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努力配得上你期望的爱情

图书放映室我活在2字头年龄的后半段,精力无限,努力工作,喜欢的东西自己买,每年攒钱出去旅行,热爱粮食和蔬菜,一颗心还很软,还有一大堆梦想。我跟男友没有准备结婚,也没有打算理顺人生。可是我很快乐,就算没有早晨6点钟的吻,就算房东会半夜打电话骚扰,就算下雨的夜晚我会害怕得睡不着觉,在我看来这都是为了自由付出的代价,而我愿意做这个交换,矢志不渝。

文章摘自《我只想和你说说话》,作者张超

一次聚会中,一个在美国长大的香港姑娘说,她回家过年好有压力,父母催着要她生小孩,可她完全没有这个计划。她完全不想做一个妈妈。我真喜欢这个姑娘,不只因为她玩极限飞盘还开了家自己的公司,又帅又酷美得要命,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也这么想,十几岁时憧憬的完美家庭,我完全不想要了。婚姻、孩子、房子,我一个都不想要了。我和她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

那天在何峰的“知识派对”播客上聊分享经济,我们说到年轻一代的态度是要过“轻量化、无资产”的生活,只拥有,不占有。土地情结已经随着高频率的城市迁移而慢慢消失,那我又为什么非要在北京寸土寸金的地儿抢下个别别扭扭的小开间?工作两年,攒了点钱,可跟首付比起来,只能呵呵。父母倒是拿着存折等着,可我也算硬气一回,要么自个儿买,要么拉倒,不然下一步被逼婚就纯属自找的。十几岁起我妈就告诉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深深记着这句话,恨不得文胳膊上,一天看三回。拿人的手短,自己亲妈也一样。要自由,就要得彻底点。不只这样,房子慢慢变成了一个栖身之所,除了睡觉我每周待在里面的时间不超过14小时,我在哪儿,家就在哪儿。毕业之后我陆续换了5个房子,每次搬家都累得抽筋,可我热爱在新的地方建立生活的过程,认识新房子楼下修车的师傅,卖水果的小贩,在地图上重新设置“家”的位置,更改亚马逊收货地址。每次路过我住过的地方,都能想得起在那儿发生过的一切的一切,这是我自己的记忆地图。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吃饭,她住在旧金山,来北京出差,借住在我朋友的朋友家沙发上。我们几个人坐在地板上吃比萨喝啤酒聊天,我们说起中国男生、美国男生和欧洲男生约会的不同表现,说起各自城市的创业环境,说起对Paul Graham的爱。一起大笑,开心得不行。她说:“等你来旧金山一定要住在我家,我带你认识最有意思的人,就像你带我认识北京一样。”

你看,我连在旧金山都会有地方住,又干吗担心在北京会无家可归?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婚姻对我来说也慢慢从必选项变成了可选项。我见过太多男女,千辛万苦结了婚,也没过上韩剧里你侬我侬的日子。恩爱指数像是正弦曲线,在结婚那一刻达到顶点,剩下的都是下坡路。以前恋爱中多一个人都觉得挤的小日子,婚后变成了两大家子的集体婚姻,任何一件事都要群体讨论3个小时,直到头昏脑涨头晕目眩。有一次和好友在鼓楼那边喝酒,我们聊起身边人的婚姻,让人羡慕的少,让人沮丧的多。好像结婚是一张网,婚前一切都是可以容忍的,现在再入不了眼,婚前所有遮掩的,全都跳出来兴风作浪。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不快乐,我只是慢慢认清了,童话里的美满结局在现实里不会发生,没有任何一条路能保证让人一直快乐下去,婚姻不能,爱情也不能。幸福是自己的事,做出的选择要有勇气去承担后果。人生没有什么规则,不是说二十几岁就非要去谈恋爱结婚,不是说30岁就一定要走在事业的康庄大道上,自己的故事就自己写剧情吧,不然还有什么乐趣?自己过得舒坦,真是比什么都重要。

我喜欢一个人去看电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在咖啡馆喝东西写东西,除了经常在起身接电话时没吃完的松饼被收走之外,没什么不好的。我不知道婚姻有没有那么大的容忍度,让我这样自私又自由地过日子。

