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龚贤山水画赏析上



南山图  立轴水墨绢本乙卯(1675年)作
 

    款识:南山图。乙卯仲冬,龚贤。钤印:龚贤、锺山野老。
 
    古人常把南山比喻老人长寿,故所作南山图总显得巍峨崇高,令人有仰止之意。龚贤此图即是如此。茂林苳勃,松苍柏翠,高岗插天,泉瀑飞溅。山腰木末有烟云流走,益显峰高林深,气象峥嵘,尺幅巨大,是他极尽心力之作。乙卯为康熙十四年,半千时年五十七岁,正是由“白龚”转向“黑龚”,风格已经成熟之时。用绢素而烘染周至,墨气润淹,用笔则雄健刚硬,沉着痛快,从中可以窥见他出入沈周、吴镇,又得江山之助,而自成生面的独创精神。



匡庐瀑布  立轴水墨纸本
 

    题识:匡庐瀑布,武陵龚贤写。钤印:龚贤印、半千
    诗塘:天下名山可游处,不独可游还可居。借问此山在何许,斗牛分野惟匡庐。匡庐影落宫亭水,青青陡壁当天起。上头十日九日云,若其金形日无几。一泉遥见香垆峰,直下迢迢俨白龙。舍船初揖开光寺,磴道盘旋荫古松,转过黄俨更幽邃,逢着老僧皆百岁。两年难乱瀑布喧,落花啼鸟春如醉。五老相联似拍肩,生身疑在皇古前。峨峨独让汉阳顶,仿佛石潭空外悬。传闻夙昔三天子,□□广成轩辕是。□迹虽升丹树存,青鸾白猿乃其使。半面江湖纯浸天,东南吴越蔽苍烟。几时税驾经过此,到日惊疑我亦仙。自题画奉,伊翁老先生教。龚贤。

    此幅以“高远”法写匡庐峻拔之美,下揽深谷、上突危峰,笔墨苍厚,千笔万笔而成,画面“满”而不塞,以云带、流水透其气,是完全成熟的“黑龚”面目。观其此作曰“拙”,曰“重”,曰“大”,气象磅礴、包罗万有!传达出他“可登、可涉、可止、可安”的艺术境界追求,正如其自身所说:“大丘大壑,非读书养气,闭户数十年,未许轻易下笔。古人所以传者,天地秘藏之理,泄而为文章,以文章浩瀚之气而为书画。”本幅留名款数字,自题长诗为诗塘。所书七言咏匡庐古风,见诸其《香草堂集》,诗有画意、画含诗味,书法出入钟王,自成家数,与画作并称双美。而这种样式的作品,在其传世画作中亦堪称绝无仅有!





溪山无尽图  手卷 1680年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的绘制手法较特殊,是用册式而画如卷,前后共十二幅,每幅各具起止,既能独立欣赏,又可展开如卷。景物相互贯连融为一体,其间既布置起伏绵亘的山峦峰岭、瀑布流川,又有栈桥幽涧、草阁茅屋。构图繁复,场景博大。树石用笔苍劲,层层积染,反复皴擦,墨韵沉稳深秀。向阳部分和溪塘、云雾处则留白,层次鲜明,对比强烈。是龚氏山水长卷中之精品,历来为画史所重。根据卷后自跋,此图作于康熙十九年,公元一六八○年,作者六十二岁时,二年后始成。款署[江东龚贤画]。钤[龚贤]朱文、[野遗]白文方印。另钤有[吴兴沈翔云审定]、[曾藏吴兴沈翔云家]等收藏印。
 
 
 




江村渔隐图  立轴甲子(1684年)作
 
    款识:滩头结屋水为邻,除却凫鹥孰为亲。静壁春泉一道飞,白龙藏影见斜晖。醉醒醒惊开竹户,擎甆尽日看湖光。甲子上元画为玉壶先生半庙龚贤并题。印鉴:龚贤、半千。



 
 




