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治疗方案升级新体验,一针制剂,多重获益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告别频繁用药烦恼,简化治疗方案,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作为降糖新利器,让糖尿病管理效率直升!



2型糖尿病(T2DM)是以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疾病,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涉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组织。同时随着患者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单药治疗常常难以满足糖尿病管理的需要,降糖药物的联合使用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重要选[1-4]。下面由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范丽君医生分享1例经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转化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的案例,为临床应用这种新型降糖药物提供参考。

案例分享


患者,女,39岁。

主诉:口干、多饮9个月,全身皮肤瘙痒2个月,双下肢乏力1个月。

现病史:患者9个月前在外院诊断为糖尿病,口服二甲双胍0.5g(3次/天)、格列美脲4mg(1次/天)、达格列净10mg(1次/天),平素空腹血糖约13mmol/L,未监测餐后血糖。患者无头昏、头痛,无视物模糊,无静息情况下心慌、胸闷、心悸及大汗,无饥饿感、多食,无肢体麻木等感觉异常,大便正常,无便秘与腹泻交替。

既往史: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具体不详)。无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髓样癌等病史。

家族史:母亲有T2DM。

相关检查:

身高159cm,体重70kg,体重指数(BMI)27.69kg/m2,腰围86.3cm。血压105/71mmHg。胫前皮肤可见色素沉着。

入院随机指尖血糖15.9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14.0%,静脉空腹血糖12.98mmol/L,餐后2h血糖16.15mmol/L。C肽释放试验:空腹C肽1.70μg/L,糖负荷后1h C肽为2.45μg/L,糖负荷后2h C肽为2.76μg/L。总胆固醇6.98mmol/L,甘油三酯2.37mmol/L。肝、肾功能正常。胰岛素相关抗体均阴性。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5.19mg/mmol,24h尿蛋白总量96.1mg。

眼底检查提示黄斑水肿;荧光素血管造影提示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Ⅳ期);感觉阈值测定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诊断:2型糖尿病伴多个并发症(2型糖尿性病周围神经病、2型糖尿病性皮肤病、2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脂血症。

案例特点:

青年女性,腹型肥胖,发现糖尿病9个月,目前服用多种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并且已出现多种糖尿病并发症。

入院后采用地特胰岛素及门冬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达格列净进行强化治疗,使用强化治疗5天后,剂量调整至地特胰岛素20U(1次/天)、门冬胰岛素(早餐前14U、中餐前12U、晚餐前12U)、阿卡波糖50mg(3次/天)、达格列净10mg(1次/天)、二甲双胍0.5g(3次/天),患者血糖仍然不达标,空腹血糖9.0mmol/L,餐后2h血糖12.4~14.4mmol/L。

考虑患者体型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已使用“三短一长”胰岛素联合3种降糖药血糖仍然控制不佳,患者是年轻的职业女性,BMI高合并高脂血症,有控制体重的需要,同时胰岛功能尚可,建议患者使用基础胰岛素联合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的治疗方案。

患者不愿接受每日2针的注射方案,于是将地特胰岛素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并且逐渐停用短效胰岛素。

治疗方案:

转换治疗方案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16剂量单位(1次/天)起始,联合阿卡波糖50mg(3次/天)、达格列净10mg(1次/天)、二甲双胍0.5g(3次/天),出院时空腹血糖6.5mmol/L,餐后2h血糖10.6mmol/L。

随访1个月,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剂剂量调整为22量单位(1次/天),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维持不变。血糖逐渐控制平稳,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平均葡萄糖值为6.79mmol/L,出院第2周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达78.9%~97.8%。

3个月后患者复诊,门诊复查HbA1c6.8%,空腹血糖5.1mmol/L,餐后2h血糖8.4mmol/L,体重下3kg,BMI 26.5kg/m2,腰围下降2.3cm。

患者无头晕、大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不适。

案例讨论


该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9个月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并出现多个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为快速缓解高糖毒性,给予患者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强化治疗。经强化治疗5天后,血糖仍然不达标,根据《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建议》[5],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T2DM患者,包括既往降糖药控制不佳、既往基础胰岛素控制不佳、既往GLP-1RA控制不佳的患者。本例患者腹型肥胖,使用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3种口服降糖药血糖仍然控制不佳,而且患者希望尽量简化方案,提高依从性。因此,从强化治疗后的第6天开始起始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注射16量单位(1次/天),根据血糖调整剂量,第8天开始停用餐时胰岛素治疗。

此治疗方案使用后,患者血糖迅速达标,没有出现低血糖、胃肠道不良反应。持续对患者的血糖监测,血糖控制平稳,随着剂量调整,出院第2周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达 78.9%~97.8%。3个月随访,患者无不良反应,血糖控制良好,体重下降,腰围减小。

总之,经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高糖毒性解除后,对于具有一定胰岛功能的T2DM患者,可以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融合了德谷胰岛素与利拉鲁肽的双组分优势,协同互补,作用于糖尿病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环节,每天1次注射可控制全天血糖,减少低血糖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并且可以适当降低体重,减小腰围,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个新选择[6-7]

专家简介

范丽君  

  •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 广州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 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糖尿病大数据分会常务理事
  • 南方医科大学内分泌硕士研究生
  • 自毕业以来从事内分泌科工作多年,对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及参与了多项省、市、区级课题

参考文献:
[1]Cernea S, Raz I. Therapy in the early stage: increyins [J]. Diabetes Care, 2011,34(Suppl 2): S264-S271.
[2]Schwartz SS, Epstein S,Corkey BE, et al. The time is right for a new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diabetes: rationale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β-cell-centric classification schema [J ]. Diabetes Care,2016,39(2):179-186.
[3]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2[J]. Diabetes Care, 2022,45(Suppl) : S1- S258.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41 (5): 482-548.
[5]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建议》[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3, 15(3):209-215
[6]Kumar A. Insulin Degludec/liraglutide: innovation-driven combination for advancement in diabetes therapy [J]. Expert Opin Biol Ther,2014,14(6): 869-878.
[7]母义明,胡蓓。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J].临床药物治疗学杂志,2022; 20(6): 16-20.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其他方案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剂量怎么确定?举例说明!
糖尿病并发症低血糖发生的原因
张英栋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糖尿病验案一则
早长获益--何时起始?持续多久?
美国糖尿病协会又更新了2019年糖尿病医疗标准,来看看都有什么
8年“2型糖尿病”,1年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怎么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