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南人的重口味干巴情结

文/敢于胡乱


要说云南一年中平均气温最低的时候,一月份无疑,一月份节气分别是小寒、大寒,据说冷艳程度远超小乔、大乔。


其余不论,天寒地冻的好处,至少不利于微生物繁殖,适合腌腊,尤其是腌制干巴。首先需要知道,干巴此物,在云南地不分南北东西人不论民族,都甚是喜爱并擅长制作。虽然干巴云南遍地都是,但要讲清楚什么是干巴,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干巴这个名称,就让人费解,好在昨夜我有南柯一梦,可以稍作解读。


遥想云南当年,不是魏晋起码西汉的时候,少数民族初见汉地来客,马上展露出热情好客的天性,载歌载舞摆酒请饭以外,还非要学几句汉语以示不分彼此。但不是人人都极富语言天赋,当年的少数民族,和现在不少老外一样,口齿并不那么清晰,比如“ch”声就发不着调,憋到脸红难受不好意思,干脆另打主意谋学习,让汉地来客另找词汇替换,比如把吃饭就替换成“干饭”。


某天某地,大头人大宴汉使,落座之后,本来想招呼汉使“干饭吧”,却变声成“干吧”。当时大头人也没有太在意,说完边动手抓了块肉大嚼起来,边点头向汉使咪笑。汉使的注意力,全在大头人的一举一动上,大头人一动汉使便随,也抓了块那种肉大嚼起来,还不忘向大头人回报点头和咪笑,并不乏急智喝彩到:好干巴,好干巴!


后来的事物发展,就属于酒桌上的发展:宾主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频频举碗,又在和谐误会的畅谈中,把那种肉块的名称,确定为通用的“干巴”,并约定让汉使带上些最好干巴回去,献给汉地的大头人——皇帝陛下。这段佳话后来流传成歌词,变成:“南蛮”的干巴,相当不错,带了些回来孝敬您老人家。至于皇帝喜不喜欢,我估计没有,干巴在汉地没有流行起来,天高皇帝远,汉使一路跋山涉水栉风沐雨回去,干巴一定没有像大叶种绿茶发酵成普洱茶那样,发酵出独特风味。



说了半天,好像也没有太说清楚什么是干巴,那好吧,现在浓缩总结一下:干巴是一种古典技术保存的肉类,即以盐为主的腌制干制肉类,大致风格,可以分为哀牢山以北高黎贡以东的“北派”和哀牢山以南高黎贡以西的“南派”。北派制作的干巴单位体量较大,主要材质为牛羊肉,主要配料就是盐巴;南派的单位体量较小,材质涵盖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几乎无所不能制作干巴。那一带气温相对较高,配料也就丰富起来,辣椒、花椒、草果、八角等等,也可能会派上用场。


其中的大项目,当然是牛干巴。牛干巴在云南,至少有三大流派,其中影响力靠前的,有哀牢山以南以西和高黎贡以西的热带、亚热带流派,滇西北的高山牦牛干巴流派。这两类干巴,一般单块体量不大,腌制中使用的辅料种类较多,尤其是前者,甚至可以多达十几味。不过在云南叫作“干巴”的腌制品,五花八门难以列举,常见的还有羊干巴、毛驴干巴、鸟类干巴、水生动物干巴,以及一些非饲养动物干巴,本乡本土的,多半知道一点,后缀上“你懂的”三个字,大约就可以意会。


最深入人心的黄牛干巴,遍布上述两个区域以外的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于清真风味,具体来源很难考据,估计是外来饮食与云南海拔气候条件相结合的产物:一头黄牛的大块肌肉,通常可以分解成12对24块,还有不同的术语加以称谓,诸如净廋的“饭盒”、表面一层脂肪层包裹的“里裆”,还有“三角”、“弯刀”、“里脊”、“外脊”、“外白”、“膀子”、“暴骨”、“大钻包”、“小钻包”、“锥子”、“小棒头”。这些保留着肌肉膜的大块肌肉,单块体量较大,需要晾干表面水汽后才能腌制。腌制的时机,一般选择月亮较小的“月黑头”天,天气较冷昼夜温差较大,容易腌制成功;腌制辅料,仅有食盐,用来反复揉搓肉块,然后入瓮腌制半个月左右,取出晾晒,直到干透。



