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火车美食的黄金时代:那些儿时的餐车回忆



文/樊月姣 插画/康嘉隽






今年暑运,仅北京铁路局一家,将运送至少5000万人。尽管火车提速大大缩短了坐火车的时间,但在火车上,除了吃,你还能用什么消磨时光?


方便面、火腿肠、卤制品……长途普通列车上,这些是最常见的食物。如果什么都没有准备时,人们只能选择盒饭。






高铁上的盒饭,从15元到45元不等,但不知什么原因,很少有人能买到低价盒饭。45元的盒饭,价格与内容严重不符,多数旅客不愿为之买单。这些不受欢迎的盒饭来自动车高铁列车餐饮加工配送基地,从装箱到上车,不超过12小时,比起前高铁时代能吃出头发、铁丝的盒饭已经卫生很多,但远算不上好吃。


可是,这并不是中国火车餐的本来面目。《悦食Epicure》在走访了各大铁路局之后,惊讶地发现,从解放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那是火车餐的黄金时代。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季洁首次出现在中国铁路的餐车上。她胸前垂着麻花辫,眼睛盯住餐桌上一瓶葡萄酒。墨黑的玻璃瓶,白色标签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丹凤——这是陕西东南丹凤县的著名品牌葡萄酒,在这之前,她只是听说,从未见过。




几个小时后,她完成了从懵懂少女到服务员的转变,紧跟年长同事,推着装满150个盒饭的餐车,在人群中寸步难行。放下羞怯,是上餐车的第一步,她窘迫地扯着嗓门喊:让一让,都让一让!


“我刚开始工作时,刚好快过年,坐车的人多的呀。”季洁跑的是西安铁路局(以下简称西局)西北一段,近年关,大批打工者回乡。“3块多一张票,那时候没有学生,都是老百姓坐。”




此时,17岁的李伯学接了父亲的班,进入北京铁路局餐车服务。北京铁路局的职工们更喜欢管自己的单位叫“京局”,由于地处政治中心的缘故,在全国18个铁路局中,京局一直享受最好的配备。李伯学要学会的第一步是“勤快”。父亲为他寻了位口碑好的王师傅,带他当车厨学徒。


季洁和李伯学都是时代的幸运儿,铁路系统工作稳定,旱涝保收,被称作“铁饭碗”。


但李伯学仍惴惴不安:“人家师傅凭什么把半生所学教给你呢,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李伯学生得斯文,不像做体力活的料,但和其他学徒一样,一上车就表现得奋力勤快,只捡重活脏活干,出力不吭声,还得有眼力见儿,“师傅刚一抬手,你就得知道他要干嘛。”


王师傅守规矩,每晚跟徒弟约好:明早6点到餐车集合。“哪儿敢真6点到啊。”李伯学5点钟就爬起来,踉跄着穿过半个火车。


他跑的是北京至西北某城一线,那是西北地区冬天的5点,李伯学边往餐车赶,边在脑子里琢磨:先把面煮熟,再下油锅炒,再放汤里煨。今天轮到李伯学给师傅做早饭,“师傅肯定得点评,怕他说不好。”


厨师在老话儿里算“勤行”。学徒时会来事儿,师傅高兴了便愿意多教点。李伯学机灵又勤快,王师傅很快便让他切菜,继而配菜,最后炒菜。“一般1到2年时间,师傅给写个出徒证明,经组织上审核,就可以当炊事员了。”上餐车的第一步,李伯学迈得辛苦但算顺利。


相比李伯学,季洁的担子轻多了。“大家都爱跑餐车,只有餐车可以白天工作,晚上睡觉。”不过,人多的时候最容易算错账:“一盒饭一开始3毛5,1990年代涨到1块,再后来是3块。”收错钱受到的惩罚甚微,甚至有一条大家默认的潜规则:每次多拿几盒饭,私自塞给乘车的熟人吃——这一度让季洁成为亲友中的红人。




1955年至1985年,中国人出门可以不带钱,但绝不能不带粮票。


计划经济时代,同粮票类似的还有油票,后来还出现了自行车票、手表票、缝纫机票。粮油都凭票购买,限额供应,很多人吃不饱。


上世纪50年代,王师傅从旧时京城著名的“八大楼”之首萃华楼出来,进了铁道部下属北京铁路局的旅行服务所。萃华楼彼时生意兴隆,但王师傅的出走异常决绝。家里粮票总捉襟见肘,上餐车不仅能吃饱,粮票还交得少。



那个年代,在国营军工厂工作的方子衿经常出差。他说那时人口不允许随意流动,坐火车去任何地方,都要带着单位开的介绍信。在火车上买饭不用粮票,他和同事把出差补助凑起来,一次买很多吃的。因为这个原因,能出差的职业一度被人羡慕。


解放之初,中国百废待兴,还不具备自主制造机车的能力,铁轨上跑的是“万国牌”火车,日本餐车炉子烧煤,直接拿来能用;德国餐车本为西餐设计,烧炭,还得先改成烧煤的才行。李伯学常听师傅回忆1950年代的火车,政府官员、文人、表演艺术家才是火车的座上客,“总之都不是一般人。”从京局开出的火车餐车水准很高,可以比对当时的“二级餐馆”。王师傅在萃华楼时,擅炒酱爆鸡丁、糟溜鱼片,上餐车后,这些仍旧是拿手菜。


不是每个人都能享用王师傅的拿手菜。年轻人疯狂崇拜领袖,很多人买不起火车票,但仍想扒火车进京见见毛主席。扒火车的人吃不起餐车,如果没带干粮,那这段朝圣之旅就是饥肠辘辘。


