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际博物馆日│镇馆之宝大揭秘,看完后,我保证你会觉得逛博物馆更有意思了呢


当你面对电脑,欣赏一张远古时期的石头照片时,你可能会不自觉地开始抠脚——没关系,谁还没个特殊癖好,可能几千年以前的人也喜欢一边看石头一边抠脚呢?这一刻,把你盯着屏幕的眼光稍微移至边缘,好好感受一下屏幕边缘塑料给你带来的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回过来想想,几千年前,有一个几乎跟你一模一样的人,在对着一块石头抠脚。而那块石头,现在就放在五站路外的博物馆里——你确定你现在还是只想看一看那块石头的照片?而且博物馆里不光光只有石头,还有非常厉害的镇馆之宝。

继续往下看这些关于镇馆之宝的故事,看完之后,我保证你会觉得逛博物馆更有意思了呢。



-----※了解一下※-----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 /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中国博物馆学会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并成立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



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鎏金银阿育王塔


【造雷峰塔全是因为它】

关于雷峰塔是谁造的这个问题,你去杭州的街上,可能问个8岁的小孩都能得到答案——法海变出来镇压白娘子的咯。然后呢,然后雷峰塔倒、西湖水干,她又飞出来了,幸福快乐,然后故事就结束啦。可是真实的人生真的有这么简单吗!那么我们要来讲讲这个故事结束之后……的故事。


雷峰塔倒于1924年,那年西湖水干没干还真没人知道,但是民国政府干了一件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们给废墟堆画了个圈、围起来,然后……就不管咯。这一堆就是76年,其间也有杭州市民散步路过捡过一块两块砖头回家,不过渐渐地,大家都忘了有这么一茬。


到了2000年,终于有人想起来了,跑去原址一看,嘿,它还在!硕大一个小土包,就在杭州人的眼皮子底下堆了76年,竟然风雨不动、无人问津。待到正经的考古队进去一看,毫无盗墓的痕迹,我大杭州市民素质好啊,然后一路往下开掘,终于见到了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鎏金银阿育王塔。


鎏金银阿育王塔,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属于镇馆之宝级别的文物。也是在雷峰塔地宫里发现的最有价值的文物,或者说,造雷峰塔可全都是为了它。


先说这个阿育王是个印度人,当年他造了八万四千塔分散到世界各地,那么,他造的塔怎么就到了杭州?这里面有个字面上的误会。此阿育王塔非彼阿育王塔,依照考证,这座鎏金银阿育王塔应该是我们中国人自己造的,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杭州之父”钱俶。五代时候的吴越国推崇佛教,号称“东南佛国”。到了末代国王钱俶的时候,算是登峰造极,他创建净慈寺,扩建灵隐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开凿天龙寺造像,大量印施佛教经像,礼遇高僧法师,遣使往高丽、日本等国寻求佛教诸宗典籍……今天杭州的历史地标建筑,大多经过他手,推回去是公元10世纪左右的事情。


然后他效仿印度的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颁于境内,这些塔都称作“阿育王塔”。当然,读过李白的人都知道,“八万四千”是个虚指,其中最重要的一座便是这鎏金银阿育王塔。为了供奉它,钱俶在现在西湖南边的夕照山上先挖了个竖穴地宫,地宫内供养佛家七宝,再在上面盖上石板,压实夯土,夯土上还有一块750多公斤的天然大石块,然后才起了五层雷峰塔。


这时候你得问啦,这塔到底为什么这么高贵啊?透过塔身上的镂空花纹往里瞄,能看见一对上下相扣的小金碗,小金碗里有什么呢,应该就是文献中记载的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佛螺髻发”。为什么说“应该”呢,因为没有人打开看过。另外,雷峰塔顶还有个“天宫”,也供奉着一座鎏金银阿育王塔,只是它在雷峰塔倒塌时被压坏了,塔内小金舍利瓶才得以完整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博物馆彩蛋


