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鸽的性状遗传
1. 遗传的本质
    生物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生殖,或称繁殖,即产生比自己数目多的后代。生物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它所产生的后代基本上总是与自己相似。例如,鸡生鸡、兔生兔,而且在毛色上总是与其相似等等。子代总是似于其父母,这一性质叫作遗传。遗传总是伴随着繁殖。生物的第三种重要特性是变异。例如,生物虽然总是类似于其父母,即使在同胞兄弟姐妹间也可见到大量差异,这些都是变异。这些变异中有些是与生俱来的,称为先天性的,这是遗传造成的,它能逐代遗传下去,称为“突变”;而有些变异由环境影响引起但未改遗传物质,不能遗传下去,这类变异称为“饰变”。外界因素可对胚胎产生影响而造成先天性异常,但若未能影响到遗传物质,这些异常也不会遗传下去。
生物通过自我复制,繁殖出比自己数目多的后代。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遗传,保证着该种生物在特征上的稳定;同时又通过变异产生一些新的特性。这些新特性,经过自然选择作用之后,有些被淘汰掉,有些可保存下来,代代相传,成为生物群体的优点,长期积累大量的变异,生物体就会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导向较高物种的产生和形成较高度独立于环境的能力,这就是生物的进化。
    在畜禽饲养业中就是利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并加以人工选择(取代自然选择)来培育新品种的。
    遗传总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而进行的,并且发生在繁殖过程之中。繁殖是雄性的精子和雌性的卵结合成为合子,而发育成新个体。父母遗传给子女的特性都包含在这个精子和卵子中。一个生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都包含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精子和卵结合,两者的染色体也就把父母的特性遗传给了子女。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脱氧核酸(DNA)。DNA分子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片断叫作“基因”,外界的种种因素只有在改变了基因的结构之后,才能改变生物体的遗传。
2. 测交和分析
    在鸽的繁育工作中要想取得预想的成功,必须了解所用鸽子的基因型。而要弄清某种鸽子的基因型,就要运用测交的方法,并对所得结果分析。
    测交指使用已知基因型的纯种鸽同被测鸽交配所得子代再同其隐性亲本相交配。通过对测交后代的表现型进行分析就可得知被测鸽的基因型。用来同被测鸽进行交配的标准鸽一定要是纯种的已知基因型的鸽,不能用杂种。最好用灰壳羽、无饰羽、光腿的鸽,如灰壳羽竞翔荷麦鸽或任何这种羽装的其它品种鸽。总之,其应尽可能同野生岩鸽(原鸽)相象。这种鸽同被测鸽进行交配,然后将子一代同其亲本进行仔细的比较,记下不同点。然后还应进行反交(即如果原来被测鸽是母本,则反交中被测鸽种作父本),以测定有无性连锁现象。通过这样的交配,即可知被测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例如,若欲测羽色,而子一代如果都不表现灰壳羽,则可知被测羽色是显性。为使结果准确,子一代至少应有10—12个。
    下一步,用子一代同在被测性状方面与其最少相象的亲本(隐性亲本)交配,至少应30产生只以上这样的子女,然后对这些子女的被测性状进行分型,并统计每一型所占的比例。 共只有两个型,且两型的数目彼此差不多相等,这就说明被测性状只涉及一个简单的基因;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型则可知这一性状完全可能涉及多个基因。例如,鸡的白色卷羽,看似一个性状,实际上白色卷羽分别由白羽基因和卷羽基因所控制。当纯合白色卷羽鸡纯合有色常羽鸡杂交时,子一代都是白色卷羽。子一代再同纯合有色常羽鸡交配,所产子代中就不但会出现白色卷羽和有色常羽,同时还会出现白色常羽和有色卷羽。“白色”同“卷羽”发生了分离,因而表明“白色卷羽”是由二个基因控制的。统计各型的比例,就可知其中的连锁情况(上述鸡的白羽基因同卷羽基因就是连锁的,关于“连锁”,见本节“六、连锁与交换”中所述)。
    为求结果全面,也应该用子一代同另一亲本进行交配并分析结果。
    最后,生产大量的子二代个体(至少100只以上,来自子一代兄弟姐妹间的交配),再在其中分开型并统计各型的比例。如果被测性状只涉及一个基因,那么子二代中就应有3/4个体表现显性性状,1/4个体表现隐性性状,或者说有1/4为纯合显性,2/4为杂合显性,1/4为纯合隐性。
    为了使试验结果准确,最好把被测的这一以鸽子养在个体配种笼中,以免其同别的鸽子交配(虽然这是极少发生的)。
如果不是严格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或试验只进行到子一代,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3. 遗传繁育中使用的符号名词
    为了便于理解本节的内容 ,下面介绍一些遗传繁育中使用的符号和名词。
    Y:此符号象征罗马神话中战神玛尔斯的矛和盾,被用来代表雄性。
    X:此符号象征罗马神话中爱神维纳斯的镜子,被用来代表雌性。
    H:此符号代表任何雄性和雌性间的交配(或配对)。
    F1:表示“子一代”,指任何一对父母所生的子女。
    F2:表示“子二代”,指子一代个体互配产生的子女。
   基因:是遗传的功能单位,存在于染色体上,是染色体主要成分――脱氧核酸――上载有遗传信息的片断。生物体的有些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有些则由多个基因控制。
等位基因:指一个个体内在成对染色体上占有相同位置而以不同方式影响同一方面性状的基因。等位基因一般为两个。当某一基因有多个突变型时,称为复等位基因(当然在同一个体内等位基因数不能超过2个)。若用字母来表示等位基因,可写作AA、BB等等,分别代表一对等位基因,其中大写字母代表显性基因,小写字母代表隐性基因。
显性:指有性状差异的两亲本杂交后,子一代表现的某一亲本的那个性状,该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假如白毛与黑毛杂交后子一代全部是白毛,则白毛对于黑毛来说就是显性。
    隐性:指有性状差别的两亲本杂交后,子一代未表现某一亲本的那个性状。但该性状也并未消失,而在子二代中或测交中当纯合时还能表现出来,这个性状叫作隐性性状。比如,白毛和黑毛杂交,子一代都不表现黑毛,此未表现的黑毛就是一个隐性性状。
   上位,指两对基因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呈现遏制作用(即后一对基因的性状在子一代中不表现),称为“上位”。“上位”同“显性”的不同在于后者指同一对的两基因间的关系。上位也有显性上位和隐性上位之分,前者指一对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对另一基因的遏制作用,而后者指一对基因中的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遏制作用。
    基因型:又称“遗传型”,指个体从其亲代(即父母)所获得的全部有关决定性状发育的遗传物质基础,是生物性状发育的内因和依据。每种生物的基因型都保持相对稳定,但也可改变。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其表现型也一致;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其表现型可不一致,但也可一致。比如,白毛对黑毛为显性,纯合白毛表现为白毛,白毛同黑毛的杂合(基因型不同于纯合白毛)也表现为白毛。
    表现型:简称“表型”,指某种基因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个体发育而表现出来的性状。
    纯合:一对染色体上两个等位基因完全相同,称为“纯合”,纯合的个体即称为“纯合子”。
    杂合:一对染色体上两人等位基因不同,即称“杂合”,杂合的个体称为“杂合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遗传压轴遗传推断题、遗传实验题及遗传育种题三类,解题策略和思路。
遗传定律中的基本概念
解高中生物“遗传学”问题的原则
【生物】几类遗传规律试题的解题技巧
“遗传基本定律”复习指要
高考生物热点冲刺:专题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