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内江张大千山水画欣赏(十六)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里梦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深山幽居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71年作
   题识:六十年辛亥二月朔,可以居写,寄君健、藕娟梁孟。友生爰,年七十又三。钤印:大风堂、大千居士、张爰之印、独具只眼、直造古人不到处
   据题跋可知《深山幽居图》作于1971年,此时张大千正旅居美国,“可以居”是其在美国的一处寓所,三字出于宋人画论的“画、可以观、可以游、可以居”,这样的命名无疑显示出张大千在艺术上的追求。
   《深山幽居图》画面之上绘群山簇拥,起伏连绵不断,烟云雾霭弥漫,山底屋舍横斜。山谷幽深,中有云气缭绕。万仞深涧,飞瀑奔流而下,仰观此画似可感觉山水清气扑面而来。破墨、苔点分出山石的前后距离,墨块则如草皮土坡,润泽而厚实。浓重的泼墨泼彩辅以精细的勾皴,连泼带写的“拖泥带水皴”使得画面墨气淋漓,云山变幻莫测。而泼墨流动之中又时见浓淡变化爽利的线条,厚实苍润的苔点,令人在一片朦胧中顿觉清新,有如禅画山水般的耐人寻味。

 

            


            塔河记游  立轴 1971年作
   题识:中华民国六十年岁辛亥闰端午,塔河游归写此。蜀郡张大千爰。几株松桧浓如染,四面岗峦翠欲流。待挽湖光濯尘垢,无人解作水边楼。塔河纪游小诗之一。爰翁。钤印:张爰私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千世界、独目为只眼

 

            


            松壑幽居  立轴1971年作  (345万元,2011年6月北京保利)
   
识:六十年嘉平月,破四日之功,写寄鼎臣老弟,知予目疾稍瘳,堪舒远念也。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辛亥、大千世界、得心应手
   本幅作于1971年,时大千远居美国,目疾稍瘳,此期间作品不多。本幅以传统笔法为之,整体精工整饬。图中山水颇似青城山景,山峦呈S形绵亘蜿蜒,如巨龙盘踞,笔墨雄浑恣肆,山色青翠葱茏,极尽变化之妙。近景树木以石青铺底,以浓墨写出松针,以墨色晕化表现稍远距离的树木,仿佛树木逐渐消失在雾气中,造成空间虚化之感。中景的山峦为画面主体,以杂而缤纷的线条、皴法塑造出山体的雄浑效果和坚硬的质感。在一片清冷之中,左侧山岩的断层以赭石染色,再加之半山腰的数间屋舍,以暖色与青山深谷形成对照。大千旅居海外,其笔下的山水是他魂牵梦绕的家园,他将一片思乡之情凝注在笔下,故其山水栩栩如有神在。

 

      

      

      观瀑图  立轴1971年作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1971年作

 

            


            秋水春云 镜心 设色纸本 1971年作
   题识:秋水春云万里空,酒壶书卷一孤蓬。多情祗有闲鸥鹭,留得诗人作钓翁。六十年辛亥秋八月朔一日,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1971年6月,在朋友的帮助之下,大千先生于美国著名风景区“十七哩海岸”觅得一较大居所,四周苍松翠竹环绕,景色青葱可爱,先生将之取名曰“环荜庵”,经过多次的修改,挖池垒石,移花植木,直至八月方觉适意。此幅《秋水春云》作于1971年秋八月,画中连泼带写的“拖泥带水皴”,将笔触融入泼墨的流动之中,画面墨气淋漓,尤以线条浓淡的变化,最令人觉得清新,夹以破墨、苔点,将山石的前后距离分开,墨块处尤如草皮土坡,润泽而厚实,整个画面简单而不单调,有如禅画山水般的耐人寻味。

 

      


      湖畔清游 镜片 设色纸本 1972年作
   题识:联奎乡兄别三年矣,远来存问,才得两日之聚。又将西迈,世乱未已,良晤匪易,漫写数笔,以赠其行,别绪不任,恨未工也。六十一年壬子九月廿日,大千弟张爰,滨石乡社。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环荜盦
   张大千一生得友朋之助多,他对朋友也是充满了真诚,赠友之作绝非草草应酬者,画中有境,画中有情,一任笔墨流露。此作赠其乡人王联奎者,论年齿,张大千为长。别情眷眷,付诸笔墨,以此为赠。画中两高士,踽踽徐行,当为张大千与王联奎自况也。画之高下,当以情趣论之,如此作,真情溢于画面,宜不重乎?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癸丑(1973年)作
   题识:一嶂横西埯,两岭袌东壑。下有尊诗人,柱杖穿林薄。癸丑元月,似贤钫仁兄法教。蜀郡张大千爰钤印:大千唯印大年、大风堂、得心应手

 

           


              峨嵋云烟图 立轴 癸丑(1973年)作
   题识:峨眉终岁在云烟罨霭中,固当以破墨法求之。孰可传其天机离合之趣也。六十二年癸丑秋日,大风堂写并识。爰翁。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风堂、大千世界、三千大千

 

          

   
 
         夜泊图 立轴1974年作                     幽谷重泉 立轴 泼墨设色纸本 1974年作

 

              


             秋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癸丑(1973年)作
   题识:(1)两年前绪静小友年十岁,抵正可以居,省予起居,并索予画,予素嘉其慧小而知礼,及思命笔为当,时目疾方甚,逡巡未果,固未尝顷刻去于心也,比还八德图而绪静年十二矣,长身玉立与予非特姻亲之好,而契渊之深,更在世情之外耳。中华民国六十二年癸丑四月十一日。爰翁年七十有五。(2)四五年未尝自盖印,顷自盖之遂尔倒置,老至可为一笑。爰翁又记。 钤印:张爰、三千大千、大千父
   此作为张大千浅绛山水作品。浅绛山水,多写秋景。这是创始于黄大痴,后来南宗派把它作为标准,用色拿赭石做主体,在林木上面略略施点花青。大千居士先用淡墨画就大体,再用较淡的墨和着浅赭石加以皴擦,分开层次,再用焦墨渴笔点苔,勾勒树木,加以皴擦晕染。向阳的一面,用赭石染醒它。屋宇上色拿淡墨代表瓦屋,淡赭石来绘土屋和草屋。张大千这件山水作品,构图开阔疏朗,构图奇绝,留白处与山峦起伏形成丰富和谐的画面对比。江帆点点,云天一色,是为大千居士的精品之作。

 

              