还有一个雷峰塔倒时被压坏的银阿育王塔


浙江省博物馆藏乙亥本《宝箧印陀罗尼经》(叶恭绰旧藏)图片由浙江省博物馆提供。


◎雷峰塔的砖:原来是经砖,不是金砖啊

雷峰塔的第五层发现了许多藏有《宝箧印陀罗尼经》的塔砖,称之为 “藏经砖”。大概南方人前后鼻音不分,所以久而久之,就被讹传为“藏金砖”。那些贪心妄想的人偷偷摸摸去抽取雷峰塔的塔砖,以为可以获得金块,这恐怕也加剧了雷峰塔的倒塌。当年雷峰塔倒,轰动四方,万人空巷,砸砖取经,争相抢掠。

历代也有渠道不明的关于这些经文的收藏,图上这一幅就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收藏者在经文的前面加上了当时的绘画,从绘画当中我们可以一窥雷峰塔原本的样子。

塔,源于印度。相传,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们分其舍利各自起塔供奉。为了保存舍利而产生了塔。在印度,舍利藏于塔内。佛教传入中国,逐渐与中国的丧葬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埋藏舍利的地宫。地宫成为中国式塔的一部分。


雷峰塔银阿育王塔。图片由浙江省博物馆提供。

雷峰塔银阿育王塔里发现的舍利瓶。

雷峰塔银阿育王塔里发现的舍利子。


◎压坏的银阿育王塔:官方出品的质量保证

前文提的那一座原本存在“天宫”中的银阿育王塔,在雷峰塔倒塌的时候几乎被压扁了。它的修复工作从2006年开始,到2008年才结束。这是由浙江省博物馆的文物修复部门独立完成的。复原之后,天宫银塔与地宫银塔几乎不可分辨,只是天宫银塔形体略小。比较有意思的是,两塔塔顶山花蕉叶向内的一侧镌刻有舍利瓶形象,这和天宫银塔中藏有的小金瓶极为类似。这点说明建造阿育王塔的人,已经在塔身上标明了它的用途——就是存放舍利之用。

另外,钱俶所造的阿育王塔,就目前所见以铜、铁等普通金属铸造最多,而藏于雷峰塔中的两座鎏金银阿育王塔则是目前仅见的两座银塔,两塔中都存有金制的舍利容器,其意义等同于金棺银椁,是瘞埋佛舍利的最高规格。


边看边买:这些周边真值得买



浙江省博物馆另一件镇馆之宝著名的《富春山居图》的周边。这个鼠标垫包装桶是按照原画一比一的大小制作。



另一件镇馆之宝,彩凤鸣岐古琴的周边。其实是U盘哦。



黄宾虹特展的周边,10枚画芯仅售99元。博物馆说这是让名画走进千家万户,这个价钱可是很真诚呢。



丰子恺画作周边。是个充电宝哦,足以秒杀市面上大部分的充电宝。



杭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战国水晶杯



杯子不是用来喝水的,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

当人们手持各式各样的杯子开怀畅饮的时候,可能很难想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古人就已经用上了水晶杯。


1990 年10 月,杭州文物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在杭州市半山区石桥乡发现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墓葬,即当年轰动一时的半山石塘战国一号墓。


战国一号墓位于杭州东北郊石塘村黄鹤山西麓一处草木丛生的小溪坞内,距离市中心约13公里。黄鹤山与半山、皋亭山南北相连,是杭州的北部门户,这样的地理位置意味着它在古代的战略意义非凡。谁也没想到,在郁郁葱葱的灌木与杂草下,有一座埋藏着奇珍异宝的墓葬被掩藏了2000多年。


经过前期的准备工作后,10月底,考古队进驻此地开始了为期2个月的艰苦却充满快乐的抢救性发掘。那一天,当考古人员挖到离地面一米多深之际,泥土里闪出一点晶莹来。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清理,这件器物被挖了出来——竟然是一只水晶杯。看起来,这只水晶杯和现代的玻璃杯一样,简单、朴实,令人难以相信是战国时期的器物。

