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杂谈丨潘汉年干了什么?毛主席对周恩来怒道:此人耽误了大事!(上)

晚上好,这是今晚打老虎为你写下的第65篇文章









李克农交给中央的报告指出,潘汉年在旧上海时期,提供了决策情报:(1)关于德国进攻苏联时间的准确情报,他在1941年6月13日报告说苏德战争一触即发,延安于6月20日收到。(2)苏德战争爆发后,日军究竟是南进还是北进的情报。(3)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情报。

这是当时延安,毛主席、党中央都是极为关注的问题,是起了决策作用的战略情报,得到了中央的好评。









1955年3月15日晚,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乘上北去的列车,参加将于3月21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的党代会。陈毅为上海代表团团长,代表团成员下榻于北京饭店。

4月3日,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和夫人新凤霞来看望潘汉年和夏衍,并一起吃饭。饭后,潘汉年回到了房间。晚上8时许,潘汉年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楼下有人找他,请他马上下楼一趟。

由于毫无思想准备,潘汉年穿着拖鞋匆匆下了楼。未曾想,这一走开启了22年的牢狱之灾,多地颠沛流离、贫病交加,最终以“肖叔安”的名义病逝于长沙医院,而至死也没等到平凡的消息。

在诸多谍战影视剧中,谍战工作人员虽然西装革履,风度翩翩,但也极度危险,终日刀头舔血,随时死于非命。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作为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杰出代表,潘汉年的经历相比《潜伏》中的余则成,更为惊心动魄。

可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后来却被毛主席评价:“此人不知轻重,耽误了大事。”潘汉年到底干了什么?

展开叙述前,我们有必要对潘汉年的经历做一个简单的勾勒。

风度翩翩贵公子

潘汉年出身于一个没落的书香世家,1906年,潘汉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他18岁时在父母的操办下娶了一位妻子许玉文,次年在无锡学习时入党,同年3月被派到上海工作。

在1925年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主要负责文化方面的工作,为此,潘汉年多次找到鲁迅、郭沫若等人请教,极大的推动了左翼文化运动的发展。

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前,他就以散文和政论著称文坛。

“书卷气”加上“贵公子”,是他身上的两处显要特征。

1929年,潘汉年作为宣传部文委书记,就曾召集在上海的党员作家和进步文学工作者举行座谈会,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当时身在漩涡之中的鲁迅和茅盾。

▲前排左起茅盾、夏衍、廖承志;后排左起:潘汉年、汪馥泉、郁风、叶文津、司徒慧敏

1930年9月,博古回到上海,任全国总工会宣传干事、《劳动报》编辑,与潘汉年、王稼祥、沈泽民、李立三等人一起工作。

此时的潘汉年,已经是上海进步文化圈的组织者、领导者之一。

1931年2月,潘汉年进入中央特科,不久后,由于高层领导、特科干部顾顺章叛变,周恩来、陈云、陈赓、李克农、钱壮飞、胡底等被迫离开上海撤到苏区。

因为顾顺章掌握了大量组织的核心机密,所以他的变节对中共中央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钱壮飞

幸运的是,“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第一时间获悉了顾顺章叛变的情报,中共中央才躲过了被一网打尽的噩运。

为了以防万一,中央特科必须全面改组。在周恩来的授意下,陈云、赵容(即康生)和潘汉年,分别调任中央特科第一、二、三把手,潘汉年兼任情报科长。

彼时的潘汉年只有25岁,一身西装革履的打扮,风度翩翩。众人看他风流倜傥的形象,干脆将他的代号命名为“小开”。

▲建国初期潘汉年

所谓“小开”,就是现在的“富二代”。就这样,潘汉年这个“伪装者”就这样在上海扎下根来,每日穿梭于三教九流之间,但为了身份保密,他又不得不切断与熟人的联系。

潘汉年接手特科以后,此时敌人认为中央特科已经彻底消失,行事愈发嚣张,这就给了潘汉年机会。潘汉年研究决定,刺杀手上沾满革命者鲜血的淞沪警备司令部督察长王斌。

经过多方打听,潘汉年了解到光华书局经理常宴请警备司令部的人。在高档饭馆一个包间,潘汉年宴请张静庐、沈松泉,以开书局为借口不露声色拿到了王斌的住址。

潘汉年派人昼夜盯梢,很快摸清王斌往返路线和活动规律。一天中午,一辆人力车穿行在熙熙攘攘的龙门路上,突然,弄堂里冲出一个年轻人,跳到人力车后开枪射击,还没等周围反应过来,年轻人已不见踪迹。潘汉年刺杀成功,赢得开门红。