李伯学熟悉的是1980年代的餐车:“你说我们的菜卖的贵吗?一份海米烧茄子3毛5,熘鱼片5毛。但我一个月的工资就17块5。”


即便到1990年代,首次坐火车从上海到北京的张琴仍被母亲再三叮嘱,不要买火车餐,太贵了。




贵是贵,但也是真的好。以李伯学为代表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餐车的人都见证过那时餐车的辉煌。


“我跑车,每次带三五十斤甲鱼,放在筐子里都动唤着往外爬。”不止有甲鱼,餐车始终要备着干的“燕鲍翅”,如果旅客点了,就得现做。所有食材都是特供,来自“东华门34号”,即“中央领导生活物资特别供应处”。


很多1980年代过来人,都曾托人买过上海纺织厂的提花棉布。“我们的桌布也上那订,餐桌上的酒架都是不锈钢的,也全是在上海不锈钢厂订的。”酒架上有时摆着两瓶俄斯克烧酒、两瓶伏特加,有时摆着两瓶莲花白酒、两瓶北冰洋,“这叫压台酒”。北京刚有“白牌”啤酒的时候,就在他的餐车上货。和生鲜一起放在冰箱里冻着,冰也极特殊,是人造冰,护城河冬天结冰的时候挖出来储存着,夏天拿到车上用,据说比冰箱冰镇的效果好。李伯学所在的餐车还卖中华烟,当时闻名全国,但百姓难买到的八大名烟和八大名酒,都能在车上买到。“就像现在飞机上那些别处买不到的免税商品。”


“这个你得提提,那时候有煨汁鹿肉。”李伯学指的是1980年代中期、他参与过的“豪华车队”餐车。这趟列车与世界各国旅行社合作,专给外国人乘坐,在中国各站停靠时有武警站岗。“算是‘二项任务’,是国家当时下达的政治任务,被选上车的人都得经过政审。”当年,罗马尼亚交响乐团来华演出,坐李伯学工作的列车出京,午饭时每桌配一盘油焖大虾,“一盘8块钱,9寸平盘,能装12个。”




普通人吃不起贵的,能吃盒饭也不错。比起炒菜,它量大,价格又适中。


90年代从齐齐哈尔开往北京的列车上,在宠物狗旁吃方便面的女青年(摄影:王福春)


京局餐车上,什锦炒饭曾备受欢迎。卖得最好的时候,一天1500份。这1500份饭都由李伯学和同事现做,装进长长的白铝饭盒,吃完饭盒要回收。“饭盒不够用,有的被乘客踩扁了,我们清洗完,给它修好了再继续装。”有时候,他们甚至得硬说没饭了,实际上是做不过来。西局火车上的情况也类似,厨师不停地做,季洁就不停地卖。


季洁和李伯学上餐车几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刮得人心沸腾,谁都想趁机发笔财。个体户一夜骤增,他们做生意、外出打工,有钱没钱都坐火车,再没有“不允许人口随意流动”这回事。到了1990年前后,中国火车上人满为患,很多列车100%超员,大批无票旅客,从不密封的窗户上车下车,没人敢管,谁管谁挨打,用季洁的话说是:“火车就像是大家的,哪儿哪儿都是人,餐车根本走不动。”盒饭更是供不应求。




上世纪90年代初,全民下海,火车上挤满了去各地倒钢材、倒药材的人。


季洁清楚地记得,就是这个时期各地餐车开始实行承包责任制:每年上缴固定数额的利润,剩下的钱归餐车所有。为了得到更多分红,季洁推车出去的频率变得更高,“不分三餐,一天到晚都在卖饭。”她感到力不从心,同时发现另一个问题:


为了赚取利润,承包人开始自主选择进货渠道,食材质量越来越差;进餐车的门槛变低了,再进来的厨师,水准一个不如一个,到后来,只要有卫生许可证的,就可以到餐车掌勺。有同行说:“火车这种封闭空间,饿了就得吃餐车,他们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抱怨餐车难吃的声音多起来。



1988年3月,人们在火车站里的小食摊上购买甜点。(摄影:Bruce Dale


2003年,中国“最庞大的企业”铁道部进行了一次结构性改革。两年后,更大的改革发生,铁路系统削减部门,每年节约各项成本11亿元。这也相当于变相裁员,很多一线员工选择离开铁路。


很少有人记得这段时间的火车餐,来自旅客的抱怨倒不绝于耳:菜量少、质量差、有苍蝇、有头发……2013年3月17日,铁道部正式摘牌。大家说:铁老大的时代过去了。正是这年,季洁告别奋战30年的铁路,退休回家。



1988,大同至北京的列车 (摄影:阎雷)


李伯学还留在铁路系统。如今,他已是北京客运段旅服车间副主任。像他这样经历过“豪华车队”餐车时代的老铁路,面对如今的火车餐也深感无奈。从不计成本的计划经济餐车,到以赢利为目的的市场经济餐车,这小小餐车中的60年似乎是中国这60年的倒影。对于未来,李伯学倒颇有信心,“高铁再多,既有列车也不会消失,餐车也不会消失。”


他的理由很简单:“北京那么多地方拆了盖盖了拆,城中心的四合院还得留着。你看我50多了,现在脑子里都是我小时候的事儿——这就是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铁轨上,中国人的肚肠
春运坐火车买票难,火车上吃饭更难。
火车老味道没有了,但“掌勺人”还在!
大雪封路列车滞留河南五小时,怎么评价餐车工作人员加价卖盒饭?
说说那时火车上的饭
执着和坚持:火车上餐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