随后,这只水晶杯被送到当时考古界的泰斗苏秉琦先生手里。他那双不知捧过多少国宝的手,在握住水晶杯时竟然激动得微微发抖,爱不释手地拿在手里欣赏了半个多小时,激动地叹道:“国宝!绝对的国宝!世界独一无二!”经过众多专家鉴定,确定了这只水晶杯的制造时间是战国时期,是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属于国宝级文物。


然而在确定了制造年份之后,有人在惊讶之余心生疑问:如此具有现代风格的水晶制品,在当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水晶的主要产地之一,使用水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万年前,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就已经有水晶制品出土,进入战国时期后,随着玉器工艺水平的提高,水晶制作的工艺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水晶器物进行钻孔和弧面打磨也成为可能,战国水晶杯正是古人用一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加工而成,绝非“穿越”而来。


有趣的是,这只水晶杯的造型非常符合现在的“人体工程学”:它的杯壁斜直呈喇叭状,底部呈圆形,酷似我们今天使用的玻璃杯,用手握住它的时候,会感到杯壁的弧面非常贴合手掌,感觉舒适,这说明古代劳动人民早就意识到器物的体验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样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水晶杯,竟然不是用来喝水或者喝酒的——水晶在当时是非常贵重的物品,象征着财富和身份,水晶制品常被用作礼器或祭祀用具,这说明墓主人的身份相当高贵。


这件既硬又脆的水晶杯,2000多年来深埋地下,却能毫发无损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这件国家一级文物,如今静静地伫立在吴山脚下的杭州博物馆里,留给参观者无限的遐思。


博物馆彩蛋


哪怕到了现在,水晶杯还是财富的象征。摔!



◎奥匈帝国末代皇帝与水晶杯

1916年,奥匈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卡尔一世加冕。尽管几年后,他的帝国将不复存在,但那时,新任的皇帝还是踌躇满志的希望弥补一战给世界带来的创伤。他盛大的加冕典礼由破败帝国最后的高阶贵族们合力筹办;动荡的时局下,这是展示皇室姿态的最后机会,按照中世纪传统,在布达佩斯城精致的城堡中召开。

尽管时局困难,贵族们还是提供了包含十九道菜的奢华宴会。然而当抬着菜肴的人群依次走到皇帝面前示意后,他们再起身,抬着食物离开了礼堂。

面对空空荡荡,没有宾客,也没有食物的大厅,末代皇帝起身举起了装着托卡伊的水晶杯:“国家万岁!”聚集在礼堂外的人群沉默,之后齐声回应“国王万岁!”就这样,加冕宴会结束。所有的食物在走过礼堂后就被运往附近的医院,赠送给在战争中负伤的受难者。在一生中最盛大的一场宴会上,年轻的皇帝和皇后没有碰过任何食物,背负下战争的责任,用斋戒代替美食,饮下了他们手中的甜酒,而那一对水晶杯也成了他们注定在贫寒交加中度过人生最后岁月的见证物。



◎现代水晶杯

在欧美重要场合,饮酒时常用水晶杯,历史上优质的水晶杯价值不菲,因此使用水晶杯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一般认为水晶玻璃器皿源自欧洲,主产地为西欧的德国、法国,意大利和东欧的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等国,都各具特色。像中国人熟知的施华洛世奇,产品系列中就有水晶杯。国外有名的水晶杯品牌很多,但在国内并不经销,比如Baccarat,RIEDEL,St louis,Lalique,需要到上海或香港购买,价格不菲,一对Rosenthal的Versace系列约在四千多人民币。一只剔透清洁的水晶杯,简直无他物可比,质地上乘的水晶杯,会令人在喝酒时避免出现指纹、唇印之类的印迹,更关键的是它们有着目炫的美感。


◎其他值得看

元青花观音:1978年杭州市文三路至元丙子(1336)纪年墓出土,据说当时文三路一带正在拆迁,一位普通工人在收拾院子时挖到了这个观音像,后上交政府。经专家鉴定,这是一尊元青花观音,其历史价值和珍贵程度世所罕见。为表彰该工人,政府有关部门象征性地给予一些奖励。而在今天看来,这尊观音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重大,已很难估量。



