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久昌大饭店的倒掉

对上班族而言,中午能有一家好餐馆,每天有好的菜式,去吃午餐就是一天中最值得期待的,在简书作者过去一段时间里就有一家久昌大饭店几乎成了他们公司的食堂,只是现在倒闭了。




文/安庆卢十四


平地一声雷:久昌大饭店倒闭了。


消息传来的那天,全公司一片哗然。连久昌都倒闭了,今后还能去哪里吃饭?


“一个时代终结了。”


得知消息,我决定去现场看一看。脚步很快,心跳更快,暗暗盼望这个消息不是真的。


正是午饭时间,阳光刺眼,平日里门庭若市的久昌大饭店却大门紧闭。隔着玻璃窗看进去,空无一人。桌椅们失去了工作,尴尬的沉默着,等候遣散。没有“结业启事”之类的文字告示,一把巨大的U形锁静静挂在门上,说明了一切。


几个月前刚换的招牌还没摘掉。与旧招牌相比,新招牌从“久昌家常菜”变成了“久昌鱼头王”,但在“鱼头王”的下面又依依不舍的留下一行小字“湘菜家常菜”。这让人很难搞清楚这家饭店的定位:到底是转型主打鱼头?还是继续经营家常菜?——现在好了,这些问题已经不存在了。那么新的招牌,现在没用了。


就在前一天,一切都还不是这样。


前一天中午,久昌还是一如既往的门庭若市,我们也一如既往的在久昌吃午饭,只是比往常丰盛一些:一位实习生妹子刚刚顺利完成了实习,按惯例我们要一起吃一顿,以示欢送。我们进久昌时,一群同事刚吃完出来;我们出久昌时,一群同事正准备进去。整个久昌至少有四五桌都是我们的同事。


久昌就是这样,是我们的“食堂”级饭店:紧靠在公司门口,比任何饭店都近。提供各种平价家常菜,几乎毫无特色,然而都挺好吃。无论三两个人一起,还是十几个人一块,都可以在久昌找到座。你想随便吃顿饭,可以去久昌。你想稍微吃好点,还是可以去久昌。久昌像优衣库一样提供基本款,像匡威鞋一样百搭。久昌不提供新意,但任何时候选择久昌,都是正确选择。


记不清多少次,一群人走到公司门口,挣扎彷徨:“今天中午吃什么?吃什么?吃什么?”装出一副好像有很多选择的样子。这样的挣扎多半会这样终结:“算了别想了还是去久昌吧。”


甚至因为久昌的存在,我们敢于拉黑任何一家其他饭店。公司对面有家桂林米粉,有一次我在那儿吃拉了肚子,就决定再也不去了:“反正还有久昌”。久昌隔壁有一家东北饺子,有一次上错了菜不给退,老板娘还骂人,我们也决定再也不去了:“反正还有久昌。”


久昌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江湖地位。


几年前,我刚进公司的时候,大家的默认“食堂”是另一家饭店:湘飘四海。当时的久昌与湘飘四海相比,环境略逊一筹,因而只能作为替补阵容,在“今天换换口味”时出场。但没过多久,湘飘四海的店面因为地铁14号线工程需要,被拆迁了。湘飘四海也就此无疾而终。


那时候我对湘飘四海感情不深,没什么失落的情绪。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公司对面的黄记煌居然悄然改换门庭,变成了一家叫做“湘满红”的湘菜馆。对于每天中午都为“吃什么”而苦恼的上班族来说,一家新饭店的诞生实在令人兴奋。我们火速临幸了湘满红,却发现服务员很眼熟。


“我们是湘飘四海原班人马。”她神情自信,口吻坚毅,“是的,原-班-人-马。”


她的口吻让我想起许多“《无间道》原班人马”的平庸香港电影。


原来黄记煌的老板一直嫌焖锅不够赚钱,眼见湘飘四海散伙,就把人家连厨师带服务员一起请过来,改卖湘菜了。


湘飘四海也好,湘满红也罢,原来的“食堂”换汤不换药、换址不换菜的存在下去,似乎是一件好事。那服务员强调“原班人马”,肯定也是希望老顾客们继续光顾生意。但我多少有点失望:本指望有点新意,结果还是一成不变。


公司附近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饭店,除了几家家常菜饭店,还包括桂林米粉、沙县小吃、成都美食、刀削面、自助火锅,以及办公园区自办的食堂。步行10分钟范围内,可选的饭店大概在十家左右。这一带没有什么居民区,所有饭店都靠办公园区养活,为上班族提供午饭几乎就是他们生意的全部。每天中午,所有的饭店都座无虚席,我们时常需要换几家饭店才能找到座。就算找到座,上菜也往往慢得惊人。服务员们面红耳赤,狼突豕奔,召唤她十几次她才来得及搭理你一句。


“服务员!服务员!服务员!服务员!倒杯水!”


“服务员!服务员!服务员!服务员!我们还有个菜呢!”


“服务员!服务员!服务员!服务员!宫保鸡丁要是还没做就不要了!”


服务员一定会匆忙跑向后厨,然后跑回来:“已经做了!马上就上!”


