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识人本领强,曾在日记里偷偷评价慈禧

晚清有四大中兴之臣,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清朝后期出现了短暂的“同治中兴”,如果没有他们,清朝恐怕早就灭亡了,奈何慈禧太后抱残守缺,坚守落后的封建帝制,最终导致所有人的努力付诸东流,清朝也未能摆脱灭亡的命运。

如果要给晚清四大名臣排个序,曾国藩当之无愧是第一人,无论是为人、为官、为学,就连后来如日中天、不可一世的李鸿章都要亲切地称呼其一声老师。曾国藩还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尤其是《文正公文集》中的《家书》,现如今很多人都将其视为珍宝,作为自勉及教育他人的宝典。

曾国藩不仅有才学、会做人,识人的本领也很了得,他看人之准,有人甚至猜想曾国藩是不是懂得“相面术”,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曾国藩识人的本领,其实是取决于他自己的见多识广,以及经历过太多的事,如此一来,看人当然比常人准很多。被曾国藩识过的人数不胜数,其中就包括李鸿章、刘铭传,甚至还有慈禧太后。

李鸿章称曾国藩为老师,不单因其当年拜在曾国藩门下,主要还是感激曾国藩的知遇之恩,李鸿章原本仕途不顺,后来组建淮军、建功立业,都少不了曾国藩的帮助,二人也是彼此互相欣赏,李鸿章评价曾国藩:“我从师多矣,毋若此老翁之善教者……至此如识指南针,获益匪浅”,曾国藩评价李鸿章:“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

小有名气的李鸿章,有一次向曾国藩引荐了三个人,李鸿章对此三个人都很重视,于是想让老师掌掌眼,看他们分别适合什么样的职位,曾国藩并未直接见他们,而是选择暗中观察,没过多久,只见其中两人已经有些不耐烦,而且嘴里不停地抱怨,只有第三个人格外镇定,还开始欣赏起墙上的字画,曾国藩断定此人将来是个将才,此人就是刘铭传。

话说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得到清廷的重视,主要还是因为他组织起了湘军,并且在与太平天国的战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曾国藩和他的湘军,清朝的命运或许早就被终结,在这场战争中,湘军的力量日趋庞大,战胜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完全具备自立为王的条件,但他并没有这样做,相反却主动解散了湘军,甘愿做清朝的一位臣子。

也许是对曾国藩心存不安,慈禧太后一直未接见这位大功臣,直到1869年农历十二月,曾国藩由两江调任直隶总督,慈禧太后才想起来要召见曾国藩,这也是二人第一次见面,距离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已经过去四年,也是慈禧掌权的第七个年头,此时慈禧、慈安两位太后还在“垂帘听政”。

曾国藩一直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他当天在日记里记下了与两宫太后见面的场景:“皇上向西坐,皇太后在后黄幔之内;慈安太后在南,慈禧太后在北……”日记里还记述了他对慈禧太后的评价:“两宫太后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慈安太后本就少语寡言,言外之意是说慈禧太后才学平常,见面所说的话没一句是有用。曾国藩准确地描述了慈禧太后的特点,可见其识人之术非同寻常。

也正是看过了太多的人,经历了太多的事,对别人的准确认识,也能够使自己更加准确地融入,也许他是对自己生前的杀戮太重有所悔恨,又或者是看透了清朝无可挽回的衰落,他在临终之前,把自己识人所得的感悟留给了子孙后代,并且告诫他们“慎独则心里平静,主敬则身体强健,追求仁爱则人高兴,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这四句话如今对我们每个人都适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讲述了鲜为人知的清代故事,并作出惊人预测
晚清预言家赵烈文
谁更狠?慈禧打算除掉手握重兵的曾国藩,结果手下两江总督被暗杀
曾国藩临终前要李鸿章“拥兵自重”,李鸿章没听懂,最终害惨中国
曾国藩第一次觐见两宫太后 回去后在日记里如此评价
四位清朝直隶总督的别样端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