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竹竿一摇满地金

 

“白露到,竹竿摇,满地金,扁担挑。”这是浙皖交界山区流传的一句民谣。每年白露,当地人带着准备好的干粮和长竹竿向山林进发,这一天是山民们约定俗成的山核桃开竿日。


临安岛石村是山核桃的名产地。秋后的山核桃林空气干燥,树顶有脆白日光漏下来,印着满地的山核桃蒲。往山林腹地走去,途中不断有山核桃掉落。山核桃树一般生长在山腰、山麓缓坡,因此每年上树打核桃,都会发生安全事故。

山核桃是岛石农家人的主要收入,一年的大部分收入就看白露这几天的成获,全村男女老少挑着竹筐、驾着三轮车,喜滋滋、急冲冲地往山林里赶,打的、拾的、拉的、磨的……噼噼啪啪,一派繁忙景象。


岛石所产的山核桃之所以盛名,是因为当地的小气候,林地里昼夜温差很大,相比城市白天要低五度,晚上则要低七度。比如临安其他地方可以种双季稻,而岛石只能种单季稻,而单季稻种出来的粮食生长周期长,口味香糯。

除了气候,土壤也尤为重要。在岛石的山核桃林地里,常见一种由灰褐色石头搭建而成的屋子。当地人说,那是用石灰岩堆积起来的,就取材与山核桃林。岛石的山地多为石灰石和泥土混杂的土质,而山核桃本身需要汲取石灰石里的养分,喜欢生长在偏碱性的土壤里,如果是一般看上去很黄的泥土,种上山核桃苗就容易枯萎。


采下来的山核桃蒲,按一定厚度摊放在阴凉之处,任其自然萎蔫。这有点像是茶叶的萎凋,在微发酵的过程中,鲜蒲壳的水分会逐渐减少,变得柔软。山核桃蒲壳含有置地黏腻的汁液,如果不带手套,剥开蒲壳的手会被染得黢黑。因此当地人发明了一种形似石磨的山核桃磨,专门用来褪去山核桃那层厚厚的蒲壳。

不是每一颗看起来饱满的山核桃蒲里都有山核桃仁,因为生长的树的地形、气候、湿度等原因,山核桃会有一小部分是空籽或者瘪籽,所以蜕壳后的山核桃籽儿会被放入水中,饱满有仁的山核桃会沉入水底,而那些空籽和瘪籽就会浮在水面上。



筛选后沉入水底的山核桃要在太阳下面暴晒三天以上,再进行炒制。农家传统的炒制法子也简单,反复地水煮去涩,然后在火缸上烘干,佐料也仅仅是盐,有时候连盐都不放。

取一颗山核桃,用力咬开,杏黄色坚硬皮壳下,有着布满沟壑的褐色桃仁衣。与普通核桃不同,山核桃仁松脆味甘,香气尤为特别,带着浓厚发散性强的矿物质酽香。这香味来源于它的高油脂,山核桃本属木本油料干果,果仁含油脂达百分之七十四以上,是含油率最高的树种。


山核桃仁虽个头不大,但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E,以及亚麻油酸,常食可润肌肤、补肾脏、乌须发,每一公斤的山核桃仁相当于两公斤的牛肉。

白露之后的一个月,江南各地的炒货店就能见到售价不低的山核桃。对于江南人来说,这种山野之味并附着故乡情结的土物产,是再熟悉不过的味道。而江南之外,临近年关,各地的炒货店也能供应商今年炒制的山核桃,岁末年尾,总要尝个丰厚滋味。

而在深冬的临安,家家户户围着火缸而坐,火缸边再放点山核桃、板栗、冻米糕,一家人唠嗑、喝茶、吃山里货,炉火烘出的油脂香味,隔很远都能闻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拍:山里村民打山核桃全过程,揪心的画面,看完后陷入沉思……
山核桃 | 白露到,竹竿摇,满地金,扁担挑
一游未尽|漫话山核桃
为什么盒马擅长开发自有商品?
核桃外皮莫丢弃 做炭成了新产业
鲜货 | 比它更酥更香的坚果,真心不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