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希腊人,通过怪谈,读懂日本


小泉八云(1850~1904)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民俗学者。原名帕特里克·拉夫卡迪奥·赫恩(Patrick Lafcadio Hearn),出生于希腊,后移居于英国、美国等地,1890年前往日本并定居。1896年归化日本后,改名小泉八云。1904年出版《怪谈》(Kwaidan )。



被日本人安闲的生活态度所感染,为了留在日本,他毅然与美国出版社毁约。“八风云涌八重云,出云建我八重垣。”他给自己取名为八云,用自己最高的热情探索日本文化的精髓。”一部《怪谈》,让他最终成为了一位长着西方面孔的日本人。


1904年出版的小说《怪谈》是作家小泉八云的代表作,最初是通过日本的民间故事、古典文学、戏剧作品等重新编写而成的英文短篇故事,对人物、地点、事件上的描写上很少改动原著,尊重日本的传统文学作品。经平井呈一翻译成日文后出版,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意外的是在日本反而英文原著更加流行。凭借这部作品,使小泉八云获得了“日本现代怪谈文学之父”的称谓,开创了怪谈古典文学现代化的进程,小泉八云也一直是向西方世界介绍日本文化的积极推广者。1964年上映的由国际著名导演小林正树执导的同名电影《怪谈》正是改编自小泉八云的作品,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阵日本怪谈文化的研究热潮。



希腊人小泉八云与他的日本妻子节子的合照。


英文版《怪谈》封面


《怪谈》一书问世不到半年,八云就因病急逝。如果他没有生病,以之前一年一本的出版速度,也许他会留下更多的传世名作。而仅仅一部《怪谈》,八云足以领先日本灵异文学的创作。

尽管《怪谈》中多的是妖魔鬼怪,但书中却没有放大怨灵的肆意妄为,而多是诉说人与鬼之间的因果恩怨,在叙述的笔墨间埋下紧张和诡异的气氛,让人感慨和反思,而不是惧怕。由于书中还有很多从中文古书中改写的桥段,使不少人联想到《聊斋志异》,认为这是中国鬼怪文化衍生出的怪谈文化。其实,说怪谈文化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一点不为过,但小泉八云所写的《怪谈》,却让日本怪谈文化的发展带上了自己的特色。



《雪女》(Yuki-Onna)

雪女是拥有白皙透明肌肤的美貌女子,在其优雅动人的背后隐藏着极具毁灭性的一面。而这正是雪这种自然现象的特征。


小泉八云对母子亲情极为重视,这也同他自幼便和母亲分离的经历有关。雪女是能将人冰冻至死的恐怖存在。但同时又是一位温柔美丽的母亲,但仍然会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不会留在破坏了约定的丈夫身边。这种极端的女性形象也体现在了旧时日本武士的妻子身上,平日里是家中的贤妻良母,但要是身处于战争时期,即使丈夫在外出征,当家庭遭受攻击时,亦能挥起刀刃刺向敌人,独立完成守护孩子的责任。雪女的传说在日本遍布各地,是家喻户晓的妖怪,且各地的雪女形象都不一样,除了会在大风雪的天气中以白色装束出现诱惑人类并夺取人性命外的普遍说法外,青森县和岩手县的雪女会在冬天满月的夜晚带着很多小孩子一起出现,有时还会像财神一样在正月元旦时到人的家中投宿,第二天就不见其踪影,只留下一件白色的衣服,里面装有黄金。新潟县的雪女会从小孩儿的身体里拔出生肝。岐阜县的雪女会像雪球一样的形态出现,到人的家中要凉水喝,如果真的给了她凉水的话,便会被她杀死,但要是给了她热水的话,反而会离开。《怪谈》英文版中的序文表示小泉八云在搜集雪女的资料时是根据东京多摩川地区的雪女传说为蓝本创作而成,多摩川地区距今100年前的地形和气候也和小说中描述的极为相似。


《蓬莱》(Horai)

