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夜饭 | 焦点

又到新春至,年味伴随春的脚步近了。都说年味,重音就落在一个“味”字,中华民族从来都有“民以食为天”的传统,味作为食的直观感受,自然是最能体现气氛的地方。


年味,在许多人的记忆里,是火红的对联、喜庆的爆竹、丰盛的、亲情的大团圆,这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文化习俗,是雷打不动的法则。可是,说是“审美疲劳”也好,传统渐失也罢,这过年的滋味,随着物资的丰盈,反而走了下坡路。那些最初的味道,再也找寻不到,城市里的水泥森林阻隔了石库门老弄堂里的人情往来,串门走亲戚,不再是登门造访,春节的重头戏“年夜饭”被搬进了饭店,成了迎来送往的翻台子、走过场。细数这些年,年夜饭的排场变大了,可生活的仪式却局促了,年味淡了。




念旧的人,难免不念起当年的好。美食家管家忆起小时候,一家人围炉而坐,必不可少的暖锅就是“全家福”。“全家福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可能吃。里头所有的料,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集齐了人,才能吃得完。准备全家福的过程,又很有意思,小肉丸要自己做,蛋饺、熏鱼要自己做,一波一波的都要做好,做的过程,一家老小都会参与。”管家的面,微博上红透半边天,据说每月销量以吨为单位,江湖人称“上海第一面人”。有道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人的家宴也有一千种回忆。管家关于年味的记忆尽在屋里厢,私房家宴撑起了年味。


ICS的主持人思思在《享宴》栏目组录制上海老味道的春节特辑时,和沪上美食作家老波头、美食家食家饭姐姐,还有管家混成了死党,组建了“猪油帮”,按照他们的说法是:“吃不到一个碗里,连朋友都没的做。”于是,我们请来了在沪上美食圈颇有“威望”的诸位来个铿锵四人谈,聊聊私房家宴的一千种吃法。





那些忘不掉的年味


之所以一致推选管家来说“全家福”,据说是因为他是浦东三林人,这个曾经上海地界里物产最丰富的地方,提供了各种好食材。“以前说的浦东三黄鸡,就出自三林,还有蚕豆,老上海人都知道,做全家福的肉皮一定要买三林塘的。”


据说,全家福以前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家里为了过年特地做的;其实,它的最早版本就是“剩菜”,所有的冷盆,吃不掉的,都往锅里一倒,就成了暖锅什锦菜。暖锅里的料很足,集齐全家才能把它消灭掉。“全家福”的美名由此得来,这也是很多人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年味。


姐姐说,“暖锅一定要有,丰俭由人,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放,并不违和,家里不管人多人少,你添个暖锅,就算再简单,过年的味道就出来了。”


盛器一定要是铜锅,别以为铜锅只是老北京的东西,老早上海全部用紫铜炭炉。去年过年,老波头和管家在杭州寻访餐馆,酒家老板决定给他们做一道杭州版的“全家福”,翻箱倒柜找出了炭炉,结果服务员根本不会玩,熄火的时候就在问,“火怎么熄啊,是不是要倒杯水进去。”

拍摄全家福时,在各位力荐之下,“享宴”栏目组特地去了浦东三林塘,思思说,“说实话,作为一个上海人,我从小到大,去过三林塘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更别说实地去吃那里的东西。但是去了之后,你会发现他们的全家福里,肉皮的的确确不一样,是用温油发的肉皮,至少我小时候没有见过这样的发法。味道跟家里发出来的,跟店里发出来的完全不同,发得跟冻豆腐似的,胖胖的,很有弹性,整个组织都很好吃。”


在“猪油帮”帮主老波头的记忆里,以前上海人有个传统,就是过年前要买一条很大的青鱼。当时还没有冰箱,青鱼就挂在阳台上,用报纸一包。先从尾巴开始吃,一段一段吃上去,每一段的做法还不太一样。尾巴用来做红烧划水,中段用来做熏鱼,鱼头用来烧汤。他记得,小时候,父亲的厂里过年会发青鱼,从湖州过来的鱼特别大,几十斤的都有。一条鱼可以吃个把月,鱼吃完了,年也过得差不多了。