仙山楼阁图  立轴纸本 1683年作
 

    款识:楼台一片是仙家,煮石为餐酿紫霞。常笑武陵避秦客,犹谈鸡犬与桑麻。昭阳大渊献清和望前画并题,为翁老亲翁。龚贤。印鉴:龚贤之印、半千、龚贤。
    龚贤的用墨最具特色,他主张墨气要厚、要润。为表现江南山水的滋润景象,他继承和发扬了宋人的积墨法,山石树木多次皴擦渲染,墨色极为浓重,但浓重中又有细微的深浅变化和巧妙的明暗对比。大部分轮廓线与皴染浑为一体,又适当留出高光和坚实的轮廓。发展了墨丰笔健的画法,形成浑厚苍秀沉郁的独特画风。用笔“秃而老”,在描写涧壑溪桥、茅亭古树时,不着晕染而气势自然,苍劲深厚。画山石皴擦多至十余次,而常以浓淡不同的厚重颜色,相当真实地刻划出湿润多雨的山林景色,具有一种厚重浓淡、沉雄郁茂的独特风格。作品赏析此图作于癸亥年(1683),林木劲挺,烟岚出没,墨色浑厚、润泽,为龚贤晚年精心之作。




半山楼台  立轴纸本
 

    款识:山半楼台近夕阳,闲凴棐几看湖光。呼儿入市沽村酒,倒载溪翁共一航。为兰约道翁画,并题。龚贤。印鉴:龚贤印、半千。
    龚贤隐居清凉山半亩园“栽花种竹,足不履市井”,江南烟雨,六朝气息,梦幻一样美丽的山峦,长江沿岸的浅滩疏林、孤帆远影,都成了他追求的美好的象征。龚贤的山水画,如不食烟火的人长啸于千仞之冈,濯足于万里之流。此幅《半山楼台图轴》,云起群峰,烟生丛林,山峦浑厚,草木华滋,楼台静穆,气象氤氲。用多遍积墨法,既有清晰的层次,又具朦胧的意境。是龚贤本传世作品中难得的精品。
 


浓荫消夏图  立轴水墨绫本
 

    题识:吾友梁鹪民性畏热,每四五月间必来乞余浓阴一幅消夏,以所居淮南无高山茂林也。兹清凉老人索画赠客,正当莺笋俱来之际,为作此图。客亦具鹪民之癖者耶?野遗生龚贤。钤印:龚贤、钟山野老
    此图据龚贤自题知为赠客消夏而作。画中高树茂林,岗峦幽深,流泉飞泻,境界静宓。因积墨恰到好处,故满纸峦润,如有水气弥漫。读之恍入深沟邃谷,烦溽之气顿消。龚贤题句似亦很自负,可见是得意之作。
 


古木山居图  立轴水墨绢本
 

      款识:农翠森寒玉,人家住半峰,众声如吼儿,云气俨游龙,时复临高阁,何须巢欲节,往来多鹿驾,弟子有商客。半亩龚贤画。钤印:半千。
      《古木山居》图以南京一带的山林为题材,描绘夏日山雨过后,山峦如洗,浓荫滴翠,大气湿润而明洁,万物生机盎然的自然景像。全画构图严谨笃实,浑厚滋润,寄情写实。具有黑、密、厚、润的特点。是龚贤晚年力作。此画作于吸水性较差的绢上,却完全没有一般绢上作画易于显出流滑的缺点,用笔皆老辣朴拙,沉着稳重,秃笔和尖笔兼用。秃笔取之圆浑苍劲,勾屋,皴擦,画树和点苔苍老有力。尖笔,旨在运用笔锋的流利转动,勾勒石廊,表现出石质的峭利感,是龚贤晚年常用的画法。用墨上,发挥半千以层层积墨见长的特点,虽不用泼墨,实具有泼墨淹润淋漓的效果,颇有宋人的用墨特点。写山石,多次皴擦点染,积而又积,以求浑厚苍润。画树木,用挺劲的墨线勾干,特点是干直枝疏,且多留白少皴。叶用墨极浓,也是由淡墨画起,多次加积而成,浓荫袭人,洇润欲滴。浓墨浑然中,显出丰富的墨色层次,表现出江南夏日密林浓荫的山水风光。
 
  




松林书屋  纸本设色 甲子(1684年)作   旅顺博物馆藏
 

      龚贤善画江南山水,笔墨劲利而苍厚潮润,此图大约是六十五岁所作,用董源,巨然法,层层皱染,山石晶莹浑厚,墨韵粲然,苍翠欲滴,亦是得力于他“积墨法”之功,山峦雄峻,山石林木墨韵浑厚,苍润欲滴,代表了龚贤山水画的风格面貌。
      款题“山中宰相陶贞白”云云,系指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曾仕齐。拜左御尉中将军,入梁,隐居于今江苏茅山,梁武帝萧衍礼聘不出,但接受朝廷国事咨询,人称“山中宰相”。龚贤是明遗民,入清不仕为布衣,此画寄意颇深,可为自况,实具感情色彩。自题七言诗一首,署款“甲子初秋半亩龚贤并题”。钤“臣贤私印”、“半千”二印。
 
