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网-评:高水平华人科学家开始海归

刚刚看了如上这篇博文,这里面我要换个角度了。在我看来,这片文章中最重要的核心问题是工资--税后40万。本人并不是盯着钱看,但是这里面反映的问题却是 值得深思的

饶能拿到这个工资,回来全职工作,我觉得这非常好!这个工资的确不比国外的高,但是在国内来讲,是非常合理的工资!你要是给饶先生大量的科研经费,然后说每年的薪津是4万而不是40万,你觉得他能回来吗?他也是人,需要职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是一个国际化的环境,当薪水可以国际看齐的时候,科研环境,对国家的认同感就可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这种工资环境下,我觉得不是一个饶先生,而是绝大多数国外的中国学者都会认真考虑回国发展的。所以说是使命感等等要他回国发展,我看不如改一下,叫做“合理的薪酬体系吸引高水平华人科学家海归”

这个题目很俗,对吧!但是很科学!科学本身的却需要献身,需要爱国精神。但是科学从自然中来,利用科学规律,服务人类社会。所以科学家不是仙人,不可能脱离自然与社会独立存在,强调他们的奉献精神超过其他本身就是反社会反人类的唯心主意,本身就不是一个科学观点。欧美所超越我们的,不仅仅是研究人员的素质,更重要的是科研体系,这种科研体系是以研究人员作为核心的,比如薪酬,秘书,决策等等。过分的强调献身精神,其实就是对建立科研体系的真实逃避。因为体系的建立实在是太复杂了,比如学校的行政优先,庞大后勤,低薪酬体系,几乎没有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秘书服务体系。这些体系需要打破的东西太多了!

合理的薪酬体系,不仅仅会吸引海外的高素质学者参与国内的研究,对于国内来说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以同等学历来说,科研者的工资在同年龄段来讲是最低的,这直接导致大量的基础研究人才选择改变专业,进入企业,或者出国。本科水平较好的前一半学生很多择出国,高校我们自己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毕业后基本选择是从事一份几千元月薪的工作,脱离研究工作。人才的流失如此严重,和薪酬体系难道没有关系吗?目前留在体系内的研究人员也深受低工资之苦,而且还受到学校的种种盘剥,比如教工想租学校所有的一套50平米的房子,要付出一半的工资。如果两居室,就是全部的工资。这种研究队伍,能有什么战斗力?想办法去捞钱倒是很真实的。合理的薪酬体系,可以使研究人员脱离薪酬的层次,而更多的考虑科研和爱国。同时这种体系将极大地吸引尖端人才,形成有效的竞争。而这种国际尖端的基础研究,不正需要这种人才和竞争吗?

在以前的博文中,我曾经说我们的科研体系重仪器,轻人才。人才的收入和在学校的地位就与其所肩负的国际先进的研究课题和社会道德责任不匹配。所以我们拿着比国外先进的仪器做比国外落后的工作。决定科研质量的是人,对人的不重视必定会有相应的结果。而我们目前看到的,是高涨的CPI,房价,学校的房租达到空前的45元每米,同学里面工资最低,这种低层次的,关于生活本身的考虑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热情。而这种情形目前变得越来越糟,而不是更好。

拥有饶先生同样的薪酬,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他表示了整个社会对科学在社会中地位的认知。但愿,饶先生的情况是一个开始,而不是又一次“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故事。让我们认认真真地讨论怎么建立一个真正的科研体系,特别是以研究者为核心的体系,而不是讨论谁的成就比谁大。这不是自我意识的膨胀,这是每个研究者都能够切身体会的体制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何让科研人员坐住坐稳“冷板凳”
怎样做出好的科学研究? | 科技评论主题站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标准答案”型思维方式不可取!康乐院士谈百年诺奖启示
华人5大世界级科学家,钱学森第三,华罗庚未上榜,谁排名第一?
“标准答案”型思维方式不可取——康乐院士谈百年诺奖启示
施一公:技术、问题与体系是科研三要素(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