不堪承受、交通拥挤等大量的社会问题。同时,还面临国际大环境下土地、劳动力、能源等基本生产要素供给的紧张和价格上升,使对此有较高依赖的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增加,发展优势大幅度减弱。面对国内和国外激烈的竞争,只有展开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对一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实施转移,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资源,才能在激烈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区域分工、合作和市场空间拓展的现实需要
长三角周边地区的一些已有优势也是长三角地区空间分工、合作和市场拓展的肥沃土壤。安徽和江西等地拥有丰富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拥有更多的低成本劳动力,具备一定的产业配套能力,有广阔的内陆市场等,这些都是长三角地区所急切需要的。分工、合作和市场拓展可以使长三角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配置资源,弥补自身不足,打破发展的瓶颈;可以使长三角地区能与周边地区产业互补,为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提供了较好的、优于其它地区的承接空间,有利于长三角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延长产业链,有利于产生区域发展的联动效应;可以扩大中心城市生产服务业的范围,从而实现城市服务功能的跳跃式提升,实现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效率、加快区域整合。
界定及依据
随着形势的变化,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密切度在不断加强,城市之间往返频繁,经济、文化、生活联系十分密切。跳出原有的行政区划、原有的地理区位,确立新的理念、新的视野、新的思路——长三角扩容,已是必然。这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不断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增强长三角地区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建立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由之路。
区域的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和边界是构成一个区域的五个基本要素。其中内聚力是区域形成和演变的基础,它决定区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决定了区域的规模和边界。正是由于这种内聚力的存在,从而在一个区域各组成部分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并由此产生了一种共同的区域利益和区域意识。从本质上看,区域的划分和形成是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经济主体为了谋求经济社会利益,而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和重新组合过程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区域经济学理论中的“区域经济合作”。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合作也日益向纵深发展。
现实的成功经验为“泛长三角”经济区的一体化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从世界范围来看,有五大城市群、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先例。从国内来讲,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形成,“泛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更为“泛长三角”经济区的形成提供了更加现实的依据。从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出发,“泛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区的经济发展特点为“泛长三角”经济区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一是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不同,使得区域内具有了良好的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梯度基础,为“泛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提供了费我的土壤;二是自然的天赋差异,“泛长三角”各省区经济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为整个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三是“泛长三角”地区具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具有很好的本位优势,其既有利于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的充分、快速流动,也有利于该地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各国的贸易往来。
的争论与界定
从1982年长三角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到目前已经经历了26年的风风雨雨,几度沉浮。如今,长三角16市的经济迅速崛起,两省一市经济快速增长引致其经济腹地需求扩大,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辐射强度不断加大、范围不断扩展,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更广泛的区域合作、更深层次的协调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一)泛长三角区域范围的争论
对于泛长三角区域范围的界定理论界也是众说纷纭,目前国内关于“泛长三角”区域范围的争论共有六种:
表 1“泛长三角”区域范围界定
序号
模式类型
所含省市
1
2+1
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2
3+1
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以及长江流域的包括合肥在内的整个江淮地区和皖江城市带
3
4+1
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4
5+1
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安徽省、湖北省、重庆市、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5
6+1
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6
7+1
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二)泛长三角区域范围的界定
“泛长三角”区域中由上海这个国际都会及与其毗邻的江苏和浙江所构成的江浙沪“大长三角”无疑是“泛长三角”合作发展的核心。从地理区位出发,充分地考虑了“地缘经济”和“大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外溢因素,可将泛长三角地区划分为几个经济圈层:第一经济圈层为以上海等16市以及围绕上海、苏州、南京等16市的两省一市周边地区城市德“大长三角”核心区;第二经济圈层为与“大长三角”核心区存在较强经济联系强度的包括合肥在内的整个江淮地区和皖江城市带;第三经济圈层为与两省一市毗邻的安徽全省和江西;第四经济圈层是辐射效果相对较弱的福建、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和台湾等。
随着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其广度和维度必将沿着泛长三角的各个圈层逐级扩展。安徽和江西等地与浙江、苏州等长三角地区已经存在了非常广泛的经济联系,其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合理的区位、丰富的土地资源、低廉且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等,均为安徽和江西融入长三角地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构建“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首选。
四、皖江城市带率先实现与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为皖江城市带融入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行动的指导,也为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精神的框架和指导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率先实现与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根据“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总体要求,按照统筹规划、配套协调、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促进皖江城市带融入泛长三角区域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首先,加快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内河航运、机场、过江跨海通道和港口建设,形成以区域内各核心城市为节点、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协同发展、快速便捷、功能完备的泛长三角综合运输体系,增强区域核心城市之间的相互可达性,促进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联动发展。其次,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共同的信息网络交互平台,为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区域间的合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保障,降低合作的信息成本,并为充分发挥出各自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共享区域内的各类资源提供保障。再者,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建立区域统一的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平台,实施区域内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社保、城乡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的一体化制度,构建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二)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
