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系统化思维:我讲的不仅仅是生死,更是如何思维的哲学

作者:魏延政,来源:魏延政智库


两年前写过一篇题为《系统化思维》的文章,是我在企业和大学里讲《怎样与西方CEO交流》的一个核心模块。


上个月复旦哲学大会开幕上,我作《向死而生于斯为盛》的人生意义的主题演讲,讲到如何最大化幸福,这是一个哲学思辨的系统化思维的方法,只是许多人在忙忙碌碌中忘记了要不时的扩大自己的格局和眼界,竟然浑不觉的放弃了很多本应属于自己的幸福、或者从来都不曾知道还有那样一种幸福的存在。


所以,我在哲学大会上讲的不仅仅是生死,而更是如何思维的哲学。以下我把大会演讲中的一个片段摘录成今天这篇文章。




任何人终归难免一死,此生之后,人与人、人与物,又有什么区别?那么人生终究有意义吗?




我们不妨先用世间的人们往往最常用一个数字来衡量一下人生,先不必纠缠这样的衡量方法是否合理。打个比方说,你做事为生都很顺,你目前有1个亿的资产。假如你家有5口人平分这一个亿,平均每人得到2千万;假如你家只有你夫妻俩,你俩平均每人拥有5千万;假如你到50岁还是黄金钻石王老五,一个人独得这1个亿,比一般人来说,你很有钱。


看上图,被除数分子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除数分母。假如有一天,医生宣告你的生命只有30天,那么,这个分母就变成了“0”。



分母变成0,就是说,你这个人没了。但是那一个亿还在,对于你这个除数为零来说,就是小学数学里说的,除数为零无意义!


如果用高中数学来说,这个数学式子还是有意义的,那就是除出来的结果等于无穷大。这代表着,你的那一个亿回归了整个社会——人尽财散。


在物理上,这个式子也是有意义的,它代表着,你的躯体的亿万个细胞分散开来化作无穷多个分子原子散落在无穷大的整个宇宙中。在哲学上,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所追求最高境界——“人天合一”。


那么叫花子的情形又是怎样?



叫花子和你的情形只有一个不同,就是他的被除数没有你那么多,他没有一个亿,可能他一辈子的全部资产仅仅只有路边捡来的一分钱。当他生命终结,0.01除以0的结果和1亿除以0的结果,在数学意义上完全一样,等于无穷大。


在物理意义上也完全一样,1分钱回归了社会,他的整个身躯的所有细胞化作无穷多个分子原子散落在无穷大的整个宇宙中,和富翁部分彼此的融合在一起。在哲学上,这个叫花子可能是个一字不识的文盲,从来没有听说过老子哲学的“人天合一”,也不管他愿意不愿意,他终究会和那个至大无外的整个宇宙人天合一。多么崇高的终结啊,一字不识的叫花子竟然也能毫不费力的就达到了。


所以人活着的时候不必追求那些崇高的人天合一,你终究会不以意志为转移的达到那个哲学终极高度,不管你是亿万巨贾还是不名一文的叫花子,也不管你情不情愿,你俩最终的高度是完全一样的。


再回顾一下上面两个等式,分子都大于零,实实在在的一个正实数,在佛学上,这叫作“色”;分母都是零,就是生命到了尽头,什么都没有了,佛学上叫作“空”;不管我们人类究竟有没有轮回,我们都是等式右边的“无穷”化合而成的一个个不同的人,就是上面不同的分子,然后每个人生命终结又归零到分母,再化作等式右边的“无穷”散落在整个宇宙中,佛说“色即是空”,就是这么个意思。




我们任何人的起点和终点都完全一样,都是那个人天合一的无穷多个分子原子,我们生前死后又都会归结于这个无穷的宇宙幻象中。色即是空!有吗?没有。没有吗?有!我们确确实实来过这个世界,临了,又好像没来过,似乎如同来过,这就是“如来”的含义,如来-佛,就是那么个如同来过又似不曾来过的色空不二的一体。


既然殊途同归,那么人生终究还有意义吗?毕竟我们来过这个世界,人生终究是有意义的,意义就在于起点终点之间的这个过程。既然人生终究会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归结到同样的人天合一的高度,既然一字不识的文盲最终也会人天合一,那么这个崇高的境界对任何人都不值一提。对于芸芸众生来说,用人天合一这种哲学思想来指导普罗大众的人生未免不合时宜。我们不妨换一种哲学思考方式,借用西方哲学中的一些可取方法,来衡量我们人生的意义。


