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北南门市场:舌尖上的小中国


文、图/蔺桃


前几天看到一则让人感怀的新闻,年关将至,江苏镇江的老百姓排着长队到一家百年老字号等着“打酱油”,那场景堪比万人空巷的热闹。


酱油这种调料再普通不过,随便超市里货架上几十种品牌,为什么人们还是愿意浪费时间,排长队去“打酱油”?无非是在传统的酱油酿造过程中,蕴含着一种情味,又因着百年老店而有了一种“习俗”的隆重感。当人置身于一种难以解释的仪式感中,似乎心也得到了安顿,这种心情,在外的游子也许更能体会。


味道是一种乡愁



去年春节,我因为准备论文留在了台湾,这也是我长到26岁,第一次在外过年。台北的暖阳催着早樱开放,空荡的校园让年味更显稀薄。幸好春节前几天,好友典婉姐带我去了一趟南门市场备年货,在人挤人的热闹里,心里满蓄起儿时跟着家人去买年货的期待与满足。


腊月二十八中午,天气却好似阳春三月,我们约在南门市场正门外,典婉姐转身带我进了后面一条小巷。一整条巷子里,来自天南海北的各色小食店林立,有些印度、南洋美食店也支起了招牌。1949年国府迁台,国防部联合后勤总司令部部署在南门附近,于是将日据时期南门外皮货、蔬菜、庄稼交易的千岁市场,改名为南门市场。典婉姐说,南门这一带,靠近总统府、行政院、检察院等行政机关,大部分军公教人员都从大陆各地迁来台湾,外省眷属聚集在这里,形成庞大的需求市场,曾经的普通日常用品交易点,转变成一个贩卖大陆南北杂货的大市场。


家国动荡的年头,一场内乱让多少家庭不复团圆,但活着的人,总是尽力在岁末让幸存的家人感受难得的年味。食物,就成为表达情感、相互慰藉的最好载体。因为老蒋的缘故,这里江浙菜系非常地道,特色鲜明的湖南菜也占据重要一席,走进南门市场,仅凭味蕾就能徜徉南北。


虽然百货林立,大超市、小便利店在年节时也照常开放,但一直到今天,南门市场都是外省女眷置办年货的好去处。立家湖州粽老板朱石城曾说:“客人每次买了、吃了就会跟你讲,少了什么味道啊,哪个地方不对。”有人说,这里是真正舌尖上的小中国,南门市场用味道记录下百年历史变迁。


南门市场大门口,上面写着“传统市场,在地食材”。


我们在一家有点像日式简餐的店内,吃过北方炸酱味道的客家板条后,拉着装有小轮的购物袋,走进南门市场。一进门就挪不动腿了,右手边的“万有全”商铺,确实囊括了腊味的各个品种,从门脸到铺上挂满了广式腊肠、香港腊肠、江浙腊肠、湖南腊肠、东莞腊肠、豆腐香肠、鹅肝肠及各色腊肉、腊鱼……熟悉的年味让我这个湖南游子心有戚戚焉,又不禁纳闷,在杭州呆了好几年,没听说江浙有腊肠这回事啊。


再往里,又发现了几块让人忍俊不禁的招牌,“上海火腿”、“大连金华火腿”……金华人看到,估计要直呼店主的地理知识是体育老师教的吧。有意思的是,这些店铺往往都在招牌上写着“五十年老店”。


如果你在台湾多呆几天就会发现,街头巷尾有许多这种让大陆人充满疑惑的招牌,比如四川炒饭、温州大馄饨,几乎是沙县小吃一样的“连锁”存在,以至于现在台湾人都以为四川的特色美食是炒饭,到温州一定要吃碗大馄饨。曾听台湾朋友讲过,这些“匪夷所思”的地方美食,最初始的来源可能仅仅是一个来自四川的老兵,为了谋生,只好在市场瓦肆卖起了记忆中母亲做的那碗炒饭。


如今,我们来南门市场只是为了解馋,而当年经历家国离乱的人们,来南门市场却是为了一解乡愁。


老奶奶的铺子上摆放着红糖圆年糕


年的细节,在食材里传承



跟着人群往里走,真有种幼年时逛集市,只能看到大人肩膀和腿的感觉了。可惜长大后,我的身高也仍旧没有优势,只能从人们的手肘、腰缝间抛一个眼神过去,看看摊位上卖的是啥。


卤好的一只只蹄髈推成山、几乎等量个的炸鱼香酥金灿、比成人手指要粗的油焖虾一只只码得整齐……这些煮好的熟食,拿回家放在冰箱冷冻,从除夕到元宵,有亲朋好友来拜年,直接拿出来加热,就是一道道简便又丰盛的年菜。典婉姐在门口的摊位上买了一大盅佛跳墙,这是她在台北成家后,几乎每年都会光顾的摊位。


除了熟食铺,糕饼点心类的铺子也极为火热。占领南门市场手扶梯黄金位置的南园湖州粽子,主打“道地家乡口味”,不只有各种口味粽子,还兼卖抢蟹(宁波舟山等地称为“炝蟹”)、广式萝卜糕、湖南腊肉、宁波年糕、臭豆腐、酒酿、八宝饭。相邻的摊上,东北酸白菜、福州鱼丸、红糟……不一而足。一个三四平方米的小摊位,搜罗了半个中国的特色美食,应当只有在台湾才能看到了。