明青铜人物烛台:昭庆寺,少年宫(现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所在地。昭庆寺原名“大昭庆律寺”,曾经是宋明以来杭州著名的“四大丛林”之一,曾两次被焚,如今只剩下原大雄宝殿的一个空壳。1994年,工作人员在清理昭庆寺旧址时,在门口的古井中发现了一批的铜器。


边看边买:这些周边真值得买



“最忆”系列回形针。一共5枚,造型是杭州标志性的三潭印月,但一点也不老土反而萌萌哒。虽然是不起眼的小物件却很实用,红橙黄绿蓝的配色用来夹不同的文件,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乱扔东西了。



吴昌硕花卉葡萄竹扇。杭州人比较熟悉的清代画家吴昌硕曾是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杭州博物馆内藏有其花卉葡萄真迹,因而制作了一批竹扇,水磨玉竹扇骨,表面光滑细腻。说到竹扇,个人觉得是非常代表杭州气质的纪念品,老底子一入夏,每户杭州人家里都有那么几把,等太阳一落山,隔壁邻居搬出竹靠背椅在树下乘凉,手里摇着竹扇的场景,是属于儿时的回忆。



西湖博物馆镇馆之宝

清乾隆西湖行宫图卷


【两百多年前的西湖皇家出行攻略】

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向崇庆皇太后,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甄嬛”,提起了恭奉母后,游览名胜,以尽孝心,巡幸江南的念头。作为北方人,“嬛嬛”和乾隆平日只在画里和诗句中看过江南的湖山胜景。艳羡江南,乘兴南游,这个想法一蹦出来两个人都心情激动,十月初五、十七日,乾隆帝弘历相继下了两道上谕,讲述欲于十六年南巡。没想到江浙官员代表军民绅衿恭请皇上临幸,大学士、九卿援据经史及圣祖康熙六次南巡之例也纷纷赞成。


那是乾隆十六年(1751)的阳春三月,心心念念了一年多,乾隆皇帝终于来了,第一次南下,他想先来探个究竟,没有带皇太后,刚到杭州没怎么歇就去了风光旖旎的西湖。湖边垂柳绿丝绦,桃花开得正艳,濯濯清泉流入湖中,轻风送来飞来峰上的无边翠色。“今春三度茁初蓂,恰值余杭翠辇停”诗性大发的乾隆开口就是一首《三月朔日车驾至杭州驻跸之作》,足以见到他心里的暗爽之情。


显然相较自己那个喜欢宅在宫里的父亲雍正,乾隆和自己爷爷康熙更加兴趣相投,难怪有说康熙选择雍正做皇帝是因为喜欢乾隆。首次南巡后,春光旖旎的西湖至此成为乾隆到老都割舍不了的情结,后来的三次南巡乾隆都带上了皇太后“嬛嬛”来到杭州,都在春光最好的时节,想来要不是南巡开销太大,乾隆和皇太后恨不得每年都赶来吧。


1780年,杭州人关槐中进士,二甲头名,入选翰林编修,关槐是一个诗书气自华的人,他知道自己想要在仕途上有更好的发展,需要一个机会,在乾隆面前一鸣惊人。也就在同一年,乾隆决定第五次下江南。乾隆已70岁,出发前他盘算着烟雨楼顶多只能再来—次了,因为千里劳顿,体力已吃不消。还有个重要原因,康熙也只有六次南巡,晚辈是不能超过祖宗的。每次南巡到西湖前后,乾隆都会让画师作一些西湖图。在那个没有相机记录的年代,要把西湖的一山一水一景描绘地那么清楚,不是一个地道的杭州人,还真没办法。关槐知道这是摆在自己面前最好的机会了。于是他连日连夜地完成了一卷西湖行宫图卷进献给了乾隆。或许是惊叹于关槐画卷山水那么青翠欲滴,一如将西湖边春风的迎面扑来;也或许是为了给自己“最后”一次南巡留下一个最好的纪念,唯独这一次,乾隆在行宫图上盖了御章。


