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存浩

人物履历

张存浩,中外知名的化学家。1928年生张存浩于天津,祖籍山东无棣,抗战时随姑父傅鹰(享誉中外的化学家)、姑母张锦(化学博士)到长汀。1938年就读于张伯苓所创办的重庆南开中学,1940年转到福建长汀一中,1943年,15岁的张存浩考入厦门大学,次年转入转到重庆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

1947年-1948年,他又来到天津南开大学化工系攻读研究生。1948年赴美留学,在爱阿华州化学系读研究生。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后毅然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于1950年10月返国。

50年代,研究水煤气催化合成液体燃料有所贡献,与合作者进行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研制出高效熔铁催化剂。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所长。

60年代,致力于固体火箭推进剂和发动机燃烧研究,张存浩在办公室参与提出燃速理论及侵蚀燃烧理论,并开展激波管高速反应动力学等研究。研究水煤气催化合成液体燃料有所贡献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的多层火焰燃料理论,并建立理论模型。

70年代,领导化学激光研究,发展燃烧驱动连续波氟化氢、氟化氘化学激光器,从事化学激光和激光化学方面的研究。

80-90年代,研究短波长化学激光新体系及氧碘化学激光研究激发态分子的光谱学和能量转移,进而参与设计双共振电离法,研究了扬-特勒效应及一种新型费米共振和分子电子态的亚转动能级分辨的传能精确规律。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陈嘉庚化学科学等多项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催化、化工、化学反应动力学直到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激发态化学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81年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998年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98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

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8年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曾当选为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十四大'主席团成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盟执行局成员,《光谱化学学报》(纽约-牛津)编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存浩:中国化学激光之父一生报国
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学报国追梦人 2013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张存浩
张存浩 只为追寻那束光
专题报道——张存浩:研究国家需要真理之光
《开讲啦》暗示:我激光研究瞄准美军阿喀琉斯之踵 取得战略性突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