            富春江泛舟  镜心 设色纸本 1973年作
   题识:晓日曈曈雾尽开,轻舟初入峡中来。渔娘打桨呼鲈美,知道前山近钓台。偶忆四十五年前与仲兄善孖同游富春江所作小诗,漫复写之,而此乐不得复有矣。六十二年八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环荜盦、三千大千
   1931年9月,张大千与仲兄张善孖及慕凌飞诸人从上海赴黄山写生,途经富春江,随即对富春江上充满传奇、风光旖旎的“七里泷”极为醉心,此段景色后来反复出现在他的画面中。“七里泷”号称“富春江小三峡”,在其江边半山上,距江面一百余米的空中,东西两座盘石临江而立,巍巍相峙,这就是严光的钓台和谢翱的哭台:严光垂纶,是隐居不仕;谢翱恸哭,则是哭南宋亡国。
   大千晚年思乡心切,1982年重阳亦曾忆写《桐江七里泷》,并题诗:“晓日曈曈雾尽开,轻舟初入峡中来。渔娘打桨呼鲈美,知道前山近钓台。”此诗后来被镌刻于石碑上,至今仍立于“七里泷”的碑廊。此幅《富春江纪游》同样题写此诗,大千自述此诗其实为当年与张善孖同游富春江时所作,同时亦喟叹“此乐不得复有矣”,一是思念胞兄,亦是回望故国,笔下不胜唏嘘之慨。
   此幅作于1973年,此时的大千已从巴西搬至加州环毕庵。此幅构图大胆,主体以泼墨化出,营造出浓雾初散的氤氲效果。山崖则以传统笔法勾皴,危崖石壁,耸立江畔。江中帆船鼓风而行,而船头对坐偕游的二人应正是善孖大千昆仲。

 

     

  

     秋山观瀑 镜心 设色洒金纸1974年作                  青山飞瀑  镜心1973年作
   款识:飞泉摇碧吟清弄,寒色凝空云脚霾。眼前便有千里思,旧笺一幅乡心梦。定斋兄送来旧藏意馨纸命写。六十三年元月,大千弟张爰。钤印:张爰(白)、大千父(朱)、环荜庵(朱)、独具双眼(朱)、光绪三年造素馨纸(朱)
   这幅浅绛山水就有明显的石涛遗韵,山石的皴法与用笔尤为突出。章法的布局上却有己意,构图大胆,将瀑布安置在画面中间偏右处,利用两侧的山体来遮挡,层现出高远与深远之势。浅绛山水的具体绘制过程,陈滞冬在《张大千谈艺录》中详细作了记载:“浅绛画的画法,画时仍和墨笔山水一样,先用淡墨画就大体,再用较深的墨加以皴擦,分开层次,等它干了以后设色。在景物上,由淡到深渲染数次,等到全干,再用焦墨渴笔,加以皴擦勾勒。树木苔点,拿淡花青或汁绿,一处一处地晕出来,当向阳的地方,用赭石染醒它,这是最要紧的。屋宇上色,则拿淡墨或淡花青代表瓦屋,拿赭石来代表土屋和草屋”。从题识中可知,画作的用纸是素馨宣,为明代宣德年间所造,时至今日已是国宝。题诗也反映出张大千的思乡之情与日递增。

 

              


            赤壁夜游  镜心 设色纸本 1974年作
   题识:六十三年甲寅元月,写似光祈世兄、郭芬夫人俪赏。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独具只眼、三千大千

 

              


              扁舟远浦  立轴 1974年作
   款识∶一水菰蒲绿,半天云雨清。扁舟去远浦,可遂打渔情。六十三年甲寅十月十二日,环荜庵,写寄效义贤侄,爰翁。久病初愈,腕僵手掣,殊不足观也。钤印∶蜀郡、张爰印

 

              


            孤高望远  镜心 水墨纸本甲寅(1974年)作
   款识:六十三年甲寅元月,写似承魁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张爰。 钤印:爰皤
   张大千钤印“爰皤”之“皤”,音读“婆”。旧时四川人称鬓长发白的老人为“皤”。张大千曾在送友人的自画像中题:“时年六十有二,鬓须皤然,垂垂老矣!”这就是张大千用印“爰皤”的由来。

 


 黄山松谷 设色纸本
   款识:游黄山从歙县入者,经汤口,上紫云庵、慈光寺,登文殊院,天都、莲花左右雄峙,玉屏倚其后。云涛万顷,气象万千。明人联语:「心疑骑日月,身已到蓬莱」,亦足以见其雄伟也。是称前海。从太平入者,自松谷经清凉台、师子林,登始信峯,俯瞰石笋矼、散花坞,怪石林立,肖物赋形,不可名状。是为后海。此写松谷,用山樵法,以见其茂密也。爰。钤印:张大千

 

 黄山绝顶 手卷 设色纸本  (246.4万元,2009年11月北京翰海)
   款识:1.三游黄山绝顶行,年来烟雾锁晴明。平生几两秋风履,尘蜡苔痕梦里情。 2.莲花峰下蒲团松。3.磴绝云深不可行,短硚央喜得文撑。攀松缩手防龙攫,据石昂头与虎争。肖物能上天空咄,散花偏着佛多情。题诗好付魈夔读,淡月空蒙有啸声。4.散玉坞扰龙松。 5.始信峰峦杂俊雄,春云摇宕碧葱茏。黄山自檀波澜妙,才兼翻怜五岳穷。6.清凉台破石松。 7.灵琰仁弟留阅。爰居士。
   张大千一生所作山水手卷极少,此卷为难得巨构。图绘为黄山,山峦重叠,云雾显晦,翠色溟溟如海。此图基本画法是复笔重色,加小片泼彩。多处无具体物形,但观者一望而知那仍是山,是山云相交所产生的茫茫一片翠色。他使那些翠色带上了几分神秘感、神奇性,从而增强了全面恢宏浩大的壮美效果。这种宏大的布局,非常人所能及。正如叶浅予评价:“(这种布局)必须具备气吞山河的胸襟和饱满的爱国热情,才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观大风堂上此作,信然。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说”,在这个巨构中充分得到体现。此作品前后七帧,均有落款、钤印。山水云雾相连一体,合而成卷,尤为难得。

 

     


      松声雷鸣
   《松声雷鸣》中只见大片泼墨,其上松枝数茎,则为粗笔焦墨,颇有风驰电疾之势。大千世丈与家父母及其他友人游日本名胜天桥立遇雨。一众既返旅舍,大千世丈兴之所至,未及更换濡湿的衣履,立即作画题诗。真挚的感受,付于淋漓的墨韵,令观者分享其冒雨冲风松间吟啸的豪情胜慨。

 

     

     溪山高隐 镜心 甲寅(1974年)作

 

      


       三到黄山绝顶行  镜片 设色纸本 1974年作
   款识:三到黄山绝顶行,年来烟雾闇晴明。平生几两秋风屐,尘腊苔痕梦里情。六十三年甲寅夏,爰翁,七十有五岁。钤印:环荜盦(朱)、大千居士(朱)、张爰之印(白)、独具双眼(朱)

 

            


