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小故事|清明了,一起来逛逛广州的“清明上河图”吧!

第三期

水与城,永远交相辉映。从在水一方的西周城邑,到夜泊秦淮的唐代都市,再到北宋汴河岸的国宝级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其实,珠江之畔的名城广州,也有着自己的“清明上河图”,那就是描绘清中叶珠江沿岸十余公里景象的“珠江江城图”,而且它全长约8.6米,比5.2米长的《清明上河图》还要长3米多!

“珠江江城图”复制品(局部

       说起清明节,我们很容易会联想到《清明上河图》。也许有不少人认为,《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是指清明节,不过这很有可能是一个千年的误会哦!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清明节之意”;二、“清明坊之意”;三、“清明盛世之意”。在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北宋汴河的繁华落尽时,不妨一起来逛逛清中叶的“珠江江城图”,也是一种很美的享受啊!

在广州市区以北七十余里的从化市太平镇,有一座扬名天下的明清古村落——“钱岗古村”。这个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有着900多座房屋的村落,比从化建县的时间还早200年,故有“未有从化,先有钱岗”一说,其历史悠久可见一斑。“珠江江城图”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

▲(康熙)《从化县志》中的钱岗村位置图

在2000年的一次文物普查中,广州市博物馆名誉馆长麦英豪先生在这个古村西向更屋(类似今天的值班室,清时当地习称为棚厅)内发现了一块木雕封檐板(房屋正面上方保护屋檐的长方形木板,上面可雕刻各类图案)。在岭南,木构建筑中常见的是雕花封檐板,而这块封檐板内容却详细生动地描绘清朝中期广州珠江北岸的风土人情,这在当时看来是极为难得的。据考证,它是我国境内目前唯一一块,也是最早一块描绘珠江北岸、广州城南风情的木雕作品,是广州大量生产外销画之前的一副写实佳作。

“珠江江城图”木雕封檐板就钉在钱岗古村西向更屋屋檐下,总长约8.6米,宽28厘米,厚3.5厘米,由三段组成,材质由樟木构成。雕刻手法主要是浮雕,兼有镂空雕。从封檐板表面残存的朱漆可以看出,当年的封檐板是在表面涂过油漆的,其目的是用来防止木料腐朽。这种方法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一种木材防腐方法。

▲“珠江江城图”封檐板钉在西向更屋屋檐下

▲钱岗古村“珠江江城图”原址处解说牌

     “珠江江城图”的左右两边分别表现的反映的内容是清代广州城东郊和西郊的景色。从左至右可以看到西炮台、广州城门、花塔、光塔、五层楼、海珠炮台、天字码头、东炮台、琶洲塔等广州习见的一些景物,还描绘了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筑。整个画面中的珠江水浪的波纹都是由右向左边推进的,表明木雕画面中的右边反映的是珠江下游,左边是上游。画面中的广州城东郊层峦叠嶂、山岗相连,恰好印证了明末清初文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的记载:“广州东有砺山,在琶洲之下,虎门之上,高数十丈,一路崇岗叠嶂以千数。”

▲“珠江江城图”全图。次序为:上图为左,中上为左一,中下为左二,下图为右

图上共雕刻了49个人物和27艘各式船只,其中有西瓜艇、花艇、疍艇、小贩船、中国帆船等,还描绘了各类娱乐活动,如舞狮表演、戏剧表演(很有可能是早期粤剧表演节目中的一幕)、下围棋……

▲封檐板A区,画面中部一人身穿长衫、头戴帽子,右手握一物,正在对着一头后退腾空的狮子,似“舞狮”场景

▲封檐板C区,左边矗立着一座佛塔,据分析应是现在海珠区的琶洲塔

      有趣的是,画上还出现了几个戴着礼帽、手持手杖的洋人:在江城图的左侧,描绘的是广州东郊的田园景象,一个穿着长筒皮靴的洋人正站在江边看风景;而在图上的商馆区,也有一座石拱门西洋式建筑,楼上同样站着一个老外。这说明,当时的广州确实是一座“国际化都市”呢!

▲封檐板H区,8只各式船只航行在珠江上,珠江北岸为中西合璧的商馆区建筑,左侧四角亭内有一戴洋帽的洋人面向珠江


        那么,“珠江江城图”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呢?从图像中,可以看到珠江上有27艘各式船只来来往往的奔驰,但无一只洋船,这反映作画的季节应在贸易淡季(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6、7月)。同时,图中有些人穿着较厚的衣裳,还有一位老翁戴着遮雨帽坐在江边钓鱼。这些情况显示画中反映的是在雨季清明前后的广州风情。由此,我们可称其为清代广州的“清明上河图”。据专家进一步确论,“珠江江城图”的制作应在公元1733年至公元1757年间的某一年的清明节前后。

▲封檐板L区,在起伏的山岗边有一个老翁戴着帽子在珠江边钓鱼


海珠炮台、天字码头、琶洲塔……纵览“珠江江城图”,一个个熟悉的场景跃然板上,各类人物在工匠们的巧手之下似乎被赋予了生命。当时俗称“五层楼”的镇海楼是全城最高的建筑,而如今珠江边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虽然景物变换,但这些城市文化却深深的藏在了画面中。

▲封檐板J区,海珠炮台坐落于珠江中心,珠江岸边为广州城墙,从城墙上可观望到五层楼

        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件珍贵的木雕艺术品,“珠江江城图”封檐板在被发现当年底就被有关部门运到广州博物馆永久保藏。并按原样复制一块木雕装回原处,所以,现在要看真正的广州“清明上河图”,就上广州博物馆吧!

不过,在崇尚工匠精神的今天,我们不禁概叹,张择端因《清明上河图》而名垂千古,而当年设计雕刻“珠江江城图”封檐板的能工巧匠们却未能留下姓名。

也许有人会问,从化,在珠三角的经济圈里,并非发达地区,为何会留有这样历史和艺术价值都极高的作品呢?又或许,类似的封檐板在其它地方曾经有很多,但在重重劫难后,都损毁了,能留下来,只是一个偶然。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原来,从化钱岗古村是南宋宰相陆秀夫后裔的聚居地,这里历代出了不少文人雅士,且大多继承了宋代较高的绘画素养。历史上钱岗村民就一直怀有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古村里有很多建筑保留有不同时期兴建或重修的文字记录,每一代人在维修建筑时,都会很自觉地尽量保留旧的痕迹。如今,在村民们的生活慢慢富裕起来后,全村的人很自觉地到村外修建新居,把原来的旧建筑完好如初地留在了村中。

▲钱岗古村全景(采自《从化文物志》)

此时我们就不难明白,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颁发给钱岗村广裕祠的原因了。今天我们能重游这幅清代广州的“清明上河图”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一代代钱岗人的努力守护,还有他们心中那不落的文明,让我们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本文部分图文来自《不落的文明:走进钱岗古村》下篇·封檐板)

看了“珠江江城图”描绘的旧时珠江沿岸风光,

有没有一种去寻古觅胜的冲动呢?

那就趁着四月春色正好,

去珠江畔踏踏青吧!

享受一番画中游的感觉,

踏出一幅属于自己的清明上河图,

岂不妙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岗古村:南粤古驿道下的古朴村落
古村瑰宝完美如初
解密广州宝藏:清代珠江版“清明上河图”
探寻从化钱岗村
广东/从化钱岗古村
“史上最牛”的走遍广州、发现广州——十五、 古炮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