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时

#中秋庆团圆# #月饼香又甜# 还记得小时候的那个你吗?吃着月饼,三五成群的小伙伴在大桥边舞弄着火把。那时候我最爱吃芝麻火烧饼啦!不过还有就是出去玩好了之后,回家要在路上带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不管是啥都行,一片树叶,一个辣椒,一个稻穗等都行。据说在中秋节当晚乡下是不算偷东西的,不过以前也没人去偷东西的。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火把节‬、团圆节等,起源于上古时代, 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那你知道它的由来和习俗是怎样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的历史与由来,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周礼》,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而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则大约是在唐代,《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且中秋赏月风俗在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等神话故事结合,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最早出现在《归藏》。西汉《淮南子》中说,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王母娘娘‬那里求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

玉兔捣药玉兔捣药最早见于屈原的《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也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这“白兔捣药”是由“蟾蜍捣药”变来的。玉兔传为被嫦娥带上月宫的凡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时捣制长生不老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举头望明天,低头思故乡! 每到中秋节都倍思亲,想念家里的亲人,自己也从小男孩变成了男人,同时也成了一名父亲,以前小时候的那种无忧无虑的没有压力的日子一去不复还,现在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只想父母身体健康,孩子快乐的成长,做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与此同时,见到此文的朋友,提前预祝你中秋节快乐,阖家欢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月十五中秋节 团圆节
道教与中秋
唐代中秋文化寻绎
仲秋杂想
2018-25T【月圆中秋】特种邮票
过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中秋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