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煎煮中药不宜用生自来水
   根据自来水的饮用卫生安全要求,自来水厂除了对水质进行必须的净化处理外,通常还要在自来水中加入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等,并使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含有一定量的余氯(大于0.3毫克/升,水质越差含量越高),以达到杀菌消毒之目的(按照我国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细菌菌落总数在每100毫升自来水中的含量不得超过100个,其中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则不得检出)。而氯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同许多有机物可发生氧化反应。若是用这种含氯的自来水煎中药,必然会对中药有效成分(有机物)有所影响,使药效大打折扣。 

  那么,怎样去除生自来水中的余氯呢?最简便且有效的方法是:将水烧沸即可。因水在加热煮沸的过程中,其所含的大部分余氯会随水汽逐渐蒸发掉。为了尽可能减少水中的余氯成分,最好在水烧开后再继续烧3~5分钟,且不要加盖(利于氯的蒸发),这样就避免了余氯对药材有效成分的破坏作用。同时,水在加热过程中,其中钙和镁的重碳酸盐分解沉淀,降低了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从而减少药材中有效成分与钙、镁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的机会,提高药汁中有效成分的浓度,对确保应有疗效大有好处。 
  但要注意,用刚烧开的水(包括水温较高的水)煎中药也不好。这是因为,中药多为植物或动物的干燥组织,其有效成分及治疗成分分布于干枯萎缩的细胞内。所以,中药饮片煎煮前一般都要先经过常温水的浸泡,使药材变软、膨胀,以利煎煮时有效成分从中尽可能多地释出。但浸泡不能用沸水或水温较高的水。有关药材研究表明:如果用沸水或水温较高的水浸泡或直接煎煮,中药饮片表层的淀粉、蛋白质等成分就会由于突然受热而糊化或凝固,尤其是蛋白质会在植物细胞壁上形成一层不可逆的变性层,不利于水分渗入和溶出药物组织,不仅妨碍了药材表层淀粉、蛋白质的浸出,更阻碍了中药材内部可溶性有效成分的煎出,自然会使应有疗效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正确的做法是:先把开水放凉,再加入药物中(加水量一般以淹过药材表面2~3厘米为宜,质地坚硬的药材如何首乌、白芍等加水量可多些,质地疏松的药材如蒲公英、藿香加水量只须淹没药材即可),浸泡一阵子(约30分钟,质地坚硬的药材浸泡时间可延长至l小时),然后置于火上(先大火将凉水烧开后改小火)煎煮,这样才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如果是第二煎,使用开水或水温较高的水都是可以的,这样还可节省一点煎煮时间。 
  由上述可见,浸泡煎药用水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因此,浸泡煎药除用凉开水外,也可取无污染的天然泉水或井水,条件允许还可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但要提醒的是:许多家庭都在使用大桶装矿泉水,对于煎药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这是因为,矿泉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如钙、镁等),它们会与中药里某些有效成分发生反应而降低其应有的治疗作用。 
  小贴士:中药汤剂的煎煮时间并非越长越好,一般头煎(沸后,下同)20~30分钟,二煎15~20分钟。其中发散药多系轻扬性味芳香之品,煎煮时间宜短,头煎15~20分钟,二煎10~15分钟;而滋补药大都质重味厚,煎煮时间要稍长,头煎30~40分钟,二煎20~30分钟。头煎二煎混匀,分早晚两次温服(勿存放过夜),不宜过烫或过凉,凉后可适当加温再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正确地煎熬中药?
煎中药的方法,如何熬中药?中药熬多少时间合适
煎煮中药前为什么要浸泡?/煎煮中药应该放多少水?
老中医教你煎中药的正确方法,这个步骤让药效更佳!
中药汤剂的煎服法及注意事项(上)
中药是怎样熬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