              山水 行书 镜心 绢本 纸本 甲寅(1974年)作、乙卯(1975年)作
   题识:(1)钓竿七尺玉,夕阳千叠山。方达吾兄孝苏仁嫂俪教。大千弟张爰,六十三年甲寅冬仲写。(2)六十年辛亥,爰翁。孝苏仁嫂正腕。乙卯六月廿一日,大千张爰。钤印:张爰印、蜀郡、大千居士、环荜庵、张爰之印
   此幅画面大面积的留白象征开阔的水面;远山参差嶙峋,近景高士独钓寒江,寥廓江天之上,画意浮动。中国传统绘画以意境为最,而构造意境最直接的办法则是物象之间位置关系的处理。因此,虚实、掩映、疏密等的优劣就直接关系到意境高低。深得古法的张大千深谙此中机妙,该画着墨不多,虚虚实实,妙在以虚胜实,写出高士内心的孤高冷逸。张大千有一种“俯拾万物”的能力和胸怀,不管是古人的传统,还是自然界的造化,他都能化为己用。画上题款“钓竿七尺玉,夕阳千叠山”为明四家之一的沈周的题画诗,其句格高调雅,才情风发,平淡多趣,与此画相配,别具浪漫潇洒之意。

 

             


            石门秋色图  立轴 1975年作
   
识:六十四年岁乙卯十一月,写石门秋色图,寄似景卿仁兄方家法教。大千张爰。环荜盦。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聊可亭、三千大千

 

              

   
            山居渔影图  设色纸本 1975年作
   款识:昔读杜陵诗,象纬逼天阙。今游龙门境,水木随所悦。岗峦郁盘行,川原互萦越。岩翠凝衣履,潭光影毛发。缅怀跞鞅掌,功尚想武烈。时危玉关塞,乱世资英杰。乙卯春月,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大千居士、张爰私印

 

              


              山水人物  立轴 乙卯(1975年)作
   题识:村林烟暖醉晴鬟,碧水春风人闲关。最喜阴晴不到处,无根树下响空山。乙卯二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大千

 

              

      

            山居图 镜片 设色纸本                秋山论道图 设色纸本 1975年作

 

              


            清湫高怀  立轴 设色纸本 1975年作
   题识:1.穿连林窈下清湫,逝水秋来贯(无)百流 ,行遍溪山爱幽壑,高怀惟是有巢由。爰翁,六十四年秋日,环荜盦。2.案头适有明,拈笔写此,颇似赵善长,因题以寄联奎乡兄,知贱疾瘳也。大千张爰。钤印:环荜盦、张爰之印、大千居士、乙卯
   《清湫高怀》是大千为在台川籍友人王联奎所作。画中峭壁从中景处兀然而起,山体立面略施马夏一路的斧劈皴法,墨色分明暗阴阳,淡赭晕染峰峦连绵的远山,瀑布悬垂的峭壁上,横斜一树,红叶点染,颇有野逸之致。峰前缓坡上,一高士策杖驻足,回首等待正躬身上行的同伴。山脚处坡石层叠,相接的茅舍微露出檐顶。画家以放纵的笔法,勾勒皴擦山石,草木皆以湿笔,偏于画家此一时期已臻至境的泼墨效果,水晕墨染间,有朦胧氤氲的气象。画上题诗见载于《张大千先生诗文集·卷三》,将时间定为1979年冬天作,其实此诗是三十年代初期,谢稚柳为大千代作的题画诗,大千晚年将原诗中的“觉百流”改为“贯百流”,将“行遍山丘”改为“行遍秋山”。大千喜好此诗,于画作上屡屡题之,在1961年一幅《林窈清湫》题识上点明了诗真正作者的秘密。

 

          

      

         碧苔芳晖 设色纸本1976年作                           桐江鹭鸶门  设色纸本1973年作

 

              


            峡江归帆  镜心 1975年作
   张大千创作此幅山水时,正值1975年花朝节前后。花朝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当时张大千正寓居美国加州“环荜庵”。身在异乡,适逢佳节,不禁令人想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张大千先生虽身在海外,画中山水却是一派蜀川景象,可想先生晚年思乡之心切。旅美期间是张大千晚年创作的鼎盛期,其最具创造性的艺术成就“泼彩泼墨”就完成于此时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张大千将细笔画风向粗笔、破笔、泼墨方向转变,以泼墨为主,兼泼少量颜色;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画面上的泼彩逐渐加重,泼墨更加纯熟。此时,泼彩法和泼墨法成为了其最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并臻于化境。此《峡江归帆》的布局从上到下,由远及近,呈“S”型回环。远山苍茫阔远,赭石设色;近山峰壑陡峭,泼墨为之。画中精彩还在留白处,这不仅展现了水之灵性,而且凸显了极具视觉震撼力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可谓水、墨、色全面运用,极尽用笔变化之能事。

 

      


     松崖论道 镜心 1976年作

 

        

     

       峡江听音 镜心 设色纸本1976年作                  云帆过江  立轴1976年作

 

              

  
            观瀑图  镜心 水墨纸本 1976年作
   题识:穿连林窈下清湫,逝水秋来赏百流。行遍秋山爱幽树,高怀惟是有巢由。六十五年嘉平月,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法匠

 

              


            溪山观瀑  镜片 设色纸本 1977年作
   题识:六十六年夏孟,写溪山观瀑图,似宝树吾兄方家教正,大千张爰。云河小榭。钤印:张爰之印信 大千居士
   此幅作于1977年夏,是年5月,耄耋之年的张大千终于叶落归根,由美国返台湾,并在台北外双溪筹建新居摩耶精舍。此作平和中有奇崛,一截山脉呈对角线状从画面左下方延伸至右上方,山脉两侧是云雾和深涧,云雾处缭绕,绝壁处险要,将山峦衬托的更加坚挺幽深。水面上停泊一只小舟,舟上一老者望瀑而思。画面在幽静的山居景致中展现出一个诗意的古典世界。画中山石纹路勾勒入微,以淡花青、浅石黄分别薄染轻晕山体,清丽透亮,柔和温润,人物几笔勾勒,神韵即出。整幅笔法精致典雅,风貌清新俊逸,在大千晚年的山水中已不多见,大千晚年患有目疾,视物模糊,更多见泼墨泼彩法,而这样精填细勾的山水尤为难得。

 

             


             秋山云树  立轴 设色纸本 1977年作
   题识:久薄兰亭有俗骨,每憎俗恶累痴迂。略回旋转天钧手,唤得荆关起坐隅。爰翁,年七十有九。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居士(朱)

 

            


