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木活字


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术之所以能得以传承至今,得益于浙南地区的宗族



[介言]

自从去过一次东源村看到木活字后,便念念不忘,这样一刀刀刻出来的字有种刻在心里雕琢的感觉。去村子里找师傅之前,在木活字展馆的院里台阶上坐了会儿,四合院形式的院子,中间有很大的院子铺满青砖,顺着砖缝长了四五尺高的杂草。那天没什么太阳,门卫大爷和人站在院门旁唠嗑,我们一行三人在台阶上闲聊,有微风吹着。三张红纸片,老师傅当场印给我们,写着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老师傅说,自己年纪大了,眼睛慢慢花了,但希望生前还能再刻一些


众所周知,北宋毕升发明的泥活字,是活字的开端。以后又发展了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其中木活字对后世影响最大。 据考证,木活字印刷术最早是由著名农学家王桢于元代大德年间发明。和泥活字、雕版,以及铜、锡、铅等金属活字相比,木活字较为简便、容易,所以在之后的古代中国得以盛行。直至清末,西洋机械化印刷进入中国,木活字印刷术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数字化时代的如今,木活字更是几近消失。

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术之所以能得以传承至今,得益于浙南地区的宗族文化。瑞安民间修订族谱,都会使用这种古老的印刷术。虽然相比电脑打印,用木活字制作族谱要繁复漫长,并且资金成本也要高出许多,但各宗祠的长老们依旧顽固的指定这种古老的工艺。幸甚!尽管如此,如今在瑞安东源村会木活字技艺的艺匠人数已寥寥可数,会刻字的更是凤毛菱角(不到十人)。由于现在修订族谱的人群越来越少,一些艺匠只能另谋出路,或依靠刻章维生。年轻人更是不愿意从事这项既辛苦又收入微薄的职业。尽管申请了物质文化遗产,但在经济洪流下,木活字技艺传承已濒危。木活字印刷术工序繁多,其中刻字是最具专业性的。传统的方法是用纸写字样贴在木板上,照样刻好字后,锯成单字,再用刀修齐,统一大小高低。

木活字印刷术工序繁多,其中刻字是最具专业性的


张师傅,11岁入行至今近70岁(光练反字毛笔书写就花了10余年时间),如今,他可以不用纸样,而直接在锯好的棠梨木方块上用毛笔写好反字再刻。现在买不到现成的刻字工具,都是张师傅自己一手打磨制作的。老师傅说,自己年纪大了,眼睛慢慢花了,但希望生前还能再刻一些。

文:旧物温新 图:芥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源木活字印刷术
有一个神秘家族,800年来只做一件事
惊艳!手写字比机器刻的还好看!四大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他还在传承
2013年,瑞安市东源活字印刷有限公司成立。
印刷术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0年刻1个字
专家称活字印刷可做宋版古籍成文化奢侈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