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天津城市空间(一)缘起:运河与城市
对于涉足建筑领域的人来说,城市是绕不开的话题。很多人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尤其是经历了城市变迁的人,一定会有很多感悟。而城市又太过多样,更太过复杂,本身就是方方面面的集合体,这样,阅读城市就变得非常重要。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我是从自身的经历对天津这座城市产生了兴趣,而后开始去发掘他的历史和文化,查找相关的资料,从城市空间的角度,一步一步地去阅读。现在整理一下思绪,希望能够引起讨论,各抒己见。

先附上两篇以前我写过的关于天津的日记
http://www.douban.com/note/245786539/
http://www.douban.com/note/312519072/
天津还算是一个能骑车的城市,而且骑车是一种很好的阅读城市的方式,可走可停,可急可缓,自由自在,更重要的是,它获得的是连续的阅读体验。

推荐几本我读过的与天津城市相关的书:
刘海岩,《空间与社会》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64489/
尚克强 ,《九国租界与近代天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454346/
刘露,《天津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发展的相关性研究》,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89923/
【美】罗芙芸,《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297154/

(一)缘起:运河与城市

任何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政治,天津也不例外。天津城市的形成就与运河息息相关,而运河,本身就是政治的产物。

隋朝修建大运河,从东都洛阳向北向南分别开渠,向北一直修到海河水系,而运河与海河交汇之处,即为天津所在地。元代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从华北转移到了江南一带,但是出于稳定边疆的考虑,北京一直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为了维持这个庞大的首都,漕运变的非常重要:源源不断的粮食从江南上船,经过千里大运河运抵北京。而天津,正是由运河兴。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但是海河水系并不是自然形成的。换句话说,是一系列的政府行为促成了海河的发展。历代政府不断修正原有河流,沟通水系,为保证运河的水量充足,把华北平原原本分流入海的几条大河汇到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海河,天津“九河下梢”也就此得名。运河和海河的交汇之处,名为“三岔河口”,正是天津城的诞生之地。
天津的位置:运河与海河交汇之处



1404年,天津建卫。“卫”的意思就是“戍卫”,可见天津最初就是作为北京的门户而设,而具体一点说,就是要保证漕运。对历代天津政府而言,漕运乃第一要务。所谓“通舟楫之利,聚天下之粟,致天下之货,以利京师”,正是如此。所以天津老城的选址离三岔河口如此而近就不足为奇了。而且天津地区地势低洼,洼淀密布,而三岔河口边上地势相对较高,易于建筑。在这里,按照中国传统建制,筑起了一座1.8x1.1km的四方城;而城外不远处,河上船只来来往往,卸货装货,天津由一个码头逐步发展为一座繁华的商业城市。
天津旧城与三岔河口


天津城按照府制设立,虽然最初建卫时并不是府,只是一个军事单位。大批淮军驻扎于此,也因此形成了不同于河北其他地区的天津“方言岛”,即天津话。天津城按正南北方位修筑,正中是全城最高的建筑——鼓楼,四边有四座城门,城门到鼓楼形成了十字形的路网,胡同遍布。但是天津与其他中国传统城市不同之处在于:天津的发展自始就没有局限于城墙之内,即罗澍伟所说“有城垣的无城垣城市”。因为天津地区地势实在过于低洼,沼泽遍布,即便在找到一块高地筑城,城南部仍有大片积水。所以,天津的官衙全都设置在城的北半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并不大的天津城内很快就变得十分拥挤,以至于李鸿章后来将直隶总督府从保定迁到天津时,城里甚至已经容不下新的衙门了,只能置于城外。而这种突破,也使得城内和城外没有了本质的区别,以衙门为首政治中心和以码头为首商业中心有着相当程度的重合。
上图:鼓楼,下图:天津旧城。旧城西南角和东南角有两个大水坑。


由于运河的存在,天津四面城墙之外形成了全然不同的城市性格,即通常说的“北门富,东门贵,南门贱,西门贫”。天津城以北为正,北门是最重要的城门;北门外的侯家后是天津最早的定居点之一;从北门开始一直往北,是通向京师的陆路(河北大街)。这些都促成了北门外的发展与繁荣。大胡同、估衣街,是天津最繁华的集市;天津主要的商业都聚集于此。这里是繁华的商业城市景象。而在东门外,各种达官贵人、政府衙门定居于此,文庙、天后宫、玉皇阁都在这里。这是天津城和运河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天津在运河的西面和南面,所以夹在老城和码头之间的北门外和东门外便成为城市最重要的发展部分。

再看西门和南门外,都是平民百姓住的地方。华北每次遭荒,都有大批难民来到天津避灾,他们多居住在这些地方。加上坟地、刑场(今小西关)也位于此,南门外更是一片沼泽(今南开),居住环境恶劣。乞丐、流民遍地,每逢水灾便一片汪洋,城市性格呈现出与东门北门外截然相反的面貌。
开埠前的天津城市:突破城墙,沿运河发展


总之,开埠前的天津,作为当时北方重要的商业城市,呈现出沿运河发展的面貌,老城和运河构成了城市的主体,三岔河口附近是城市的核心。但是,这一切都因1860年一纸条约而改变,租界的设立对天津的城市空间有着本质的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的天津三岔河口
京杭大运河与天津的传奇故事
乾隆年间的天津卫到底嘛样?看几张画你就明白了|天津| 图卷
《潞河督运图》画的是天津
天津漕运文化概说(一)
三岔河口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