            山家柴门 立轴 设色纸本 1977年作
   款识:故人相约到山家,行近柴门路转斜,瀑布声喧鱼眼起,呼儿竹外与煎茶。大千居士爰,六十六年嘉平月,云河小榭。钤印:张爰、大千居士、丁巳
   此幅作于1977年12月,是年5月,耄耋之年的张大千终于叶落归根,由美国返台湾,并在台北外双溪择得十分中意的地方筹建新居摩耶精舍。大千暂居云河小榭时,连日与旧友新知雅聚,心情十分舒畅,从题跋即可看出,这是一个用访友、涉山、煎茶等几组镜头贯穿起来的温馨场景,代表了大千晚年的心绪。
   此作采用小景式构图,平和中有奇崛,一截山脉呈对角线状从画面左下方延伸至右上方,山脉两侧是云雾和深涧,云雾处缭绕,绝壁处险要,将山峦衬托的更加坚挺幽深。山右开阔处的水面上停泊一只小舟,舟上一个童子背面而坐,两位古装高士执杖行走在半山腰,一人回顾,似在询问路径,山顶的三间茅屋即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画面取自“深山访友”的传统画题,在幽静的山居景致中展现出一个诗意的古典世界。画中山石纹路勾勒入微,以淡花青、浅石黄分别薄染轻晕山体,清丽透亮,柔和温润,人物几笔勾勒,神韵即出。整幅笔法精致典雅,风貌清新俊逸,在大千晚年的山水中已不多见。

 


 溪山雅居 镜框 设色纸本 1977年作

 


虎岩山居圖 設色紙本 橫屏 1978年作
   
识:虎岩山居图。苍山头,山寺尚斋梁。山僧不管人间世,闲坐山廔看夕阳。六十七年戊午夏漫写并拈小诗,八十叟爰。钤印:张大千、爰居士、大千毫发、大千长年、大风堂

 

 春江钓艇 镜框 1978年作
   
识:六十七年初夏,先觉贤甥远来祝予八十生辰,经月将归,适予复撄心腹之疾,能作数笔以赠其行,案头得此未意之作,遂题记与之,他日重来当为点笔也,八十叟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摩耶精舍

 

             


              观瀑图 镜心 1978年作
   款识:一入罗浮世梦醒,琴心三叠道初成。匡庐近况多生垢,瀑布何如此地清。谷泉仁兄画家法教,戊午冬日,八十叟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江山帆影  镜框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江山帆影》为张大千于1978年左右所绘,大千先生此时画风已由传统走向泼墨创作,墨泼写在微湿的纸上晕染出山势一片空灵,画面、云水飞动江天一色,近处山石林木,以近石涛法点写,使写意的画面与传统山水意境结合,笔墨不多,然造境浑然天成。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洋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于无穷变化中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尤为可贵;大千的笔墨,60岁以后达到苍浑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江山帆影》就是此时之作。高士坐山望川,气韵生动,怀古思幽。两山盘桓而起,挤出山间飞瀑直落清潭。笔致奔放洒脱、痛快淋漓,如入清新绝俗之径,透出一股出尘脱俗之气,当为即兴神来之作,气壮而笔厚。

 

             


            晚归图  镜心1978年作 207万元,2011年6月北京保利)
   
识:流水含云密,渔人罢钓归。山中境何似,落叶鸟同飞。此诗石师屡书之,不知是否师自作也,爱其高旷,因亦写之。八十叟爰。钤印:摩耶精舍、大千唯印大年、戊午、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此幅《晚归图》作于1978年,是年台北外郊双溪处的“摩耶精舍”落成。画中近景石岸高低不平,曲梅一株立在岸边,小桥斜出水面,笔墨戛然而止,无际的水域引人想象;中景一长岸曲折伸出,一老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手里拿着鱼竿,朝远处的农舍走去,正是“流水含云密,渔人罢钓归”;远景数座农舍掩映云雾之间,群山连绵,幽深苍郁。张大千用笔清润雅健,明丽秀逸,一笔一划无不是意在笔先,匠心独运。整幅画面清朗逸致,潇洒工丽,具有一种清澈透明感,充满了生动灵逸的气质。

 

             


            长风万里  立轴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题识:长风万里。六十七年戊午六月十二日,云生贤弟六十生日,无以将意,写此颂之。小兄八十叟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此幅《长风万里》图,为祝贺孙云生六十岁生日而作。长松峻岭,片帆点点,气势雄浑壮阔。茂密的松林依山式布局,笔笔写出,敷以浓重的绿色,极蓊郁苍润;山石以赭石皴染,淡绿的山顶与赭色的峭壁,令画面清新而生机无限。远处的帆影,简淡轻快,写出水天一色,增添了画面的空间感

 

           

   
 
            黄鹤山樵淞峰书舍图 立轴1978年作                   松风策杖  设色纸本1977年作

 

           


             策杖访友 镜框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识:谷深幽径回,路转列峰斜。六十七年戊午二月二日,摩耶精舍写,此意不在元人也。爰。钤印:张爰印信、大千
   戊午1978年,张大千在台北的宅邸摩耶精舍建成峻工,晚年创作的精品皆出于此处。虽是阔别故土地多年,笔底风光却仍是心中念念不忘的故乡青城山。蜀道之云雾缭绕,谷深林茂,幽静闲逸令他魂萦梦绕,化作笔下“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奇崛之景。
   本幅参用巨然、王蒙的笔法,自披麻皴而牛毛皴,中侧锋相结合,兼秃笔混点打苔,其笔墨意韵特多元人山水清润浑厚,而繁密苍茫,不同凡响。故款中有“写此意不在元人”,其胸襟气度已自出机杼,得与董巨分庭抗礼。历尽沧桑世故,一代名流耆宿,欣享桑榆晚景,笔力老而弥坚,画面更显雄健浑厚、得意忘言之机。

 

            


            庐山高  镜心 设色纸本1978年作  368万元,2011年12月北京保利)
   
识:(1)庐山高。八十叟爰,双溪摩耶精舍。(2)六十七年戊午秋孟,恭介太希吾兄诗雄八十华诞,大千弟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千唯印大年、以介眉寿
   中国大陆的名山,多半印有大千的足迹;而大千画名山,则泰半是他曾身临其境的实景。然而此幅画的庐山却是大千从未亲履之地。明代大画家沈周,为其师陈宽祝七十大寿所绘巨幅的《庐山高》,以示景仰与恭贺的双重心意。实际上,沈周也未尝一至匡庐,乃是由历代诗文地志得其大概,写崇高峻伟的名山,象征乃师德高望重的风骨,以示其仰之弥高之忱。大千先生于此套用古人画题,用以贺老友刘太希的八十华诞。
   此画应是大千在摩耶精舍内最早期的作品之一。大千曾临摹过沈周的《庐山高》,然而此幅纯粹出于大千的想象,虽为同名,但其内容则与沈周所画全然无关。唯有在画面左方,同是描写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名瀑,是两画的共通点。大千此画的瀑布,由峰顶直下深谷,没入云雾之中,仍有别于沈周强调“直下三千尺”瀑布的高度。大千山石皆以淡墨粗笔皴擦,再以浓墨钩提,笔意苍莽,以八十高龄犹见其活力不减。