西方人的哲学观在形成之初就和中国传统哲学有一个本质区别,西方人没有人天合一这种玄而又玄的观念,他们讲究“我”和“我以外的自然界及社会”分离开来观察宇宙万象。他们注重发掘我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他们先于中国发展出自然科学,而我们往往喜欢从起点直达终点人天合一,忽略中间的种种过程,相应的自然科学就落后于西方。


对于人生来说,如果把“我”和“非我”分离开来,再看起点终点之间的过程,那么问题相对比较明确,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两方面:对于“我”来说,对于普罗大众的每一个“我”来说,人生的意义在于,“我”要幸福,就这么简单;对于“非我”来说,人生的意义在于,每一个“我”能对“我以外”的这个社会这个世界能做些什么、影响些什么,就是乔布斯说的“make a dent”。


文章篇幅有限,这篇文章只聚焦第一个命题“我”,“非我”的部分留待以后再说。




关于“我”这一部分,我也不想把问题复杂化,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只有一件事情最重要——幸福。这篇文章就只讨论这一个话题。


说到幸福,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文章开头说的用钱衡量人生意义的那种方法,收入和成就感能带来幸福吗?能,也不能,或者说不可持续。收入和成就不能带来持续的幸福。你不会因为这个月发了几万块奖金而一直高兴到下个月,也不会因为今年的升职而高兴到明年;当你拿到2千元的人生第一笔月工资,你很幸福;当你有一天拿到100万的时候,你很可能会很不幸福,因为你马上会意识到以你当下的能力足以拿到1000万,可是你却只拿到了100万。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幸福?




幸福是一个哲学思辨的问题。幸福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说,都没有绝对值,只有相对值,相对于你能够看到的格局视野来说,如果你能够看到你所能动用的资源和能力的全局,那么你现在的处境是幸福还是不幸福,你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客观清晰一些,并且知道往哪个方向努力还能更幸福一些。相反,你看不到全局,你在走迷宫,你会恐惧、没有方向、肯定不幸福。


比方说,如果你是操作企业的CEO,如果你思考一个产品或者一个项目的时候,能看到的只是下图最里面一个圈,那么你肯定不幸福,因为你肯定搞不定这个企业;如果你能够兼顾到最外围一个圈,你就是个能力胜任的CEO,你能操作的得心应手,你就很幸福。所以,幸福可以用另一个词来体现其量值,那就是“全局观”。


如果你考虑事情总是丢掉几个重要因素,你做事、生活、为人处世一定不幸福;如果你能把每件事从时间维度的前因后果上、空间维度的内外制约因素上都操作的得心应手,说明你系统化的考虑清楚了这件事,你就会少留下遗憾,即便在某些因素的制约上你的资源和能力不得不做出某些放弃的时候,你也不会因为这点放弃而遗憾,在这个全局观上,你潜在可能达到的最大幸福已经达到了,在当下这个时候你最幸福。有了这样的全局观,而且,你不会在盲目的追求更大的但却达不到的幸福,人贵在自知之明。




再举一个极其简单的例子,给你20块钱买鸡蛋和面条做一顿中午饭,这顿午饭能够带来的幸福感怎样能最大化?


下图中,你能买的鸡蛋面条的所有可能的组合都在三角形内,三角形斜边代表着预算,你不可能超出这个预算。如果你花5块钱买鸡蛋5块钱买面条(左下绿点),你的幸福指数至少还能提高到上面的绿点、或者右边的绿点。虚曲线代表幸福指数,经济学上叫作效用曲线或无差异曲线,即同一曲线上的不同的点的效用值相同(向上向右的两个绿点的幸福值相等),越靠外曲线的效用值越高,h4>h3>h2>h1。如果你把全部20块钱都用来买鸡蛋你会胆固醇偏高,或者都用来买面条你会营养不良,两种情况的幸福指数都还不如h1上的绿点。


不难看出,幸福最大化的点是把20块钱的预算全用完的最外边的h3曲线和预算线相切的黄点,这一点达到了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有效,即,在不超出预算的情况下,你的幸福效用值没法再变得更大,再多买一点面条(鸡蛋)就必然意味着少买一点鸡蛋(面条)且结果是幸福效用值还不如从前。可能达幸福值更高的h4红点吗?不能,因为超出了预算。