上学那年我恋爱了,一点儿安全感都没有,一颗心扑在另一个人身上,24小时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对他好,让他更爱我一点。他过生日那天我起了个大早,先去朋友家取我藏在那儿的生日蛋糕,又急匆匆跑去他家,想第一个祝他生日快乐。我错过了早自习和第一节课,被罚站了一上午。那会儿离毕业就剩一个月,我一点儿都不在乎,我觉得我幸福。毕业时大家相互在同学录上写赠言,一个朋友在上面写:“我希望你以后能活出自我,别把精力都放在恋爱上,不然太可惜了。”9年过去了,我终于没有变成那样的女生。我学会了爱自己,就再也没办法变回过去的小女生。现在的我,不只幸福,更充满了安全感。因为我知道,我永远都会对自己好,我踏实得不得了。

廖一梅在《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里写:“大多数人在谈论爱的时候,谈论的都是需要,自我的需要。你认为自己的爱是单纯的,无目的的,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你想的都是利益,这个利益可能是舒适感、安全感或者某种自我期许??而且这种爱,多半都是你权衡利弊之后作出的选择。”

爱对我来说是太过奢侈的东西,是我唯一的信仰。我无法忍受它变成权衡的结果,我要让它配得上我漂亮的裙摆,配得上我跋山涉水后拥有的眼界,配得上我的所有努力。而这种爱和婚姻,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广大男女青年被父母逼婚的主要原因大概就是老人寂寞了,想要个孩子让家里再热闹热闹。这一点我完全不能同意。孩子不是玩具,售出不退。我妈说我自私,没错,我不愿意付出时间和心血。可是难道生一个孩子出来填充无聊的时间和拯救将死的爱情不自私吗?养儿防老不自私吗?把自己的意愿加到孩子身上,让他们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自私吗?

谈恋爱的时候,我喜欢周末可以没有负担地自然醒来,在光线充足的屋子里和男朋友各自看书。我喜欢两个人通宵达旦地说话,聊一切跟生活一点儿都不沾边的东西,比如3D打印心脏或者穿戴式设备之类的。我喜欢有余地的生活,把多出来的精力变成精彩的活动,比如去探访胡同里快拆掉的老建筑,比如去上一节以色列防卫课,比如花一个下午学怎么做出像样的马卡龙。我享受恋爱,可并不想跟谁生个小孩。

我自认难以腾出精力培养一个孩子,我清楚自己见识短浅,不足以教给别人人生的道理,我也担心会变成一个宠溺的母亲,允许孩子在餐馆或电影院大声吵闹到处乱跑,我更担心没有耐心和时间给这个孩子足够的爱。这一切太沉重了,我担当不起。庆幸的是,这是我的个人选择,没人能指手画脚。我的基因,不想传递就可以不传递。为此我愿意每天赞扬自由意志。

朋友说我太自私,是的,我知道一个女人只有作为忠贞的妻子才会被歌颂,只有作为慈爱的母亲才会被赞扬。可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用自己的价值观强暴别人更无聊的事了。卢梭在《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里写:“我从来不认为人的自由在于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恰恰相反,我认为人的自由在于它可以不干他不想干的事。我所追求的和想保有的自由,是后一种自由。”我活在2字头年龄的后半段,精力无限,努力工作,喜欢的东西自己买,每年攒钱出去旅行,热爱粮食和蔬菜,一颗心还很软,还有一大堆梦想。我跟男友没有准备结婚,也没有打算理顺人生。可是我很快乐,就算没有早晨6点钟的吻,就算房东会半夜打电话骚扰,就算下雨的夜晚我会害怕得睡不着觉,在我看来这都是为了自由付出的代价,而我愿意做这个交换,矢志不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吃饭就可以看出孩子自私不自私!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不自私,会分享
什么是孝顺?怎么样做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孝顺的人?
启功先生是一座高山,在我看来,没有一个人配得上对先生评头论足
永远别指望一个几岁,十几岁的孩子靠自己去...
爱情那么美,你怎么还受伤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