 

      

     

       杜甫诗意图 镜心 纸本1978年作                     溪山高逸  镜框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识:六十七年戊日上元,摩耶精舍涉事,八十叟爰。题笔因经大兄方家教正,大千弟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张爰印、蜀郡
   此幅《杜甫诗意图》为张大千在搬入“摩耶精舍”当年而作。此幅作品立轴式构图,画面远处山峦蜿蜒,略呈“S”形,山石墨线勾勒而出,淡墨皴染为之。山脚处留白,营造出浩渺的意境。中景处草木葱郁,数间房舍隐于其间,一艘渔船停于门前水面,树木多用晕染,墨色浓淡表现其变化,农舍数笔写出,极富意趣。画面近处山石突兀,松枝双钩添墨,遒劲有力,旁边树木枝干多用横笔写出,极为茂盛。整件作品虚实结合,中景处的留白使画面空间感更强,作品更注重对笔墨的驾驭,线条自然天成,墨色变化丰富,体现出张大千对古人成功地继承和才气。

 


庐山华山峨嵋黄山山水 四屏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题识:(1)三作黄山绝顶行,年来烟雾暗晴明,平生几两秋风屐,尘蜡苔痕梦里情。六十八年己未秋九月,摩耶精舍写,八十一叟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摩耶精舍 (2)峨眉万仞插高天,五岳无因与并肩。削壁云峦看已遍,奇峰朵朵出青莲。蜀郡张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摩耶精舍 (3)百尺苍龙岭,垂天翼大云。明星怀玉女,大树老将军。此间宜痛哭,何处见尘氛。济胜夸腰脚,猿猱得旧群。六十八年秋,八十一叟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长共天难老 (4)庐山山上水,鄱湖湖上山。相看两不厌,人在一亭间。六十八年秋日,摩耶精舍写,八十一叟爰。钤印:张爰、大千父、大风堂

 

    

     

     云瀑图  立轴 设色纸本1979年作         松泉图  镜片 设色纸本1979年作

 

           


            罗浮白鹤观  立轴 纸本 1979年作
   
识:白鹤观前琼燕飞,山民争说鲍姑归。自是仙家爱荆布,近来不着五珠衣。罗浮白鹤观北为大石,有蓝纹,宽二尺许,长数丈,如铺布,呼为鲍姑晒布台,忆写之,恭介立夫先生八十大寿并请禄卿夫人法教。己未七月,大千弟张爰。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居士(朱)、以介眉寿(朱)
   大千的山水画后期转向泼彩泼墨,但仍有传统笔墨的画作。《罗浮白鹤观》属于大千学古而通变,摹古而创新的山水画。该画的前景是茂密的松针,主体是巨大的山峰岩石;画中干笔湿墨浑为一体,那萧散而雄浑的皴法,那清澈而浑融的水墨、花青及赭石的晕染,在沉雄中见清幽,在法度中见恣肆,造成了一种特别的笔墨效果,一种磅礴的气势奔突而出。上款“立夫”即陈立夫,禄卿夫人即陈立夫的夫人孙禄卿。此幅《罗浮白鹤观》是张大千先生为陈立夫八十大寿精心而作。

 

             


            万仞峨眉 立轴 设色纸本
   
识:岁看万仭插高天,五岳无因与并肩,峭壁云峦看已遍,奇峰朵朵出青莲,蜀郡张爰。钤印:张爰和印、大千、摩邪精舍
   此幅《万仞峨眉》未落年款,从画风和“摩耶精舍”朱文印断此作品当属大千八十岁以后,定居台湾新住宅名“摩耶精舍”后所作。峨眉山地处四川境内,与同是四川境内的青城山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美名。张大千对家乡的这两座山再熟悉不过了,曾以两山景色为题材画过许多山水。大千在这幅作品中以青色和绿色为基调,于单纯处见纷繁,以粉色作衬托,红色作点缀,细微处见变化,形象明丽,融具象于抽象的意蕴中,以具象为主导,不忘传统,追求现代,既用传统的点线勾勒山、树、房,又用现代开创的“泼彩”描绘山中云雾,古今合璧,相应成辉,堪属晚年精品之力作。

 

            


            华山苍龙岭  立轴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款识:百尺苍龙岭,垂天翼大云。明星怀玉女,大树老将军。此间宜痛哭,何处见尘氛。济胜夸腰脚,猿猱得旧群。六十八年秋,八十叟爰。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居士(朱文)、长共天淮老(白文)
   
苍龙岭是西岳华山的著名险道之一。“自古华山一条路”,相传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游华山,鼓足勇气爬上苍龙岭,回头一望,见山路如此险绝,大惊失色,认为难以生还,于是写了遗书投下山涧,放声痛哭,后人遂把此地命名为韩愈投书处,山势之险觉如此。此图布局高远,充实饱满。画中云岩出没,虚实相生,峰峦如怒,一条山路蜿蜒盘旋,如苍龙腾空,惊险万状。

 

              


            松山观瀑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题识∶求放心疑骑日月,得闲身已到蓬莱。六十八年七月,摩耶精舍八十一叟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摩耶精舍、己未
   
此图为大千居士八十一岁时所作,前景画乔松盘踞,树杪悬飞瀑两股,蜿蜒跌宕而下,水雾弥漫之间有高士拢袖而立,若听流泉,若吸烟霞;对面则有高山峨峨,以大千晚期惯用的泼墨法泼出大片苍茫浑厚的山体,再以细笔勾勒,用线玲珑婉曲亦不失拔,颇得清湘道人神髓。

 

              


            泥凼风景图  设色纸本1979年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是张大千根据何应钦向他所描述的贵州老家兴义县泥凼镇的风景凭想象画成,为贺何应钦将军90大寿。此图近景画林木环掩屋宇,泼墨泼彩,色泽鲜丽,后耸悬崖削壁,以干笔皴擦,笔势雄劲,颇状林壑之美。画中泥凼小镇那参差错落的房舍、崎岖的羊肠小路,令人心驰神往,那高耸的悬崖峭壁,那南方小镇的风土人情,那泥凼石林的绮丽风光,如一幅长卷在眼前飘过。

 

             