这20块钱的经济帐非常简明的阐明了怎样达到幸福最大化:幸福的真谛在于,面对现实、找到全集;然后找到幸福最大化的那个点。看到全局是最重要的前提,即,可动用的资源或能力的全集(预算线)。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知道自己的全集在哪,所以迷茫焦虑,自己到底幸福不幸福?能否再改善一些?还是已经接近自己能力限度的最大幸福不必再费力了?只有吃两碗饭的实力,吃一碗肯定不幸福,吃五碗会更不幸福,恰好吃两碗最幸福。吃饭这个例子简单,现实生活考虑起来却很复杂。




另外,要学会接受不完美、接受失去。


如果某一刻,你的资源全集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我,人生途中得了癌症并且因之失去了一条腿,这就意味着我的全局的预算线向里移动了,这时我能达到的最大幸福值不可能再是从前的h3,而是较小的h1,很简单,比如我不能像从前一样跑跳参加很多体育活动了。我必须接受这一点,否则我只能跟自己过不去而烦恼。接受这个现实,当下,看到我的全局就是这么大了,那么在h1上获得橙色点的最大幸福,依然是我活在当下的最大化幸福。


也许有一天,通过某些方面的努力,我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上,我能够努力到某种质的飞跃,我又能将全局(预算线)向外移动到更大的范围,甚至超越曾经的h3达到h4。比如,独臂大侠杨过,用玄铁重剑练成了独孤九剑,他的人生高度、在江湖上振臂一呼的号召力都达到了曾经双臂健全时候所无法企及的高度。金庸阅尽人间江湖,他塑造的那些达到非凡高度的大侠,往往都是身体、智慧、情商某方面有着很大残缺的人,比如杨过、小龙女、郭靖、黄老邪,因为金庸大侠知道,人生毕竟不是那么完美的。


注:本着严谨的态度说明一下,为了便于理解,我把无差异效用曲线画得比较平滑、都接近平行、并且此图的黄色那条无差异曲线穿过(相交)横轴纵轴,事实上,代表100%艺术家和100%神经病的这条无差异曲线应该是无限接近两个轴,而非穿过。无差异曲线的本质由来是下一个三维立体图中,绿色立体曲面代表的是XY平面上的点对应的幸福值z,对这个绿色曲面作不同高度的水平横切面,得到的每一个等高线竖直映射到XY平面上,就得到了一条条无差异曲线,也就是以上两副图中的h曲线,越靠外的h值越大(因为对应到下一个图中的z值越高)。


那么,极致完美又是怎么一回事?人为什么会得癌症?企业为什么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每个人的性格里都有理性的一面和非理性的一面,我将这两面称为艺术家特质和疯子神经病特质,人们的短暂行为、长远人生,都是受这两种因素同时交织在一起支配的。大多数常人智商情商都不太高,所以理性一面难以、非理性一面不敢达到太高的高度,所以大多数常人的人生幸福值都局限在暗绿色三角形的区域内。


比较成功的企业家、艺术家们的幸福值是超越大多数常人的,在绿点那里,但又往往有瓶颈,都难以达到黄色的那个完美极值点。100%的艺术家(只有理性没有非理性)和100%的神经病的幸福感其实是差不多的,在同一无差异曲线上(黄色效用曲线),这个效用曲线仅仅和大多数常人的幸福值差不多,艺术家仅在艺术方面多一点成就感,别的方面也未必舒顺,比如《霸王别姬》画里画外的张国荣和程蝶衣;疯子神经病啥心不操每天都很怡然自得无比轻松,所以我的图中画的是和常人中最好的那些人相当。


也许100%的艺术家还不如有些常人幸福,为什么?因为100%的艺术家在性格的某些方面,往往过于自律严格,往往达到在常人看来是苛刻残酷的境地,他才取得了常人无法企及的某方面的高度。但这样一个100%的艺术家或者企业家幸福吗?往往他们在某一方面过于聚焦,在别的方面就会舍弃巨多,反而幸福感远远不如天天晒太阳的农民。这样100%的艺术家企业家如果不够自知之明,如果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艺术特质方面已经用到100%的极限,如果还要寻求更大突破,那么就是要超越全局的预算线了,多迈出一步,就是深渊、就是疯子神经病、就会得癌症、企业就会出大问题。


梅超风、欧阳锋就是这种例子,他们误以为拿到的九阴真经是全集,而他们事实上的全集只是手中实际拿到的残集,他们却要突破这个全集达到那个跟达不到的全集,所以他俩都走火入魔疯了。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天天都在我们周边发生。