那些秘制私房菜


上海美食圈里最会吃饭的食家饭,被公认为圈里最“体面”的姐姐,中午马马虎虎吃一下,也要两菜一汤的。她不但会吃,也特别会烧。姐姐家过年的拿手菜,有几样东西总归要做的:鱼圆、蛋饺,还要做一块走油肉,走油肉一定要订一块方的五花肉,连皮一起过油炸。说到这块走油肉,为什么要在过年的时候,因为它很费油,只有过年才会开大油锅,过年需要过油的东西多,配额的油还可以反复用,像松鼠黄鱼这种菜,都是要过大油锅的。过年家里会用一个很大的碗,上头盖个盖子,专门放油的碗。爆鱼、肉皮、肉丸、龙虾片都用它炸,老油是越用越香。

姐姐说,有两种甜食里一定会有,要么八宝饭,要么水果羹。猪油汤团一般不会在大年夜吃。水果羹同样发挥了上海人的生活智慧,里头是各种各样的当季水果,不是时令的水果就用水果罐头,天冷嘛,水果吃不进,变身热乎乎的水果羹刚刚好。


姐姐家的八宝饭,要放上各种各样的果仁。“差一点的会放上红绿丝,像我老家义乌,这地方出蜜枣,所以我们家的八宝饭是加蜜枣的。八宝饭成色好不好,全在门面上,上头有松子、莲心,人家是枣子,我是蜜枣,花色就跟人家不一样了。里面就是豆沙,那时候外边没的卖,豆沙都是自己炒。先把豆沙煮到酥掉,壳子全部浮在上面,豆沙会沉到水里,然后把水滤掉,再用猪油炒沙。炒豆沙,手势要翻得很快,因为很容易就黏在锅底。”在姐姐的印象中,上海人过年就是各种炒,炒豆沙、炒西瓜子、炒南瓜子、炒酱油瓜子、炒长生果、炒鱼松、炒肉松……锅子里的炒勺咣咣猛翻,现在想想真的蛮“吓人”的。像炒的南瓜子、西瓜子,都是夏天吃的时候,把子存下来,等到过年的时候才用。姐姐笑说,上海人就是这么会过日子。


几道工序都好了,就是做造型。碗上要先抹一层猪油,不要太厚,接着铺果仁,可以把它摆成花型,黏在碗上,然后就是一层薄薄的糯米,要按按紧,豆沙放进去,再放一层糯米。上蒸笼里蒸的时候,一扣就能扣出来。蒸的火候得到位,不能过头,一定要有一粒粒的感觉。“有的人家,比较节省,放的豆沙少,我们家一勺下去,一定要舀到豆沙的。糯米既要薄薄的,隐约之间能看到豆沙,沙还不能漏。”姐姐家的一个方法,能让八宝饭看起来更加晶莹剔透,就是在八宝饭上再勾一层玻璃芡,玻璃芡要包牢,不能泄得一塌糊涂。


而在以面出名的管家家里,还真有一道与面有关的过年私房菜,叫“两面黄”。算作一种主食,把面过一下水,熟了以后捞出来沥干,面的两面都煎成金黄色,脆脆的,而里面还是松软的面,有时会配上一个虾仁浇头,往上头一浇,汁水和味道就会渗到面里。其实,就像面条版的锅巴。




“做人家”的智慧


全家福里有着上海人的精明劲儿,他们很会“做人家”,这种传统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即便日子很苦,但也能活得有滋有味,精打细算。既能持家,又能吃到美味。上海人天性里的特质,会让他们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在艰苦的岁月里,维持着生活的水准和体面。思思认为,体面对上海人来说,是骨子里的东西。创造发明“全家福”,就体现了上海人的这种“体面”。