            与山河并寿图 立轴 1979年作
   款识:贵州义兴县西南群山峰峦雄丽有泥荡者,吾友何上将军之故居也是,地北有悬崖峭壁其顶名“观崖”。乡人称之为“点将台”,东望日出。平望野,千里地灵如此兄生人杰,岁在己未春,上将军年跻九十,生平功在国家,当兮人瑞,昔杜少陵有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曲尽其林壑之美,惜广文未为作画,余取少陵诗意写此图,以祝上将军与河山并寿。大千弟张爰台北外双溪摩耶精舍。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千八十以后作、摩耶精舍
   此图是大千为国民党元老何应钦90大寿所作。从题识中可知,何应钦故居为贵州省兴义市泥荡镇(现泥凼镇)点将台(现己建成“何应钦故居”),此处乃其父精心挑选的风水宝地,当年其父请风水大师反复踏勘地形位置,走至半山腰时发现此处地面潮湿,便派人挖掘,竞刨出一股清泉。此位置背靠大山前朝桂北丘陵,千山万壑,好像百万雄狮,后面大山犹如统兵大将,此地势被称为“千峰来朝,万山俯首,大将点兵”,故将此泉眼处称为“贴将台”。题跋中所说杜少陵诗意应为《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张大千借用诗中何将军之名,创作此图以祝何上将军与山河并寿,是张大千运用传统技法、精心绘制而成。此图枝杆交错略施红点,信笔随意技法老到;石台之上高士安翔端坐,放眼远眺,似有所悟。画面宁静,色彩丰富,是其晚年的精品之作。

 

             


            溪山萧寺  镜片 纸本 1979年作
   
中国画自古以来崇尚清雅飘逸,要使画品超脱,最好不食人间烟火。大千之笔,美在纯凈无瑕;其画品意境之高,堪称独步。这是一帧张大千在摩耶精舍的遣笔之作。摩耶精舍,山环水绕,环境雅致,草木华滋,山川清淑,正是诞生艺术佳品的天然空间。张大千晚年在摩耶精舍的笔墨造诣不断千锤百炼,虽然饱受目疾的困扰,但是他胸中的奇情却是丝毫不受干涉,反而愈加壮观醇美。该画作于1979年,正是伊人笔墨渐造高华之时。此帧《溪山萧寺图》笔墨纯粹娴熟,造境情境高古,山岳遥相呼应,虚实在对应中升华。中景一段,尤为开阔壮美,大量的留白很好的衔接了远景和近景,又将中景的小桥突出出来,笔墨奇幻,美不胜收。惜上款人不欲为人知晓自己的身份,以墨涂之,成为小小瑕疵

 

            


            秋山图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题识:千山渴雨秋如赭,丛木含风暮色苍。剪取银河天一尺,石溪流绕复清湘。六十八年己未,八十一叟爰。钤印:大千唯印大年、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富春旧游图
   
识:偶意富春旧游,以子久法写此似。泽民先生法教,大千居士。钤印:张爰(白)、大千(朱)
   此帧《富春旧游图》,是张大千回忆起富春旧游,以黄公望的笔意挥洒而成的。张大千晚年流离于海外,对故国常怀思乡热忱,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乃有此笔墨,实为情绪之自然流露。张大千的遣笔用墨出入于古人,名为仿黄公望,实际上添加了自己的理解在里面,正是源于这种俯拾万物的胸怀,才能成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一座独秀的高峰。大千的一生,是登千山、阅百川的一生,他画得不是书斋山水,而是山水的真实境界。他的足迹遍及南北,凡是古圣先贤游览之山川河岳,无不沿波讨源,饱游饫看。大千对富春江极为推重,富春江流贯浙江省桐庐、富阳两县,号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大千笔墨,臻于化境,看大千的山水画,能够领悟到道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故他能“直造古人不到处”。观《富春旧游图》,乃大千之桑榆晚笔,渐变所尚,虽衰微目力,心何有不能,毅力恒心之上,非独情迁也。

 

             


            晚山静悠  立轴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题识:木叶含风静,千山尚绿肥。微晖弄晴晚,犹暖旧林扉。六十八年秋,摩耶精舍写并题,八十一叟爰。钤印:张大千、寂苦斋、己亥己巳戊寅辛酉、摩耶精舍
   《晚山静悠图》创作于己未(1979年),时张大千81岁高龄,定居台湾。大千晚年的作品将传统笔法与泼墨泼彩的技法融合在一起。近景的中景的山石有清晰的轮廓线,但山体是通过墨色层层渲染出来的,皴笔不多,仅以色彩的冷暖与墨色的浓淡表现出山石的体积感和质感,冷色调的山林间散布着的红屋顶为画面增添了温馨的氛围。远山在弥漫的雾气中显出不规则的形状,这种效果正是画家在其晚年的泼墨泼彩技法中探索出来的。整幅笔墨潇洒率意,意境宁静清旷。张大千画雄奇多变的山水,既得益于古人滋给养分,还受到了董其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的影响。

 

              


             黄山光明顶 镜框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题识:黄山光明顶。六十八年己未八月摩耶精舍写似,八十一叟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摩耶精舍、大千毫发、己亥己巳戌寅辛酉
   张大千曾于1927年、1931年、1936年三游黄山,并吟诗作赋,尽情讴歌,名川大山中,先生独爱黄山并推为第一,直至晚年侨居海外,依然魂牵梦绕,恋恋不忘黄山美景,黄山之天都峰、始信峰、光明顶、莲花峰等名胜俱入笔下,皆烟云缥缈,变幻万千,大受艺坛人士及观众赞赏。日本画人并推崇张大千为“现代黄山画派始祖”。此幅作品为大千先生晚年佳作,画风已登峰造极,其意象万千的泼墨泼彩被广为推崇,另一类笔简墨淡,惜墨如金之精品闲作渐为人爱。画中大千先生以兼泼墨带写意的手法,描绘云雾缭绕的山林,光明顶上,险峰峻岭,奇石怪松,持杖老翁极目远眺,与天地融合,颇有君临天下之气势。

 

            