人生就是这样理性和非理性交织在一起,人生该怎样支配才有意义?我想起一首歌,张国荣唱的——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焰火。焰火,就像他的人生一样,稍纵即逝,短暂的;但又颜色不一样的,对于张国荣来说,颜色非常绚丽,那就是他的幸福。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包含着很多数学、经济学、哲学的含义。


如果把人生获得的幸福看作是一个函数,h = f ( x, y, ... , z ) ,h 就是幸福指数 happiness,x, y, ..., z 是你在不同方面的资源和能力,f 是你如何合理分配利用x,y,z的方式方法。上面说的“人生短暂稍纵即逝”指的是你所能动用的全部资源 (x,y,z) 是很有限的,也许你还没来得及发现你又一潜在的资源r时,你的人生已经快到尽头。那么怎样在一个短暂又有限的人生中最大化幸福值h,就是门艺术。很多人都只知道我想要最大化 h,但却从没考虑过属于自己的x,y,z到底有哪些?用到最大化了没有?f 配置得是否合理?能否导出最大化的h ?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有限的,你花了20年做了工程学术x,这20年就不能从事文化艺术y,也许你身上在z这一方面的潜在造诣还远远高于x和y这两方面,也许你到60岁退休的时候才终于发现你这一生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z这方面的事情上,那么你的幸福指数h1=f(x,y)一定大大小于h2=f(z),但是你却又永远无法获得这个更大的幸福,终而遗憾。这是个简单的比方。可见,幸福最大化,首先取决于怎样识别自己的全集最为重要,决定因素就在于人生的格局和视野在怎么样一个高度上。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最难的问题在于,不知道自己的全集在哪,所以迷茫自己究竟幸福不幸福、是否还能更幸福一些。


如果能知道自己的全集(预算线)在哪,朝着最外围的那个最优化的点努力即可。这里面又有一个技术上的困难,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每个人能够看到的格局和视野都限制在他大部分时间所从事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上。每天下了班也没有更多精力去从事第二职业,人生也无法重来,人们也不可能重新上几次大学再多学几个专业,人们在时间空间上所能达到的范围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人生格局和视野?


既然我们分身无术,一个对于所有人都行之有效、且门槛又最低的途径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多读读书吧,在古今中外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尽可能多的体验你这一辈子永远也无法亲身实践到的别人的不同人生,看看这个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活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格局和视野,尽可能的把自己潜在的有可能达到的全集尽早的全部挖掘出来,以便在有生之年最大化自己的幸福,而不留下遗憾。




读书不仅仅能最大化的提高全局观意义上的幸福感,在每一件单一的事情上,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的认识层次,也会带来不同层次的幸福感。


比如,我看过好几遍《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但我最近读了一本《The American Pageant: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的美国历史书之后,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又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看同样这部电影,最近一次看比以前看的每一次,收获的喜悦和幸福感大大超越以往。


比如说,电影开篇阿甘介绍自己的身世,说他的祖上是个Ku Klux Klan,然后影片中出现一个全身盔甲的蒙面骑士带领着一群人去做什么了,没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不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知道了KKK是歧视暗杀黑人的白人地下组织,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统一了南方并解放了南方黑人奴隶,在法律上肯定了黑人平等的经济法律选举等权利,因之白人有了心理不平衡开始各种歧视暗杀迫害运动。阿甘介绍自己出生在南方的阿拉巴马州,以前看这部电影我听到这个地名从来没有意识到阿拉巴马是南方黑人争取解放的斗争运动的火山焦点。



阿甘参军入伍踏上军车,里面白人不给他让座,最后只有一个黑人给他让了座,这些都体现着当时美国南方社会种族观念的紧张气氛。后来阿甘和丹中尉一起捕鱼创业的艰辛过程中,有那么几次他俩一起出现在一个除了他俩全是黑人的教堂中的特写,后来他俩发了财,他还捐赠了一个全是黑人参与的教堂、给让给他座位的死去黑人战友的母亲一笔不菲的捐赠。不了解美国历史之前,从来没有在意为什么导演会安排那几个黑人教堂的细节特写,最近一次看这部电影,当那几个镜头飞快掠过,我也飞快的意识到,KKK和黑人教堂都是符号象征,后者象征着马丁路德金领导黑人解放运动最鼎盛的那个时代,马丁路德金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成立了南方黑人的基督教教会组织(SCLC: Southern Christian Leadership Conference),从而使从前一盘散沙的黑人在各地都有了精神和组织上的团结运作的平台。


