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胆气不足的危害
1、现代人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是“抑郁”,其实,“抑郁”是胆气不足的结果,23:00-1:00(北京时间)为“子时”,胆经最旺,胆为少阳之气,即刚升起的太阳。如果胆气没有升起来,就相当于体内没有太阳,“十一脏腑取决非于胆”,如果胆的阳气不足,人所有的脏腑都是消极的。
2、阳气怎么才能升起来呢?滋阴潜阳,当你睡着了,为阴,在睡觉中才能把胆气升起来,如果不睡觉,不仅不升胆气,反而还在消耗胆气。当胆气被消耗了,人就开始害怕了,我们常讲胆大。胆小,指的就是胆气,“气以壮胆”,胆无气就没有胆量了,会出现惕惕不安,对周围非常敏感;善太息,就是常出气;多疑。委屈;洁癖,最后就形成了抑郁一年有四季,一天也有四季,晚上9点为“亥时”之初,是少阳之时,相当于四季节气里的“立冬”,太阳已经“睡了”,它在孕育着力量。这时候,人也应该入睡,如果熬夜,第二天就没有能量。有人认为,熬夜没什么,只要补觉就可以了,这是不懂“天人合一”的道理,人的生命离不开太阳的引力,所以,人力不借天力,无人力而言。 

怔忡门

人有得怔忡之症者,一遇拂情之事,或听逆耳之言,便觉心气怦怦上冲,有不能自主之势,似烦而非烦,似晕而非晕,人以为心虚之故也。然而心虚由于肝虚,肝虚则肺金必旺,以心弱不能制肺也。肺无火 炼,则金必制木,肝不能生金,而心气益困。故补心必须补肝,而补肝尤宜制肺。然而肺不可制也,肺乃娇脏,用寒凉以制肺,必致伤损脾胃,肺虽制矣,而脾胃受寒,不能运化水谷,则肝又何所取资,而肾又何能滋益,所以肺不宜制而宜养也。
人有得怔忡之症,日间少轻,至夜则重,欲思一睡熟而不可得者,人以为心虚之极也,谁知是肾气之乏乎。凡人夜卧则心气必下降于肾宫,惟肾水大耗,一如家贫,客至无力相延,客见主人之窘迫,自然不可久留,徘徊岐路,实乃 徨耳。治法大补其肾中之精,则肾气充足矣。方用心肾两交汤∶

熟地(一两) 山茱(八钱) 人参(五钱) 当归(五钱) 炒枣仁(八钱) 白芥子(五钱) 麦冬(三钱) 肉桂(三分) 茯神(三分),莲子芯(一钱)水煎服。

人有得怔忡之症,心常怦怦不安,常若有官事未了,人欲来捕之状,人以为心气之虚也,谁知是胆气之怯乎?夫胆属少阳,心之母也,母虚则子亦虚。惟是胆气虽虚,何便作怔忡之病?不知脏腑之气,皆取决于胆,胆气一虚,而脏腑之气皆无所遵从,而心尤无主,故怦怦而不安者,乃似乎怔忡,而实非怔忡也。治法徒补心而不补各脏腑之气,则怔忡之病不能痊;补各脏腑之气而不补胆之气,内无刚断之风,外有纷纭之扰,又安望心中之宁静乎!故必补胆之气,而后可以去怯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辨证录》 > 卷之四 怔忡门(三则)
怔忡
人有得怔忡之症,心常怦怦不安,常若有官事...
孩子智力发育莫忽视,中医专家来打气! || 健康之路(视频) 20170516
宇宙与生命探索之八:人体气脉论(三)
肝胆同治,心胆共治。坚胆汤,肝与胆为表里,心与胆为子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