楼上楼下的摊位,很多都是一家人经营,男人负责买卖,女人负责制作。稍大的摊位上,有七八个伙计在帮忙吆喝,用塑料袋秤货、包装。典婉姐说,每到过年前,这些摊位就会公开招一些工读生来帮忙,我们看到的这些俊男靓女,多半是寒假出来打工的大学生。


一个小摊位就搜罗了各地美食


一楼二楼主要是门市摊位,地下一楼则是这些热门摊位的制作部,我们拐到楼下,看到一些看不出地方特色,但充满年味的摊位。一个个做成小猪模样的胖包子,正搁在架上,等待店里的女工塞进红枣,涂上可食用的红色颜料,有的还应景地做成了黑白熊猫包、麻将骰子包。还有现场制作的肉松、松糕、蛋饺、芝麻丸子,都在诱惑我们的鼻翼、钱袋。刚刚出锅、还散发着热气的湖州粽满满一竹篓,被工作人员放在推车上,准备拿到楼上门市贩卖,我们俩寻着香味,跟了人一路,周边商铺的伙计看见,笑作一团。


典婉姐最后买了现做好的松糕、红糖圆年糕、糯米丸子、糖莲藕等点心,这是她幼年记忆里就有的过年必备糕点。


她的母亲名叫司马秀媛,出身上海殷实人家,司马小姐的父亲是在日本神户做生意的糖商,她的童年也在日本度过,中学后随父亲回到上海法租界生活。比她年长11岁的丈夫张汉文,是台湾苗栗头份的客家人,年轻时因不满日本统治,泅渡到大陆,投靠康有为万木草堂门下,后来成为国民政府外交官。1948年辽沈战役后,大陆局势动荡,一家人决定先到台湾。张汉文和岳父合开的糖商公司,因为战争和岳父的去世而破产,他也因被国民党当局监控,被迫带妻子回到苗栗头份的乡下老家。


在苗栗乡村,司马小姐依然保持着喝咖啡、做蛋糕的洋派生活方式,未出闺阁时养成的上海习俗,也被她保留了下来,过年时必备有狮子头、百叶豆腐、油焖笋,还会买来肠衣灌制上海式香肠,每到春天她会挖来地上的荠菜,做荠菜馄饨、荠菜水饺给一家人吃。


7岁前都跟母亲用上海话交流的典婉姐,将这一整套的上海细节传承下来,嫁入台北闽南家庭后,过年的饭桌上也少不了母亲的那几道经典菜式。大年初二,我去她家拜年,一锅狮子头和一碟蒜台炒香肠,烹调方式虽然已经有些变化,食材却不曾改变。


一排排小猪模样的包子


世界再大,家仍在这



如今,南门市场售卖的,已不限于大陆南北杂货,在地下一层,还备有从世界各地运来的新鲜食材,既有澳洲海鲜、美国牛肉,也有日本、南美等地来的鲜蔬水果,明黄、靛蓝、湛紫、翠绿各异的花菜、彩椒乱人眼,芦笋、半天笋、茭白笋新嫩滴翠,各色山药、莲子、菌类、百合、栗子包装成一袋袋,方便入汤。


看到紫色的南瓜、紫色的花菜、百合花苞这类奇特食材,我忍不住“咔咔”多拍了几张照片,典婉姐一边挑菜,一边用Skype连线在美国求学的女儿,“妹妹,我们在南门市场买菜,你看这些菜多好看”,手机摄像头扫过,卖菜的阿姨立马更换招财猫手势,跟那头陌生的“妹妹”打招呼:“新年快乐,在美国也要照顾自己哦”。说完我们三个对视了一秒,哈哈大笑,互道新春快乐。


另一摊卖菜的小伙闻声转过头来,对着镜头里的妹妹喊:“妹妹你好漂亮,有没有男朋友啊?”典婉姐立马替女儿答道,“还没有哦,你还有机会!”没想到小伙子非常诚恳地对她说,“跟着我可是要受苦哦,只能在市场卖菜。”周边的客人、老板全都被逗笑了。这时,电话里,传来妹妹的声音,“妈,你在哪里?信号很差,你刚说什么了?”刚熄下去的笑声,涨潮一样再次浮起,我们在一片笑声里,买了想要的蔬菜,漾着微笑离开。


从上海逃难到苗栗乡下的司马小姐,从苗栗乡下到台北闯荡、近年来不断穿梭于两岸交流的典婉姐,从湖南乡下长大、以杭州陆生身份奔赴台湾留学的我,还有在台北长大、中学后即赴美求学的典婉姐的女儿,因着年节,以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奇特传承方式交汇在此,而我们所不知道的是,那些在南门市场叫卖着大陆各地特色美食、世界各地食材的买卖人,又有着怎样的属于他们的家国离乱故事。(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悉尼】品味舌尖上的春天
詹宏志:阅读理直气壮的庸俗化比以前严重了
女博士6年逛遍全国菜市场:它拥挤嘈杂,但活色生香
庚子二月漫步台北南门古城楼
教你制作:舌尖上的港式煲仔饭
南门坛上随记16081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