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物学家才是小清新和极客的鼻祖

“若时光再次流转,我仍然会是天堂海滩上的那个小男孩,那个对‘赛弗柔安’水母着迷不已,但是却只瞥到一眼水底怪兽的小男孩。”

—— 博物学家E·O·威尔逊


17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人们带着对宗教的半信半疑开始了探索自然的旅途。没有相机、没有视频传输、没有3D打印,绘画成为了认识和记录自然的唯一途径,博物学家拿着拄杖,带着仆从,携画夹和标本册、草帽和驱虫水,在世界每个角落寻找写生标本和模特。


▲博物学家中的佼佼者之一: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来自《新视线》封面图

这就是博物学家的生活,一个集科学家、旅行家、观察者、画家等多重身份的学者生活。19世纪中期,博物学家贝茨在日记里写到: “我黎明即起,喝杯咖啡以后,便驾船起航追逐群鸟。我在10点用早餐,然后在10点到下午3点之间全神贯注钻研昆虫学。下午则忙着进行标本保存与储藏的工作。”


▲1867年德国博物学家恩斯特·黑克尔与他的助手的合影展现了典型的博物学家范

“像一个博物学家那样生活。”这是一个典型的博物学复兴倡导者,北大哲学系教授刘华杰提出的概念。他开辟菜园、辨识身边的一草一木。他认为“以为城市摆脱得了荒野,那是一种幻觉”。与自然互通往来的能力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我们为大家总结出六条建议,让你像博物学家那样生活。

1
买个显微镜

作为一个博物家观察世界的角度是很讲究的,可以去购买一个专业的显微镜,用微观的角度来看世界。


▲1655年罗伯特·胡克《显微图集》插图:虱子

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从树皮切了一片软木薄片,并放到自己发明的显微镜中观察。他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形状类似教士们所住的单人房间,所以他使用单人房间的Cell一词命名植物细胞为Cellua。于是他成为了史上第一次成功观察细胞的人。


科学仪器可以为博物学家们提供更新也更精准的视野,显微镜帮胡克观察了蚂蚁、跳蚤。还让德国博物学家恩斯特·黑克尔得以记录下微生物的结构。


▲恩斯特·黑克尔所绘:稀孔虫(Phaeodaria)

黑克尔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如单细胞生物中的放射虫, 浮游生物和海母。显微镜生动地展现了微生物世界的美,各种对称和放射的黄金比例结构都被黑克尔用画笔记录下来。


▲恩斯特·黑克尔所绘:兰花(Orchidea)

2
观鸟奇形录

观鸟是个优雅的爱好,想立刻开始博物学家的生活只需仰望天空45度,观察美丽的小鸟。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绘制的美国火烈鸟

十九世纪有个鸟类痴狂者,美国著名画家兼博物学家约翰·詹姆斯·奥杜邦,他被北美大陆上的各种鸟儿所吸引,他用大把的时间为鸟类作画。奥杜邦经历破产、入狱、离婚后便一心扑在他的绘鸟之途上,每天他带着枪和助手往来在森林深处。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绘制的美国蓝色松鸦

如此7年后,41岁的奥杜邦带着自己的作品去英国出版了他的第一幅鸟类绘画《野火鸡》,精细艳丽的笔触和风格迎合了当时欧洲大陆浪漫主义思潮的需要,奥杜邦火了。他之后的作品《北美野鸟图谱》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和最具影响力的著作,成为美国的国宝级图鉴。

3
带着画笔去旅行

假期出国旅游的时候,在异乡见到新奇的人或物,总是用数码相机,甚至用手机拍个照片就算亲眼见过了,这可不是一个博物学家的生活方式。一个博物学家是去用自己的手绘来记录他们的所见所闻。


▲来自《新视线》图表:异域猎人探险记。图表记录了人类发现地球的霸业之旅。

1831年到1836年,达尔文跟随皇家海军探测船小猎犬号完成了长达5年的航行,他在《小猎犬号环球旅行日记》中细致地描述了沿途所见的动植物、地质、部落等事物,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和精致的绘图,其中包括火地岛土著人的画像。为日后《物种的起源》一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基歇尔描绘中国士大夫形象,还有奇怪的猴子

这一时期也有许多博物学家来到地大物博的中国,他们描绘出了许多脑洞大开的图画,比如德国传教士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他于1629年来到中国传教。1667年,基歇尔出版了《中国图说》,此书堪称当时中国的百科全书,可是里面的一些制图并不严谨。

