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冰花男孩”戳痛我们神经,谁该向孩子说声对不起|明教论坛

​​“冰花男孩”之痛 文|马涤明

明导读

“冰花男孩”的故事,网友们看到的是寒冷,当地多部门看到的是温暖,该怎么解读这两种不同的视角呢?“冰花男孩”是留守儿童,妈妈“跑掉了”,爸爸在外务工,四五个月才能回家看一眼孩子,平日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带着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身上浓缩着全国千百万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影。


“冰花男孩”受到全国网友的关注,云南省多部门发出倡议帮助更多孩子融化头上冰雪,这是“数九天”里最温暖的故事。(1月10日云南网)


“冰花男孩”的故事,网友们看到的是寒冷,当地多部门看到的是温暖,该怎么解读这两种不同的视角呢?“冰花男孩”是留守儿童,妈妈“跑掉了”,爸爸在外务工,四五个月才能回家看一眼孩子,平日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带着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身上浓缩着全国千百万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影。

冰霜天气里走了十里路,到教室后孩子满头都是冰霜,网友们也都感到了寒冷,因而心疼。更有不少网友“条件反射”般的假设:若是我的孩子这般模样,岂不会哭死我?但虽不是自己的孩子,毕竟是孩子,善良的人是看不得任何的孩子受苦的,所以,大家的心都被“冰花男孩”的苦样给戳痛了。


了解到孩子家里的情况,了解到当地还有更多的留守儿童跟“冰花男孩”一样,小小年纪要承受与父母分离之痛,小小肩膀要担起本应是大人们负担的东西,且每天要起得很早、走很远的路去上学,冬天里衣着单薄,而教室里并不取暖,晚上在家只能是屋子里烧柴烤火……看到这些,谁的心里能不冷,不痛?

当地多部门看到的是“温暖”,是说“冰花男孩”受到全国网友的关注,这种关注是一种温暖。按说,多部门所说的“温暖”也是实情。但显然,更需要关注的,是孩子们的寒冷。孩子们为什么会生活在如此的寒冷中?地方政府还能为留守儿童们多做些什么?回答这些问号,要比关注“最温暖的故事”重要得多。


这种事上,寒冷的孩子是主角,寒冷本身不是好事,是不好的事;总能在不好的事中发现向好事转化的角度,即便是正能量,对于解决问题来说却未必是实用的。


就在半个月前,云南巧家县发生了一起因烧柴取暖引发的中毒死亡事件,四个小孩子(年龄最大的11岁、最小的4岁)全都不幸身亡。事后当地政府组织慰问和捐款。但除了事后关怀,平日里官方还能不能多做些什么呢,比如在农村取暖的问题上帮助打造一些安全的设施?

从报道中得知,“冰花男孩”的家也是市内烧柴烤火,估计当地农村是贫困家庭都是这种取暖模式。



我们祈祷,“冰花男孩”和其他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里,别再发生巧家县那样的悲剧。但避免烧柴取暖潜在的危险也好,给留守儿童及所有贫困家庭一些必要的关怀也好,当地相关部门最有条件多做些事。


很多网友都想给“冰花男孩”捐款,网友们的爱心可以理解,尽管说,给一个孩子捐款无助于解决更多类似问题,但“见而生恻隐”却是人之常情。当地多部门发出倡议,帮助更多孩子融化头上冰雪;希望这个倡议能变成长期的务实行动,直到所有的孩子头上都不再有冰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金诚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4年过去了,那个牵动全网的冰花男孩,如今变成了这样…
留守儿童“冰花男孩”走红,媒体来了,爸爸来了,捐款也来了……
UC头条:男孩寒冬步行4.5公里上学 到校头顶“冰花”
30万捐款只拿500元,合适吗?
2年前,那个每天走4.5公里山路上学的“冰花男孩”,如今咋样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