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暑

中暑--—中医验方笔记

 症状:体温升高至38-39℃、面色潮红、皮肤灼热、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汗出淋漓、表皮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
    原因:轻症中暑
    外治:
    滴药法----中暑昏迷
    材料:生姜5两、韭菜5两。
    用法:生姜或韭菜捣烂取汁,滴入鼻内。每侧鼻孔滴入5滴,每15分钟滴1次,直到苏醒为止。
    贴药法----头晕、头痛、烦渴多饮
    材料:地龙5钱、吴茱萸5钱。
    用法:将药材研成末,取适量加水调成糊状,敷在涌泉穴,纱布盖住,以透气胶
    带固定,1日换药1次。
    刮痧:是以平整的陶瓷汤匙,或是硬币,沾清水刮选定的部位,沿着同一方向刮,刮至潮红,力道过轻则无治疗效果,过重则损伤皮肤,如一刮即见深色,或起水泡,为病重之兆,宜多刮几处,刮的部位为眉心、两太阳穴、颈部上下直刮、脊柱正中和两旁、两肩部、四肢也可以。
    注意
    1、 简单处理轻症中暑神智清醒者,让他采半坐卧位,饮淡盐水,冷湿毛巾敷拭身体以降温,再按摩四肢来散热。降温需至38℃,若无体温计,可以脉搏次数为准,冷却患者至脉搏数降至110次以下。
    2、 炎热季节工作,需注意降温与通风,以及准备清凉饮料来预防暑热。饮食需清淡,不宜浓煎厚味,或是油腻不清爽,重口味会增加脾胃负担,饥饿状态也需避免高温下劳动。  
    3、 中暑昏迷者,需急速移置阴凉处,但是不可以躺卧在湿冷地,因为湿冷刺激使皮肤血管收缩,出现寒战,体内产热增加,不利于降温和散热。
    4、 中暑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痛性痉挛,常发生在剧烈劳动流汗之后,只补充水分而未补充盐分,尤其是氯化钠丧失过多,使随意肌发生痛性痉挛,并不直接与高温有关。
    5、 日射病:是因夏季烈日曝晒所致的中暑。因为血管收缩不稳,血液滞留在四肢或内脏,或称为热昏倒,只要移置阴凉通风处,即可自然缓解,小学生开朝会过久而中暑者,当属于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病365:夏至时节 天气炎热当防中暑
【转载】中暑分型
四肢冰凉、脉搏微弱、四肢皮肤发白发紫、小腿疼——四肢的动脉血管堵了
三伏天,送给你最全的防中暑、治中暑攻略!
盛夏防中暑
中暑预防与应急处理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