电影的导演和编剧有意不提到马丁路德金,以避免碰触黑人曾经被迫害的那根神经,而是通过傻子阿甘对黑人教堂捐赠这样的安排,巧妙的避开了美国长达几百年的黑人种族歧视的争议,淡化了美国60年代白热化的主要针对黑人的种族运动的负面情绪,而是从一个天生呆傻的善良的白人对黑人的友善捐赠来表达种族之间本应平等、人人生而平等的美好夙愿,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美国从建国之初就让欧洲以及全世界唾弃的黑人奴隶制度、长达300年以来对黑人歧视迫害的深深忏悔和致歉。


Ku Klux Klan在美国历史上有过三次集中的大规模运动,电影开篇的那个KKK的傻子后代阿甘替他的祖先对黑人做出了情感上、道义上、经济上的巨大补偿,这是多么巧妙的一个安排。当然这部电影也并不是要集中反映黑人解放运动这个主题,就像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年代跨度很大,反映的主题很多,并不仅限于历史或政治或艺术某一两个焦点上,而是通过不同年代的社会现象体现贯穿人类历史的人性真善美的主题。


比如电影中还通过阿甘的女友珍妮,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一个缩影,反应了反战、吸毒、纵欲、沉沦、无所追求、始终在路上的颓废文化,又巧妙的通过阿甘这样一个无为无求的傻子的正义善良和执着,让精神肉体上出离的珍妮最终得到回归,这也反映了拍摄这部影片的90年代初的美国主流文化——人们追求自由、和平、正义、真善美。


我用几个电影截图简单回顾一下这部电影:


Ku Klux Klan


那个时代,阿拉巴马州是种族运动的火山爆发地

其实他们是颓废的一代、无目标的一代

真正经历过生死的人永远不会迷茫,他们懂得珍惜生命、懂得活在当下,即便是个天生的傻子、即便是个子弹打没了双腿的终身残疾

马丁路德金领导下的黑人基督教堂的体现,还记得他那篇著名的《I have a dream 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吗?只要你努力,梦想终会实现,哪怕付出几代人几百年的代价,因为真正的幸福都不是随随便便能够得到的


阿甘给那个为他让座的死去的黑人战友的妈妈赠与了一笔不菲的捐助,黑人妈妈看到数字晕倒了,这算是替祖辈KKK迫害黑人的一种赎罪。那个敏感又紧张的年代,多数白人不会做这样出格的事情,真实历史是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为了支持黑人的平等权益,甚至顶着本民族白人的压力不惜动用军队去护送黑人学生到白人学校上学,电影里体现的都是祥和温馨的场面,又有多少人知道美国的50-70年代在黑人种族问题上其实到处充满着暴风骤雨

垮掉的一代,他们纵欲、吸毒、沉沦、自杀


他们似乎始终在路上,你看,从伯克利到华盛顿,这是一条横贯美国东西的最长的路,整个国家有那么一群人、甚至是一代人,以轻飘飘的虚无颓废追求着精神上空虚的愉悦

终究,人们还是能够觉悟,回归到真善美

你看懂这部电影了吗?


假如不读书不懂美国历史,怎能读懂电影里想要表达的这些更多层面更深层次的涵义?没有人天生聪慧,反正我之前多次看这部电影都只是消磨时间一笑而过,仅仅把这部电影肤浅的理解为“一个傻子的奇遇记”。相对我没有读过这本历史书之前,读过之后看这部电影所收获的愉悦和幸福感,比之前有了质的飞跃。不论是这本书,还是这部电影,都很深沉、很厚重,每一个生命都让人感动。


马丁路德金 《I Have a Dream》 我有一个梦想



当然,读书要读有意义、能扩展人生格局和视野的书。读书也有读书的方法,总括来说,“读”未必是桌前灯下、“书”未必是白纸黑字、要读书和实践知行合一;读书要思考、要联想、要触类旁通。关于读书的方法和对人生的意义,请参考我的微信公众号之前的另一篇文章《读书吧,虽然这些知识终将随着我们的生命而去》(http://dwz.cn/YRFh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幸福感缺失,源于不珍惜和不满足*
一个故事告诉你:真正的大格局,背后都藏着一种“自私”,真奇怪
了解这条曲线,你往后的每一步才更坚实
大道至简:一篇文章说清楚幸福人生的哲学原理
荣格:幸福的五要素
U形人生助你越活越精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