传说中的仙岛,如果人类可以找到蓬莱就可以从神仙那里获得长生不老的方法,代表理想主义者的完美世界。


小泉八云深知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在西印度群岛的两年,曾经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来了解亚洲文化的特性,并出版了《中国怪谈集》。而“蓬莱”的印象正是古代中国人眼中最早的日本,但每种文化对于蓬莱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通过异文化的眼睛去观察异文化便是一种交融式的领悟。但不论是哪种文化,对于蓬莱的向往都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憧憬的“蓬莱”。对于《蓬莱》的描写,小泉八云将空气、环境等细节全部展现在作品中,用于刻画蓬莱的仙境之美,同时也是释放理想主义价值观最好的表现。这也是小泉八云一直积极地向西方世界介绍日本的原因之一。小泉八云的作品同时也是近代日本民俗学研究的重要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麦克阿瑟将军的心理作战部门的长官在日本驻军期间,经常在研究日本社会心理的特征时通过大量阅读小泉八云的作品来了解日本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蓬莱在古代亚洲多国的史书、诗歌、文章中均有大量的记载,其实最有名的传说便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500个童男童女的队伍前往东海的蓬莱仙岛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最终找到的蓬莱仙岛即是日本的故事,在日本亦有常年积雪不化的富士山即是蓬莱仙山的说法。


《青柳的故事》(The Story of Aoyagi)

青柳是柳树的树灵,可以幻化成各种鸟兽,恋上人类的树灵会以人的姿态出现。体现了人们对树木的理解。


古代的日本存在着对自然生命的信仰,认为万物都是有灵魂存在的,而且行为思想也和人类有相似的地方,人们习惯将自然生命拟人化来阐述自然现象。通过与“灵”的深度交流,能构成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联系。树灵因为年轻武士的善良而选择以嫁给对方的形式报恩,最后发现自己即将死去而离开了武士,武士因悲伤而出家为僧,当游历多国后重归当初与青柳相聚的地方,发现了被砍断的三棵树,那是青柳和父母的本体,僧人在断树周围立了墓碑之后便离去了,这种相互感谢报恩的形式展现了日本人的传统美德,人与自然的关系基于彼此之间的爱与帮助。对于小泉八云来讲,用凋零的美学来诠释完美的事物,是出于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更能体现出美好事物的价值和珍贵。如果一切都是完美的结局,那么人们便不懂得“珍惜”的份量。树灵的传说早在日本的古典文学《古事记》《源氏物语》里就有记载,幻化成美女与人类通婚。远古时代人们信仰树神,是山神信仰的一种,在伊豆群岛的一些岛屿上有专门供奉树灵的神社。在八丈岛,人们砍伐树木的之前,会有先祭祀树灵的地方习俗,据说如果不祭祀就砍树的话,会激起树灵的愤怒,会有不幸的事情发生。


《镜与钟》(Of A Mirror And A Bell)

青铜镜铸造成的无间钟里寄宿着镜子主人的怨念,如果能敲响无间钟,就会获得财富,象征着人类的贪婪欲望。


人类贪婪的欲望永无止境,如果超越了一定的界限将受到惩罚,佛教自传入日本之后,因果循环的思想深深的根植到了日本文化中,小泉八云擅长在作品中呈现宗教观念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虽然亲眼见证了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转变。但并不赞同日本过度追求“近代化”进而抛弃了之前的那些优秀道德品质和传统价值观念。用青铜镜来铸造寺钟的最初目的是宣扬佛法为人们带来幸福,可却间接害死了镜子主人,而镜子主人临死前的诅咒却使佛钟变成了带来不幸的无间钟,不断有人去试图敲响由青铜镜铸造的无间钟好像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疯狂追逐利益的现实写照,最后幻化为女人模样的青铜镜怨灵出现在敲钟者的面前时就好像预示着人类如果过度贪婪会遭到因果报应来比喻现实中日本所面临的问题。小泉八云擅长使用多维角度来阐述多元文化交融下的日本,喜欢以日本文化来描述自己的日本观。这也是小泉八云区别于其他介绍日本的外国作家的原因。传说每一面青铜镜里都寄宿着与镜子主人的意念相通的镜灵,即使主人死去,也会继续执行主人生前的意愿。无间钟来源自佛教的无间地狱之说,无间钟的持有者会在生前得到大量的财富,但死后便会堕入无间地狱,永远遭受着痛苦,没有解脱。




