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开讲)武式太极拳的历史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14日08:40 海峡网-厦门日报
武派太极拳兴起于清咸丰年间,始祖武禹襄及其传人李亦、李启轩昆仲均系望族儒生,至第三世郝为真始广传于世,故旧时多称之为“郝架”、“郝派太极拳”;又因其拳势强调虚实开合,民间习称“开合架”或“开合太极拳”。解放后多称“武式太极拳”。海外为了在译音上有别于吴式太极拳,多译成“武(郝)派太极拳”。武氏自明初从山西移民至直隶省广平府永年县,到武禹襄已是第七代,为永年四大望族之一。禹襄兄弟三人,学兼文武、瞻材亮迹,并声于世,世称“三武”。约道光十余年间永年南关人杨露蝉(名福魁,杨式
 
 
太极拳始祖)返里授拳,禹襄与之友好,得以知其拳技梗概。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出师北征,禹襄从拳师陈清平问技,深得奥妙。其兄澄清获清初山西人王宗岳《太极拳谱》,转赠禹襄。禹襄返里后,远法王宗岳,近师陈清平,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道,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经多年专心研习,并多与力大精武艺者相搏,以验技巧,故其术尤为精到。武禹襄还根据拳理创编了一套融技击、健身、养性为一体的拳势和刀、杆锻炼套路,把推手演化为进退各三步半的活步推手。拳风自然洗练,外则柔活渊懿,内则坚劲雄直,含阳刚于阴柔之中,雄奇于淡远之内,形成了“简洁缜密,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的独特风格。郝和,字为真,永年人。因家道贫寒,在粮店佣工,膂力倍人,能左右手各平举百余斤重之粮袋,从李亦习太极拳,专心致志,二十年如一日。武、李二公所著拳论言简意赅,非言传身演不能穷其精妙,独为真能传其窍要,深得亦公垂青,视为衣钵传人。武派太极拳遂广传于冀、鲁、豫等地,武禹襄所创学派至此才得以弘扬发展。
本报记者 陈伟丹(厦门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值得太极拳界永远铭记的武、李家族
李亦畲_《五字诀》
文武千古是-与武式太极拳名家吴文翰的对话
武式太极拳宗师郝为真玄孙郝平顺先生演练的太极拳视频
武派太极拳史略---吴文翰
郝少如《武式太极拳》评析 | 新锐太极史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