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宋代,是一个文化成就极其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产业极其兴盛的时代,正如史学家陈寅恪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图书出版与书店行业
宋代书籍生产量大、质高,官刻、家刻、坊刻三大出版系统的格局确立,全国性印刷出版业中心形成。相应地,宋朝在出版传播领域加大了管理力度,通过各种诏令、条例、制度,运用行政管理和法律钳制的方式维护其集权统治和阶级利益。 图书出版主体是指参与图书出版发行活动的政府机构和民间书坊。

在开封市中心,南起鼓楼广场,北至东西大街,有一条长600多米的老街,叫书店街。

书店街的历史大概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这里名为“高头街”,与大宋皇宫相毗邻。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高头街一带是东京城里最繁华的街市,“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交易的商品主要有衣物、书籍、字画、古玩以及中药等。
到了清乾隆年间,这条街被正式冠名为“书店街”。清代开封为中原地区文化中心,文化产业极为兴盛。书店街以经营书籍字画、文房四宝而闻名,当时的名店有“振兴隆”、“德五祥”、“凤麟阁”、“博雅斋”、“环文阁”等。街上的建筑古朴典雅,书店鳞次栉比,碑帖字画充盈市面,书店街这个名字便随着墨香飘逸而远播各地。

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
宋代绘画有一个特点:随着大批手工业者的进入,绘画不仅表现为一门艺术,更表现为一种技术。一批技艺精湛的职业画家,将作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书画行业开始兴盛。除了书店街,当时大相国寺一带的庙会,也是书画商云集。年关节日,门神、钟馗等节令画在市场上热销。据史料记载,当时开封有个画家刘宗道,每创新稿必画出几百幅在市场一次售出,以防别人仿制。社会对绘画的需求和民间职业画家创作的活跃,是推动宋代绘画发展的重要因素。宋代由于手工业的发达,促成了雕版印刷的发展与普及,让汴京成为当时国内著名的雕版中心,不少书籍及道经、佛经都附有版画插图,其绘刻之精美让人赞叹不已。
在这些绘画作品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朱仙镇木版年画。北宋时期,东京木版年画在民间非常受欢迎,不仅民间作坊遍布京城,就连宋室宫廷也主持开办年画作坊。

北宋末年,由于金兵的入侵,东京的木版年画业迁至几十里外的朱仙镇,这也造就了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明清时期,朱仙镇河道四通八达,随即成为中原的商业重镇。木版年画在繁荣的商贸往来中声名大振,远销国内。

娱乐业
宋代自建立之日起,社会逐渐稳定、经济不断发展,工商业空前繁荣,都市发展尤为迅速,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市民阶层。

为了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各种各样的市民文化层出不穷。琳琅满目、世俗情趣浓厚的音乐形式,活跃在城镇中的瓦子勾栏、艺场酒楼等娱乐场所之中。

以娱乐为主的商业集中点“瓦子”(又称“瓦舍”、“瓦肆”)和瓦子中民间艺人表演的场子“勾栏”,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容纳人数之广,在宋代笔记《东京梦华录》中可略窥一班;在汴京,“大小勾栏五十余座,”有的“可容数干人。”除了瓦子勾栏之外,茶坊、酒肆、歌馆及寺庙中的音乐活动也极为活跃。它们为各种技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在瓦子勾栏中,民间艺人的表演艺术形式种类繁多、技艺精熟。主要形式有:小唱、嘌唱、诸官调、杂剧、舞旋、影戏、说诨活、杂扮、叫果子等。其中,宋杂剧在瓦舍勾栏的社会艺术活动中吸收各种技艺而发展自身,成为一门颇具特色、遍布城乡的戏曲艺术。

南宋民间还出现了一些艺人的行会组织——书会和社会。书会是指专门为说话人、戏剧演员编写话本和脚本的行会组织。其成员主要由一些失意文人组成。他们常被称为“书会先生”或“书会才人”。社会是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的职业艺术组成的行会组织。比如绯绿社(杂剧社)、遏云社(唱赚)、同文社(耍词)、清音社(清音)、绘革社(影戏)、律华社(吟叫)。这些行会组织对提高当时民间艺术的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文化旅游业
宋代旅馆业表现出了旅馆的地域空间上分布广、多种类型、旅馆规模差距明显、旅馆业投资者成分复杂、经营方式多种多样等特点,并出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象。店铺数量多、分布广、品种丰富多彩、服务热情、促销方式多样等等,则是宋代饮食业的主要特征。宋代的旅游交通工具仍然是船、车、轿、马、驴等几种类型,但旅游地的交通工具租赁业尤其是西湖等地游船的出租也非常发达,表现出了旺盛的活力。另外,“导游”一词在宋代出现,不仅表明导游在宋代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旅游活动的兴盛。

旅游对宋朝政府财政的收支产生了影响。一方面,旅游活动给宋朝政府财政带来了一定的收益,但另一方面也给宋朝政府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旅游业在一部分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旅游业的产业链长、劳动密集等特点,解决了一部分城乡居民的就业问题,因而旅游业成为一部分城乡居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旅游业影响了寺院宫观的兴衰,旅游旺,则寺观兴,反之则不然。


宋代旅游是源于时代,超越时代,但同时又烙上了时代的烙印。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缺失,就是宋代发达的旅游业中的一个遗憾。[1]

[1]本小节内容来自河北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王福鑫的学位论文《宋代旅游研究》摘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木版年画
山西木版年画-吉祥如意
朱仙镇木版年画民间故事集(一)
杨家埠木版年画
民间木版年画_连海中人
小全张《朱仙镇木版年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