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尔滨:犹太会堂的历史尘埃

听到“犹太”两字,首先想到的是“集中营”和“爱因斯坦”,并遥想到欧洲很远的地方,但来到哈尔滨之后,才了解到另一段犹太史。


1901年,中东铁路临时通车,中国北部和俄罗斯的来往更为密切。也就在这一年,大量的俄籍犹太人因为各种原因来到哈尔滨,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增添了很多异域风情。当后来欧洲的反犹浪潮妄图将犹太民族灭绝的时候,哈尔滨曾一度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聚集中心,这里的犹太社区人数最多时达到2.5万余人。在哈尔滨定居期间,犹太人进行着非常活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对哈尔滨的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铭记这段历史,哈尔滨市政府先后投资修复了犹太会堂、学校、医院等昔日犹太社区的重要建筑以及皇山犹太公墓。2013年“哈尔滨犹太人活动旧址群”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由14处单体犹太历史建筑组成。


犹太新会堂,位于道里区经纬街162号。之所以被称为新会堂,是相对通江街犹太中心老会堂而言的。新会堂希伯来语称“别依斯-加麦尔德罗什”,是犹太教哈西德教派会堂。


建筑为砖石结构,建于1918年,由著名的犹太建筑设计师约瑟夫·尤里耶维奇·列维金设计的。整个建筑呈正方形,在主入口处设有三开门,圆心尖顶券架在4个廊柱上,形成了三连券外门廊,带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立面在建造中交替使用了砖块和石头,形成了红白相间的带饰。屋顶覆盖了一个巨大的鼓座双圆心式穹顶,顶上耸立一个六角星。六角星也被称为大卫星,是犹太建筑典型饰物。

会堂,是指供政治集会或举行文化、经济、学术会议的专用建筑。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无论是新约时期抑或今天,会堂都是犹太人聚会、敬拜和文化交流的官方场所。有四种主要功用:学校(教导孩童有关律法和犹太传统)、敬拜(宣告信仰教义、诵读圣经、讲道、解经和祷告的地方)、社交(举行丧礼、特别聚会,甚至讨论政治话题)、法庭(透过自己的行政管理机构所设置的长老执行纪律和惩罚成员,或裁决成员之间的一些纠纷)。

  

  

  

  

目前新会堂也是“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博物馆”,在这里可以参观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展,了解20世纪中叶犹太人在哈尔滨生产生活的历史。


  


据黑龙江省社科院哈尔滨犹太人史专家张铁江研究,犹太人移居哈尔滨可大致分为6个历史阶段:


(1)中俄早期贸易时期(1894-1897)

据考证,第一个移居哈尔滨的犹太人是俄籍犹太人格利高里·鲍里索维奇·德里金。1894年,德里金在松花江哈尔滨沿岸地区从事收购当地的粮食、牲畜,销售俄国、美国的工业制品的商贸活动。日俄战争期间,德里金在哈尔滨创办了面粉厂。1949年,德里金去世,埋葬在哈尔滨犹太墓地,享年103岁。


(2)沙俄时期(1897-1917)

中东铁路开工建设后,一批批犹太人相继来到哈尔滨。1903年,哈尔滨犹太人协会成立,会员达500人。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结束后,移居哈尔滨的犹太人迅速增加。1907年,哈尔滨商会成立,13名委员中,犹太人占有4席。同年,哈尔滨犹太人协会更名为犹太宗教公会,哈尔滨犹太教堂随之建成。1914年,哈尔滨已有犹太工商企业116家。1916年,在哈尔滨生活的犹太人达5032人。

  


(3)十月革命后至九一八事变前(1917-1931)

俄罗斯十月革命后,大批犹太人携带大量资产来到哈尔滨,特别是1919年,哈尔滨犹太人第一次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成立了社区委员会。1920年至1929年,移居哈尔滨的犹太人已达2.5万人。哈尔滨已成为东亚最大的犹太人聚居中心和精神中心。

  

  

  

  


(4)日伪统治时期(1931-1945)

1927年后,哈尔滨犹太人社区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衰退之象。1928年,苏联当局将中东铁路的管理权交还给中国。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给犹太人社区带来了严重影响和沉重打击。1935年以后,日本政府为了扩军备战,吸引美国资金,表现出明显的亲犹态度,其先后准许哈尔滨犹太人于1937-1939年三次召开远东犹太人会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哈尔滨犹太人受到侵华日军压制排挤,犹太人社区再次受到沉重打击。

  

  


(5)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初期(1945-1963)

日本战败投降后,苏军进驻哈尔滨,取缔了犹太人组织,一批犹太人领袖被关进集中营,哈尔滨犹太社区受到毁灭性打击。1947年底开始,哈尔滨犹太人一部分返回苏联,另一部分去了美国、澳大利亚和以色列等国。1950-1952年,出境的哈尔滨犹太人达2000人。1953年末,哈尔滨仅剩453名犹太人。1956年,犹太教堂关闭。1959年,哈尔滨犹太人只余下130人。1963年,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关闭。至此,犹太社区在哈尔滨长达60年的历史宣告结束。

  

  

(6)哈尔滨犹太人最后活动阶段(1963-1985)

犹太宗教公会关闭后,只有少数年老的犹太人继续生活在哈尔滨。1985,最后一位犹太老人阿格列在哈尔滨外侨养老院去世,宣告犹太人在哈尔滨的定居历史终结。

  


从1894到1985,九十年的岁月中,犹太人给哈尔滨留下了太多的记忆,这座城市的血脉中也融合了犹太民族的基因。建筑依然,老人故事,一座新会堂中承接着历史的尘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哈尔滨—犹太会堂及哈尔滨的犹太人
那时候哈尔滨:炮队街往事
【原创】东北冰雪之旅2:哈尔滨犹太总会堂
欢天喜地到东北(6)独闯新会堂
鲜为人知的犹太老会堂
实地探访丨哈尔滨的犹太文化追寻之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