《貉》(Mujina)

貂和獾还有狸猫等动物会组合为名叫野篦坊的怪物,形态似人,但全身上没有任何外部器官,形容没有个性和主见的人。


日本的生活让小泉八云对于日本的理解不再仅限于理想主义国度,随着对日本的不断理解和深入研究,逐渐有了更宏观的认识,他认为东方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与处世之道,是一种古老的传承,更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内涵,并没有东方人想象的那么陈腐守旧。只是还没有完全的掌握住东西方文化连接的平衡点,才会被野篦坊这种低俗的恶作剧所惊吓到。日本人也并非没有个性可言,只是不像西方人那样特别容易显露出来罢了,反观西方世界更应该去学习这种东方智慧和内涵,人们需要勇敢地去承认另一种文化存在的正确性。而不应该迷失产业化为代表的“先进西方文明”之下,过度的好像野篦坊一样通过恶作剧证明自己的个性与存在,只会让人觉得是没有个性的表现罢了。《貉》中由各种动物组成的野篦坊暗讽的是当时的西方世界的现状,没有个性与自我,只是一味在愚弄人的游戏中寻找快乐,而被野篦坊愚弄的人类,其实是比喻真正的人类竟然会被一些由动物们组成的没有脸庞和手脚的怪物所吓倒,暗示着这个时代的日本人依然缺少勇气。野篦坊列数百鬼夜行之一,常出现于夜间行人的道路上,原型出自中国的《搜神记》。貉在古代日本的传说中和狐狸、狸猫、獾等动物通常被归为一类,幻化成各种形态捉弄人类,同时亦代表着释放雷电的雷兽。



《被埋葬的秘密》(A Dead Secret)

高贵优雅的阿园是品德兼优的美丽女人,即使死后也依然在意着自己的名节,代表着体面女性恪守妇德的形象。


小泉八云对于日本文化和日本的观念一直在不断地变化着,但对于日本女性的欣赏却一直没有变过,他认为日本女性的坚持、忍耐、自我牺牲精神是崇高无上的女性精神。虽然外表脆弱但是内心坚强,富有独特的智慧和魅力,只要有需求,便会毫不犹疑地做出自我牺牲来满足对方的一切需要。“永远的女性”是小泉八云的后期文学作品的创作基础,喜欢用日本女性唯美的死亡来诠释女性的美德,即使是死去的亡灵做过任何错事,也依然会像称赞《被埋葬的秘密》的阿园一样。将女性的美德歌颂极致,文学界称之为“夸张式的浪漫文学”。《怪谈》中,大多是围绕女人的母性来进行叙述,在作品中表达对母亲和妻子的眷恋之情,阿园在死后仍然怕如果丈夫一家人发现了婚前情人写给她的情书影响自己的名节,而迟迟不前往极乐世界,表达了小泉八云认为母亲和妻子都是重视名节的高贵女性。而为阿园超度的高僧带着那封情书直至去世,一同埋葬了这个秘密,代表着信守承诺的高尚道德品质。小泉八云在日本的后半生一直倡导妇女权益,反对社会上对女性的歧视和不公,《被埋葬的秘密》虽然是怪谈故事,但却经常是妇女读书会上朗读的佳作,阿园也作为文学作品中日本女性的优秀典范而传诵至今。


*本文选自《知日·怪谈》特集

佐藤文也/文 刘佩佩/插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本书堪称日本的《聊斋志异》,你看过吗?
随便八一下阴阳师中的式神,和小泉八云的《奇谭·怪谈》有几毛钱关系
这部日本恐怖片的鼻祖,比《咒怨》可刺激多了
小泉八云之“心”
书单?名人话扶桑——解读日本
日本的“小鬼儿”都在这本书里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