作为一个杭州人,关槐为乾隆皇帝的第五次南巡做出了一份详细的皇家攻略。第一部分是西湖全图,围着西湖一圈,关槐只画了最核心的景点:三潭印月、曲院风荷、苏堤春晓、断桥残雪。这部分描述乾隆行宫与整个西湖的方位关系,以及出了行宫,往每一个景点走,究竟有多远。更直白一点,这就是乾隆的必逛景点。


同时他还为乾隆皇帝制作4条详细的“一日游行攻略”。 画卷的第二、三、五,从孤山行宫出发,分别往东北方、西北、西南面走,更为细致。每部分都详细标注了类似“行宫至平湖秋月一里”、“石屋洞至理安寺三里九分”(一里等于十分)、“从韬光观海至上天竺六里”之类的详细距离。关槐考虑到,乾隆也许会在内行宫居住、办公,贴心地安排了一条从吴山脚下内行宫出发往西南六和塔方向的游览线路,为人臣子的周到,都在里面了,也难怪乾隆这么喜欢这幅行宫图。


博物馆彩蛋


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这就是一场意淫


◎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你就是一个幌子。为什么?

既然我们说行宫图更像是一份旅行攻略,那么得到关槐身边看着他画画的臣民是否就有机会和乾隆来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想太多,宋高宗游西湖的确是跟百姓一起扎堆, 还去路边的宋嫂的摊子上喝鱼羹。乾隆则不太爱与民同乐,官兵早已把百姓拦得远远的。所以说乾隆在大明湖畔遇到夏雨荷那就是琼瑶的一场意淫。



◎其他值得看

南宋“陈二郎”金叶子:据元代佚名所著《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南宋金质货币中,还有一种叫金叶子的,或称叶子金。但许多年来,一直是只见记载,未见实物。近几年来,在浙江杭州、湖州、温州等地陆续出土了为数不多钤有不同铭文的折垫状金箔,据考证这些带铭文的金箔就是所谓的金叶子。这些金叶子的发现,证实南宋的确存在着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黄金货币。


边看边买:这些周边真值得买


西湖博物馆纪念品商店的陈列充满了文艺气息。到一座城市,我们总是希望可以属于她独特的纪念品,有许多人环绕着西湖到处找与西湖有关纪念品,却不知道最好的就藏身在这座西湖博物馆。


《清乾隆西湖行宫图》的周边,尤其是那个陶瓷杯,一眼就爱上。



中国丝绸博物馆镇馆之宝

刺绣摩羯纹罗靴(辽916-1125年)




他们看到了博物馆的努力和专业,把珍贵文物送了过来】

如果上天让我选择世界上出现的是西方那些塑腰的紧身衣还是中国古代那些美轮美奂的服饰纹样,我一定毫不犹豫地会选择中国的服饰纹样。对古代中国而言最自豪,丝织品绝对是其中的主角之一。


辽代在中国的长河里仅仅存在200多年,关于这个朝代和契丹这个游牧名族的历史资料一直少之又少。深受唐风影响下的辽代无论是辽式纬锦、辽代花绫的织造技术,还是手绘缂绣、丝绸纹样的装饰风格,可谓在丝织品上创造了新的高度,但是契丹族的游牧特性让现存于世的辽代服饰文物十分有限。


2010年,中国丝绸博物馆迎来一批珍贵的辽代服饰文物。2010年9月10日,来自香港的朱伟基、卢茵茵夫妇以梦蝶轩的名义将75件辽代丝绸文物捐献给了中国丝绸博物馆。为了那一次的捐赠,中国丝绸博物馆专门推出了为期2个月的“金冠玉饰锦绣衣——契丹人的生活和艺术”展览。 刺绣摩羯纹罗靴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件国家级的文物之一。