 
 




群峰石潭  立轴水墨绫本 1686年作
 

      题识:度越群峰有石潭,瀑泉隐隐发幽光。人家更住青天上,摇曳鸡鸣春日长。丙寅冬龚贤画并题。钤印:龚贤、钟山野老。
      此作是龚贤画于1686年的一件“黑龚”精品,龚贤时年68岁。其“黑龚”已超出传统山水画的笔墨形式和意境藩篱。故其自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某种意义上,传统山水画用墨最忌惮浓墨和重墨,而龚贤反复皴染七八次的积墨方式使画面达到前所未有的乌黑润泽。龚贤喜欢以纸本作画,宣纸的洁白与墨的乌黑造成强烈的黑白对比。画面留白处,就是纸张自身的颜色,有着神秘的光感和气感,留下许多不确定的感受空间,既可以是黄昏、正午或者早晨山林反光的效果,也可以是雾气、云烟、水、雨或雪,或单纯的空白。

      龚贤的山水多是情绪或情调的发抒,蕴藉着画家深邃的感情,随着情调变动而流动。墨色的淋漓及留白,是江南的潮湿苍茫的生命体验。但他没有走向“伤怀”、“惆怅”,而明朗、蕴藉。他多画夏天,树木的繁盛更能体现出墨块的粗犷和张扬,远远超出了干枯和空寒的意境。在他的作品中,人物是不存在的,只剩下单纯的物,空房子但却没有人去楼空的慨叹。

  




  




  




云横峻岭  立轴水墨绫本
 

    款识:古人画使人见之生敬,其峦头派派如五岳,固知古人胸中不蓄残山剩水也,半亩龚贤。印文:臣贤私印(白文)
    此幅《山水》写万峦起伏,涧壑溪桥、丛林幽径,为典型的“黑龚”风格。墨气厚润,以积墨法为主,用墨极为浓重,山石树木多次皴擦泻染,山石的轮郭线与皴染浑为一体,在适当的部位留出高光和坚实的轮郭,在画面上形成了浓淡不同的厚重墨色,浓重之中又有微妙的层次变化和明暗对比,相当形象地描绘出江南山林秀润的景色,具有一种厚重浓淡、沉雄郁茂的独物面貌。画中题记亦流露出对满清入关,山河破碎的悲愤情怀。龚贤将山水画的表现技巧归纳为四个方面:笔法、墨气、丘壑、气韵,其中创造丘壑为首重。因此,龚贤山水画在形式与意境上独辟奚径,自创一格,形成了浑厚苍秀沉郁的独特画风。




青山夕曛  立轴泥金纸本
 

    题识:几叠青山几叠云,云中鸡犬静中闻。主人莫是陶贞白,金碧楼台对夕曛。龚贤。钤印:龚贤印、半千。
    龚贤的山水画,寄情写实,浑厚苍润,严谨朴实,大胆变革,在当时自成一派,卓然自立。龚贤曾居南京清凉山,他的画呈现了江南的湖光山色,重山茂树,很有地方特色。龚贤的画吸取了董、巨的披麻画法,画山水严密吞浑。他又得法于沈周,善用简明锐利的线条勾取轮廓,用笔苍古雄健。墨法借鉴于米芾、吴镇、王蒙深沉浑厚的特点,层层皴擦积染。

    这张山水画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在表现技巧上,他的作品有个惹人注目的特点,就是用墨。他突出“墨”的作用,用笔吞郁古拔,用墨浓重而润。龚贤对于山水画的整个画面效果的要求,那就是“气宜深厚,色宜苍秀”。龚贤的这幅山水画非常重视构图,他的“三远”构图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出神人化。此画作“高远”构图,先俯视,尔后眼光往上作仰视,真有下揽深谷、上突危峰的气概。他十分注重上下的位置。他的山水画一般很“满”,但“满”而不塞,常常用云带、流水作为空白透气。从整个画面来说,笔、墨、丘壑浑然一体,很有气韵。





 渔庄隐居图  手卷水墨纸本 丁卯(1687年)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 龚贤 山水画赏析
金陵八家 龚贤作品欣赏(二)
吴湖帆山水画赏析(一)
清代龚贤山水画赏析(上)
金陵八家龚贤作品欣赏
书画名家:龚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