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后藏书归何处?
终日与书为伴,突然有一天,要与相识相知相伴的书分开,我想大多数爱书人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即使想过,一定也有些许的伤感。但世事无常,聚散以成,“老后藏书归何处”这样的事早晚会到来。

从古到今,藏书由聚到散的命运无可回避。

澹生堂主人祁承煠曾写《藏书铭》:“澹生堂里储经籍,主人手校无朝夕。读之欣然忘饮食,典衣市书恒不给。后人但念阿翁癖,子孙益之守弗失。”但他也明白聚散无常的道理,在《澹生堂藏书约》中写:“然而聚散自是恒理,即余三十年来,聚而散,散而复聚,亦已再见轮回矣。今能期尔辈之有聚无散哉?要以尔辈目击尔翁一生精力,耽耽简编,肘敝目昏,虑衡心困,艰险不避,饥诃不辞,节缩饔飧,变易寒暑,时复典衣销带,犹所不顾,则尔辈又安忍不竭力以守哉!”然而,他去世十七年之后,澹生堂藏书就开始佚散。

李宗莲在《皕宋楼藏书志》序中讲,“天一数目,卷只五万,皕宋则两倍之……”,可见皕宋楼藏书之丰。然而好景不长,皕宋楼主人陆心源去世后,他的儿子陆树藩未能守成。由于做善事造成巨额亏空,无奈之下,将四千余部,四万余册宋、元、明、清珍稀刻本、抄本,出让给了日本静嘉堂文库,导致了震惊全国的“皕宋楼事件”。

即便是名甲海内的天一阁,也由于各种原因,藏书由鼎盛时期的七万余册锐减到解放前的一万三千余册。目前,天一阁的藏书达到近三十万余册,也是由于众多藏书家化私为公,大量捐赠而来。

尽管藏书家们都希望子孙将藏书传承下去,但这只是愿望而已,最后藏书仍然是散了出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没有前一个藏书家散出去的藏书,也就不会成就下一个藏书家。

藏书归处的另一个渠道是捐赠。阿英的藏书一部分捐给了家乡芜湖的图书馆,主要以清代刻本为主,计四千九百余种,一万二千多册。叶灵凤的藏书捐给了香港大学,涉及史地、文艺、美术、天文、医理,范围甚广。郑振铎的藏书,在他逝世后,由其妻子捐赠给北京图书馆,计一万七千二百二十四部,九万四千四百四十一册,其中线装书七千七百四十部,四万一千册,还有难得的宋元珍本三十余部。唐弢的藏书捐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计二万三千余册,其中线装书二千册,外文书六百余册,期刊一千八百余册,还有初版本一千五百余册,珍稀本六百册。

1948年12月,解放军兵临城下,胡适仓皇出逃。走前,委托小儿子胡思杜以及北大图书馆的毛子水、王重民等人将自己的一百零二箱手稿、文件、书籍全部运往北大图书馆保存。他只带走了甲戌本《红楼梦》。1957年春,胡适在纽约立下遗嘱:“我将我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不得已离开北平时所留下请该大学图书馆保管的一百零二箱内全部我的书籍和文件交付并遗赠给该大学。”明确表示将藏书赠送给北京大学图书馆。

这些藏书家的藏书大多进入了公立馆藏机构,从此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在,但也从此“侯门一入深似海”,无缘与公众见面了。

藏书归处还有一个渠道就是拍卖市场。2011年,季羡林藏书由嘉德进行专场拍卖。此次拍卖共有古籍一百部,其中有二十余部明刻本,拍卖总成交额一千六百二十余万元,成交率百分之九十九,其中整柜清嘉庆内府刻本《全唐文》,因所有藏书均钤有季先生收藏印鉴,十分难得,以近五百万元的价格成交。2013年,王世襄藏书也由嘉德进行了专场拍卖。此次拍卖计有古籍三百七十余部,虽无宋元明椠、明清精抄,但成交额达一千四百余万元,成交率百分之九十八。

拍卖的方式一举两得,既可以让后代子孙有些收益,又可以让藏书重新进入流通市场,找到一个好的归宿。


宋人王观词曰:“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我的藏书,既无质,也无量,更不值钱。但我一本本买回来,一本本上架,一本本翻阅过它们,如今在我家过的还算可以。至于以后,也不去想,空添烦恼,就随它们去吧。过眼即是拥有,这也就是我给书店起名叫“曾在我家”的原因。

曾经过眼即拥有,
聚时相悦常相守。
无奈终有缘尽时,
但愿书比人长寿。


作者:孔网书友 曾在我家书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周叔弢:藏书不读书 何异声色犬马之好
来新夏:藏书的聚散
恋书狂之最
老上海的私人藏书家们
宋史名家邓广铭诞辰115周年这天,邓小南邓可蕴将父亲藏书捐给北大
翁氏藏书世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