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着这份地图,踏上手工艺之旅


中国民艺复兴地图


今天,手工制品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乃是因为对手工艺的价值和意义的评判被当下的逻辑和术语所决定。我们也许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判断,手工艺衰落和逐渐消逝的主要原因,在于文明的更迭带来的生活和生存方式的改变,以及由之而来的一系列观念上的变化。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人们在寻求效益和便利的道路上不计后果地一路狂奔,灵魂已经远远跟不上欲望的脚步。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疯狂的发展模式已经开始遭到另一部分群体的反抗,这种反抗的力量正在汇聚和壮大。


Mook《碧山》在第06和07期专题关注“中国民艺复兴”,选取了在“民艺复兴”方面做了很多坚持的努力的民间艺术和艺术家,通过他们的故事和呈现的艺术作品,让我们看到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和力量。该刊用心制作了一副“中国民艺复兴地图”,覆盖祖国大地各个角落。


活页选取该地图中的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珠三角地区和台湾地区等几个“民艺复兴”重要板块的切片,呈现给大家一片繁荣的场面。此外,中国各地也都在民艺复兴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有很好的成绩。希望未来,这个版图能越来越大,让我们民间艺术展现它们更大的魅力。


今日小页曲 ? 《琵琶语》

琵琶语 赵聪 - 琵琶新语 QQ音乐


华北地区



1
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

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以帮助社区居民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为主要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2005年以来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开展多个少数民族文化记录和手工艺振兴项目,努力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并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形成一套可以推广的工作方法。



“文化小径”是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一个项目。

2


风筝寻梦系列活动,北京


缪伯刚从2002年开始师从曹氏风筝传人孔令民,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风筝寻梦”系列活动。该活动以“完善小康、志在大同”为宗旨,致力于广集国内南北各大门派的风筝大师,为其整理和记录技艺、制作画册、设计产品。




3
北京采桑子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北京


2000年,因为热爱文化艺术,刘立军立志拯救和发展濒临失传的中国民族民间手工艺,并且她通过亲身实践验证了产业传承文化和文化产业扶贫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在她的努力下,苗绣、鲁锦等民族技艺成为高端文化礼品,这种利用市场经济来减少贫困的可持续的文化传承发展模式,被业内称为采桑子模式。


4
北京服装学院传习馆,北京


北京服装学院传习馆2014年5月开馆,传习馆定位为“传统手艺聚集地”,馆内有中国传统织造、刺绣、印染、金工、制书等手工艺的实态演示,还有织绣工坊、印染工坊、制书工坊、拼布工坊、金工工坊等五个手艺工坊,具有技艺传承、人才培养、学术研究、设计创新、服务社会等功能。


5
手艺农村,山东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带领“手艺农村”项目组自2006年开始,就山东农村手工文化产业展开调研。先后考察了58个县市、137个乡镇、285个生产专业村,选择潍坊杨家埠年画和风筝等作为典型案例,创办了手艺农村展馆。其专业、系统而扎实的工作对山东农村手艺产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华东地区



6
老行当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江苏泰州


自2004年始,龚为从锔碗开始,用镜头记录家乡泰州的老行当,后扩展到全国,至今已完成三百多种老行当的拍摄。为保护和传承计,龚为在泰州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老行当文化研究与保护协会,并着力推动“中国(泰州)老行当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


7
江南寻布影,上海


2010年10月,上海姑娘白略邀请摄影师向原一同开始江南手织布田野调查,陆陆续续为期两年,走访了松江、青浦、崇明、平湖等地。他们共整理出三百多张图片,收集了三千多匹土布,并将用这些材料做进一步的设计开发和研究利用。


8
稀捍行动,上海


2012年由米城、孙梦璇、陈瑜等人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致力于保护“日渐珍稀的自然资源”及“日益珍贵的人类文明”。目前项目包括傣纸保护项目和傣纸阳光教室、花丝保护项目、传统工艺纪录片导演资助计划等子项目。



傣纸做成的灯笼。


9
云彩泥窑“百壶计划”,上海


绞胎陶艺发源于唐而兴于宋,陶面花纹由两种不同色泽的泥料交织而成,因技艺繁复曾一度失传。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峡致力于绞胎技艺的研究,成功将其复原。其子杨帆在上海成立品牌“彩泥窑”,聚集了一批年轻力量,于2012年起推出“百壶计划”,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古老的绞胎技艺。




10
自然公社,浙江杭州


自然公社致力中国生态农业、传统文化及手工艺的发现、溯源、传播及传承。“自然造物”是自然公社的产品品牌。他们拍摄了一系列《守艺人生》微电影。同时还发起了“我爱我家乡”薪火践行计划,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寻找家乡美好的人、事、物,一起溯源、创作、传承和分享。


西南地区




11
青红染工坊,四川成都安仁古镇


青红染由黎民伟在2014年3月创办,致力于传统染织工艺的传承与再创造。青红染成员深入西南深山多个少数民族村寨,学习传统染织技艺,并坚持“以用为美”的原则,将学来的技艺用于日常用品的设计与制作,为当代人创造出自然健康的生活用品。




12
大凉山彝族手工艺之旅,四川凉山


项目由两位彝族青年木乃铁哈、布的布哈莫于2013年发起,他们将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设计师聚集起来,主要探寻凉山彝族漆器和服饰(刺绣、银饰、纺织、擀毡)等民间艺术,对其原材料、颜色选择、纹样图案、制作工序、制作工具、制作周期等进行整理。