            长风万里  镜片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款识:万里之行,从此始矣。六十八年己未闰六月,贤贤世讲负笈美东,写诸葛公语以送其行。八十一叟爰,摩耶精舍。钤印:张爰(白)、大千居士(朱)
   1976年大千78岁时举家移居台北。于台北市外双溪亲自设计、营建摩耶精舍,1978年完工。精舍是一座两层四合院建筑,中有天井,庭院宽广,园林造景艺术气息浓郁,是大千晚年的最后居所。大千晚年创作,限于目力和健康状况,在泼墨、泼彩外,多为写意之作,作品老笔纷披,雄恣豪放,多以气魄取胜。此画是为友人后辈负笈远游送行而作,以阔笔写意为之,绘江天寥廓,孤帆远去,近景石岸,杂树萧疏。题诸葛亮送吴使语“万里之行,从此始矣”,寄托了大千对晚辈的期许、勉励之情。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秋山萧寺  立轴 设色纸本1979年作  (494.5万元,2012年5月中国嘉德)
   题识:平生低首王黄鹤,鬼面牛毛几辈夸。偶为若翁成宅相,未应似舅始家。王叔明有秋山萧寺,为世名迹,庞莱翁虚斋所藏,四十年前尝数数观赏此写其意,未能一一位置。古人云师其心,不师其迹,良以自愧。六十八年己未嘉平月,八十叟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千豪发、摩耶精舍、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石涛可称张大千艺术上的“楷模”,当他追源溯流而找到石涛技法的渊源王蒙及董源、巨然时,对王蒙的研习便成为他终身不辍的功课。这幅作于张大千八十岁之际的《秋山萧寺图》,即此种研习之精品。由款题可知,张大千曾在本幅画成四十年前,于收藏大家庞元济处,得观王蒙《秋山萧寺图》真迹。初观原作尚不能得其真意,四十年艺途之后,张大千尽得王叔名笔墨技法精髓,遂下笔临摹。又将其自创泼墨泼彩之法融于其间,故而此作堪称张大千化古法为己用的创新之作。全画以淡色浅绛为主,绝少勾勒皴擦。于山石阴阳两面分施淡赭石、淡花青色敷染,以标明山峰的阴阳背向,其色调淡雅,见文人逸致。画作之纸亦精挑细选,其纸质细润,光滑如镜,下笔顺畅不滞,发墨淋漓不黯;既师法前贤,则所呈色泽沉稳内敛,燥猛之气全消,古意渗溢纸上,益收牡丹绿叶之效。画家心思之细巧,于此尽见矣。此作正如题跋中大千自云“古人云师其心,不师其迹”一般,画面结构取王蒙满实繁密而不失空灵的典型构图,又舍其解锁、牛毛等绵密笔法,而以自创的墨彩晕染之法敷染山石质量。作品于黄鹤山樵之法中出入自如,足见张大千晚年笔墨精熟之功。

 

              


            仿郭熙幽谷图  立轴1980年作
   款识:郭河熙幽谷图(河阳)。此图为安麓邨旧物,清末归西江蔡金台先生。先生与先衡阳曾农髯师为至友,其所收藏往往寄存斋中,三十年前两公俱归道山,此画遂不知落于谁氏矣。予尝为髯橅之,尚能记其大略,摩耶精舍与二三朋好闲话,为拟写之。六十九年岁庚申岁不尽日,八十二叟爰。此原画本为半幅,若能窥全豹,其构景幽邃当不可思胜也。大千再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千唯印大年
   《幽谷图》为北宋郭熙名作,旧藏宣和内府,康干时为安岐所得,清末时归庐山蔡金台。张大千应是三十年代居沪时通过曾农髯见到此画
当时的大千正在摹古、临古上下功夫,遇名作佳构必临橅之,于此幅郭河阳名作想必得力良多,大千晚年泼彩巨制《幽谷图》其实就是对郭河阳此幅的“现代性翻译”。
   此幅《幽谷图》为大千1980年所作,时大千已返台定居四载,亦已迁入摩耶精舍,安享晚年。而其画风亦由绚烂至平淡,渐趋朴茂厚重。此幅多用干笔写出,布局结构与郭河阳原作相几类似,时隔多年,依然熟稔于胸,大千“背临”的功夫可见一般。整幅苍厚拙重,人画俱老。大千于一侧配以长题叙其原委,益增此幅美术“史”之意义。

 

           

    

          秋水春云 镜心 设色纸本 1980年作              秋水春云 镜心 设色纸本 1981年作
   题识:秋水春云万里空,酒壶书卷一孤蓬。多情只为闲鸥鹭,留得诗人作钓翁。元人黄庚句,清湘老人尝数数写之,大风堂亦收得三本,境各不同。予亦自抒胸肠间,意为之也。八十二叟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东西南北之人、大千豪发

 

              


            归渔图  镜框 设色纸本 1981年作
   题识:闲钓溪渔渔满串,旋沽邨酒酒盈尊。迎来诗得挂船处,秋水斜阳树一根。辛酉六月二十六日,吾乡吕半隐先生句意,八十三叟爰。钤印:摩耶精舍、辛酉、张爰、大千居士
   张大千的山水画,无论繁密抑或简括,都体现出他深厚的传统功力。本幅山水写吕半隐诗意。山石树木、茅屋汀渚、小草渔夫,依旧是他的传统画法,惟笔墨较前粗简,布局亦较空疏,但唯其简括空疏,益显其化裁之功。此幅《归渔图》,是他晚年变法以后少画的传统山水,从中可以体察张大千对传统绘画的那种心底里的情愫。吕半隐为吕潜号。吕潜,字孔昭、石山,号半隐、耘叟,四川遂宁人,侨居江苏泰州。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明亡后不仕,以诗画自遣。

 

              


            峰峻茂林 水墨纸本 1981年作
   题识:此画约畧似方壸。见近代名摄影家制作,乃知我识见之卓绝也。辛酉(1981年)端前月,八十三叟,爰。 钤印:张爰、大千父
   题跋:方字似肖,夕字似月,知予昏眊可掣可慨也,爰。 钤印:大千唯印大年

 

             

            金刚山虎头岩 设色纸本 辛酉(1981年)作
   题识:乍别金刚五十秋,老夫无日不神游。何当结个茅亭子,作画朝朝看虎头。七十年辛酉二月初三日。基洞仁兄明日即返珂里,来别摩耶精舍。因写贵国金刚山虎头岩以赠其行。愧未能传其雄姿猛势,聊以寄意尔。八十三叟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摩耶精舍、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此画描绘的山景是朝鲜胜景金刚山的虎头岩,张大千先生在1927年秋冬之际,随日本古董商江腾陶雄从上海前往平壤,曾游历此一名山。由于大千先生认为“朝鲜金刚山大似我国黄山”,因此在30年左右多见大千画该山景致。
   大千此画以简笔勾出金刚山虎头岩的“雄姿猛势”,岩下的山崖上筑有茅亭一座,正符“何当结个茅亭子”的诗意,当然也是为了要“朝朝看虎头”。现在因为一位韩国友人,触动大千对早年恋情的回忆,历历往事涌上心头,却早已人事全非,在这种不胜唏嘘的情怀下描绘此景,景色如何已成为次要,金刚山虎头岩也只不过是创作的借口,或移情的寄托。
 
            

            忆蜀中山水  镜框 设色纸本 1982年作
   题识:扬雄投阁动微尘,庾信江南白发新。何必文章惊海内,稍怜林壑念闲身。七十一年上元,忆蜀中山水,以一峰道人笔法写此寄意。八十四叟爰,台北外双溪摩耶精舍,海棠盛开。钤印:张爰、大千父、壬戌、己巳己亥戊寅辛酉、摩耶精舍
 

            


            高士观云  镜框 设色纸本1982年作  (575万元,2011年12月北京传是秋拍)
   