“产业同构”是区域产业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障碍,实现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和布局的一体化,是皖江城市带充分融入泛长三角,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必选之路。首先,根据皖江城市带及长三角各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层次,各地区要趋向于按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来确定产业定位,选择各城区的支柱产业。其次,依据产业链的空间外延,不同层次的城市和地区之间实现在产业链分工与合作,促进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横向和纵向一体化。再次,以国际、国内和区域市场为导向,按照已有的产业基础,利用域内的原材料、土地和人力等资源优势,整合域内的技术、资本和市场,优化产业链条,形成合理分工和梯度互补的规模型、集约型的产业聚集区,提升皖江城市带的整体竞争力。
(三) 区域市场一体化
产品和要素在区域间的快速流动和共享,是经济一体化的中心问题。清除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间的产品和要素的“区域市场壁垒”,营造一个更加开放、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而实现人流、车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互动和优化配置,构建泛长三角区域内统一的大市场体系是实现泛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必然。首先,皖江城市带区域内各核心城市应通过政府引导,整合区域政策,加强行政协调磋商,完善区域共同市场。其次,强化企业主导作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实现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更多跨区域大型集团,发挥区域协调的作用。其次,建立合理完善的促进皖江城市带地区融入泛长三角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各种法律保障措施,抑制各地政府片面追求本地利益,防止资源流失和浪费,减少经济纠纷,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的稳步形成。
(四)城镇建设一体化
城镇建设发展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空间依托及表现形式,要加快皖江城市带快速融入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增强区域内中心城市集聚、扩散功能,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镇建设一体化的发展。首先,从泛长三角区域的整体因素考虑,在区际分工的基础上,以上海、南京等大都市为中心,以经济外溢效果为依据,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核心地区要在城镇发展规划上实行联合协调编制,构建泛长三角区域城镇建设一体化发展和布局的整体框架。其次,在皖江城市带地区,要建立起以大城市为产业中心,中等城市为纽带,一大批优长专业城镇为基础,整合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关系,实现规模等级协调,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合理、在不同的地域范围,互相补充和互相协调的开放式、网络型的城镇一体化发展体系。再次,皖江城市带区域内各地应加强协商与合作,合理发展,形成整体联动发展模式,防止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扩大,实现均衡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五)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
与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有着明显的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皖江城市带在融入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应注意吸取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发展中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严重透支,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训,彻底改变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一体化发展模式。首先,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皖江城市带地区的自然资源实行节约、集约利用与优化配置相结合,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电力同网”机制,协调生产、生活、生态与资源需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的各种关系,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效用最大化,推进皖江城市带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构建皖江城市带生态圈。其次,建立统一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机制,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大局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上,努力促进整个区域的共同行动纲领,切实实现泛长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一体化。再者,严格执行环保、土地、安全、能耗、水耗、技术、规模等准入政策,对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和产品,坚决予以淘汰,加强对能耗大户、污染大户企业的监督与指导,引导企业强化内部管理,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和改善品种,达到保护环境、降低能耗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声明:本研究成果中所有观点,仅代表研究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单位和组织。如有错误,敬请及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丁瑶,尹虹潘.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产业承接的联动[J].区域经济,2000年第6期, 48-52.
[2]王凯、柯常松.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及结构变动的新趋势[J].安徽科技,2006年第11期,12-13.
[3]杨建华.长三角蓝皮书:2005 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杨建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建构研究. 长三角联合网.
[5]谢培秀,殷君伯.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思路与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65-67
[5]殷君伯,刘志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与合作研究报告[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合作研究,编号:AHSKF07-08D53
[①]刘志迎,1964年生,安徽霍山人,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产业经济等。
黎焱卿,1985年生,安徽霍山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六度看安徽”之五:安徽纬度
锵锵安徽游丨借力“腾飞” 宜城文旅将焕新!
合肥都市区一举登上国际化舞台 | 《合肥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平台
谋划皖江新区,强化芜湖核心地位,推动全省
“皖江规划”获批 六大产业将获重点发展
皖江示范区规划出台“升级版” 规划18条过江通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