体面不但落于的花式,也落于好口彩。蛋饺是金元宝,鱼圆是银元宝,所有自制的配料放进紫铜炭炉里一烧,就凑成了红红火火的全家福。上海人讲,过年一定要吃两个冷菜,一个是四喜烤麸(家里靠的是丈夫),一个就是金丝芥菜(金丝都有了,日子能不火吗)。有趣的是,年夜饭通常不会出现豆腐,只有一种豆制品例外,是黄豆芽和油豆腐烧在一起,名字的彩头很好,就是如意金条。


煤球炉上做蛋饺,真的是年少时春节里最深刻的体验,对每个人来说,蛋饺就是当年厨房间里的启蒙。姐姐说:“味道都是大人调好的,家里人会交给你一块猪油,先用猪油把勺子沓一沓,再用搪瓷调羹浇蛋液进去,你只要几个动作差不多,包管能做好。以前家里的蛋饺勺很神圣,平时都搁着不用,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拿出来。一般家里,都是把蛋饺交给小朋友做,让他们对过年也有一种参与感,就像是一个现实版的‘过家家’。饿了嘛,用它摊个蛋皮吃吃,馋了就炒点肉末吃吃,一旦被父母发现,穿帮了,还能找个理由,是不小心做坏了呀!”




翻台子吃不出的情意浓


准备年货的过程,常常体现着各种民间智慧。思思说,差不多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妈妈就开始准备年货。像酱油肉、咸肉、风鹅、咸鸭、腌青鱼、火腿、香肠都要挂出来的。当你发现厨房里叮叮当当,窗口挂了很多东西,过年也就不远了。以前,街坊邻里之间,会各家做各家的年货,然后换着吃。吊在杆子上的,不仅有鱼、鳗香,还有咸鹅,上海人喜欢叫它白乌龟。为什么叫白乌龟呢,因为上海人不会说“鹅”,上海话里的“鹅”就成了“乌驹”。


思思记得外婆家最早住在虬江路的筒子楼里,房间从01号排到09号,那时候邻里关系很好,都是一个单位的职工。家家户户置办年货还会分工。有的家里,肠衣买来了,就多做点香肠,帮其他邻居代加工,有的人家专门做风鸡风鹅。等做好了,邻居就会过来,敲敲你家的门,“3号里,风鸡做好了,还给你们家呢!”一个楼面里,各户人家分工合作,街坊的情谊都在里头。


快到正月十五,家里要做汤圆,需要自己磨糯米,当年不是每一家都有磨盘的,有磨盘的人家,这段时间老吃香的,大家都要来跟你借,谁先用谁后用,都是你们家说了算。




这些情节和近日首映的贺岁微电影《加你加年味》很像。孙俪扮演了“神马”私房菜馆的掌门人小俪,为什么叫神马?因为,她家的私房菜馆不用菜单点菜,“神马”都能做。不论客人提出什么样的要求,都能做出一桌独特的菜色搭配,让你吃出不同的味道。今年春节,应街坊邻里的要求,小俪要为他们烧几桌年夜饭。母亲家传的御膳私房菜谱里,各种秘籍具全,唯独关于年夜饭的一页被扯了去。小俪依然胸有成竹,用最极品的食材、最靓丽的花式、最贴心的服务为街坊们烧了一桌汇聚山珍海味的年夜饭,可是食客们统统觉得虽然好,却缺少年味。这年味究竟是什么呢?不经意间,她在御膳秘籍里发现了小时候的一幅彩笔画,童年里的自己描绘了这样一个关于年夜饭的场景:王家叔叔做的酱肘子,李家阿姨做的狮子头,长桌席上一桌子“百家饭”,于是顿悟:真正的年味其实就是和朋友、街坊四邻一起分享,年味不止是菜,更是心意、祝福、憧憬,尽在人情往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夜饭必不可少的团圆八宝饭
过年噶闹忙!这八家专属老底子年味,又开始忙起来了……
那时候,上海人怎么备年货? (大盆菜,也叫全家福,什么都有,热气腾腾的一大砂锅咚地一下杵在桌子中央,啥也别说,直接开吃) 八十年代,在许多中国人的记忆中是一个特别温馨的年代,在不
圆台面上12道美味,是上海年夜饭不变的传统
八宝饭和全家福,让你的年夜饭光彩照人。
上海八宝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