梦蝶轩是朱伟基、卢茵茵夫妇的私人收藏堂号。他们的收藏主要集中在辽代文物,又以辽代金银器作为最重要的收藏研究对象。这在内陆、香港、台湾来看,都是一项比较冷门的收藏。2008年朱伟基夫妇从外面收购回了一批辽代的丝绸文物。由于这批文物长埋地下,不同程度地受到环境的侵蚀,再加上丝织品自身固有的特点,质料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这批反映辽代高超的丝织工艺水平和草原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的文物。朱伟基夫妇将文物送到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寻求修复协助。虽然这批辽代文物保留了基本的服饰特征,但是由于形状残缺不全,严重破损,保存困难。即便是香港文物馆也无法完成修复工作,这时他们向中国丝绸博物馆抛出了协助修复请求的。很快以中国丝绸博物馆黄俐君为代表的修复团队前往香港。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黄俐君连同其他专家一起对这批文物进行抢救性修复。


刺绣摩羯纹罗靴便是黄俐君修复工作的首要文物。黄俐君回忆,最初拿到刺绣摩羯纹罗靴残片的时候,罗靴已经变成了两块残片,鞋底磨损已经十分严重,基本已经看不出鞋子原来的尺寸,幸好鞋面还能找到一些连接的地方,他们紧急用衬复原,在两层中间夹了丝绵,才最终将罗靴的尺寸和鞋型修复出来。修复完成后的摩羯纹罗靴,是典型的辽代三接靴:由前帮、后帮和鞋面组成。靴子以罗为地,摩羯纹刺绣为面,球路纹辽式纬面为里,龙首鱼身的摩羯纹更是它最显眼的标志。


罗靴是其中修复难度较高的,但是同时黄俐君心里也深知它的历史价值,于是在两个月的修复时间,这件珍贵的罗靴成了他心中每日牵挂的工作重心。纺织品的修复和保护是一件非常细致而艰难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娴熟的技巧,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掌握各种历史时期服饰的特性和款式。


也正是由于丝织品文物保护工作的特性,同时看到了黄俐君为代表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在丝织品文物上的专业保护,朱伟基做了一个决定,将这批珍贵而华丽的辽代丝织品文物捐献给中国丝绸博物馆。应该把它留在最适合它的地方。今天你前往中国丝绸博物馆,就能在梦蝶轩的展柜看到这双国家一级文物刺绣摩羯纹罗靴。


博物馆彩蛋


原来古人的鞋子是不分左右的啊



鞋子分左右脚,这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如果时光能回到100年前,鞋子分左右脚,还是颇为另类的现象。分左右的鞋子,古代称为“运脚鞋”,古人是不穿的,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古人穿鞋始终不分左右。

左右不分的鞋子是不是很难穿?非也!古代制鞋的材料多较为柔软,如草鞋、麻鞋,即使用动物皮也处理得很柔软。而且,古人穿的鞋子做得相对宽松,尺码比较大,不会有穿不上或是磨脚的现象。有意思的是,古鞋不讲尺码,只说鞋号,称“脚第几”。

虽然鞋子不分左右,但古人买鞋还是讲左右的。试鞋时,一般会先伸左脚,只要左脚能穿下,右脚就不用试了。这是因为,人的左脚一般比右脚稍长一些,这与手刚好相反。在古代,还有人还因左脚畸长而出名,如楚国的宰相孙叔敖,《荀子·非相篇》中便记其“长左”。

因为鞋子不分左右,古代制鞋用的鞋楦只有一只。其实,鞋子不分左右国外亦然,西方鞋子分左右距今不到200年的时间,出现于1818年的美国。中国第一双分左右的皮鞋,诞生于1876年,由上海浦东人沈炳根试制成功,可见穿鞋分左右的历史很短。

不分左右的鞋子又叫“正脚鞋”,也叫“直脚鞋”。古人的鞋子为何不分左右?可能与古代人忌讳穿颜色、款式不一的“鸳鸯鞋”有关。在古人眼里,两只鞋子必须一模一样,两只不一样的“鸳鸯鞋”则被视为不洁,贱民才穿,这与现代前卫一族有意穿之,以显时尚,完全不同。