只有偶尔在周末去公司加班,才能看到它们在工作日之余是如何冷清,才能理解为什么它们的生意并不好做。


湘满红的老板为了把生意做好,也是蛮拼的。他是个三十多岁的精瘦汉子,虽然剃平头挂金链,却满脸堆笑,一团和气,经常在门口亲切招呼客人。他的笑容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既不是一种职业性的得体的微笑,也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笑。那是一个老实人硬堆出来的笑,几近点头哈腰。那是一种为做好生意而付出的努力,又夸张,又辛苦。有一次,我在园区里看到他送外卖,他走在路上,眼神放空,神情比平时放松很多,但那种笑容还是在他脸上不时浮现。可见他脑子里那根弦始终不敢完全放松。


但除了笑脸相迎,湘满红的老板对如何做好生意似乎办法不多,“湘漂四海原班人马”的号召力可能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管用。没过多久,湘满红开始停业装修,并再次更名。这次改成什么名字我已经不记得了,反正还是“湘XX”。令人想不到的是,装修快结束时,它居然失火了。虽然及时扑灭,损失不大,但总归给人以一种时乖运蹇,大势已去的感觉。经过此次失火事件,湘满红又一次改名,似乎老板已经把扭转局面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改名上。所有人都不难看出这家饭店已经乱了阵脚。果然,它重新开业之后没几天,就彻底关张了。


我再也没见过那位满脸堆笑的老板,不知他最后的表情是怎样的。


湘满红的衰落是这周边餐饮业的一个缩影:惨淡经营,朝不保夕。许多店面换了一家又一家,都做不长久。像久昌这样屹立多年,长盛不衰,实属罕见。差不多从那时起,久昌渐渐坐稳了霸主地位。


和湘满红那位战五渣老板不同,久昌的老板娘气场强大,又豪爽又喜感,令人过目不忘。她是个东北人,四十多岁,身材高大,英姿飒爽,像一匹高头大马。忙碌起来总是愁眉苦脸眉头紧锁,却偏能愁眉苦脸的讲笑话。


有一天,我们去久昌吃晚饭,结账时试图抹掉一个零头。老板娘不同意,愁眉苦脸的说:“实在不行啊!生意太难做了!”她指指对面,“你看,湘满红就干不下去了吧!”


我们哈哈一笑,没有再坚持。老板娘却并不就此打住,她依然愁眉苦脸,凑过来问我:“小伙子,你支持久昌不?”


我一愣,心想你是特首嘛我怎么能不支持呢?回答说:“支持啊。”


“支持久昌就要多来吃!”老板娘提高嗓门,严肃的说,“一天来吃六顿!”


我们再次哈哈大笑,结账出门。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看出久昌老板娘是一名喜剧演员,但却不能就此说她很抠门。事实上,身为一名喜剧演员,有时为了营造喜剧效果,她也会变得很大方。有一次,我们一位美女同事在久昌结账时,看见柜台左侧贴满在超市买食用油的小票,说了句:“这就是良心油的证据吧……”


老板娘顿时大喜:“这姑娘真会说话。来,赠个饮料。”


美女同事又默默对着小票们说了一句:“难怪对面都倒闭了好几家,久昌依然还在……”


老板娘又是一阵大喜:“这姑娘太会说话了!来,再赠个饮料!”


最终,这位美女同事就带着不开发票的共三瓶饮料出来了。

(有人求抹零头都抹不掉,有人说两句话就送了三瓶饮料。这真是个看脸的世界。)


去年年会时,公司有几位同事拍了一段视频节目,采访了许多人:“你觉得什么是青春?如果让你重回青春,你要做什么?”节目最后出镜的居然是久昌老板娘。她还没开口,大家就开始欢呼,她一开口,大家就更乐翻了:


“我今年45岁。我要是年轻20岁呀……”视频里的老板娘有点不好意思,旋即兴奋的说,“我要干一番大事业!”


“我要开一百家分店!”


久昌老板娘的这种人格魅力,与湘满红那个只会傻笑的老板相比,真是强弱悬殊,高下立判。更不要说她的种种经营手段丰富多彩,生意做得活泼又聪明:


久昌曾经提供过盖饭送外卖服务,一度风靡我司。但是当利润率过低时,久昌果断停止了这一服务。


有一年夏天,久昌推出了一道家常凉菜,仅售10元,大盘子装得堆起来。这道菜成为当季爆款,几乎每桌都点。不过第二年成本提高,这道菜涨价到15元,就起不到之前爆款的效果了。


到了冬天,久昌又开始主推鸡火锅,不算特别成功。但他们开发的一道凉菜樟茶鸭樟香鸭倒是大受我们欢迎。


湘满红倒闭没多久,久昌就新增了菜单,上面满是湘满红曾经的菜式:原来久昌看准时机,把原湘满红大厨请了过来。


久昌还曾经推过打卤面,尝试多样化经营。我们点过几次,味道挺好,但是实在太慢,我们就再也不点了。


为了解决午饭高峰期忙不过来的问题,久昌还做过错峰就餐优惠活动:十一点半之前和一点半之后来吃午饭,可以打折。


如前文所述,久昌还会把在大型超市购买食用油的小票一张张贴在柜台左侧,所有顾客结账时都能看到。我们认为,这当然不能证明久昌“一定不用地沟油”,但至少可以证明久昌“不完全使用地沟油”。