识:人家在仙掌,云气欲生衣。此右丞逸诗也,数见董思翁写之。予以二石笔法图写拙重逊思翁清矣。七十一年九月,似桂祥仁兄方家教正,八十四叟爰,台北外双溪摩耶精舍。钤印:摩耶精舍、壬戌、张爰私印、大千、大千豪发
   此幅作品是张大千送给罗桂祥的画作,系画家晚年精品力作,山峦上层次丰富的皴染,人物以及画面右下方景物的描写,都折射出作者的才华以及功力,由于晚年的大千目力已大不如前,故此类作品已数少见之作。多年来的积累,以及画家灵活多变的才华,充分体现他的实力、热诚、和经历,是他一生超过六十五年艺术生涯及其丰富游历的见证。

 
              

            秋水野航  镜心 设色纸本 1982年作
   《秋水野行》作于1982年,是张大千去世前一年的浅绛山水。张大千晚年的此类作品,虽然用笔设色不离物象的客观依据,但早已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自出机杼,不拘绳法。所作不论大幅还是小品,用笔老辣浑厚,局部如水口坡岸有时亦能刻画细致,设色苍润,风采动人,尤以意境胜。这幅作品描绘的是杜甫七律《与朱山人》的诗意画。江面开阔,月出东山,渔舟横渡,一片诗情画意。画幅中间以大片空白寓意江水,近景草木丰茂,远景以坡岸给予构图呼应。观此图,使人往,思此图,意飞扬,它成功地再现了古诗中描绘的场景。杜甫诗云:“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大千先生书写时将“恰”改为了“才”。
 

              


            天际归舟  镜心 设色纸本 1982年作
   款识:天际识归舟,云中辨烟树。壬戌之秋,八十四叟爰,外双溪摩耶精舍。钤印:西川张爰、金石同寿
   《天际归舟》作于1982年,大千居士八十四岁之时,是其晚期代表精品。张大千的疏朗用笔和倾侧的构图想要表现的是一种气势和张力,此外这和张大千晚年目力衰微但又倾心于绘画有直接关系。《天际归舟》题跋曰:“天际归舟,云中辨烟树”,几缕怀乡之情跃然纸上。《天际归舟》笔墨积微,真思卓然,气韵升华,冷逸绚烂。山林的空蒙之间,恍惚间如雷雨之澄霁,杳渺无穷。色彩冷静的交织,则给人一种华丽矜持的控制力,如梦如幻。从构图上看,取势生动,江平如练,高士远眺,画面意境高古,耐人寻味。画面右侧留白象征开阔的云水;远山略略取石涛法,以虚笔写山之崔嵬,近景高士独立,夭矫的孤松盘旋,曲折的小路游神,寥廓江天之上,画意浮动。中国传统绘画以意境为最,而构造意境最直接的办法则是物象之间位置关系的处理。因此,虚实、掩映、疏密等的优劣就直接关系到意境高低。深得古法的张大千深谙此中机妙的,该画着墨不多,左实右虚,类似于马远、夏圭式的构图,妙在以虚胜实,写出高士内心的孤高冷逸。大千笔墨,臻于化境,看大千的山水画,能够领悟到道家思想对他的影响。

 

            


            峨眉佛光  设色纸本1982年作 (132万元,2005年11月中国嘉德)
   
识:非云非雾起层空,异彩奇辉自不同。试向石台高处望,人人都在佛光中。峨眉佛光,南海老画师黄君璧同见之,二人影俱摄入光中,今不可复得,重游也写此怅然。八十四叟爰。钤印:张爰、大千父、壬戌、己亥己巳戊寅辛酉、大千豪发、摩耶精舍
   峨眉山给予了张大千极其丰富的创作灵感,在去台和侨居巴西期间,他还创作了多幅以峨眉山为题材的画作。如1953年作《峨眉山水图》赠送波士顿美术博物馆;1955年在日本东京作《峨眉云霭图》;1960年在巴西“八德园”作《峨眉三顶》;1981年在台北“摩耶精舍”作《峨眉奇峰图》,题诗云:“峨眉山仞插高天,五岳无因与并肩。削壁云峦看已遍,奇峰朵朵出青莲。”此幅写于1982年,大千先生垂暮之年,回忆四十年前与黄君璧同游峨眉,此生之余不可能再亲眼得见故乡的壮美山川而怅然唏嘘。

 

 

张大千常用印:

  张大千作画特别讲究用印,对作画用印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的印章,包括姓名、字号、吉祥、籍贯、斋堂、画室、屋舍、收藏、合作、干支、闲章等,为数甚多。我国画坛上以明代沈石田和现代齐白石是印章较多的著名画家,而张大千丹青所用印章的印文种类已近200种,有的一种印文印章就有数方,乃至数十方之多。齐白石素有“三百石印富翁”之称,那么张大千可以说是一位“五百石印富翁”了。据说,他有一个习惯,每隔五年就要将所用的印章全部更换,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一新耳目,更主要的是防止他人仿制假造,他所用的印章,除了本人所制外,有的是出自陈巨来、方介堪、王雪民等篆刻名家之手。张大千还有一方英文的圆章和一方满文“己亥己已戊寅辛酉”印,在中国画上钤盖英文印章,可算是我国绘画史上空前的了。
  张大千丹青用印有其规律、仕女画多钤“摩登戒体”印;山水画多钤“大千眼底”、“自诩名山足此生”印,凡得意之作多钤“大掌握”印;在青城山上清宫所作的多钤“上清借居”、“青城客”印;钤“八德园”、“五亭湖”印的作品多在巴西所作,钤“环荜庵”印的作品多在美国所作,钤“摩耶精舍”印的作品,是在台湾省台北市双溪摩耶精舍所作。
  张大千作画写生,主张“观察物态,悟彻物之神韵”,从用印中,也可以充分看出他丰富的生活阅历。他登黄山,一去数月不回,篆刻了“三到黄山绝顶人”、“无限离情无穷江山无边山色”、“长共天难老”图章。登峨嵋山作画,则钤“可以横绝峨嵋巅”、“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采风华山,钤“三峰天外宁重游”、“万里写入胸怀间”。游雁荡山,多钤“东西南北之人”、“别时容易”。到敦煌探索壁画艺术,他就钤“老弃敦煌”、“千秋愿”、“直造古人不到处”等印。
  有人说张大千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从其一生所用的印章来看,就他的姓名、字号印中,有“长须张郎三十八”、“大千眼底”、“千千千”;他的吉祥、籍贯印中,有“大千无恙”、“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四川张八”、“下里巴人”;收藏印中,有“藏之大千”、“不负古人告后人”、“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闲章中,有“乞食人间尚未归”、“自嫌尚有人间意”、“春愁怎画”、“东西南北之人”、“辟浑沌手”、“苦瓜滋味”。其六十岁以后的作品,多钤“一只眼”、“老奴”、“以介眉寿”、“百岁千秋”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大千山水画赏析之十六
张大千山水画作品欣赏(一百四十五)
张大千山水画欣赏(八)
【张大千1978年作品】书画拍卖集成
张大千的118方印章,难得一见!
张大千先生花鸟画遗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