上好的黄牛干巴,滋味了得,也难怪云南本土呼声最高香气最烈的野生菌,就叫作干巴菌。个人来说,我最热爱牛肩头肉腌出来的干巴,脂肌相间香润接合,其中妙处,不去尝试一下,恐怕很难体会出来。好的干巴,以能够适当保持水分长期保存不柴不硬为宜,且盐分适中。


这一类型的干巴,烹饪以切片油煎为主,由此衍生生出“油淋”、“糖醋”。新鲜一些的干巴,自然可以切片加料爆炒。某年一位朋友操办糖醋干巴,净的干巴薄切成片,过油受热成卷,浇上滚热的糖醋汁后稍微冷却,入口竟如汽车挡风玻璃受伤那样自然爆裂,叹为“吃”止。干巴也可以煮过后切片,要领是不能再放盐。


受气候条件的限制,热带、亚热带流派干巴,通常要把大块的肌肉分解为条状,调料以油盐扩展到辣椒、花椒、草果、八角等诸多香薰料,较小型的材质,则整个腌制,比如“小雀”干巴、田鸡干巴。这类干巴,可以油煎适合烧烤,烧烤以后还可以加香薰提味料舂捣,方便食用,口感层次丰富,河谷炎热地带,常见此类干巴。干巴的内涵外延,模糊含混,想用汉语精确表述,有一定难度,这也是开头那一段“戏言”的缘由。毕竟这一区域长期处于“非汉语状态”,人家所谓的干巴并非你我的干巴。


至于滇西北的高山牦牛干巴流派,与西藏、内蒙一带的风干肉相似,理解起来相对要容易一些,这类干巴,如果多加调料调整口味,工业法烘干,与大家熟知的牛肉干区别不大。


家常干巴菜谱四小样


对于云南人来说,牛干巴可以是非常简单的开胃小食,同样是可以入得正式餐桌的像模像样的大菜,而究其制作方法,根本不难。


老人头炒干巴


主料:牛干巴、老人头菌。

辅料:丘北辣椒段。

调料:曲靖韭菜花、蒜片、美极鲜。



制作方法:

1.老人头菌、牛干巴均切片待用。

2.丘北辣椒切断,大蒜切片。

3.将切好的老人头菌和牛干巴过油。

4.锅留底油放入蒜片炒香下丘北辣椒段爆香,把过油后的老人头菌和牛干巴放入,加少许曲靖韭菜花炒香即可出锅装盘。


薄荷牛干巴


主料:牛干巴。

辅料:新鲜薄荷叶。

调料:大葱片、姜丝、蒜片、干辣椒段。



制作方法:

1.牛干巴切片。

2.薄荷摘洗干净。

3.大葱切斜刀片,姜切丝。

4.锅里倒油待油温升到四成热时下牛干巴慢炸,牛干巴炸到八成熟时下葱姜薄荷炸出香味即可出锅装盘。


菌香干巴丝


主料:牛干巴。

辅料:牛肝菌、松茸、茶树菇。

调料:干辣椒段、蒜丝、花椒、盐。



制作方法:

1.将牛干巴放入烤箱烤制30分钟(底火80℃,面火120℃),烤制好的牛干巴撕成细丝待用。

2.茶树菇撕细丝,牛肝菌、松茸切丝待用。

3.锅里倒油待油温升到五成热时下入撕好的茶树菇、牛肝菌、松茸慢火炸透出香味后倒出滤油。

4.锅留少许底油放干辣椒、花椒、蒜丝炒香加入菌丝、牛干巴少许盐炒香即可装盘出锅。


昭通腌菜煮牛干巴


主料:牛干巴。

辅料:腌菜、包浆豆腐、酸笋丝。

调料:姜、蒜末、大芫荽、小葱花、糟辣椒、干辣椒、盐。



制作方法:

1.牛干巴切片待用。

2.包浆豆腐切条。

3.锅里留少许底油放干辣椒、姜蒜末炒香,下入糟辣椒腌菜继续炒香。

4.加高汤包浆豆腐、牛干巴、酸笋丝慢火煮10分钟即可。

5.出锅装盘上面撒小葱花、大芫荽即可上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煮银肺
俺做的辣椒酱绝对是下饭的冤家
10道菌菇防癌食谱:小小菌菇创造大健康!
6款腐竹美食,好吃易做,全家爱吃!
人工菇菌—白灵菇(鲍汁.水煮.吁吁共三品)
??今日餐桌:油泼面 | 菌菇汤面 | 肉酱米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