4
建立自己的奇观室

以博物学家的方式生活,一定会收集到许多古董、手绘、照片等奇珍异宝,如果没有地方展示就太可惜了。所以一个奇观室是必不可少的。不过作为我们现代人,可以在家布置一个“奇观墙”,或“奇观展示柜”,也能达到展示博物的目的。


▲美国画家查尔斯·威尔逊·皮尔在1822年所绘制的自画像,他置身自己画廊所附属的小型博物馆之。

而在18世纪初期,奇观室是王室贵族宅邸必不可少的部分,且奇观室的装修是有固定模式的:屋顶要悬挂大型标本,周围环绕不同种类的贝壳和古生物化石;墙面上嵌制实木或者大理石展台,最上一层摆放姿态生动的鸟类(出名的例子要数渡渡鸟和极乐鸟)或者中等大小的动物、鱼类标本,其下则密密麻麻平铺上犀角、象牙、骨骼和矿石;异域工艺品或者用画框装裱,或者配以专门定做的玻璃罩,以突出其价值;虫类标本收藏在壁橱里,书卷和博物绘画则存放在开放式书柜中,方便在下午茶时间随时向客人们炫耀、展示。


▲1655年,Wormiani历史博物馆,类似于奇观室的装修风格。

这种时尚甚至发展到:没有展柜的家庭,会被邻居和朋友们看作缺乏教养、无视社区荣誉感的劣民,孩子们也会遭到同龄人的嘲笑和排挤。

5
建立自己的花园

哪怕是城市的街心公园,也能展示自然界的奇特。E·O·威尔逊说过:“即使是路边的杂草或者池塘里的原生物,也远比人类发明的任何装置要复杂难解得多。”多少次你走马观花与自然擦身而过?对一个博物学家来说任何自然的细节都是神奇且值得记录的。


▲梅里安绘制的蝴蝶

17世纪,瑞士博物学家和科学插画家,玛丽亚·西碧拉·梅里安,她详细观察及记录了蝴蝶蜕变的过程,由于她对蝴蝶变态发育的细心观察与记录,她被认为是昆虫学早期最重要的贡献者之一。


▲梅里安所画的苏里南凯门鳄正咬着一只被她称为“蝰蛇”的动物,后经辨识为南美假珊瑚蛇。

女性探险家在那个时代是罕有的,而1699年,52岁梅里安带着她的女儿从阿姆斯特丹出发参加了南美洲的苏里南探险活动,她的旅程因疾病而结束,回到阿姆斯特丹后,梅里安将记录这次旅行的画作制成版画出版,这些画作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南美洲动植物观察成果。

6
如果你是个宅人

如果你是个宅人,患有懒癌晚期,但仍然身残志坚地要过博物学家的生活,我推荐你以欣赏艺术的方式来体验博物学家的快感


▲马克·瑞恩在他的工作室

历史上有多个画家以博物家的视角来绘制艺术,他们描绘自然物品,表达方式十分精确。


▲马克·瑞恩的画作“The Creatrix”

现在最火的画家之一,马克·瑞恩。从他在工作室的自拍照就能看出他的博物学家情怀,而他的画作也体现出了博物学绘画的特性:精确,同时富有美感。


▲电影“石榴的颜色”

谢尔盖·帕拉杰诺夫大师的电影名作《石榴的颜色》中,通过消解人物面部表情、入镜角色及焦点物品二维陈列、分离主体及背景色调等方式,于展现亚美尼亚诗人生平的主题之外,独创了一种“如窥箱中”的、带有强烈博物学指涉的表现方式。


弗朗西斯·培根曾在一次宫廷晚会上,借一幕短剧人物之口向国王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建立一座最完善的图书馆,收藏古今所有版本好书;第二,建设一个宽敞博大的花园,遍植奇花异草,饲养飞禽走兽,以备科研;第三,设置一所规模宏大的陈列馆,收集一切稀世珍品和精巧发明;第四,修建一座备有各种仪器的宫殿,以供研究。培根坚信,兴办这四项事业可以征服自然,国王则能因此获得“最完美、最纯洁的快乐”。


也愿这六条建议能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完美,更纯洁和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今天起像博物学家一样生活
做一个博物学爱好者
博物学大师笔下的 “狼族朋友圈”
他们的画作惊艳全球,竟没一个是艺术家!
世界上最贵的书是什么样的?是一本鸟类图鉴。我来讲讲它作者的故事吧。 | 自然控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9世纪最出色的鸟类博物学家与插画师,用手绘记录飞鸟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