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邪气”解析
《内经》“邪气”解析
             
            “邪气”是《内经》中阐释病理的一个核心概念。那么什么是“邪气”呢?
            在《刺节真邪》一篇中,对邪气的概念有较为清晰的阐述。“邪气”是与“真气”“正气”三个概念相对而言的。但是《内经》对“真气”“正气”两词的阐释与后人对此的解释大相径庭。
            在阐述这几个概念之前,先重申一下“节”的概念。
            “节”是《内经》中人体功能的基本单位,《内经》认为人体可以划分为三百六十五个“节”。从数量上看应该是一个大于现代概念的“组织”,又小于“器官”的概念。
            “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我们不妨把真气理解为人体组织,或说“节”的正常代谢,正常的营养供应以及功能调节。不妨这么来定义,如果一个“节”能保持正常功能,并且接受一定的外来扰动后,能够保持正常功能或者迅速恢复到正常的功能状态,就属于这个“节”“真气充足”。或者说,“真气”的充足与否代表“节”的功能稳定性的强弱。
            “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
            “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所谓“风”可以理解为气候交替、环境变化(温度、湿度等)的变化引起的“节”的功能紊乱。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节”的功能紊乱,进入疾病状态,就代表“风”侵入了“节”。或说“风”是指外界环境对“节”的正常功能的“扰动”。
            “正风”,从“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的特点来看,是指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节”的功能紊乱是短暂的,在“节”的自我修复范围之内的紊乱。这时“节”就处于了“正气”入侵,或者说“正气”与“真气”相争的状态。
            由于“正气”“气来柔弱”“故自去”,所以并不是病理讨论的重点对象。
            “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
            从此语看,邪气是“风”扰乱了“节”的正常功能状态后,使得“节”难以自我修复,长时间的处于疾病状态。
            我的理解,所谓“邪气”应当是指外界环境变化对机体产生扰动,而这种扰动使得机体长时间偏离正常代谢的状态而不能自我恢复。对“邪气”的驱除,不能通过机体自我修复完成,就必须依靠医家的治疗完成。
            明确了“邪气”的概念、定义,就可以根据《内经》的论述进一步讨论“邪气”的性质。《内经》中多次讲述过邪气的演化过程。首先是侵入皮毛,然后肌肉、络脉、经脉、府藏……,也有可能进入不了经脉,而进入络脉,从而形成“奇邪”,需“缪刺”才能去除。
            这种传变过程,可以理解为某些“节”的功能紊乱,从而波及到其他与之有紧密关联的节的功能状态,从而产生连锁反应,逐步波及到更多的“节”以及重要器官的“节”。最后危机到生命。
            而“邪气”倾入体内后所产生的病理状态也千变万化。“或痛,或痈,或热,或寒,或痒,或痹,或不仁,变化无穷”。而针灸治疗的一个重点,就是通过对“节”的针刺调节,使“节”恢复到正常的功能状态,也就是祛除了“邪气”,切断紊乱状态的逐步扩散的过程,使机体逐步恢复健康。
            对于“邪气”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病理状态,《内经》提出相应的针刺治疗方法,如《刺节真邪论》所说:“刺有五邪,何谓五邪?病有持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瘅热消灭,肿聚散亡,寒痹益温,小者益阳;大者必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δ27全真安正:抑其运气,扶其不胜,无使暴过而生其疾,食岁谷以全其真,避虚邪以安其正。
名医名方 | 国医名师王灿晖:延年益寿,要记住这四个字
真气、正气、邪气
人体之气的分类
艾灸的各种反应
何为阴阳?何为邪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