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族的民族工艺

水族的民族工艺

2009-10-13 16:15:39 作者:56china 来源: 浏览次数:269 网友评论 0 条

 水族刺绣是比较著名的民间手工艺,由老艺人世代相传给水族妇女。三都县各村寨都有刺绣艺人,人多艺精,她们利用农闲季节精心细绣。她们先从市场上购买质地较厚、韧性较强的夹纸,剪成各种动物、花草、飞鸟图形,紧贴在布料上,用花线精心刺绣。凭着她们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审美观念和娴熟的手艺技巧,使各种绣品展现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

        绣品主要有背小孩的包袱背带,妇女的花鞋、围腰、头巾等。而马尾绣则是水族刺绣中的精品,制作方法即在马尾丝上裹以白色丝线,然后用这种马尾丝线和彩色丝线,放在青色布壳上,镶拼成各式各样几何图案和花鸟虫草,构成一幅结构完整、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美丽画面,于是同时使用两枚针,一针牵着丝线,一针来回挑绣而成,一床精致的马尾绣背带,几乎要花一年时间才能绣成。体现着水族姑娘心灵手巧和本民族的民间工艺和优秀文化遗产的结晶,绣品内涵常常包含着水族人民对未来美好的幸福生活的憧憬、向往和祝愿,也蕴育着姑娘们对自己的青春年华的期盼和眷恋情意。

水族银饰工艺

        水族的银匠也是世代相传的银饰手工艺,专门打制民族特色的装饰品,如妇女的银项圈、手镯、耳环、银簪、银梳、围腰银链、戒指、压领等;儿童佩带的银帽福、罗汉、银铃、银片等。如今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县的民贸商店,都设有银饰专卖柜台。银匠大多集中在三都的九阡、水龙、周覃和荔波的水尧等地。

水族雕刻

        水族的雕刻技艺也具有较高的水平。雕刻有石刻和木刻两种,石刻工艺主要用在石棺墓、石桥和庙宇上。远在明清时代,水族石刻已达到较高水平,引朗乡的石棺墓群就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墓碑不仅刻有刚动的汉字,还刻有浮雕——花鸟虫兽和人物出行图,还有水族人民所喜爱的铜鼓、鸟类图案。此外,还有单面碑、三面碑、五面碑、楼阁碑、八字门等等。雕刻的各种图案,工艺精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如今各地水族都有石刻艺人,光阳安一地就有几十人。木刻工艺多用在屋宇、窗户、神龛、卧床、箱柜上,所刻图案多为龙、凤、花草等,细致美观,维妙维肖。

水族竹编

        水族的竹编技术也很高明,每个村寨都有人会利用白竹、金竹编织密实的晒席、躺椅、坐椅、簸箕、米筐、竹筛等。九阡地区会编斗笠,荔波县洞塘的睡席,早在清道光年间已蜚声国内外。这种凉席性韧细致,光滑凉爽,可以折叠放进族行袋,用时打开平展如故,没有断裂痕迹,还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至于箩筐、提篮、鱼篓、乌鸡笼、粪筐等日用工具,几户各地各户都会。现在这些编制品已由日常用具,发展为编制为箱、衣箱、精致笠帽、儿童玩具等工艺美术礼品等方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尖上的活化石,水族马尾绣
丝绸工匠(120)贵州水族民间刺绣——马尾绣
神秘水族女人的手绣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
马尾绣之吻: 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 | 指尖上的水族刺绣活化石
[非遗]水族马尾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