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童凯思:大先生归来


李静的《大先生》,要为鲁迅写一部话剧,简直不亚于过一座火焰山。

文|童凯思

(媒体人、书评人)


那时我才得过一场大病,出院回家,颇有些亲朋前来探视,其中一位却并不相熟,是在外面公司兼职才结识的一个学识宏富、又家境优渥的胖子。他说了一会儿闲话,大约也觉得无聊,就负手到我的书房里去看看。临别是妻子送他下楼,回来转告,胖子见我的书架摆了一些鲁迅的书,以为少看为好,容易思想偏激,于身体也不相宜。


这是五年前的事了,我动的是脑外科手术,其时胖子的话让我很是意外而且发噱,似乎脑子有病,倒是读鲁迅读出来的——插在架上的书很多,不晓得他何以对鲁迅这样敏感,何况摆在那里的书,也许只是主人权充门面呢。近日拿到李静的《大先生》,才知道五年来的光阴于我只是虚耗,但确有人在这无意义的时代里致力于寻找意义,而且是非常强悍的意义——要为鲁迅写一部话剧,简直不亚于过一座火焰山。听闻许多前辈对李静接下这一差事,也都有过很不乐观的告诫,可见当初胖子的意见并非偶然,大约在有些人心目中,鲁迅已然是一种需要谨慎对待的危险品,虽则他的已经蒙灰的神龛上依稀还有着过去的光耀,但为着健康起见,倒是“敬鬼神而远之”妥当。还好,李静这一部剧本写下来,并没有脑子生病的迹象(尽管她自供写作中间一度担心自己会半途死掉),而我在灯下阅读之际,居然精神大旺,有时还忍不住代入角色,一个人读出声来。潸然下泪的地方是有的,暗自摇头的地方却也不少,甚至在心里要和作者起争执,展眼又与自己争执起来。原因么,与其说情感与理智在时时打架,不如说鲁迅的人格存在,就是一个让人难以自解的大悖论,李静从个人与时代的种种复杂纠葛中抽丝剥茧,为戏剧树立了一条精神脊柱,即所谓“爱与自由的悖论”,而剧本一经问世,又衍出更多的悖论。


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在初识尼采时就认定,“他‘是什么’远比他实际‘做了什么’更令人神往”。对于创作者,这似乎也可成为走近鲁迅的一个秘则,故李静为写此剧,三易其稿,在写实剧、幻想剧与寓言剧中踧踖无措,最后确定了有意识流色彩而便于承载大段内心独白的梦剧,虽似剑走偏锋,也算势所必然。但鲁迅“是什么”?且不论选择以怎样的戏剧形式呈现,我的私见,他的人生就是一大悲剧。早年婚恋不如意,是悲剧;有旷世的文学天才,却没有适宜的土壤与可堪匹敌的知己,是悲剧;一生嬉笑怒骂,对抗专制,不想却为专制挟持以令天下,弄成一座面目全非的偶像,更是悲剧。种种悲剧互为纠缠,难分因果,遂使他生前逝后,都处在“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大孤独。



李静以理解之同情,将鲁迅与母亲、朱安置于庶几相似的境遇中,剧中的一家三口,每个人都成为对方悲剧的制造者。


但这又不是古希腊式的悲剧,高高在上的主宰是命运(背后则是神,或曰上帝),主人公因承担不可抗拒的命运而彰显自由意志的可贵,如何承担,决定人的崇高与否。中国戏剧的主人公——甚至也包括《大先生》的主人公——虽也受命运的摆布,但主宰者是人,呈现为金字塔般的宗法制度下,居上者(最高者为皇帝)对居下者一级级的命运安排。这样的命运之难以超脱,甚至有过于上帝,因为“造化往往为庸人所设计”,几乎不给神性的光辉留下空间。想要公正的裁判,只能去往阴间寻找,而在阳世的反抗,要么如阿Q的宣布“革命”,飘飘然走过未庄,唱的却是绍兴戏“我手执钢鞭将你打”;要么如眉间尺与黑色人的复仇,以最暴烈的方式与王同归于尽。“以血还血”的烈焰总是下意识地流露在鲁迅笔下,如哈姆雷特似的优柔寡断,或如聂赫留朵夫似的灵魂救赎,似乎都不可想象,这也成为鲁迅文学的一个悖论:他批判国民性,与旧势力论战,他的写作也因此跳不出中国社会的世俗景观;他主张“拿来主义”,鼓励多译多读外国著作,内心却对英美的自由主义传统颇有怀疑。


他的悖论也给李静的创作构成了困境:李静写的是接近超现实的梦剧,以我浅陋的认知,好的西方梦剧多有深邃的宗教和哲学内涵打底,而宗教与哲学,偏偏不对鲁迅的脾气。故李静不得不把戏份的大半,建立在鲁迅与周作人、胡适三个人的观念冲突,乃至各种魑魅魍魉的私设公堂上,借着各色人物之口,道出极具思辨色彩的台词,营造出密度与压力愈来愈强的灵魂震波——虽然这些人物的“血型”,与作者追求的剧作气质可能并不全然相合。这里夹杂着痛苦与迷狂,但依然有别于尼采推崇的酒神颂歌,而更像是一部暗藏利牙的作品,它的主题有敏感的现实关照,与我们置身的空气如此紧密相关,以致随便翻翻,也能嗅到乌云里的电荷,那凝结着的雨滴。