此举大大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同时也为无数地下工作者增添了信心。

1933年,潘汉年作为中央苏维埃政府代表被派往福建与19路军进行谈判,签订了《反日反蒋初步协定》,并且最后以中共代表的身份长期留在19路军,为巩固和壮大苏维埃政权做出卓越贡献。

1934年,潘汉年跟随红军长征。一路的长征令他明白了革命事业的艰辛和不易,内心对于共产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苦难无法击溃我党,在磨砺之中,共产党只会愈来愈强大。

不知轻重办错事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国产国际指派的博古被取消最高领导权,毛主席成为了党中央的主要负责人,张闻天担任总书记。

当时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支部,是受其管理的下级组织,这个情况在当时是需要共产国际批准和承认的。

为了向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汇报消息,周恩来和博古商议后,决定派陈云和潘汉年前往苏联汇报消息,为了保险,两人一个走水路,一个走陆路。

1935年2月,潘汉年化装成一个商贩,经云南,取道香港、上海于4月到达了莫斯科,而陈云,则是6月到了莫斯科,王明得知博古被免职后,显得很遗憾,不过知道张闻天接替了博古,也还算是满意。

为了把共产国际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精神传达给延安,王明派了潘汉年和张浩回国将消息传过去。

张浩深知兹事体大,没有丝毫耽搁,他化装成蒙古商人,从莫斯科经外蒙古,穿越内蒙古毛乌素沙地西沿的鄂托克旗,来到陕北革命根据地。

1935年11月7日,张浩到达陕北定边。他摸查完情况后,得知中央红军已在陕北,大喜过望。

两天后,周恩来专门派人将张浩接到瓦窑堡,后者将此次共产国际对张闻天的任命等内容,细说了一遍。

众人问及潘汉年,才知他并没有到。

原来张浩启程后,王明又派潘汉年到共产国际情报局学习“新编密码办法”和“第一套新编密码”。

经过反复练习,这套密码已经烂熟于心,潘汉年现在要做的就是第一时间返回陕北中央根据地,将国际的指示和密码交给中央。

可是,就在潘汉年回国前夕,王明却让他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外交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的身份,去和国民党政府驻苏使馆武官邓文仪商谈国共合作抗日问题。

此时的蒋介石心怀叵测,对比手头的两件事,潘汉年显然应该先返回延安,将密电码告知中央。因为当时形势复杂,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消息,这对陕北中央根据地来说是很不利的。

让人意料不到的是,潘汉年还真的按照王明的指示做了。

他与邓文仪商定,将于1936年的7月在南京与国民党代表陈果夫继续谈判,1936年1月,潘汉年动身回国,五月,他来到香港,当时他担心先回陕北再到南京,怕时间来不及,于是就给消息给陈果夫,要他来接自己。

7月,陈果夫派人将他接到了南京,当陈果夫得知潘汉年还没有和延安方面联系,因而就直接不愿见他,要他先回延安,等中共中央同意后,要他再和自己谈。

国民党都知道了,中共的党中心是在延安,而潘汉年在政治上确实还有些不成熟,认为王明的话,也是可以做主的。

就这样,潘汉年于8月,才到达了延安。

从时间上来看,潘汉年是与张浩同时启程的,可是最终潘汉年却是要比张浩晚9个多月才回来,对此,毛主席对潘汉年的做法很是不满意的。

▲陈云

潘汉年回到延安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并未接见他,而是让他住到中央党校宿舍,拨出一个窑洞,让他昼夜不停地把新编密电码写出来。

▲毛泽东与周恩来

潘汉年如此办事,毛泽东后来对周恩来说:“潘汉年这个人不知轻重,这么重要的'密电码’放在脑子里九个月,不积极返回陕北中央根据地,把密码交给机要处后再去办别的事,却先去办'国共和谈’,让我们在这里急等,耽误了大事,这样的人不可信用。”

但回顾历史来说,这应该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当时的气话,潘汉年在此事后依然得到重用和信任。

未曾想到的是,潘汉年后来竟然再次犯错,这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未完待续 明天继续】

参考资料:

《潘汉年:情报胜过百万兵 操纵五面间谍》 

央广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目光如炬,说这个人不可信用,后来此人果然出问题了
55年,陈毅听到潘汉年的坦白如遭晴天霹雳,毛主席震怒:要抓起来
第二次国共谈判中的秘密使者
1958年党中央在成都开会,毛主席叫阎红彦到身边:冤枉了你十多年
1938年,毛主席阻止王明去武汉,周恩来等为何还支持王明去武汉?
1948年,王明黑着脸找到毛主席,李银桥心知不妙:赶紧找周副主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