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消息!比他汀还强的口服药快来了,强效降脂60%,降低血栓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第一大病因,而严格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就是预防心脑血管重大疾病发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血脂的控制。

血液中的脂质本来是为身体各个组织器官输送脂质营养的,但当血脂超标时,血液中的胆固醇就会在血管内壁形成沉积,逐渐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炎性反应,最终导致被氧化分解的脂质在血管内皮下方形成堆积,这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的主要生理机制,而如果斑块出现破裂,引发凝血物质的聚集,就会形成动脉血栓,阻塞心血管、脑血管引发心梗,卒中等致命风险疾病。

积极控制血脂水平,不但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稳定斑块的作用,进一步严格的血脂谱改善,甚至还能起到缩小斑块,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稳定控制血脂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靶点。

他汀类药物一直以来都是血脂控制的一线临床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的胆固醇合成,达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控制血脂效果好,有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已经临床应用了很多年。

但他汀类药物也并非没有缺点,一方面部分患者不能够耐受他汀类药物,服用药物后会出现转氨酶升高,肌肉痛等不良反应,如果不注意这些不良反应而长期用药,还会带来药物性肝损伤以及横纹肌溶解症等重大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即使耐受他汀类药物,有些胆固醇水平升高幅度较大的人群,即使使用高强度高剂量的他汀,也不能使血脂降到达标的安全水平,因此,仅靠他汀类药物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还是不够的。

服用他汀不耐受或者血脂不达标,就要选择其他类型的降脂药物来替代他汀或配合他汀使用,在其他降脂药中,胆酸螯合剂类(如消胆胺等)药物能够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12~18%,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药物(如依折麦布等)能够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20%左右,不论是单独用药还是联合中低剂量他汀用药,也都很难达不到血脂控制的达标要求。

近年来,PCSK9抑制剂的上市,为提高血脂达标率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这种药物通过抑制肝脏分解胆固醇相关受体的降解,从而增强了肝脏对于多余胆固醇的分解能力,以全新的作用靶点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脂幅度可以达到50%以上,与他汀联用降脂幅度可达60%以上,对于血脂难以控制达标的患者,可以说提供了新的用药选择。但由于这类药物目前上市的产品都是注射给药剂型,需要每两周注射一次,而且价格不菲,药物的用药便捷性和可及性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新型口服PCSK9抑制剂药物快来了



能不能开发出口服的PCSK9抑制剂,降低成本,同时也能提高药物使用的便捷性呢?作为一种多肽类的药物,这种想法很多人都认为是行不通的,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种新型的PCSK9抑制剂口服剂型——MK0616,已经完成了二期临床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通过口服给药,同样能够大幅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平均降低幅度高达60%左右!

MK-0616结构图

在介绍它的临床降血脂效果前,我们先来介绍下这个新型的药物。MK-0616是一种口服生物可利用的,经肾脏排泄的大环肽类物质,口服后该药物可与PCSK9结合, 在早期研究中,单剂量MK-0616治疗可使游离PCSK9减少>90%,并且在14天内用多剂量治疗使血浆低密度脂蛋白-C降低>60%。

在二期临床研究中,研究包含了381名具有广泛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成年参与者,这些参与者中女性占比49%,中位数年龄为62岁,部分人是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另一部分人也都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且血脂未达标。

这些参与者按照1:1:1:1:1的比例分配为5个小组,分别有77、76、76、76和75名受试者接受MK0616 6 mg、MK-0616 12 mg、MK-0616 18 mg、MK-0616 30 mg和安慰剂。,每日空腹服用一次,服用后半小时内禁止饮食(水除外),在追踪调查时间为8周,对服药后的降血脂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了对比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在用药8周以后,服药组比安慰剂组均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显著下降,6mg剂量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了41.2%,12mg剂量组下降了55.7%,18mg剂量组下降了59.1%,30mg剂量组下降了60.9%。除了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外,服用MK-0616还改善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载脂蛋白B的水平,这些因素也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风险因素。

对于脂蛋白a,MK-0616也表现出了不错的降低效果,通过口服8周的临床试验,MK-0616各个剂量组的脂蛋白a水平分别下降了12.2%(6 mg)、21.3%(12 mg)、21.7%(18 mg)和23.7%(30 mg)。

这样的研究结果表明,MK-0616不但能够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于综合血脂谱的改善也是显著而有效的,这样的综合血脂代谢调节作用,带来的心血管保护获益也会更大。

在药物安全性方面,使用药物组的参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受试者主要报告的不良反应是新冠病毒感染,6毫克、12毫克、18毫克和30毫克剂量组和安慰剂分别发生率为 7.8%、2.6%、6.6%、5.3%和9.3%,没有显著性的差别。

因此,对于MK-0616来说,这个药物在2期临床中的表现是很优秀的,有良好的降血脂效果,还能够调节综合血脂谱,同时在安全性方面也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风险,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有望替代他汀类药物的新型降脂药。

这个药物的3期临床试验将在2023年下半年进一步展开,如果三期临床的表现仍然和二期临床一样,那么这个药物正式上市就指日可待了。希望这个药物能够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并通过审批上市,特别是在国内能够尽快上市,价格上也能够保持多数人能够承受的水平,为高血脂患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更多的用药新选择。

参考文献:

Christie M. Ballantyne, Puja Banka, et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oral PCSK9 inhibitor MK-0616: a phase 2b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的人这个血脂指标偏高 哈佛专家详解心血管健康影响
控制糖尿病患者血脂,PCSK9抑制剂效果意料之中,惊喜不足……
打针降血脂,您听说过吗?
【疾病防治】血脂异常的管理措施
想在100岁之前不发生冠心病?首先要做到这一点!
怎么知道自己的血脂高不高?血脂高的话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