“我的眼前漆黑一片,没有一条路通往对的地方??”鲁迅与朱安的对手戏,是剧中最攫人心魄的地方,作者由此揭开鲁迅在公共理想与私人生活之间的悖逆:一面在异国他乡鼓吹着“绝义务、争自由”,一面跑回老家,戴着假辫,娶旧式新娘;一面总“希望人与人不隔膜,相关心”,一面给自己的妻子手造了最冰冷的地狱。这个给世人奉为“斗士”“导师”的人对着观众自问了:“世上还有比我更可笑的人么???你这个知行不一、出尔反尔的两面人?”这一问仿佛蘸水的毒鞭抽在我的心上。关于婚姻不幸乃至兄弟失和给鲁迅留下的内伤,历来争议甚多,在此不拟分辩,只想借用王国维对《红楼梦》的论说,即宝玉之于黛玉,固然信誓旦旦,而不能言之于最疼他的祖母,造成“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的悲剧,却并没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从中作梗,一切“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正为如此,《红楼梦》才“可谓悲剧中之悲剧”。这是一种无以解脱的困顿,是由于剧中人物的位置和关系而决定的“不得已”。


李静以理解之同情,将鲁迅与母亲、朱安置于庶几相似的境遇中,只不过原本通常的旧伦理未去,青黄不接的新道德方兴,遂使剧中的一家三口,每个人都成为对方悲剧的制造者,但悲剧的肇端,并非出于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而是自身的弱点所致,故此尤其令人神伤。这类弱点放在普通的家庭中,也许只是给亲人造成刺痛;事情发生在一个不世出的文学天才身上,加以那人性格中原有敏感与炽烈,倔强与多疑,一当经笔战发酵,为党争裹挟,谁说不会给撒旦以机会呢?剧中多有血绳的意象出现,亦让鲁迅发出“快来吸干我最后一滴血”的呐喊——血,或能给在寂寞中仍不惮于前驱的青年以温热,但让鲨鱼嗅着味道,也会悄然尾随而至的。当然,这是“疯狂的秘密”,是大概需要调动丰富的舞台手段才能让观众感知一二的。



李静


鲁迅是卓越的“文体家”,这是对文学家的特别加冕,盖文体一旦圆熟,片言只语亦彪炳独树,无可取代。我想,这也是电影《黄金时代》只能让鲁迅用自己的文章开口,而不敢擅自为鲁迅编写台词的缘由之一——导演当然知道,生活中的人不大可能用那样的书面语说话,但鲁迅的厉害,就在于他的思想旨趣似已与言语文辞高度合一,别人想要替他说话,竟难拟出更让人信服的表达。这是“大先生”给所有编剧留下的大难题,也再次让李静陷入创作上的悖论:鲁迅深谙汉语文章的音韵之美,他的演讲和文章,文气勃郁,发自丹田,既沉毅又凝练;李静迷恋西方的话剧——据我的观察——能写出激越、亢进,甚而有些神经质的台词,但很像唱美声,是要打开喉咙,高位置安放,而且越到剧本后来越往上走,如哥特式的教堂尖顶直要刺破苍穹。于是,当李静的写作试图贴近鲁迅的灵魂,无异于一场豪赌似的冒险,但这冒险恰使我对该剧的舞台呈现抱有相当的好奇。


《大先生》并非一部单纯的剧本,书中还收入自白、残稿,李静与陈丹青、赵立新的三人谈等,让我无端想起在罗丹雕塑展上看到的一些陈列,那以石膏或大理石为材料的各种断肢残骸。这些零碎的文本供出了作者在创作时的挣扎与取舍,也折射出鲁迅人格中丰富的侧面,譬如他的滑稽、可喜、善于自嘲,他的鬼气与孩子气。这些容易为人忽略的品性,恰足彰显“大先生”最可爱的一面。可惜一个剧本毕竟无力展现鲁迅身上多样的维度与景深,我想这也许是李静永远的纠结。她希望话剧能与当代有更切实的对话,尤望主人公的境遇能与当下观众发生最有效的精神共振,故而大量台词呈现为波涛汹涌且又激越痛楚的思想诗,浓黑与炽烈的成分多了,顽童气与幽默感的比重就少了;着力于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强烈与复杂,就只好牺牲了鲁迅与诸多同代人的历史关系。这也实在难为李静。演员赵丹临终前还在抱怨,偌大一个国家,鲁迅这个分量的人物,多少部风格不同、取材与角度不同的电影、话剧都是应该的。事实是,不仅赵丹准备了二十年都没有演成鲁迅,而且说到银幕或话剧舞台上的鲁迅,恐怕一般观众难得能想起一个来。“大先生”的命运之吊诡,由此可见一斑。


像所有同代人一样,我在少年时读鲁迅,常心生烦厌(那是被教科书强硬灌输、刻意扭曲的后果),及至年长,耽读鲁迅,不仅因鲁迅文章中的大半命题,在今日中国远未过时,更私人的理由,是每当我自以为高明,对这个人有意见想要发表时,总会发现,他早有一句话在哪本书里等着。他对自己的评判与裁夺,远比那些研究他、或攻击他的人更要准确、深刻,甚至既调皮,又冷酷——所谓“还原鲁迅”一说,何其难哉!此刻我写这篇随感,已是不自量力,想到李静的剧作,竟好像旁观他人替我服了一桩苦役似的轻松——无论如何,她让“大先生”的归来,又多了一种可能。接下来的疑问是:眼下有多少人还对鲁迅有兴趣,对鲁迅的话剧有兴趣?虽然当我阅读时,一度生出把所有人都拉去看看的冲动,在心里筛了一遍通讯录,却想不出几个合适的名字,再低头划划微信朋友圈,真是“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转而相信当初那位胖子的忠告,倒像是合理的进谏。


但愿当《大先生》公演之际,事情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悲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玺璋| 我看《大先生》
走进“故乡” 走上银幕
鲁迅:​孤独的思想者
鲁迅话剧《阿q正传》
话剧常识大全
话剧北京我爱你的一些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