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海气象农谚
日期:2013-02-28 11:50  作者:  来源:如东新媒体
点击:78
今年农历闰五月十五(7月7日)便进入二十四节气的小暑。这天,地处长江下游的江海平原遭受了较强的雷雨袭击。气象学家解释,这预示着梅雨天气又将重新杀回,正好与江海气象谚语“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雨落小暑头,四十五天没日头”相吻合。
江海地区流传很多民间谚语,其中不少是关于气象的,被称之为气象农谚。它是由劳动人民经过千百年来对气象变化观测后的总结,是群众口头有关气象知识简练通俗并富有实践意义的固定俗语,许多具有一定科学道理。比如“清明难得明,谷雨难得雨”,是说清明常是细雨纷飞,难见晴朗天气。谷雨这一天却很少阴晦下雨。如若遇上清明晴好,谷雨阴雨的年份,那就预示这一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过去由于科技落后,广大农村缺少科学准确的气象预报,人们只得凭着肉眼对周围事物及天体现象的观察来测报天气,卜判未来。“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东风急,雨氵石壁”“夏雾凉风冬雾雪”“鸡夜不进窠,大雨落满河”“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亮月照烂(湿)地,有雨落不及”“东虹轰隆西虹雨”“蚂蚁忙搬家,大雨就要下”等等,均是我们江海地区报测未来天气的谚语。
另有一些农谚是因季节转换更替而告诫人们要注意生活起居、防寒保健的。“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告诉大家即使到春末夏初时节,也要防冻保暖。“白露身不露”,“秋后十八盆,河里不见洗澡人”,是说白露节气一过,夜晚再也不能光着身子在室外乘凉了;立秋之后,只需洗十八次澡,更不可下河游泳了。但随着全球气候日渐变暖,此类农谚有些不相适宜了。还有“两春夹一冬,麻布好遮风”,是指春节之前就立春的年份,预示这年冬季是暖冬天气。“雨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则说三九、四九是整个冬天最为寒冷的日子,常有雨雪降临。“春天孩儿面,一日变三变”“春天不问路,问路家中坐”,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忽晴忽雨的春天气候多变特征。“冬雪冻死虫,春雪烂麦根”,是对冬雪与春雪的利害进行褒贬。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能较准确地测报未来气象。但是,这些千百年来形成的气象谚语是我们祖辈先人实践的积累与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与气象预测资料,它对保护农业生产,防病保健康曾起过一定的气象预测警示作用,有些至今仍在江海人口中流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谚与气象
明天11号,大部分省区暴雨,这些地区连下7天,农谚咋说?
关于天气变化的气象谚语
农耕俗语
2022年春节冷吗?专家预测春节冷到哭,看老祖宗农谚有预测
农业气象谚语,学会这些预测天气农谚,再也不用看天气预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