◎其他值得看

曲水云鹤纹缂丝龙袍:龙纹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一般只有皇帝才能穿龙袍,当然,如果皇室人员和得到皇帝赏赐者也能穿。此件缂丝龙袍,以曲水纹作地,将云纹、仙鹤、暗八仙纹组合在一起,有着吉祥的寓意。整件缂有九条龙。其款式为比较常见的便服袍。丝绸博物馆目前还拥有另外一件龙袍,但是出处有说可能是戏服,可能是皇帝使用。

彩绣戏出十团褂:彩绣戏出十团褂其实是戏服中较为常见的,古代丝织品的出彩之处,除了皇室贵族的衣物,戏服也往往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丝绸博物馆这件衣身上用平绣绣出以人物故事为主题的十个团花纹,讲述的故事都与女子有关。其中包括女英雄穆桂英与杨宗保的故事《穆柯寨》、讲述男女爱情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梁祝》等。团花的直径约在14.5cm,外饰长形和圆形的寿字一圈,寓意长寿。团花之外,还绣有各种花鸟纹样,其中鸟纹基本取自当时的补服图案,共有仙鹤、锦鸡、孔雀、雁等八种,表示子孙晋官富贵的愿望。花卉中多以中国传统的梅、兰、桃、菊、牡丹纹样各处穿插,此外还大量使用晚清时期最为流行的蝴蝶纹,与作为底料的草绿蝴蝶纹暗花缎形成呼应。


边看边买:这些周边真值得买


自己组装一个云锦织机出来,动手才有乐趣啊。


另一个动手的好东西,拼布画,一个袋子里面所有的材料都有了,再花个几十块钱装裱一下,朋友来家里玩,就可以告诉他,这是我自己做的哦。



其他部分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南宋官窑博物馆

博物馆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南复路施家山42号

镇馆之宝:南宋官窑青瓷鸭形器(郊坛下窑址出土)



◎良渚博物院

博物馆地址:余杭区良渚街道美丽洲路1号

镇馆之宝:良渚玉琮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伞、扇、刀剪剑)

博物馆地址:拱墅区小河路336号

镇馆之宝:战国青铜斑纹剑



可以免费参与的系列活动

快来看看,哪个是你最感兴趣的



1/中国茶叶博物馆

品茶、学茶、体验茶


5月18日当天,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展厅内不仅将提供全天得免费讲解,请大家免费品尝“五彩嘉叶”茶,还有系列体验交流活动,所有活动都将免费面向茶友、市民开放。因部分活动场地有限,须提前预约报名0571-87964221。


◎茶沙龙·茶汤里的故事

时间:5月18日下午

地点:尔雅小筑


◎青少年九曲红梅体验活动

时间:5月17日上午9:00—11:00

地点:双浦镇九曲红梅展示馆


◎《茶与身体健康》专题讲座

时间:5月17日上午9:00—10:30

地点:葛岭毓秀庵



2/西湖博物馆

“非常西湖”创意书市及慈善微公益活动,还有免费大片大放送


活动由杭州西湖博物馆、杭州市新华书店、西湖风景名胜区慈善总会联袂推出。包括阅读西湖、创意西湖、爱心西湖、非常西湖四项内容。伙伴们可以在17日—18日双休日来西湖博物馆广场,选购西湖文化书籍及西湖文化创意产品,参与慈善捐献、主题图书漂流、书友会会员招募活动。

博物馆报告厅内还将为大家免费播放科《窥探历史:木乃伊的发现》《世界七大奇迹:吉萨金字塔》《神秘的原始人》《侏罗纪帝国:恐龙坦克》四部影片。



3/杭州博物馆

“争做寻宝小达人”


这里有古色古香的江南风物,这里有琳琅满目的历史遗珍,这是一个尽情释放你“寻宝”激情的空间,这是一个充分考验你记忆速度的游戏。

活动地点:杭州博物馆南北馆区。小朋友们在四楼第二课堂领取活动通关卡。按照题目中设置的珍宝信息提示去展厅寻宝完成通关答题,集齐宝贝信息兑换奖品。只是要记得不要大声喧哗、吵闹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杭州西湖雷峰塔
登雷峰塔看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雷峰塔游
100多年前的杭州西湖老照片,雷峰塔还没有倒塌
游--西湖
美丽的西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