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曲 | 黄河边的长城古塞焦尾城

2017-11-13 秦文理 


焦尾城护村楼旧照,原集义城堡楼,建于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 


河曲焦尾城最早名为集义城堡,明初因战事而设,清同治版《河曲县志》载:县东北10里,明代正统间建集义城堡。早废。设把总1员,外委1员,兵74名,马4匹。清雍正年间设经制把总1员,马战兵20名,步战兵64名,守兵16名,马22匹。同治时置外委1员,马兵3名,战兵19名,守兵23名,马2匹。


分别设防4处,赵家口、娘娘口、鲁家口、秦家口。驻兵19名:赵家口兵10名,娘娘口兵3名,靖虎二墩兵3名,黑土一墩兵3名。光绪时驻兵30名。


明中期集义城堡和桦林堡、楼子营堡、罗圈堡作为屯粮的边堡之一,后废。清代未加修缮。到80年代残留护村楼一座、堡门洞一处。历史上,焦尾城堡作为河曲长城沿线上的重要边堡,处于防卫的第一线,胡人冬季踏冰而来,首当其冲,防卫尤其重要。


 翻开历史的一页:大队的胡马骑兵,蚁集于黄河对岸的马栅,号称“骄胡十万”。而设在罗圈堡的瞭望哨已把情况尽收眼底,胡骑南下,处在边塞第一线的焦尾城堡,其形势之紧迫,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大明朝在“土木之变”后,套地的蒙古鄂尔多斯部落首领“也先”不但从宣化、大同进攻明王朝,也从就近的河曲、府谷大规模进犯 、攻城略地,河曲境内多次发生大规模的血战。


 现焦尾城村内的许多地名也大都与军事有关。“堡里头”所指的堡就是最早的“集义城堡”,堡内有碟楼一座,另有堡城墙残垣一段、堡门洞一处。碟楼名曰:“护村楼”,居城堡的正北方,其形制之大,砖雕之华美 ,远在县城护城楼之上。我们从现存的八十年代的一张老照片上依然可辨其典型的明代风格,券洞和箭窗比清代的更修长,而且顶部有明显的出水口,整个楼墩更显挺拔伟岸。箭窗设置为东西两两相对,而南北不同,因北方处于防御的方向,所以北部的箭窗多于南部。南三北五箭窗的作用是用来防御进攻的敌人而建。城堡往南,现焦尾城的中心地原名“营房头前”,应是当年驻扎戍卒的地方。再往南,现村委所在地原名“校场”,应是昔日操练兵马的地方。过了小河,往西一带叫“营路上”,是当年戍卒守边巡防的必经之地了。这些小地名向人们提示:这里曾经是一大的军事要塞。村外,由“营路上”到“水壕口”有一段高1米,长1公里,宽2--3米的残垣,这一段叫“二道边”,据说这是秦始皇修的古长城。再往外,就是沿河而下,经鲁家口、秦家口到城关、侯家口的明长城了。沿长城而建的碟楼俗称“楼墩”,在焦尾城这一段建有5座,老百姓给起了很美的名字:头老虎楼墩、二老虎楼墩、三老虎楼墩、四老虎楼墩、五老虎楼墩。所以民间有焦尾城“五虎雄踞 、双边护卫 、一河环绕”之说,可见当年长城焦尾城段是何等的固若金汤。可以骄傲地说,在长城环绕河曲的数百公里内,焦尾城是和它关系最密切的。长城只有经过焦尾城时,才那么多情,留下那么多的碟楼、烽堠、城堡与传说。


清人有诗赞曰:

北迤长城十里遥,

营房墩堠宛凌霄;

黄云遍履千畦稼,

碧涧常横百尺桥;

地已临边期有备,

官能率下赖同僚;

严疆倘得鸣琴理,

桐韵何妨任尾焦。



秋染长城,黄沙土上几万里。北望苍穹,一龙横亘固北陲。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能点烽火是英雄,抬首穹苍,画明灯一盏。



雪拥长城  英雄本色



蛇舞长城雪,马嘶北国风。



赤兔苍龙势逐银汉!壮哉地辟中原,云垂大野,东穷碧海,西带黄河千秋形胜?雄且哀矣,羞同尧舜参今古;

 峨山紫塞固若金汤?悲乎妇依湿枕,夫负香衾,绶摆耀辉,刀挥退日多少豪杰!爱并痛着,待与重黎祭乾坤。



往事乾坤在,残墙草木遮。流名属边将,旧业作公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君子津文化旅游公园构想
河曲长城
王炜:楼子营访旧 罗圈保探幽
(263)宽城马占燚获“长城”网络征文第二名
黄河老牛湾之行,感受边塞风情
山西长城的历史与现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