13
羌绣帮扶计划,四川汶川


是“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保护工程,旨在发动灾区妇女从事羌绣手工劳动,鼓励和帮助其就业,同时对羌绣文化进行保护。项目由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负责实施,壹基金支持。其品牌“一针一线”让古老羌绣绽放出了惊人的时代美和生命力。




14
苗轶藏驿博物馆,贵州贵阳


苗轶藏驿博物馆意在展示和发扬苗乡轶失和散落的文化和珍宝。2007年由曾丽在父亲曾宪阳三十多年的苗绣收藏基础上建立而成,并在这个基础上创办了“苗疆故事”品牌,尝试与时尚品牌合作,将苗绣中的经典图案进行再设计。


15
贵州乡土文化社,贵州贵阳


成立于2008年8月,是致力于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民间公益机构。在社长李丽的带领下,文化社的成员深入白兴绕家、大利侗寨、新光苗寨等地,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帮助他们寻回本族人的文化与故事,并以公平贸易的方式帮扶村民销售手工艺品。


珠江三角




16
《生活月刊》杂志,广东广州


《生活月刊》创刊于2005年12月,近年来出版了不少优秀专题,包括“茶之路”、“民艺中国”、“守望手艺”等。2014年,《生活月刊》启动“民艺复兴”纪录片拍摄计划。此外,《生活月刊》还通过其他活动致力于民艺的传播和复兴。




17
锦绣——贫困县之重新发现,广东广州


项目在2012年启动,希望通过走进贫困县,寻找和记录这些地区穿越时空的器物和稀缺的文化符号。2013年该报的专题报道更多聚焦于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现和讲述,并发起“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设计大赛”。


18
岭南文化公益团,广东广州


由广州、深圳多所高校的大学生于2010年年底共同组建的微公益团队。他们以微博为主要阵地,以多种形式推广端砚、粤剧、岭南画派、石湾陶瓷、潮州泥塑、广绣、潮绣等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活动已从线上延伸到了线下,对岭南非遗文化在年轻人群中的传播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19
天程铜艺,广东广州


2007年,广州最后一家手打铜店铺天程铜艺的老艺人苏广伟的儿子苏英敏接管店铺,采用全新的经营理念,带动整个恩宁路周边成为广州铜器一条街。过去被抛弃的铜器重新进入市民的生活。粤派铜器也在摸索中形成纯手工、半手工以及机器制品等多种分级,产品涵盖奢侈品、生活器皿、宗教物品。




20
新会葵艺公益项目,广东新会


新会葵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作为葵艺主流产品的葵扇市场急剧萎缩,导致人才流失。新会高级技校葵艺班的4个学生于2012年借助网络平台发起葵艺复兴活动,成立“葵娃工作室”,通过展览、众筹等形式推广葵艺,并引入设计师改善工艺,以创意增加附加值。


台湾地区



21
三峡染工坊,台北县三峡镇


三峡地区曾经是北台湾的蓝染业重镇,但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潮流中。近年地方文化人士在自发的社区营造组织三角涌文化协进会的推动下重新发掘蓝染工艺,并成立“三峡染工坊”,通过社区妈妈的力量开创社区产业,推动地方政府举办“三峡蓝染节”,在全台湾打响名号,让百年蓝染找到了新生命。




22
小镇文创,南投竹山镇


南投竹山镇盛产竹子,当地很多村民都会竹编技艺。来到竹山镇经营民宿的何培钧2013年发起“小镇文创”项目,帮助村民利用自家老屋经营创业,还发起以工换宿活动,吸引都市年轻人来到小镇学习竹艺、创作文创产品、设计活化历史空间,为老化的小镇带来无限生机。


23
广兴纸寮,南投埔里


广兴纸寮于1965年创立,20世纪80年代受机器造纸的冲击,埔里在三十年里消失了四十家手工纸厂。广兴纸寮为生存求变,开放厂房让游人参观国宝级师傅手艺,进行产品文创化的开发,并开办埔里纸产业文化馆,设立“台湾纸基因库”,凸显手工纸的文化价值,让造纸手工业提升为文化事业。


24
新朴绣,嘉义朴子市


传统的台湾四大刺绣中心之一的嘉义县朴子市认为刺绣产业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意义无可取代,近年来积极推动式微的刺绣文化。除了持续进行刺绣技艺传承、人才培育,也合力向外行销重生的“新朴绣”系列文创产品。在民间和地方政府努力下,刺绣发展成深度扎根的本地特色文化。


21
三和瓦窑,高雄


三和瓦窑是南台湾唯一一家仍在运作的传统瓦窑工厂。砖瓦建材式微,传统瓦窑走入历史,但创业百年的三和瓦窑,却在第四代传承人李俊宏的带领下,成功转向文创产业,尝试走民艺生活化路线,并结合休闲业发展观光工厂,推出“一日砖情游”等活动,创造了瓦窑业的新生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宁海】叶家瑜 | 针尖上的追梦人
中国人不可丢弃的10大传统手工艺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蜕变与再生[道艺复兴-新道家
国家标准《苏绣》启示录
指尖上的非遗|莫氏绒绣:以针代笔布做纸,家传手艺开“新花”
吴中民间手工艺“新生代”什么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