至于特价菜更是每天都有,常换常新。


还是如前文所述,在关闭之前几个月,他们还换了招牌,准备转型做鱼头。


……


总之,久昌不断动脑子,不断做尝试。这些尝试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坚持了下来。


周边的饭店换了一茬又一茬,最新的一批同行和以往都不同:在地铁即将开通的地方,盖起了综合性购物大商场,里面提供丰富的餐饮服务。虽然价格略贵,但环境档次和久昌这样的路边饭店不可相提并论。更不要说吃完之后还能顺便在商场里逛一逛,买一买。有几只消息灵通的流浪狗,也都纷纷跑到商场后门的大片草坪上晒太阳。


但久昌的生意似乎没受什么影响。流浪狗当中也有几只对久昌不离不弃,终日还在附近晃荡,等候久昌的服务员每天拿剩饭出来喂它们。那时我们以为:只要市场总量足够大,身边多几个少几个同行,并不重要。只要自己好好经营,就算是难做的生意也总能做下去。


没想到说倒闭就倒闭了。


在大门紧锁的久昌门前, 我没见到老板娘。只有一位憨厚的胖大姐在和几个人交涉,她当年从湘满红跳槽到久昌,成为主力员工。我上前和她打招呼,她也认得我,对我笑笑。


我问胖大姐:“就不再开了?”


“结束了。不开了。”


“太可惜了,生意那么好。”


“唉。”她叹口气,摇摇头,“好什么呀。不好做,太难做了。”


“老板娘呢?”


“不知道她去哪儿了。”


“挺舍不得的。”


胖大姐泛起泪水。她擦擦眼泪,说:“也许以后开了新饭店,比我们做得更好呢。”


有其他同事去久昌隔壁那家被我们拉黑的饺子店吃饭,听那个老板说:久昌之所以干不下去,是因为房租突然从从3.2元/平涨到7元/平。久昌老板娘默默跑路了,还欠着几十万的房租和水电费。


如此翻倍的涨幅,简直是逼人关门。我们一致觉得,多半是因为地铁即将开通,才导致了租金大涨。饺子店老板说:这样涨房租,我们也要干不下去了。


……久昌倒闭,已经是五个月前的事情了。这五个月当中,饺子店果然也关门了。事实上,这一条街的所有饭店全都关门了。地铁确凿无疑将在年底开通,带动周边产业全线升级。久昌旧址如今装修一新,开了一家东方宫牛肉拉面,号称牛肉拉面牛肉面中的顶级品牌。这里干净卫生,高端大气,口味正宗,服务高效,一碗牛肉拉面15元。


看到这家店,让人觉得久昌的失败一点也不奇怪。久昌老板娘再精明能干,用出再多经营手段,她也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小饭店没有中央厨房,后厨人力有限,高峰期上菜速度无法解决。本来上菜就慢,客人们吃得更慢,边吃边聊,一坐就是半小时,中午的翻桌率撑死也就两三桌。而东方宫这样的快餐店,等餐不超过两分钟,用餐不超过一刻钟。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胖大姐说的“比我们做得更好”。


其他那些关闭的店面也正在装修,看样子也准备开快餐类的饭店。地铁一通,房租一涨,生态环境的变化显而易见:快餐将成为新环境下的优势物种,久昌模式将生存艰难。对我们这些多年来一直在这里上班的人来说,如果还想在中午点几个菜,慢慢吃慢慢聊,当然不是不可以,只是要比以前贵,——可能真的得去综合性购物大商场了。


小时候,我读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片水域里住着三条鱼,分别名叫千聪明、万聪明和一聪明。有天传来消息:渔夫将到这里捕鱼。千聪明和万聪明自以为足够聪明,必能从容应对。一聪明却说:“我只有一个聪明,就是跑路。”——渔夫来时,千聪明万聪明用尽浑身解数,也难逃落网。只有早已跑路的一聪明得以保全。


久昌老板娘怀揣着“开一百家分店”的美好理想,就像千聪明和万聪明那样惨淡经营,却不知自己从一开始就已经落入了一个必败之局。


到头来还是只有“跑路”这一聪明最管用。


久昌倒闭之后,那几只流浪狗也不知所踪了。想必它们也要经历一番痛苦漂泊,也不知能不能找到新的栖身之地。它们也一定不明白:为什么一夜之间,熟悉的人不见了,敞开的门关闭了。为什么自己什么也没有做错,上天却要颠覆它们的生活。■



作者介绍:

不要一看到戴眼镜的胖子就说像我。我长的是标准中国脸。照照镜子,其实你们每个人长得都很像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饭店老板怎么应对熊孩子的
餐厅服务员爆料: 这些菜再点就是傻子, 尤其最后一道, 几乎0成本
杭州一老板用“成本售卖”模式开饭店,一年赚一百多万,你也可以
点菜
相机失而复得
帮服务员做两个菜,厨子又让老板娘训了,看看到底咋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